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惠女服饰设计元素审美分析

惠女服饰设计元素审美分析

关键词:惠女服饰;设计元素;美学原理;传承

前言

惠女服饰是惠安女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与自然生存环境斗争和磨合中形成的具有独特地域文化和审美理念的产物,这一服饰文化流传至今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但是当代年轻的惠安女性却较少穿着惠女传统服饰,原因是她们虽然愿意传承自己的地域民俗服饰个性,却也更为关注时尚流行,希望本地域的传统服饰在设计上能够结合现代审美,贴近现代化生活生产方式。在全球审美多元化的今天,笔者认为作为当代的服饰研究人员,我们应当将惠女服饰特有的服饰形制及设计元素的美学应用进行分析和总结,同时与当前的文化理念、生产生活方式、美学原理相统一,才能将这一传统服饰文化迎合现代年轻人的喜好并传承和延续下去。因此,如何运用系统的设计美学的观点对惠女服饰中设计元素进行研究,寻找其设计元素组合再造的美学内在规律,为今后惠女服饰在符合当代女性审美心理进行设计创新方面提供可参考的理论依据是本文研究的重点。

1惠女服饰简介

确切地讲,“惠安女”不是所有惠安妇女,而是指生活劳作在惠安东部沿海地区的崇武、山霞、涂寨、东岭、东桥、净峰、小岞七个乡镇的广大农村妇女,其因地域方位又冠名为“惠东女”[1]。惠女服饰,是指上述惠安东部沿海地区女性所穿着的民俗服饰,从史料记载来看,惠东地区女性服饰较为系统具体的记载是在清末以后,先后经历了接袖衫、缀做衫和节约衫的历史演变,目前穿着的品类主要包括“黄斗笠、花头巾、节约衫、贴背、银腰链、阔腿裤、绣拖鞋”的典型形制[2]。惠东地区地理位置靠近沿海,受自然环境的影响,这里的传统生计以渔业生产为主,兼营农业。在渔业生产中,惠安男性的社会工作主要为出海捕鱼,而女性则负责渔业生产中的采集、收捕、农耕等日常工作,生活和工作的主要范围基本都在海边[3],这样的成长环境及生产生活方式使她们的服饰具有鲜明的海洋文化特色,“封建头,民主肚,节约衣,浪费裤”成为典型惠安女性形象,也是惠安女服饰最为显著的文化语言。

2惠女服饰设计元素的审美分析

从设计美学的角度分析,美就是指统一与变化的协调,即一个整体内部的各元素之间相互制约又相互协调地结合在一起,形成统一的视觉美感。惠女服饰不同于中原服饰的合理与规整,在造型、搭配、色彩等方面有所突破和创新,产生丰富的层次感。了解美学法则在惠女服饰艺术美的创造中起着重要作用,对这传承和创新惠女服饰有着双方的合理应用,是创新和改良惠女服饰,将其以新的形式传承下去的技巧所在。根据美学法则总结得出惠女服饰的元素构成规律,现分析如下:

2.1夸张

所谓夸张,就是指在设计中运用突出、夸大地对某一特点进行表述或运用,使其在数量、面积、大小、长短等方面与人们认知的常态造型形成强烈的对比与反差。在服装设计领域中这一元素经常会见到,夸张程度的不同可以使服装产生效果不同的视觉冲击力。如图1惠女服饰中由于要适应海边织网、打捞海产的劳作,她们上衣的衣长设计的非常短小,而且在衣服的围度上很贴合身体,而裤管的设计却颇为宽大甚至有些“浪费”,比普通裤子的裤管宽了一至二倍,这样常在海边行走工作的她们可以借助海风快速的风干裤管,而不会使自己的双腿整日浸在海水的潮湿里产生不适与疾病。虽然是依据她们的生产生活方式而形成这样的服装特色,但也无形中造成了惠女服装在整体造型上形成了强烈的反差,通过运用了造型的夸张元素,使惠女形象不但娇小玲珑,行走时宽大的裤管形象更是增添了灵动飘逸的视觉美感。夸张的对象除了外部造型,还可以对服装的基本部件做夸张。由于服装基本部件是人们平时最为熟悉的,所以这种夸张往往能够起到引人注目的效果。如浔埔妇女会在婚嫁或祭祀神明的重大节日,把长长的秀发用一根发簪盘成髻子,再用麻丝将大量的工绒花或鲜花缀成花环装饰在髻子周围,鲜花的种类和数量之多,加上金银发饰的装点使她们整个头部花团锦簇美不胜收,极尽热烈夸张的美感宛如仙子一般。除此之外,如图2惠女服饰中极其有代表性的粗重厚实的8股银腰链,它比一般日常生活中我们见到的腰带要宽4倍,它象征着惠安女性对富裕美好生活的向往。与惠安女那裸露在外的纤细的腰部形成对比,银腰链那夸张的宽度和粗犷的视觉效果在她们行走时使服装整体产生动与静的结合、粗放与细腻的对比,为其营造出一个神秘而妩媚的形象,同时使勤劳朴实的惠安女性形象平添了富裕殷实、蒸蒸日上的生活气息。

2.2重复

所谓重复,就是指在设计中使某个元素反复出现,形成一定的视觉冲击。一般来说,这种单位元素的重复出现注重形式感,力求形成一定的节奏感。重复可以使平淡的元素由于多次出现而加深观者的印象[4]。一般情况下,元素在重复运用中有两种方式:一种方式是简单重复即单一元素不加改变而循环使用。如惠女在服装的收纳和保存上喜欢简洁和平整的视觉效果,因此她们会将裤子按照一定的折叠规律进行熨烫,由此裤子的裤腿便形成了均匀褶皱,虽然是出于实用目的,但间距统一、熨烫整齐的折痕还是为裤子的造型增添了重复韵律的节奏美感。另一种则是将在形态上、色彩上或大小上对基本元素略作改变而重复使用。如图3中惠女上装衣袖、裤子腰头部分绣花织带的设计便是采用这种方式。一条织带大约1-2厘米宽,整个袖口及斜襟进行重复运用至5-8条织带,虽然每条织带的色彩及花型不完全一致,但总体上重复运用,加强了上装部分的整体的活泼感和装饰性。如果改成几条色彩、花型一样的织带的简单重复,那么上装的活泼俏丽的效果将大打折扣。

2.3易位

所谓易位,就是对服装中某个局部的常规位置、内外进行打破重置,将设计元素进行新的组合。易位的使用往往打破了人的惯有思维,会产生新颖独特、不同寻常的视觉冲击。如图4惠安女常年在海边生产劳作,为了抵御海边酷热与风沙,她们将美丽的秀发藏在斗笠与围巾的里面,只将一小部分脸庞露出。原本应该装饰发型的绒花和刺绣的花蕾装饰没有办法簪花在头发上,但她们乐观爱美的天性使她们想到将这些装饰物点缀在起遮阳用途的斗笠上和防风用途的围巾上,这样一来这些美丽手工绒花和刺绣花蕾装饰又能将自己的头部装点得很鲜艳俏丽了。这种易位的设计,打破常规地将原本插在头上的装饰物放置在斗笠和围巾上,给人以耳目一新、意想不到的的视觉冲击力,打破了人们的思维定势更增添了惠女别具一格的独特韵味。

2.4比例

所谓比例,是指一件事物整体与局部、局部与局部之间的比例关系。运用在服装设计中,就是指服装的各个单位元素与整体服装、单位元素之间的配比关系。古希腊雅典学派的数学家欧道克萨斯在两千多年前首先提出黄金分割,它是指事物各部分间一定的数学比例关系,即将一个整体分为两个部分,较大部分与较小部分之比等于整体与较大部分之比,其比值约为1:0.618,而数值0.618被公认为最具有审美意义的比例数字[5]。如图5对惠女的身高和上下装长度作为研究对象,研究其服装长度的比例关系。笔者发现把惠安女性的身高作为一个整体平均分为8个单位,下半身(衣摆至裤管)的长度(约4.8个单位)与其身高的比值为0.6,上半身(头顶至衣摆)的长度(约3.2个单位)与下半身(衣摆至裤管)比值也很接近0.618的数值,这样服装长度的比例设计的营造出惠女理想化的人体曲线,使其整体形象更加优美、修长。

2.5对比调和

对比调和,通常是指把两个或多个对比反差较大的色彩要素成功搭配在一个整体中,从而形成强烈而鲜明的冲击力,同时还具有统一协调的视觉效果称为对比调和,它能使块面感更加鲜明,视觉效果更加活跃。如图6从惠女服饰整体色彩组合上分析,黄斗笠、花头巾及各式塑料织花、绣花饰品,在强烈的色彩明度与纯度的对比下,组成了艳丽明媚的头部形象,吸引了人们的视觉注意力;上衣中较为大块面的服装色彩则奠定了服饰形象主基调,而银色的腰链、墨黑的阔腿裤作为无彩色有效地调和了惠女上半身过于丰富繁杂的色彩,使整体服装具有相对沉稳的色调基础,在明快艳丽和深沉稳健双重色调的相辅相成和相互制约下,平缓和谐地过渡原本对比强烈的上下装色彩,有效调和了原本冲突的色彩基调,使惠女服饰色彩搭配艳丽脱俗,雅而有韵。

3结束语

惠女服饰这支历史悠久的地方民俗服饰,以其独有的造型美感和特殊形制使其成为我国服饰文化宝库中最为瑰丽的文化财产,它承载了惠安当地女性亘古不变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与向往,是自身情感和文化内涵的呈现。作为当代的服饰研究人员,我们的历史任务就是借助系统的美学原理分析,让更多的人了解惠女服饰设计元素的运用特色,使这些优秀的服饰文化能得到更好的传承,同时在今后的惠女服饰设计中尽量保持其风格韵味的前提下迎合现代人们的审美取向,用创新的血液为其注入生命活力。

参考文献:

[1]刘丹,郑向敏.惠安女服饰文化的弱化现象与保护初探[J].中华女子学院学报,2009,21(2):62-66.

[2]罗静.惠安女服饰的结构与技艺研究[D].江南大学,2012.

[3]范宁.惠安女服饰文化初探[J].福建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1(6):59-63.

[4]陈敬玉.现代女装设计元素研究[D].东华大学,2004.

[5][日]中泽愈.国际服装设计教程——人体与服装[M].袁观洛.北京:中国纺织出版社,2003.

作者:韩静 单位:泉州纺织服装职业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