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黄梅戏育人体制的探索和实践

黄梅戏育人体制的探索和实践

传统的育才方式:民间教习

解放前,黄梅戏是地方小戏,它的人才培养方式和许多地方小剧种一样,采取师徒相传、口传心授的个体培训方式。这种民间化的人才培养途径又可以分两种方式:一是“投师学艺”,如黄梅戏早期著名艺人丁永泉先后师从叶炳池、胡普伢,潘泽海拜入丁永泉门下,师承丁氏旦角艺术,严凤英拜严云高为师,学唱黄梅戏;二是“艺学家传”,如丁紫臣、丁翠霞均从幼年就开始随父亲丁永泉学唱黄梅调。潘璟琍7岁从父潘泽海学艺。这种民间教习的方式注重技艺的传授,传授者能根据学习者的不同天资禀赋施教,且实践机会多,技能掌握快。潘璟琍从父学艺的当年就曾登台,在《莲花庵》中饰演宝儿,天真活泼,有“七岁红”之誉。严凤英13岁学艺,15岁登台演出,16岁即唱红安庆。这种民间教习的方式在漫长的摸索和发展中,积累了丰富的传艺经验,形成了一套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培养了大批人材,使黄梅戏代代相传,血脉延续。后期,有的黄梅戏艺人进行了一些有益的改良尝试,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他们曾借鉴昆曲、京剧“科班”的教育形式,于1922年和1930年先后开设罐子窑班、方立堂教场等科班,集中收徒,成批传艺,培养出查文艳、丁继周等知名黄梅戏艺人。但黄梅戏家底较薄,属于民间草根艺术,尚不具备社会传授的经验和文化传授的能力,还是依赖民间教习途径作为人才培养的主渠道。这种民间教习方式是与当时的社会经济条件相适应的,然而它的缺陷也是显而易见的。由于旧社会黄梅戏艺人大多出身于社会下层,大部分艺人都不识字,没有文化,学习者无法学习到理论和相关文化知识,因而文化素养较低,无法实现全面发展;同时,这种个体传授模式往往偏重于实践模拟,忽视人才创造性的培养。这些缺陷最终制约了学习者在艺术上的发展和成就,也阻碍了剧种的健康发展。

现代育人体制的探索和实践

建国后,戏曲艺术教育作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一个组成部分得到了高度重视。各级政府采取多种措施,对黄梅戏进行了全面的发掘、抢救和清理、继承工作,积极筹建黄梅戏专业学校,有力促进了黄梅戏新一代人才的培养工作。黄梅戏很快发生了显著的变化,面貌焕然一新,先后出现了两次发展高潮,展示了现代科学育人体制的优越性和有效性。

(一)演员进修班

建国初期,为了加强戏曲艺人在政治、文化、业务上的学习,国家、省市各级文教机关举办了各种戏曲演员进修班、讲习会。同时动员大批新文艺工作者参加戏曲工作,帮助艺人提高政治、文化修养,并进行艺术合作。1952年,安徽省政府主持举办了“安徽省暑期艺人训练班”,严凤英、王少舫、张云风等大批黄梅戏艺人参加了培训班。同年,安庆举办了安庆专区艺人培训班,安庆地区的许多黄梅戏工作者参加了培训班的学习。1955-1957年文化部委托中国戏曲研究院开办了三届戏曲演员讲习会。1957年的第三届演员讲习会在上海、广东两地同时举办。参加上海班学习的有姚澄、严凤英、王少舫、郑奕奏、尹桂芳等200人。主持这三次讲习会的班主任是梅兰芳,程砚秋、周信芳、张庚、罗合如、陈虞荪、白驹荣、马师曾等则分别任副班主任。参加讲课的有张庚、梅兰芳、程砚秋、周信芳、盖叫天、俞振飞、华传浩、欧阳予情、马可、马少波、阿甲、郭汉城等。另外,各剧种的知名演员也都分别讲授了个人的表演经验,充分体现了教学相长,共同提高的特点。通过这些演员进修班、讲习会的学习,明显提高了黄梅戏艺人的整体素养,这也是黄梅戏成人教育的开端。人民政府的重视和党的关怀,政治和文化的全方位联姻,使以严凤英、王少舫、潘璟琍等为代表的一大批通过民间教习途径成长起来的黄梅戏演员的政治、文学、艺术素养有了明显提高,学会运用马克思主义的观点观察、处理戏曲改革中所碰到的问题,他们相继演出了《柳树井》《新事新办》《路遇》《打猪草》《蓝桥会》等优秀剧目,经典剧目《天仙配》《女驸马》的推出,使黄梅戏这个民间小戏在戏曲艺术大家族中崭露头角。黄梅戏迎来前所未有的发展势头,呈现出一片生机蓬勃的景象,这就是黄梅戏发展史上的“梅开一度”。

(二)学校教育

为培养新生力量,在政府的支持和扶植下,1956年安徽艺术学校(现为安徽艺术职业学院)成立,学校设有戏剧、音乐、美术三科,戏剧科内设黄梅戏演员班,开始了院校培养黄梅戏人才的历史。1958年,安庆市在原黄梅戏剧团学员班的基础上办起了安庆市艺术学校(现为安徽黄梅戏学校),设有戏剧、音乐、美术三个班,是培养黄梅戏的表演、音乐和舞台艺术人才的专门学校。这两所院校在吸取西方教育思想的基础上,积极探索现代化的科学育人模式,借鉴京剧学校育人的方法开展教学。安徽艺术学校从北京、上海、合肥等地选聘了一批戏剧名师、著名演员、艺术家和新文艺工作者,如李古来、徐鸿培、钱世仪、王少芳、张德甫、刘静沅、洪谟、朱凤仙等,与黄梅戏著名艺人、名演员丁永泉、胡遐林、程积善、查文艳、王剑峰、丁紫臣、丁俊美、陈文明、彭玉兰、胡瑞芬等合作,组成了一支优势互补的师资队伍。安庆市艺术学校也聘请了一批著名的艺人如丁永泉、程积善、潘泽海、丁紫臣、邹胜奎、丁翠霞、田玉莲、余建明、王文治、方启凤、潘仲仁、王晓东、凌祖培等来校任教。专业院校的成立为探索现代黄梅戏人才培养方式奠定了基础。虽然教育理念和形式发生了变化,但是培养出优秀的黄梅戏艺术人才,却是从民间教习到学校教育的共同目的。如何成功实现从传统的民间教习向现代学校教育的转换,发挥现代教育体制的长处,培养出优秀的黄梅戏艺术人才?这是建国初期广大黄梅戏艺术教育工作者面临的全新课题。他们在教学中吸取了过去个体传授,以戏带功,因材施教,严格教学,注重实践的优点,同时又大胆进行了改革和创新。1959年,安徽艺术学校黄梅戏专业第一届毕业生毕业,这些毕业生思想上、文化上都具有较高素养,专业技能也大多超过了民间教习所培养的人才。其中较突出的如黄宗毅,在1963年黄梅戏第一部彩色影片《牛郎织女》中饰演牛郎,与严凤英搭档。侯德训、丁蕊云等毕业后留校任教成为培养黄梅戏人才的新兴力量。同年,安庆市黄梅戏学校也有了第一期结业学员。其后,吕金娇、陈炎根、易春华、李玉珍、杨春凤、顾凤娇、祁明聪等陆续从安徽艺术学校毕业,并留校任教,黄梅戏师资力量得到了极大的充实。安徽艺术学校和安徽黄梅戏学校几代黄梅戏教育工作者以艰苦的开拓精神和无私的敬业精神,初步探索出了一条黄梅戏科学育人之路。在教学中,他们以培养演员为教学目的,以表演专业为主,兼设其他专业。重视各门基本功的训练,通过剧目教学,传授基本技艺知识,为学生打好专业基础;教学步骤采取循序渐进的原则,使用教材与口传心授相结合、课堂教学与舞台实践相结合的方法,对学生因材施教,普遍培养,强调学生专业上的全面发展。同时,重视文化理论教育和思想品德教育,除开设以文科为主的各门课程外,还开设文艺史论和外语、体育课程。每年都有相当数量的表演、舞美、导演、编剧、音乐等方面的黄梅戏专业人才从这两所学校走出,充实到全国各地的黄梅戏院团。安徽艺术学校培养了出了黄宗毅、黄新德、马兰、吴琼、吴亚玲、袁玫、杨俊、蒋建国、张辉、陈小芳、李文等一大批优秀黄梅戏艺术人才。安庆黄梅戏学校也培养出了丁同、刘广慧、刘红、周莉、王富珍、陈礼旺、程兆林、谢雨欣、王世庆、姚美美等一批黄梅戏艺术人才。

(三)剧团培养

现代黄梅戏艺术人才培养的另一个途径是剧团培养。建国初期,黄梅戏发展迅速。为了储备后备人才,一些黄梅剧团便自行招收学员,经短期培训后,边随团演出,边深造。1956年,安庆市黄梅戏剧团最早设立学员训练班,从上千名考生中招收13名学员;1957年,安庆专区黄梅戏剧团成立,也招收了一批学员;1958年,安徽省黄梅戏剧团招收9岁至19岁的学员30余人随团培训。剧团培养可以看做是民间教习途径的一种延续,它继承了民间教习、个体传授的优点,传授者能根据演员的自身特点,因材施教,在实践中学习,对专业技能掌握较快。如王少舫曾将京剧一些好的制度和训练培养演员的方法、经验,借鉴引进到黄梅戏教学中,制定了基本功、身段、唱腔课程,由他和夫人雪寒梅共同给剧团青年演员训练基本功,教授身段。在他们严格要求下,这批青年演员的基本功和身段功架很快就严肃规整、中规中距。艺术素质得到了快速全面的提升,弥补了早期黄梅戏艺人长于演唱,拙于身段表演的先天不足。安徽省黄梅戏剧团招收的学员集中学习的头5个月就掌握了基本曲调和表演程式,学会了十多个黄梅戏传统剧目。剧团培养的人才实践能力强,但整体文化素养偏低。为了弥补这一缺陷,有些剧团把演员送进专业院校进修,提高演员的整体素养,如安庆市黄梅戏二团于1958年把斯淑娴送到江苏省戏剧学校进修。一些有条件的单位,还尝试为学员配备文化课教师。剧团培养是培养戏曲人才的一种传统教育方法,时至今日仍然是正规戏曲教育的补充手段。它已成为黄梅戏艺术教育结构一个必要的组成部分,既满足了各单位的人员补充,也培养出不少人才,如韩再芬、李萍、赵媛媛等一批优秀演员就是通过剧团的培养成长起来的。学校教育充分发挥了育人的主渠道作用,剧团培养成为黄梅戏人才培养的有益补充,这两种人才培养方式相互渗透,相互影响,齐头并进,为黄梅戏迎来了发展史上的第二个春天。上世纪80年代,从安徽艺术学校毕业的黄梅戏五朵金花(马兰、吴亚玲、吴琼、袁玫、杨俊)、黄新德、蒋建国、张辉等以及从剧团中走出来的韩再芬、赵媛媛出现在黄梅戏舞台上,以他们卓越的表演才能和鲜明的艺术特色,再现了当年黄梅戏一度梅开的盛况,使黄梅戏锦上添花,香飘海外。黄梅戏艺术人才现代培养体制的实践和探索,为黄梅戏发展揭开了新的篇章,展示了广阔的发展前景。

现存问题与努力方向

从20世纪80年代起,戏曲遭遇到来自电影、电视、广播、电脑等其他艺术载体的严峻挑战,开始呈现边缘化的趋势。黄梅戏在经历了“梅开二度”的繁荣后,人才队伍也出现了严重的流失和萎缩现象,后备人才的培养形势不容乐观。作为育人主渠道的学校教育本身在教学环节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也凸显出来。首先,现行教育体制长期以来简单化地用通才教育的模式实施并规范艺术教育,将国家对一般公共教育的普遍要求加之于艺术人才培养这种特殊教育上。课程安排上,非专业课课时偏多,与专业课比例不合理,没有为专业课腾出足够多的时间与空间,致使培养人才的专业水平不高。其次,学校教育难以实现教学与实践的结合。剧目学习与演出实践割裂,一方面无法将演出纳入现有课程设置,另一方面,戏曲萧条的现状使院校很难为在校学生安排课外商演,让学生同步完成技艺水平提升与舞台经验积累的过程。再次,资金投入不足也是制约戏曲教育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戏曲人才的教学成本相当高,黄梅戏表演专业学生的唱腔、身段、把子功、排戏等专业课示范性强,培养一名优秀的黄梅戏演员同时需要几个老师。学校教师知识的更新、专业技能的提升、教学设备的改进都需要大量资金投入。此外,招生难、就业难等诸多方面的问题也不同程度地制约了黄梅戏教育的发展。

这些问题要求黄梅戏艺术院校要不断适应新的时代趋势,借鉴过去的历史经验,在教学内容、人才培养模式上进行改革,使培养目标与院团和市场的实际需求进一步契合起来;进一步密切学校与院团的合作,继承和推广以往在“团带班”、“订单式培养”中摸索出来的经验,调动并整合学校和院团两方面的力量,探索出一条将传统戏曲育人方式和现代教育体系有机结合的戏曲人才教育模式,使培养出来的学生真正成为适应时代和市场需求的优秀艺术人才。(本文作者:吴瑞侠 单位:安徽艺术职业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