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粤剧服装的种类与特点分析

粤剧服装的种类与特点分析

据《中国志》《梦华琐簿》记载,在乾隆以后,外江班能演戏会应酬,深得官府欢心,而本地班的表演内容不符合官府的口味,只允许在乡村表演,本地班为了吸引观众,演出时服饰讲究,华丽精美,引人瞩目。[2]据《佛山忠义乡志》记载,在明嘉靖年间,佛山民间的戏剧活动已经很普遍。佛山在大基尾创立琼花会馆,成立了专门管理粤剧戏班的行会组织,标志着粤剧的形成。据《广东戏剧史略》记载,雍正年间,北京名伶张五在琼花会馆内教授京戏昆曲,对粤剧有较大影响。张五按汉班的制度,把粤剧分为十个行当。根据粤剧的唱腔和表演剧目分析,粤剧是由外来剧种演变而成的。

传统粤剧服装以明清两朝的服装款式为基础,有些又吸收了唐宋的服装样式,经过漫长的历史发展和演变,受到昆剧、京剧等其他剧种的影响,形成一套独特的艺术表现形式,具有可舞性、程式化的特点。旧时的粤剧戏班属于民间组织,不停地游走江湖,巡回演出。为了方便存放、运输、节省开支,把戏服分类存放在十几个衣箱中,同一套服装往往要在不同的剧目多次使用。粤剧服装款式具有通用性,不同年代的相似角色可以穿同一套戏服,但色彩和图案却不能穿错。粤剧服装的色彩、图案均有象征意义,带有中国传统服装制度化的特点,显示出人物的身份与性格特点。

粤剧服装的种类

粤剧服饰道具称为“行头”,按种类放在衣、盔、杂、把四种大木箱里,衣箱越多,戏服越齐全。[3]粤剧服装经过不断发展,现存七十多个品种。粤剧服装分蟒、靠、褶、开氅、官衣、帔、衣七类,款式与京剧服装大同小异。

(一)官服类

1.蟒

“蟒”在粤剧中是帝王、将相、后妃、大臣专用的礼服。蟒袍来自历代皇帝穿的龙袍。龙袍是皇帝独有的服装,其他人不能穿用,有时皇帝会赐给有功之臣或宠爱之人,就将龙袍上所绣的五爪金龙减去一爪,称为蟒袍。[4]蟒袍的款式为齐肩圆领,右衽大襟,阔袖,袍长及足,两侧袖根开衩至底摆,装有两条宽边,叫“摆”。腰际左右有环袢,穿挂玉带。蟒袍上绣有龙、海水、江涯等主要图案,还衬托着日、月、山、火、云、八宝等吉祥图案。女蟒比男蟒短,仅长过膝部,露出里面的长裙。女蟒除了绣龙,还可以绣丹凤、牡丹等图案,有时佩戴云肩。蟒袍装饰华美,典型地体现了中国古代服装的特点。

2.官衣

官衣是中、下级文职官员的官服,粤语又称“圆领”或“补子”。官衣的款式与蟒袍基本相同,与蟒袍不同的是,官衣没有遍及全身的图案,而是用素色绸缎制成,只在胸部和背部有一块方形的刺绣,称为“补子”。官衣来源于明、清时期的官服———“补服”。[5]补服为窄袖,官衣为宽袖,更加适合舞蹈。在粤剧表演中,官衣的颜色表示不同人物的官阶高低,紫色、红色级别较高,蓝色次之,黑色最低。

(二)常服类

1.帔

帔是帝后、官宦、乡绅及其眷属在家居场合穿着的便服,粤语又称“帔风”。款式为对襟,半长大领,领下有一对飘带,左右两侧自胯下开衩,露出里面的衬裙。男帔长及足面,女帔仅过膝。帔源于中国古代服装“褙子”。褙子盛行于宋朝,原来是窄袖,对襟,领子直开到底摆,到明朝时,变成大袖,领子也缩短至半长。帔上绣的图案有很多种,皇帝绣团龙,皇后、贵妃绣团凤,太后绣团龙凤,其他人物根据年龄身份,绣团花、团寿字等图案。夫妇出场时会使用色彩、图案都相同的“对儿帔”。

2.褶子

褶子是广泛使用的便服,粤语又称“海青”“斜领长衫”“道袍”,不论身份高低、文武、男女都可以穿着。男褶长及足,右衽大襟,左右胯下开衩,阔袖。女褶对襟,小立领,衣长过膝。文小生在褶子左下角使用“角花”图案,武小生用二方连续图案装饰在褶子两侧和下摆,武生用团花,文丑、武丑用散点式小碎花图案。褶子的造型简洁,穿法多样,男褶子既可以单独外用,也可以当作蟒、帔的衬袍。

3.开氅

开氅又称“海长”,是高级武将、权臣的闲居常服,适用于男性。由于开氅的样式庄重大方,在某些严肃场合也可作为礼服。开氅的款式与褶子相似,不同的是,开氅在衣服的前、后片、袖口及领子边缘部分有一边宽边,底边更宽,绣有花纹,而且在后衣片两侧,从袖根下有两条从上至下的“摆”,也绣有花纹。“氅”本指鹙鸟的羽毛。鹙鸟是一种长得像鹤的大型水禽,古人用这种羽毛制成裘,因此把大衣、外套也称为“大氅”。

(三)戎装类

1.靠

靠,是男女武将用于作战场合的戎装,也称“扣”“甲”,分为“大靠”“小靠”,或称“硬靠”“软靠”。样式为圆领,窄袖。靠身长及足,分为前后两片,双肩及上臂有蝶翅形绣片覆盖,胸部两侧各有一块半圆形绣片连接前后片,以遮护腋下。前腰中部略宽,称“靠肚”。靠肚下有一块鱼形绣片,称为“吊鱼”。大靠背上扎系“背壶”,插四面三角形“靠旗”,旗顶各有一条飘带。小靠没有靠旗。靠服全身绣满鱼鳞纹或人字纹,边缘绣双层草龙、回纹、江崖等图案。女靠头插翎子,带狐尾,披云肩,靠肚下缀有双层彩色飘带。靠来源于中国古代服装中的铠甲,极具舞台效果,是粤剧表演具有代表性的服装。

2.箭衣

箭衣又称“坐马”,是轻便的武服,上至王侯将相,下至英雄豪杰、衙役狱卒都可以使用。样式为长袍型,圆领,大襟,窄袖,有时佩戴“三尖领”,按花色可分为素箭衣、团花箭衣等。箭衣的袖口有两种,一种为马蹄形,为身份地位较高的角色穿着;另一种使用白色紧腕小袖,显示人物英武善战。箭衣前后、左右都有高开衩,用于骑射、赶路、办案、行刺等多种情景。除了上述七种主要款式,粤剧服装还有武生穿的打衣、快衣,旦角穿的小古装,小旦穿的梅香装,还有罗伞装、车装、囚衣、太监衣、八卦衣等,各式各样,丰富多彩。[6]

粤剧服装的装饰特点

佛山粤剧服装与“广绣”密不可分。广绣始于唐朝,与苏绣、湘绣、蜀绣并称为“四大名绣”,是指广州、佛山地区的传统刺绣,构图饱满、色彩鲜艳、针法多变。广绣戏服主要采用了绒线绣和金银线绣。绒线绣是广绣的主要类别,有六十多种基本针法,用彩色绒线绣出图案。金银线绣亦称盘金绣,是用金线或银线按戏服图案盘绕,再用丝线固定。平民百姓的戏服用绒线绣,颜色素淡。帝王将相的戏服用金银线绣或五彩线绣,富丽堂皇。[7]乾隆年间,广州状元坊一带有五六十家专做戏服的绣坊,规模较大的有余茂隆戏服、中华戏服,连宫廷皇室戏班也不远千里来订做戏服。佛山在明代至清代是中国“四大名镇”之一,广绣也很盛行,刺绣商铺也有近二十家,主要分布在朝观里及长兴街一带,这些商铺接到订单后,就发给南海、顺德的农村妇女绣制。在清朝末期,粤剧服装采用了“珠绣”。绣工们在戏服上钉上亮片、珠管,在舞台灯光下闪闪发光。一开始,亮片只在戏服的局部使用,称为“疏片”。后来,戏服全身都密密麻麻钉满了亮片,称为“密片”,在舞台灯光的照射下,刺目闪耀。粤剧服装也使用过“顾绣”。在明朝晚期,嘉靖进士顾名世家里的闺阁绣称为“顾绣”,因为顾家居于上海露香园,故也称“露香园绣”。晚清时期,广州的绣庄为了招徕客人,改用顾绣,打出“顾绣戏服”的招牌。

佛山粤剧服装的现状

新中国成立之后,佛山成立了多个粤剧团,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不断创新,佛山粤剧曾一度辉煌。但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节奏的加快,粤剧市场不断萎缩,观众日益老龄化,专职演员在减少,出现了青黄不接的断层局面。[8]以乡、镇、街道为组织的业余群众演出团体更为活跃。不少剧团演出采用租戏服的方式,以减低成本,戏服的需求不断减少,广州状元坊只剩下一间戏服厂,从事绣花的人也越来越少,只剩下极少数农村妇女还以绣花为生。在戏服成本压缩的要求下,现代戏服制作工艺简化,多采用机绣。佛山作为粤剧的发源地之一,粤剧至今在佛山还有稳定的群众基础,是佛山的传统文化之一。近年来佛山举办粤剧艺术节,成立了粤剧学校、粤剧博物馆,收集、展出了一批珍贵的粤剧服装。从这一件件珍贵的粤剧服装中,人们能感受到粤剧往日的繁荣。(本文作者:罗春燕 单位:佛山科学技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