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三网融合电视新闻论文

三网融合电视新闻论文

一、应加大民生新闻在电视新闻节目中的比例

三网融合之后,互联网为民生新闻的选题的来源提供了条件,记者和编辑可以在互联网海量信息中筛选能够作为主题的素材,同时可以更多地倾听网民的想法,他们的实际需要应该成为民生新闻的关注点之一。节目制作者也要认真斟酌来自观众或网民的建议和意见,不断完善节目,争取受众的认可,这才是电视新闻节目的成功的关键。

二、应加强电视新闻节目的参与性

三网融合后,电视新闻可借助网络传播的强大的双向互动性弥补自身单向传播的不足。要实现互动,最根本的就是让观众参与进来,与节目实现“交往”。广电网与互联网、电信网融合之后,不仅丰富了交流的方式,也增加了观众参与节目的机会,更体现出一种平等的互动,这样,观众的话语权才得以有效实现。观众在收看电视新闻节目时,增强与主持人的沟通,激发观众参与节目的积极性,而且可以根据观众的反馈情况改进节目。三网融合下传授双方的界限模糊,观众可以根据收看节目后的感受,通过网络平台发表自己的意见或建议,上传视频或图片表达自己对电视新闻节目的看法,这样不仅真正体现了观众即传播者这一精神主题,也可提高观众参与节目的兴趣;而节目制作人也可以将观众发来的各种反馈作为改进节目不足的素材。网络可以帮助电视新闻节目完善自己的价值。当前,网络已经成为民众获取信息的重要平台,也是民意表达的有效渠道,因此,网络是民意表达和交流的重要公共领域。2009年网民最重大新闻事件网络舆情的贡献率为59%,在79%的重大新闻事件中,网民积极评论对媒体增加报道量具有推动作用。鉴于网络舆论的优势,电视新闻节目在制作和播出的过程中可以利用这一点达到和观众的有效互动,并应积极树立健康的舆论导向,坚决维护新闻真实性的基本原则,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对互动环节中的“不良”信息,要坚决过滤掉,这也是其职责所在。这样,在三网融合背景下,电视新闻节目可以利用互联网为民众营造和谐的舆论环境,也加强了节目的参与性。

三、应提升电视新闻节目的时效性

三网融合之后,手机与互联网抢占了电视新闻的很大一部分市场,分走了大量受众,鉴于以上两种媒体具有获取新闻信息快速、及时的特点,以及受众在阅读时不受地点限制的优势,电视新闻节目必须找到突破口以争取受众。因此,电视新闻节目要不断提高时效性,同时这也是其生命之源,动力之泉。新闻的及时性特点决定了电视新闻节目一定要以现场直播的方式最快地呈现给观众客观公正的新闻画面,使现众有身临其境的感觉。现场直播,是一种“最能彰显电视媒体特点与优势、最具震撼力和影响力的新闻报道形态,以其对一些重大突发或实证事件淋漓尽致的披露,不断影响着社会发展的前进历程”。伴随着互联网的加入,对电视新闻节目时效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新闻节目一方面要不断完善制作流程与播出方式,一方面可以借助网络的迅捷优势进一步提高时效性。电视新闻节目采用现场直播的播出方式也避免了后期制作所带来的失真因素的介入。此外,电视新闻也可利用多网实现多个现场并联直播。2010年10月26日,沪杭高铁开通,浙江卫视推出“高铁新时代”大型电视直播。在空中,为这次直播特别准备的直升机俯拍下行进中的高铁;在地面,运用卫星、光缆、移动3G、电信“全球眼”等手段,设立10个直播点,实现全程接力式报道,近距离展现高铁的快速与便捷。事实上,在现场直播的过程中,电视由于条件的限制,不得不借用电信、移动网的力量。技术的进步让电视新闻节目摆脱了转播车的高成本运作。对于电视台来说,利用广播电视网、电信网、互联网三网融合进行现场直播是最便捷、经济和有效的选择。

四、电视新闻节目记者需由“专才”变“全才”

三网融合也对电视新闻节目的记者提出新的挑战,需要能进行跨媒体报道采访的人才,他们不但要会用传统的提问、观察等手段进行采访,也要根据不同媒体的特点做出适合不同媒体平台的新闻,还要学会在单篇报道中融合文字、照片、声音、动画和图表等多种形态进行叙事。事实上,掌握多种技能,胜任日常电视新闻节目报道对于记者来说并非不可能完成的任务,需要多学习,并在工作中多实践,找出不足,不断改进。三网融合后要求记者养成一种全媒体的思维方式,能准确快速地对新闻体裁进行选择,规划多媒体报道方案。同时,电视新闻节目的制作与播出也是一个分工与合作的过程,处于这一过程中的每个人都有自己明确的角色定位和精湛的技术。因而,电视新闻节目中的每一个记者和编辑都担任着多重角色,掌握着多种技能,只有这样才能满足新形势下电视新闻节目对复合型人才的需求,以应对不断而来的挑战。总之,在三网融合背景下,新闻媒体需要加大民生新闻在电视新闻节目中的比例,另外加强电视新闻节目的参与性,提升电视新闻节目的时效性,选拔“全才”型的新闻记者等方面的工作也将成为今后电视新闻节目得以生存和发展的突破口。抓住机遇,利用自身优势,使电视新闻节目在三网融合下逐渐趋于成熟。

作者:郭姝雅 公克迪 单位:北京工商大学硕士研究生 北京工商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讲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