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播音主持专业教学研究

播音主持专业教学研究

播音主持专业教学篇1

摘要:2022年是教育发展的深水区,新文科建设、课程思政以及对学科新目录的调整是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智能时代为播音与主持专业带来了危机感以及改革创新的使命感。与此同时,播音与主持专业始终以鲜活的形式和广泛的传播为整个社会树立起巨大的传播力量,在如今的“课程思政”建设背景下,深入探讨播音主持专业课程教学的问题,并提出相应教学策略,以期促进问题解决,进而有效提高播音主持专业教师的课程思政教学水平。

关键词:课程思政;播音主持;教学策略

一、播音主持专业课程思政教学的必要性

社会发展的需要。播音主持专业的学生在学习生活中呈现出思维活跃、情绪敏感等特点,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对于学校传统单一的教学模式的接受程度相对较弱。随着网络的迅猛发展,播音主持职业又将成为未来就业领域的热点。那么,播音主持专业的学生在毕业后不仅要推动影视文化领域的发展,而且要通过各种舆论阵地进行信息和价值的输出。把握传媒领域正确的思想走向,是播音主持专业教学的方向。因此,作为承担“立德树人”使命的高校在此专业进行课程设置时,除了进行专业课程的实践和学习外,更应该积极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增强使命感,用较高的素养和意识,切实担负起新时代传媒人的政治责任。学校发展的需要。2020年,为全面推进课程思政建设,教育部印发《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不断深化教学模式改革,积极推进专业课程与思政课程相统一的协同效应,着力构建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工作格局。如今,网络越来越发达,抖音、哔哩哔哩、快手等新兴媒体平台快速占据大众休闲娱乐时间,直播也成为了新的产业,与此相匹配的主播的需求量也越来越多。由于门槛相对较低,主播行业鱼龙混杂,因此,播音主持专业的毕业生在进入行业后,需要提高政治站位,确保在面临复杂的社会形势时能随时保持清醒头脑,在大是大非面前能政治立场坚定;简言之,播音主持专业的毕业生是可能代表党和政府的思想政治立场的。因此,学生在大学生涯中,除了学习基础知识来掌握专业能力外,还要积极提升自身的思想文化素养;通过学习专业理论知识的同时,不断了解并积累思想政治文化知识,这样就能在面对具体的政治问题时能够进行更加客观、公平、公正的处理和分析。在未来工作中,拥有过硬的专业基础知识和政治素养,将是播音主持专业学生制胜法宝。

二、播音主持专业在课程思政教育方面存在的难题

播音主持专业在向传媒行业输送人才方面发挥了巨大作用,因此,高校在课程设置过程中需充分了解学生的特点,明确学生的发展方向。但是,在教学过程中,课程思政教学的开展存在未能解决难题。

(一)思政教育融入专业知识存在难度

目前,课程思政面临最大的难题就是怎样有效的把思想政治教育融入专业课程之中。在播音主持专业教学中,专业知识主要是提升专业技能,追求知识“真”的价值,讲求理论和实践相结合;而思想政治教育则是使大学生在成长过程中形成符合社会所要求的思想品德,简言之,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是培养高尚的品德,实现“真善美”的统一。比如,播音主持专业中的史论课程播音学概论和实践课程播音创作基础,一门课是理论基础,讲授播音学基础知识,另一门课是实践基础,讲授播音创作技巧,这两者都是提升专业能力的课程;而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概论、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以及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基础是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理论课。目的在于引导大学生坚定理想信念,树立坚定的马列主义信仰和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信心,牢牢树立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但是,随着崛起的中国逐步迈进世界的舞台中央,文化凝聚力越来越重要;作为新时代的追梦人,高校大学生是青年群体中的中坚力量,肩负着实现国家富强、民族复兴、人民幸福的时代重任,越来越需要时刻保持昂扬斗志,淬炼品格,增长本领积极,做新时代的青年追梦人。那么,在大学生的拔节孕穗期,“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显得尤为重要。怎样将文化自信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熔铸于专业课程,让“思政”之盐溶于“专业”之水,“思政”之火熔于“实践”之炉,成为现阶段高校建立课程思政体系、落实立德树人使命的难题。

(二)播音主持专业课程思政理论研究有限

相关高校在专业课教学中,并未能把思政元素融入课堂;在人才培养方案中,缺乏顶层设计,各门课程之间单兵作战,未将课程思政系统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同时,通过知网数据,学界对于播音主持专业课程思政育人合力的相关研究较少;也就是说,播音主持专业课程思政建设,多存在教学实践上,未上升至学理层面。

(三)相关体制机制建构存在难度

播音主持专业课程思政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各门专业课程之间相互协作,共同形成育人合力。但是,在实际的课程建设中,由于学校、课程或教师的限制,目前尚未形成完善的协同育人机制。而在具体的实践过程中,也因受制于某些客观因素,缺乏有效的政策支持;确有制定相关政策的高校,出现操作性不强现象,因此制定后“束之高阁”。同时,高校各职能部门未能及时认清课程思政建设的内涵,简单的认为课程思政建设是“一家之责”,没有完整的监督评价机制,未能形成“三全育人”合力。

(四)学生学习的积极主动性不高

在网络快速发展的今天,大学生随时随地都能迅速接收到新鲜事物;而网络的快速发展,也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特别是课堂授课效果带来极大的挑战。作为思想独立、自我随性的新时代大学生,他们在看待社会和解决问题的时候,展现出十足个性,这也使他们在面对不同的课业以及教学方式时,更多以个人感情作为评课标准,对于不喜欢的课程则展现出强烈抵触情绪。由于不同的课业的局限性以及授课教师的迥异风格,课堂氛围不能完全达到每个学生的标准,因此,部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变低,这也对课程思政教育工作的开展造成阻碍。而近年来严峻的就业形势,以及播音与主持行业激烈的市场竞争,也让部分学生面临严峻的就业问题,因此学生在学习中难以专注,也无法保证思政教育的效果。

(五)思政课程教育教学模式较为单一

面对播音与主持专业的学生在思维和表现等方面的差异性,专业课教师需要在教学中采取新颖、独特的方式来保证教学效果,使学生快速掌握相应的知识,但部分老师上课模式依然单一、吸引力较小。同时,播音与主持专业具有较强的实践性和开放性,传统教学模式使学生难以掌握相关知识,也无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导致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难以得到充分体现。

三、播音主持专业课程思政教育的教学策略

当前,完善大学生的专业知识结构,开启浸润式的思政育人的教学新方法,实现专业和思政教育协同育人,是当前和今后各个高校播音主持专业提升专业水平的关键。

(一)打造一支高素质播音主持教师队伍

一支业务能力强、综合素质高的教师队伍是课程思政建设的关键。教师的业务能力、思想政治水平、综合素质等的高低,直接关系到大学生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的树立;尤其播音主持专业的学生思想更为前卫、个性更加鲜明,拥有一支高素质教师队伍,对于大学生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尤为重要。因此,要不断加强对于专业课教师思想政治教育意识的培育,增强对于课程思政的有效认知,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素养,打造一支高水平课程思政教师队伍。

(二)营造良好学习氛围

营造良好学习氛围,培育优良学风,是高校校园文化建设重要文化软实力。学习氛围浓厚,才能不断提升大学生积极主动学习的能力。在课堂上,教师是否注重课堂教学氛围的营造,也是专业课程思政教学的重要手段。教师可根据实际情况,不断丰富学习形式,利用信息化手段不断提升大学生的学习能力和效果。随着“互联网+”的不断发展,原来的辅助教学手段不断进入大学课堂,在教学实践中,可相互融合,通过“智慧教室”“智能学习终端”等教学实验,对播音主持智慧课堂进行探索,打造智能高效、富有智慧的课堂教学环境。丰富多彩的课堂形式,利于激发大学生的学习热情,把思政教育元素融入多彩课堂,对提升播音与主持专业的“课程思政”建设提供新的思路。同时,在实践教学过程中,不断加强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教育,打造播音与主持专业实践型“金课”。在新文科背景下,积极推动“国标”的生根落地,结合红色活动,积极推动第二课堂建设,通过开展“辩与论公开课”“新闻播音与主持基本功大赛”“学习强国业务实践”以及“朗诵艺术节”等活动,丰富大学生课余生活,积极营造良好思政文化氛围。

(三)开展针对性特色教学

发挥好播音主持专业每门课程的育人作用,构建特色课程思政教学体系,是专业院系思想政治工作高度关注的实践问题。在新文科背景下,开展针对性教学,建设思政育人的播音与主持圈层课程的新体系,需要及时适应语境变化,善用地域资源和教师科研实践课程,进而引领“课程思政”教学方法的创新,积极探索“知识、体验、实践”三位一体的实景式“课程思政”模式,不断强化大学生精神世界的构建。同时,在播音主持专业课程课堂教学中,可结合学校特色、课程特色、教师特色、学生特色,积极寻找具有典型性思政元素,开展特色教学;亦或选取一门课程、一批教师进行示范建设,以点带面,逐步推进,形成成果可固化、经验可推广的课程思政品牌,稳步推进,全面推开。

(四)专业课程融合情感教育

无论是政治层面还是专业层面,播音与主持专业都具有天然的思政属性,故应采取优良的形式,真感情、真本领、不做作、不矫揉地将思政内容融入课程当中,使学生“真懂”“真信”,进而使思想政治教育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深化学生对思想政治理念的认知。在这个过程中,教师需不断强化自身的文化修养,提高自身的思维能力和教学水平,使学生对情感教育产生更加客观的认识。比如,通过“把优秀校友请回来”等方式,让同学产生思想碰撞,使思政精华与专业特色充分交融;通过讲述一些相关人物事迹或自身情绪的感染力对学生产生影响,最终达到相应的教学目标。

四、结语

当前,在强调跨界、融合和意识形态特性的当下,各个专业都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播音与主持专业亦然。“课程思政”融入播音与主持专业教学,为专业发展提供了新的经验、方法和路径,也对拓展播音与主持专业教学新模式、培养更多优秀学子提供新的认知和思考。

作者:高璐 单位:陕西青年职业学院

播音主持专业教学篇2

口语传播的历史,最早可以追溯到两千多年前亚里士多德在《修辞学》一书中有关人与人之间沟通方法的论述。时至今日,口语传播已将人文科学与社会科学的传统加以系统化研究,其主要包括语言与非语言两种形式,并将哲学、人类学、语言学、社会学、心理学等诸多学科思维融于一身,形成了更加广阔的跨学科知识体系。

一、口语传播学概述

(一)口语传播学的定义与内涵

口语传播学主要从人类的传播主旨出发,把人类传播视为一种双向互动的沟通过程,研究主题除了聚焦在人类传播互动这一信息的产制、接收、技巧与解读的过程外,更强调上述过程中所牵涉的语艺、说服、协商、冲突解决以及意义共享等课题[1]。从口语传播学的定义中不难发现,口语传播学重新确立了以人为主的研究对象,无论通过怎样的媒介进行交流,其沟通的主体都是人,并且以双向沟通互动的形式存在。除了关注这一过程中传播者互动信息的产生、接收、分析过程外,更关注在双向沟通互动过程中对信息的理解、说服以及协商如何解决沟通中的矛盾冲突。因此,口语传播学的研究重点,在于不同社会情境下人际、小团体、组织与跨文化传播等人们的沟通与互动以及传播过程中人与人之间的沟通技巧。

(二)口语传播学的特征

首先,口语传播具有转瞬即逝的特点。现代语言学之父索绪尔指出,语言是一种符号系统,而符号是形式与意义的结合。人类的口语传播最初是面对面的沟通形式,并以声音作为语义符号的表达载体形成语音。媒介环境学者沃尔特翁认为,语音是语言的首要属性,不仅交流和语音有关系,且思维本身也以特定的方式和语音建立了千丝万缕的联系[2]。在口语传播过程中,语音可通过传播者气息的虚实强弱、轻重疾徐的变化呈现出高低错落、丰富多彩的声音色彩,表达出说话者在不同情境下的情感状态。语音作为人类口语传播的外部表现形式,是人类运用发音器官发出的具有一定社会意义的声音形式,与自然界中其他声音形式一样具有音色、音高、音强、音长等物理属性。而语音的即逝性是指当人发出喉原音后,通过口腔、胸腔、喉腔、鼻腔等共鸣腔体的扩大美化形成泛音,并传导在口腔中各个咬字器官形成字音,当字音脱口而出后即随着声音的消失而消逝。所以张国光在《融合之境——口语传播修辞新论》一书中提出,口语的前提是“即兴”的,即便是事先准备好的稿件。在口语表达时,其语气特征、情感的表现也只能符合当时的场景和情境,口语的即逝性使它难以在时空环境里留下任何痕迹。其次,口语传播是一个动态表现的过程。“动态”的含义是指口语创作的本质,涉及创作主体、传播媒介、传播对象三个方面[3]。在人类社会产生文字和印刷技术之后,人们之间的信息传播主要以书面语和口语为主。书面语是创作主体以静态无声的方式将创作的思想、情感、创作内容固化成文字,可以使传播对象在不同时空中通过阅读反复品味。而口语则以动态有声的方式,使创作主体如播音员、主持人通过鲜活多彩的语音形式表现出丰富多样的内容与情感,并根据不同的节目类型的传播内容变化语调,表达出丰富多彩的思想感情。口语传播的重要特征不仅体现在动态的听觉性质,还在于强调传播媒介中的对话过程,这一动态的沟通过程从印刷文字普及前的“原生口语文化”时代,到广播电视媒介开启的“次级口语文化”时代,再到现在的以社交互动为特征的新媒体时代[2]。技术的进步推动了传播媒介的发展,也促使口语传播在受众听觉和视觉之间形成了新的互动格局。最后,口语传播是在不同情境下的互动过程。这一过程体现了媒介双方所处情境脉络和彼此所扮演角色的想象与认知,也是意义构建和共享的过程。众所周知,广播电视节目主持是在“一对多”的传播形态下,以单一线性传播为主。例如,在我国电视新闻节目发展初期,由于媒体发展程度的制约使得受众接收信息的途径极为有限,播音员、主持人对新闻信息的掌握及语言创作中处于强势地位,所以其节目语言的播报方式多以宣读为主。但随着移动互联网智能化的发展,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融合丰富了受众对获取新闻信息的需求,人们获取信息的途径不再单一,受众也从信息接收者演变成信息的者,并在不同情境中与主持人进行双向互动,主持人与受众之间的传播与被传播的关系发生了变化,使得广播电视主持人的口语化语态得以改变。

二、高职院校播音主持艺术专业的发展现状与不足

在播音主持艺术专业迅猛发展的背景下,高职院校承担起为社会培养职业应用型传媒人才的重任。但随着移动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和智慧媒体的出现,传统媒体与新媒体技术不断融合已成为现今媒介发展的趋势。高职院校若仍以培养“播报新闻”和“节目主持”人为目标,将难以满足传媒行业的发展需要,其教学模式的弊端和不足也会日益突出。

(一)课程设置以新闻播音为主

目前,高职院校播音主持专业大多是以本科院校的教学体系为基础,在教学时间和课程内容上进行微调,课程体系也是为满足传统广播电视行业对新闻播报和节目主持的需要而设置。例如,大一的专业课程主要有普通话语音与发声,通过声音、韵母、声调及语流音变的训练夯实学生的语音基础;大二则通过学习播音创作基础,对语言表达的内部技巧和外部技巧加以训练,提升学生对广播类节目有稿播音的能力;大三则以电视节目播音与主持课程为主,培养学生在电视媒体播报新闻以及掌握不同节目类型等方面的主持技巧。虽然部分院校也有开设演讲与口才、主持人即兴语言表达等口语课程,但都以语言表达技巧训练为主,缺少口语思维能力的练习。表演、影视节目配音、摄影摄像、节目编辑制作等课程也都以立足广播电视媒介的就业为设想,为传统媒体培养主持人才的初衷并未改变。

(二)教学实用性不强

高职院校播音主持专业的教学内容主要围绕专业技巧的运用方法、业务实践中的经验分享以及示范稿件的实践训练为主。通过专业小课对吐字归音的技巧训练,力求发音清晰准确,声音圆润动听;在播音创作基础课上,通过情景再现、对象感、内在语的学习以及语言表达中重音、停连、语气、节奏等技巧的综合运用,完成从新闻消息到时评播报训练。高职院校的播音主持专业教学长期存在“重技巧、轻规律”“重表达、轻内涵”的问题。随着移动互联网的不断发展,传统媒体中的大量受众被引流到新媒体平台,新媒体与传统媒体从并存发展为融合,媒介环境的变化使得媒体行业对播音员主持人的要求也日趋多元化,不再是单一的播读新闻稿件、能够发声悦耳动听的声音,而是要求从业者拥有灵活的现场反应力、即兴口语表达力、丰富的知识储备、熟练的新媒体设备操作技术等实用能力。(三)人才培养目标与行业需求不匹配人才培养目标决定了高职院校播音主持专业对学生的培养方向,也是教学的活动的指南。我国《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规划(2014—2020年)》中明确提出,职业教育应以“掌握新技术、具备高技能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为人才培养的重点。但现有的人才培养方案大多仍面向传统广播电台、电视台,培养以有声语言创作为主,人才培养仍以“重播音、轻主持”为主。而多媒体技术的发展促使媒体融合愈加紧密,媒体行业的发展对主持人口语传播能力和人际沟通的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互联网电视节目主持人、电商直播主持人以及各类自媒体节目主持人的出现,凸显出传媒行业多元化、个性化的需求。但原有播音主持人才的培养过于注重朗读和播音技巧,对口语传播和沟通表达能力的培养缺少足够的认识,这种单一的人才培养模式已经无法满足时代的要求。

三、口语传播学视角下对播音主持专业人才培养的探索

(一)培养多元化的口语传播能力

主持传播是传统广播电视媒介中一种以主持人或主持人节目形态呈现的传播方式,为传统大众传播注入了人格化的特色[4]。它不是指主持人的传播或主持活动的传播,而是指具有人际性和人格化特征的一种传播,突出了口语传播和人际沟通的能力。新媒体的发展打破了传统媒体播音员主持人的话语权,使其在传播过程中更多发挥出沟通、互动、协调的作用,而口语传播学中有关人际沟通、公共传播、组织传播、小团体传播等理论,对口语传播学视角下的高职院校播音与主持人才培养有着极大的指导作用。智媒时代下播音员与主持人的身份逐渐不再有严格意义的区分,主持人的角色大有被淡化的趋势。比如在央视新媒体推出的公益“直播带货”节目中,康辉、撒贝宁、朱广权、尼格买提组成的“央视boys”把直播带货变成一场脱口秀,其主持人的身份逐渐隐藏于节目之中,取而代之的是妙语连珠的段子、金句,表现了央视节目主持人深厚的口语表达能力。播音员、主持人既是艺术语言工作者,又是传递新闻信息的媒体从业者。语言符号是播音员、主持人与受众交流的工具,而口语又是人与人最基础的沟通手段,播音员、主持人通过个性化的口语表达,不但能够体现出主持人的气质、相貌,反映出其思想高度、审美态度,也能使受众感受到其个人的学识修养。新媒体环境下,受众的个性化需求越来越高,主持人从字正腔圆的播音到说新闻、评新闻的口语化表达,再到带货直播中的隐性主持,其语言风格的网络化、个性化、多元化使主持人更接地气,也更有表现力。

(二)培养口语表达的语言能力与交际能力

主持人的语言能力包括内容和形式两个方面,“内容”不仅是指语言中表现出的对稿件内容的精准掌握,还包含主持人对话题的甄选、立意定向、视角选取、思维发展等等,这些能都体现出主持人的思维能力。主持人的思维是口语表达的语言基础,是主持人口语表达中句法、修辞的综合运用及其对语体、语境的深刻感悟和体会。语言功能的形式则是主持人在传情达意过程中对有声语言表现力、感染力、影响力的体现。无论是在传统媒体还是在新媒体中,主持人若要提高辨识度,在庞大的融媒体环境中脱颖而出,并以个性化的主持风格被全网受众接受,离不开扎实的口语表达能力。目前,高职院校对主持人的口语表达着重于声音美、韵律美的形式训练,忽视了语法、修辞与即兴表达之间逻辑关系的训练。在“内容为王”的新媒体时代,高职院校应在语言能力的培养中强化口语表达的内容训练。交流是口语传播最本质的功能,主持人与受众间的交流活动属于人际传播的范畴,不管是借助物质媒介的传播还是面对面的传播,主持人都是以创造交流情境实现与受众信息共享,其媒介身份既是信息的接收者又是信息传播者。所以,培养学生如微信、微博、弹幕、直播互动、评论留言等多媒介渠道的口语交际能力,是高职院校为适应新媒体时代对传媒人才培养的现实需要。

(三)注重媒介素养教育提升口语表达的思维高度

在当今媒介多元化、相互融合的环境中,媒介素养已成为传媒从业者必备素质之一。西方媒介环境学派认为人类文明经历了口语时代、文字时代、印刷时代、电子时代。在印刷时代之后,人们对媒介的认知范围从读书看报,拓展到以广播、电视、电影、网络等视听媒介为代表的非印刷媒介时代。人们对媒介的这种解读和认知的能力被定义为媒介素养[5]。随着媒体融合深入,受众对信息的接触几乎都是借助媒介来获取,并通过媒介传输的图文信息、视听符号了解外部世界。受众在潜移默化中经历着媒介的渗透和影响,所以通过媒介素养教育,既能够提升高职院校播音主持专业学生在报纸、杂志、广播、电视、互联网及手机自媒体等平台筛选信息、甄别内容的能力,又能提升其在口语表达过程中的内容深度,从而完成在全媒体环境下不同语境信息和情感的传递。

四、结语

新媒体环境下主持人在传播语态和叙事方式上都面临着转型,媒介的融合也使口语传播能力成为传统电视节目主持人及新媒体主播必须具备的核心能力。因此,要从口语传播学的视角出发,对高职院校播音主持专业教学提出新的思考:高职院校播音主持人才的培养应树立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加强媒介素养教育,提升口语表达思维高度,培养学生多元化的口语传播能力,以适应新媒体时展的需要。

作者:张军 单位:南京视觉艺术职业学院

播音主持专业教学篇3

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课程思政改革背景

2020年5月,教育部《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明确提出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是教育的根本问题,立德树人成效是检验高校一切工作的根本标准。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必须将价值塑造、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三者融为一体、不可割裂。2021年国家启动课程思政示范项目建设工作,6月10日教育部在江西省井冈山大学召开课程思政建设工作推进会,会议公布699门课程思政示范课程、699个课程思政教学名师和团队、30个课程思政教学研究示范中心,启动建设系列课程思政资源库。同时会议研究部署下一阶段重点工作,全面推进课程思政高质量建设,由此高校进入课程思政改革的深入构建阶段。所谓“课程思政”,指在专业课程设计和教学中嵌入思政元素,寓价值观引导于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之中,帮助学生塑造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这是人才培养的应有之义,更是必备内容。艺术类专业相较传统的文科理科生较为特殊,学生艺术素养较强但文化知识缺少沉淀,想象力丰富但思维跳跃难把控,视野开阔但思想政治意识较薄弱。在现阶段自媒体时代,高校输出的文艺工作者极易凭借其在媒体上的舆论影响力形成某种示范效应,艺术类人才被时代赋予了天然的把关人优势,因而在艺术类专业教育领域全面推行课程思政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加强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的课程思政教学保障

教育阵地应注重师资建设,针对青制度保障方面,教学管理部门应讨论修订本科教学基本规范,在听课表、教学督导评分细则、教学质量优秀奖评选办法、教学质量评价办法中加入课程思政元素量化考评指标,构建新的课程评价体系,督促和激励老师开展推进专业课程思政改革。同时,落实师资培训制度,通过各类讲座培训提升教师育德意识和育德能力,做到每个专业课老师、每门专业课全覆盖,加强教师课程思政能力建设。坚持贯彻执行党的教育方针,要求教师均以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为理论指导开展教学活动。管理执行层面坚持把制度建设作为师德师风建设的重要保障,在执行“新进教师准入制度”“教师考核制度”“师德师风监督机制”过程中,规范化、常态化地将师德师风作为招聘、晋升、考核、申报的首要标准,落实师德师风一票否决制。每月由党支部及教师代表轮流举办思想教育讲座,整理时事热点及党员学习材料对教师队伍思想进行启迪和熏陶。每周通过微信群、腾讯会议线上学习视频,教师通过线上线下结合的方式分享心得,每学期评选“优秀笔记”,利用标兵效应宣传,促进学习热情和资源共享。年专业教师大力开展“动态双师能力”提升活动,在单一的“是否有媒体挂职锻炼经历”的考察指标外加入“是否有基层组织服务经历”这一指标作为教师年终考核的要求。例如要求专任教师每个学年至少赴“业界导师”单位完成两周以上的媒体一线挂职实践,同时应利用配音、主持、视频创作等专业技能为基层组织做公益服务,尤其党员教师应积极带头服务社会。教师在服务中不仅加强了自身党性,而且通过生活中的言传身教可以对学生产生更为深远的影响。课程思政成效纳入绩效考核,评奖评优重点关注课程思政教学成果;培养“双师型”“大先生”教师,提高其待遇,构建师资、制度、资金保障体系。在教学保障上,一方面积极孵化“红色应用型实践项目”,拓展校外红色实习基地,组建特色艺术专业实践联盟,与政府部门和媒体单位积极合作形成三位一体协同育人保障。另一方面,树立课程思政示范典型、共享推广,进而激活全体教师。为深化课程思政改革,同时适应媒体环境变革,教师将根据自身主要研究领域选课、备课,具备该专业领域从业经验或曾获得奖项的教师可优先选择该课程并作为“研讨标兵”,该教师作为课程组长引导组织专业授课教师集体备课,确定课程思政教学大纲、修改教学进度、更新教学案例,将课程思政元素分章节量化,并通过线上线下结合“磨课”最终确定“融盐于水”的具体内容和形式,与时俱进创新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优化教学目标,制定教学计划。“研讨标兵”授课时,学院组织全体教师观摩学习、撰写听课记录,并召开教研会完成教学讨论与评价,共同推进教学计划的修订和完善。整个研讨过程中,充分参与的专业教师则组建课程改革团队共同申报学校课程思政教学改革项目,将教研成果进行初步检验和推广,不断促进课程的优化。

拓展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课程思政教学内容

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的教学内容设计要引导学生立足时代、扎根人民、深入生活,树立正确的艺术观和创作观。要坚持以美育人、以美化人,积极弘扬中华美育精神,引导学生自觉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社会实践类课程,要注重教育和引导学生弘扬劳动精神,将“读万卷书”与“行万里路”相结合,扎根中国大地了解国情民情,在实践中增长智慧才干,在艰苦奋斗中锤炼意志品质。课程内容设计以及教学过程中需要加强对思政素材的挖掘和运用。例如《新闻播音》的理论教学中通过革命时期延安新华广播电台发出的红色电波到融媒体时代各级媒体“三微一端”的正能量声音来强化学生把关人意识和坚定的思想信念。实训素材中植入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宣传,使学生在备稿、播报的过程中深入了解新时期、新方向、新举措、新征程;《主持业务》课程中,在强化不同类型的节目主持技巧时,有意识地植入中国传统文化内容,如通过讲练文化类综艺节目主持与创作,让学生深入了解传统文化的同时建立文化自信、民族自信;再如《配音艺术》的教学中增加“国庆献礼片”等爱国教育电影的实训素材,教师带领学生了解时代背景、人物背景、创作背景,剧本围读和表达外化的过程中学生沉浸式地体验革命人物的内心活动,感受人物的伟大之处。教师在教授影视剧人物配音专业技能的过程中潜移默化地达到思想引领的效果。针对新的媒介环境,开设的《直播主持技巧》这类课程更是需要及时、精准地挖掘思政元素。例如教师在理论教学中剖析法律法规、平台规范,在实践中指导学生完成公益带货、助力扶贫,服务于社会。其中一单元通过翻转课堂的形式指导学生广泛搜集最终讨论制作出“网红翻车史”,总结归纳网络时代不可触碰的底线原则,教师由此作为切入点梳理与直播相关的各类法律法规和平台规则,要求学生端正网络直播主持态度,严于律己。而在实践环节,课程设计助农公益直播模拟带货,在筹备过程中了解科技助农以及国家各项助农政策,感受脱贫攻坚绝对不只是一句口号,而是给人们带来生活环境和品质的切实改变。而学生在锻炼直播技能的过程中,也为农产品公益带货创造了一定收益,用实际行动践行着“服务于民”的文艺创作理念。播音主持艺术专业实践性极强,在人才培养上应深耕“红色精神”实践主战场,使学生在艺术专业知识技能学习中浸润红色文化基因。应召开教师专项讨论会、组织课程思政教学经验交流活动,统一课程大纲,融入思政元素。结合党和国家相关时事热点设计多形式、多维度、多主题的实践教学方案,如策划主题为中国精神、建党百年、乡村振兴、红色经典、民族英雄等电视广播节目创作、公益直播节目、艺术朗诵会、宣传片配音、“国潮主播”新秀大赛等等拓展活动,以此来培养学生关心社会、传播正义、爱国爱民的情怀,树立正确的创作观,坚定“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立场;在实践创作中开展党史国情教育,培养学生求真务实、敢于创新的时代精神,通过知行合一的方式把思政内容进一步地从外化于形,到内化于心。

丰富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课程思政教学手段

如何将思政之“盐”融于课程之“水”,不仅需要挖掘思政元素,更需要丰富融入的方式方法,做到“浸润”而非“灌溉”。在培养播音与主持艺术人才过程中应将“公益”植入每一次师生社会实践,将师德师风建设分解到课堂教学、实习实训、毕业指导、“产学研”等场景中。在专业技能课之外,打通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增加舞台演绎类实践,活态传承红色精神的同时锤炼民族精神。本专业在实践教学中主要运用目标和任务驱动式组织管理,教师利用目标的导向性和调控性组织和管理教学,把实训目标分解成若干小任务,让完成任务来驱动教学向前展开,以达成整节课的目标。而指导学生在执行每一个“小任务”的过程中,可以针对性设计融入红色精神、中国精神、传统文化瑰宝等内容元素,引导学生准确把握当下国情舆情,树立正确积极的创作观。以《现场报道与评论》课程为例,教学运行中模拟搜证游戏组织学生“突发事件现场搜证”驱动教学向前,学生在研究照片资料、查阅新闻背景、采访当事人(教师设计模拟)的过程中激发记者追求事实真相的工作状态,再利用获取的信息进行模拟现场报道实训,以实训问题推动教学发展,或是在“体验式现场报道”实训中利用体验过程的不确定性推动教学展开。技能实训中利用选题的特殊性融入思政元素,如在策划环节引导关注人民群众需求培养新闻敏感,在组织表达环节引导求真求实的客观科学精神,在报道环节引导其传递正义声音或为弱者发声的人文关怀,在评论环节引导其观照国家法律政策和道德规范,创作中展现专业报道技巧,也要流露出人性的温暖。在课堂教学方面,教师根据教学目标合理地设疑,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和学习欲望。在讲授理论知识时努力做到将学科理论具象化,注重设计趣味、高效的实践环节,在活跃课堂氛围的同时强化了学生对于知识的理解和接受。课堂实践教学时主要采用分组教学方式,在实训前、中、后,教师均设置阶段性任务保证学生全程参与课堂,如第一组实训时,其他观摩者在学习通平台以受众身份记录、评价、总结实训过程,第一组实训结束则在学习通平台进行“复盘”工作,总结经验、制定改进方案。除此之外,教师利用学习通等各类线上平台设置“生生互评”“随机分配评分”“微信投票”等互动评价方式,以及“选人”“抢答”“随堂练习”等互动答题模块,增强学生课堂粘性。教师需在良好的互动氛围中无声地浸润正确思想,避免僵直、枯燥、强制的思想教育,否则适得其反。在课外学习与实践教学方面,专业教师都充分利用个人经验和现有的媒体资源建立了多个“课外实践类小组”“专业赛事类小组”“媒体活动类小组”,学生可按个人兴趣报名参加。强调思想性、实践性,丰富课程思政的手段解决思想引领与专业内容相融度较弱的问题。教师将其在一线工作中获得的经验充分传授给学生,同时也积极组织学生现场观摩并参与媒体现场录制,如包车赴湖北卫视节目录制、参观斗鱼直播等。在课下学习组织方面,蜻蜓FM、抖音、喜马拉雅等音视频直播平台为学生担任网络主播、网络内容创作提供了便捷,教师积极引导学生探索实践电商直播、有声读物演播、广播剧创作、各类型视频内容配音、剧情表演等,帮助其打破课堂时空局限,主动探索实践,了解市场,而所有的教学过程中,皆潜移默化地践行着以德育人的教育理念。教学环境从教室走上舞台,从线下拓展到线上;教学方法以排演代讲授,以交流代灌输,在艺术排演中夯实业务技能。学生在弘扬传统文化、民族精神时获得的成就感反过来又再次激发学生的学习实践热情,形成良性循环。

作者:薛丹

播音主持专业教学篇4

在2020年5月教育部印发的《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中明确提出:要将课程思政融入课堂建设的全过程中,提升教师建设课程思政的意识和能力。课程思政作为一种无形的教育理念,不仅存在于思想政治理论课中,更应根据各个专业的特点,渗透于所有专业课程之中。高质量人才的培养离不开全茴覆盖、类型丰富、层次递进、相互支撑的课程思政体系。播音与主持专业具有较强的传播性和示范性,作为我国社会主义传媒事业的接班人,除具备所需的专业知识和职业技能外,还要有浓厚的爱国情怀和较高的职业素养^因此在课程中融入课程思政元素尤为重要。

一、高职院校播音与主持专业开展课程思政的必要性

高职院校播音与主持专业的培养目标是:培养具有良好文化素养、较强语言表达能力、播报能力和主持能力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高级技术应用型专门人才。从思想层面来说,播音与主持专业的学生应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坚决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树立民族自豪感,传承和发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从知识层面来说,播音与主持学生必须掌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政治理论、知党史、学习红色革命文化;从能力层面来说,播音与主持专业的学生在掌握所学知识的基础上,应具有较强的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能够利用专业特色更好地讲中国故事、传播中国声音。播音与主持专业毕业生面向的工作岗位主要是各类媒体行业,如广播电视台、文化传播公司、婚庆礼仪、配音、网络直播等。这些行业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较广泛的受众面,因此播音员和主持人的一言一行都会备受关注。他们的语言不仅仅代表自己的观点,更是为国家、政府和所在媒体而发声,具有一定的话语权和舆论引导力。所以,艺术类高职院校在培养应用技能型人才的同时,也应重视“德育”的培养。将课程思政元素融入到高职院校播音与主持专业教学过程中,把专业内容讲授与课程思政相结合,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对于播音员主持人的培养和学生整体素质的提升有着极大的必要性。

二、醋与主持专业课程思政内容实施路径

课程思政最重要的是如何将思政内容很好地与专业知识点相融合,避免出现“两张皮“的情况。笔者经过实践和研究发现,在高职院校播音与主持专业教学中,可以运用红色经典作品和素材、借助短视频平台和以赛促学这些方式来实施课程思政。

(一)借助短视频平台开展教学

如今大学生获取信息的方式已不再单纯依靠传统媒体,更多的是手机、电脑等新媒体,尤其是短视频平台。短视频凭借着制作简单方便、较强的参与感和丰富多彩的内容深受学生的喜欢。在新媒体时代,教师也应紧踉时展的脚步,审时度势,积极运用好短视频这一平台开展教育教学工作,拉近与学生之间的距离,创新教学模式。短视频平台丰富的内容不仅为师生提供了可借鉴和学习的素材,更为播音与主持专业学生搭建了一个可以展示自我的平台。播音主持专业的部分课程选择实训素材时,教师可利用短视频平台中的红色文化素材。比如在《影视配音》课程中,使用配音秀中的经典红色电影片段进行实践练习,激发学生的兴趣和热情;《节目主持》课程中增加一定比例的红色经典话题和弘扬主旋律的事件,引导学生通过抖音、快手等平台多去了解党史、扶贫、肋农、抗议等内容,真正实现课程思政元素入脑、入心、入课堂。亦可将学生的优秀作品投放于短视频平台,一方面激发了学生主动展示学习成果的积极性,另一方面也能够通过短视频平台将课程思政的理念传递给更多受众。另外,鼓励教师尝试开设网络直播课堂。自2020年起,受新冠疫情的影响,不少高校开始借助短视频平台进行招生宣传、优秀作品的展示和直播课堂。面对常态化的网课,教师需要改变以往的以教师为中心的传统授课方式,采取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将课程思政融入网络直播课堂,对于提升教师网络授课能力、调动学生积极性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二)以赛促学

播音与主持专业教师应将朗诵、配音、演讲等比赛引入课堂,鼓励学生参加中华经典诵读、丝路朗诵大赛这类的比赛,以此为契机在比赛全过程中融入思政元素。选择经典红色作品作为参赛稿件,在实际训练和指导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运用情景再现的内部技巧去体会共产党人顽强的意志和坚定的信念,将文字符号转化为生动的语言符号。这也是将课程思政从课堂延申到课外、走出校园的机会。以赛促学,以赛促教,让学生用从专业角度传承好中牮文化、讲述好中国故事、诵读好中华经典。

三、高职院校播音与主持课程思政优势

全面落实课程思政建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举措。课程思政虽如春风化雨、润物无声,却在无形中具有不可估量的优势。

(一)激发爱国主义情怀

在播音与主持专业的过程中使用红色故事和经典作品作为练习素材,有利于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引导学生认知、认同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养成独立人格、优良品质和良好心智;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忠于党的传媒事业,努力做思想和文化的传播者。

(二)提升学生文化素养

与本科院校学生相比,高职院校学生在知识积累、文化底蕴方面稍显欠缺。而播音员、主持人的职业特点又要求学生具有较高的文化素养和职业素养。高校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阵地,在播音与主持专业课程中融入课程思政元素,能够培养学生丰富的文化内涵和底蕴、良好的职业素养和政治方向,加强学生的媒介素养,提升学生的思维高度,全方位育人,达到“立德树人”的根本目的。

四、结语

在高职院校播音与主持专业教学过程中,巧妙地将思政元素渗透到教学内容里,以课程知识内容为载体,以红色经典故事和作品为手段,把思政内容无形地渗入到专业知识讲授和训练中,不仅能够提高学生整体专业水平,更能促逬学生的全方位发展。激发爱国主义情怀,坚定理想信念,努力将学生培养成为德艺双馨的艺术人才和社会主义传播事业的接班人,这既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要求,也是高职院校播音与主持专业课程教学改革的重要方向。

作者:刘静 李盒晨

相关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