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众创空间开展大学生创新教育研究

众创空间开展大学生创新教育研究

【摘要】积极借鉴国外成功经验,完善众创生态理论、空间、运行模式来打造多途径创业路径,希望可以更好地推动国内高校众创空间的发展。

【关键词】众创空间;创新创业;实践

1高校众创空间的运营模式及其特征

1.1政府主导型的众创空间

政府主导型。一般为地方政府主体投资的创业服务中心、孵化器和创意园,投资主体和运营管理主体是政府,内部空间功能比较明确,有专职的运营管理团队。

1.2企业主导型的众创空间

企业主导型。企业为主要的投资主体,运营管理由企业自主运营管理或委托第三方团队运营管理,其管理结构清晰明了,服务分工明确且齐全,对入驻孵化企业创客及团队提供链条式的专业全程化服务。

1.3高校主导型的众创空间

高校主导型。高校作为投资主体和运营主体,在运营管理上相对其他两种众创空间管理人员多为兼职,后续支持服务要相对差点,其主要运营模式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基于学校创业孵化基地开展的创客培训、教育、信息交流的知识传播型众创空间。

2高校众创空间存在的问题

2.1众创空间运行模式单一,缺乏整体布局

国内高校众创空间的数量目前虽呈现“井喷式”增长,但运营模式较为单一。绝大部分高校成立众创空间只是行政行为,其自身并未意识到众创空间对提升校内创新创业教育的重大意义。还有小部分院校尚未成立众创空间,即使成立众创空间的高校也主要以自建为主,依托校外主体和校内院系发展的众创空间较少。从运营模式上来说,高校众创空间以联合办公空间模式为主,以基于餐饮的创业咖啡模式为辅,真正能够提供全方位孵化服务的新型孵化器、致力于打造专业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融合的创客空间类型较少。

2.2众创空间运营管理员少,缺乏管理制度

高校众创空间的管理和运营涉及政策咨询、财务管理、风险管控等多个方面,是一项系统而复杂的工程。只有建立完善的平台管理制度,才能保障众创空间平稳、有序地运转。众创空间运营人员专业化能力的不足和数量的缺乏,是造成众创空间运营模式具有局限性的重要原因。一方面,大部分高校没有专职的众创空间管理机构和人员,众创空间的日常管理工作是由教师兼任,甚至个别学校是由学生组织管理,在众创空间运营中会出现很多问题,难以为学生创业者提供良好的服务与支持;另一方面,入驻众创空间的项目存在科技含量低、质量参差不齐、缺乏项目特色等情况,大部分企业尚处于前期发展阶段,存在资金缺少及市场开拓缓慢等问题。对于入驻孵化基地的企业,前期配备了创业指导老师,但导师基本来源于高校,缺乏实践创业经验,行业专家和企业管理者占比较少。

2.3众创空间团队活力不足,缺乏联动机制

高校众创空间依托学校自身资源可以解决硬实力方面的问题,但软实力的各种配套服务并没有跟上。大部分高校众创空间动辄一栋楼或几层楼,这种空间设计显然增加了空间内创业者的交流成本。此外,很多高校创新创业起步较晚氛围不够浓厚,高校众创空间内部缺乏联动机制,众创空间团队活力也存在不足。目前,大多数高校众创空间是属于联合办公,学生创业者之间的交流不多,关系仅限于在一起办公而已。虽然受很多学生需要上课学习专业课程在众创空间工作的时间少等方面客观因素影响,但也不能忽视众创空间对社群活力的影响。

2.4众创空间项目特色不突出,与产业结合不够紧密

国家对“众创空间”的发展提倡“因地制宜,突出特色”,但是目前只有少部分高校“众创空间”在发展过程中能够与当地产业经济结合起来。高校众创空间要在入孵项目的遴选和培育方面都着力寻求与当地特色产业经济相结合,重点培育有利于加快区域经济发展的科技产业,但由于众创空间平台成立的时间较短,资源匮乏,导致当前入驻众创空间的企业主要将运营模式及利润作为重要考察依据,所选择的项目基本集中于较为传统的领域,与当前国内众创聚焦的互联网+、科技金融、大数据、文化创意等领域衔接不多,对当地产业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不显著。

3.2国外高校众创空间发展实践及启示

3.1美国:实践为导向的创新创业保障体系

美国斯坦福大学设计学院创客空间在统一、系统的设计思维方法论的指导下,旨在建设学生创新思维和创新创业能力的场所。以实践为导向的创业保障机制是该校设计学院创客空间最大的特色。在创新创业课程设置方面,创造性地打破学科之间的界线,通过开展多学科、多专业相互渗透融合的方式,建立文化教学和职业教育一体化的发展模式。在创业实践方面,该校以设计学院创客空间为平台,积极开展创新创业项目的培育计划,吸引学生积极参与到有关人类社会在科技、教育、医疗、公益等方面的创新活动中。

3.2美国:统筹校内外创新创业资源

美国社区大学创客空间高校+社区模式非常注重创新性和开放性的结合,除了服务于本校师生创客之外,还服务于具有无限创意的社区创客。社会创新创业群体是社区创客的重要组成部分,成千上万社区创客加入到高校创客空间,有效地增加了高校创客空间的人气,有效地提升了高校创客空间的发展活力,不断增加了高校创客空间的社会影响力和辐射力。如休斯顿社区大学打造了大规模的创客空间,将学校的教育、科研和人才等资源与社区的资金、企业和商业等市场化资源整合,利用聚合效应与资源整合来提高大学生和社区创客的创业能力,从而形成多主体参与协作发展的创客空间体系。

3.3以色列:构建市场化的成果转化方式

以色列的特拉维夫大学是以色列规模最大、最具影响力的大学,也是创新创业领域的佼佼者。该校在创新创业方面最大的成就就是在把学科优势和专业特色相结合的基础上,通过校企合作等方式构建了创新成果与科研成果市场化转化的方式。一是建立学科交叉融合发展的科研成果基地,使学生了解世界最前沿的科研动态,拥有最先进的科技研发实验室,享受最完善的科研成果。特拉维夫大学还与当地世界顶尖的科技企业展开深度合作,在激发学生的创业梦想的同时,还可以让学生到企业进行学习交流,从根本上提升了学生的创新创业实践能力。二是建立科研成果转化机构。高校深入探索“高校+企业+产业+创新”的成果转化模式,实现学生创新创业成果从项目培育到市场孵化到商业盈利的成功转变。

3.4德国:建立完善的实践课程体系

依托多方资源围绕学校创新创业教育开设实践课程。慕尼黑工业大学的创新创业课程会通过校园内的校友之家、校友会等平台增加在校学生之间的接触和交流的机会,鼓励他们自由寻找最佳创意合作伙伴和团队。此外,以高校众创空间为主体,联合社会组织机构和银行等机构共同定期举行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获胜的创业项目拥有社会组织、校友会等提供的项目培育机会和金融机构提供的资金资助,经过数年的创业实践发展,从大赛中产生了数百家创业企业,也为大学生提供了数万个工作岗位。

参考资料

[1]贾天明,雷良海.众创空间的内涵、类型及盈利模式研究[J].当代经济管理,2017(06).

作者:荣超 单位:无锡工艺职业技术学院

精选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