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植保工程项目建设思考

植保工程项目建设思考

摘要:简要介绍了浙江省承担的国家植保工程植保田间观测场及应急药械库建设项目的投资建设进展和主要成效,找出了项目建设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提出了进一步规范植保工程项目管理,加快项目建设进度,提高项目资金使用绩效,充分发挥植保工程项目在现代植保发展中的作用的思考和建议。

关键词:植保工程;项目管理;建议

1项目投资建设情况

2012年,农业部(农计发[2012]39号)下达本省植保工程(植保田间观测场及应急药械库建设)项目24个,计划总投资2160万元。其中,中央投资1080万元,地方配套投资1080万元,每个建设单位投资额为90万元;2013年,农业部(农计发[2013]23号)下达本省植保工程(植保田间观测场及应急药械库建设)项目2个,计划总投资180万元。其中,中央投资90万元,地方配套投资90万元。2012、2013年项目实际到位资金2383.5万元(其中中央财政投资1170万元,地方财政配套1213.5万元),项目实施主体为有关县(市、区)植保站(农技中心)。至2018年6月,完成投资额1505.71万元,17个项目已完工(其中8个通过验收)并发挥作用;还有8个项目中的少数单位尚在建设中,边建设边使用。

2项目建设主要成效

通过植保工程项目建设,全省农作物病虫害监测预警基础设施得到了明显加强,病虫监测预警能力得到了明显提升,有效地保障了农产品质量安全和农业绿色发展,并取得明显的社会效益、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

2.1病虫监测预警网络初步建成

目前全省已经建成18个部级区域站和44个省级区域站,病虫疫情监测点35个,98%的市(县)建有区域站和监测点,基本形成了“高效运转,快速反应”的重大病虫监测预警网络。

2.2病虫监测预警装备明显改善

各病虫害监测预警区域站都配置了电脑、自动诱虫灯、气象仪、移动终端等先进的监测预警设备,改变了过去病虫测报手段落后、测报工具原始的状态,病虫监测预警基础设施条件得到明显改善,加快了病虫害监测预警信息的数字化处理。

2.3病虫调查资料准确性明显提高

项目投资后,各区域站都建立起了6667m2以上的标准观测场,统一配备病虫和气候数据采集仪器,通过设立不同作物种植区和不同的处理区,在监测病虫害的同时,进一步验证预报的准确性,大大提高了病虫调查资料的准确性和可比性,增强了病虫害防治指导的科学性,减少了化学农药的使用量,生态环境得到有效改善。

2.4病虫预警时效性和到位率得到增强

高清晰数码摄像和编辑设备、数码照相、数码摄影显微镜等仪器的配置,为田间数据和影像资料的采集,以及开展病虫远程诊断和病虫预报可视化等提供了必要的技术保障。有超过30个县(市)站与当地电视台加强沟通,陆续开通了病虫电视化预报,在提高病虫预报时效性的同时,极大地提高了植保技术的到位率,发挥了良好的社会效益。

2.5增产增收明显,生态环境改善

项目实施后,病虫监测预报准确率和时效性得到提高,促进了科学用药指导和绿色防控的实施,有效减少了农药使用量,降低了生产成本,改善了农业生态环境。同时,通过项目实施,大面积推广使用生物、物理技术和高效、低毒、低残留生态环保型农药,使天敌数量大幅度增加。如金华市实验示范基地化学农药用量大幅减少,农作物产量保持稳定;示范区天敌增加数十倍,有效地保护了农业生态环境,生态效益十分明显。

3问题与不足

本省植保项目实施情况和绩效发挥情况总体较好,对全省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发挥了积极作用。从目前情况看,虽然大多数项目的建设内容已按计划完成并已经发挥作用。但个别项目仍存在着一些共性问题。①项目建设进度滞后。工程项目建设涉及财政、国土、规划、建设等多个部门,加之项目具体实施主体为植保部门,项目建设经验不足,项目建设进度难以有效控制,建设工期往往有所延长,项目建设不能按时竣工验收。②公车改革影响。有部分项目因当地实行车改和财政部门对汽车采购指标控制,导致防控指挥专用车和田间试验专用工具车难以购置,项目建设内容难以完成,影响竣工验收。由于不能购置专用车辆,项目资金使用额度没有达到竣工验收条件需具备的完成总投资90%以上的硬性指标,不能及时竣工验收。③竣工决算审计难以列入审计计划。有的项目虽然已经完成全部建设内容,但项目竣工决算审计难以列入当地审计机关年度审计计划,导致竣工验收延迟。④信息化水平明显滞后。测报调查手段没有实现根本性突破。应该说,与十多年前相比,目前病虫测报的基础条件有了很大的改进和提高,有了固定的病虫观测场所、半自动化的诱虫灯和相关的检测设备等。但测报调查的方法、手段、技术仍未有根本性的突破,依然依靠人工的调查、分析和预测,信息化水平明显滞后。⑤技术力量明显不足。从事病虫测报人员老龄化问题突出,现以50岁以上的老同志居多,40岁以下的人员很少,后继乏人。且基层植保部门因测报人员技术能力水平所限,项目中配置的部分仪器设备,如孢子捕捉仪、视频编辑系统等利用率不高。⑥项目建成后的使用运行缺乏保障。区域站的运行经费保障一直是困扰基层植保部门的问题。除极少数财政情况好的县(市、区)由当地财政拨付运行经费外,大多数县(市、区)基本没有专门经费保障,区域站运行十分艰难。

4思考与建议

为进一步规范植保工程项目管理,加快项目建设进度,提高项目资金使用绩效,充分发挥植保工程项目在现代植保发展中的作用,提出如下思考和建议。

4.1适当简化项目建设有关程序、延长项目建设年限

项目建设审批涉及很多部门与单位,土建和仪器设备设施都必须实行招投标,加上建设过程、土建审计和项目财务决算审计等,时间跨度比较长,建设单位很难控制,建议①将项目建设年限延长至3年。②项目竣工财务决算审计,在保证审计质量的前提下,能够明确可以由项目所在地政府审计机关委托社会中介审计机构、或项目建设单位直接委托有资质的社会中介审计机构,实施项目竣工决算审计,以利于加快植保工程项目的竣工验收工作。③对植保工程专用车辆,在严格控制车型及价格的基础上,制定相应政策。

4.2进一步加大项目资金扶持力度

农作物病虫害监测预警是农业防灾减灾的重要环节,具有基础性、公益性、技术性等特点,是保障粮食安全、农业生产安全、农产品质量安全、生态环境安全的重要基础。浙江是农业生物灾害高发区,病虫害和植物疫情发生形势日趋严峻,病虫监测预警和应急防控的能力与现代农业发展要求尚有很大差距,如监测预警体系网络建设尚不完善、监测预警信息化建设严重滞后、监测预警范围和广度不够、植物疫情阻截体系尚未健全等。因此,加大病虫害监测预警体系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十分必要。项目建设总投资额在400万~500万元比较合适。建设内容应该包括国家规定必须建设的内容和建设单位根据当地实际提出的建设内容两个部分,设定一个比较合理的资金安排比例。按照分级负担的原则,项目所在地财政要加大对公共植保事业的支持,将植保工程建设后的运维和“购买服务”等经费列入同级财政预算,建立农作物重大病虫与疫情控制扑灭长效投入机制,以保证植保机构工作的正常运行和植保检疫事业的顺利开展。

4.3适当调整资金投入重点

现有的国家植保工程项目建设内容局限于应急药械库、喷雾器、孢子捕捉仪、小型气象观测仪、虫情测报仪、药械运输车等,从项目建设切实为农业生产实际服务的角度出发,在保证配置必需的病虫监测仪器设备的基础上,建议重点增加以下几方面投资。①观测场建设。根据当地农作物栽培布局,按照相对规范的标准,建设病虫观测场。有条件的可建设经济作物病虫观测场。一般投资50万~60万元。②数字化的病虫监测仪器设备和数字化监测预警平台建设。一方面,当前病虫测报手段和信息化水平与农业其他产业相比明显落后;另一方面,病虫害田间调查工作强度大,非常辛苦。现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很少有人愿意从事这项工作,而病虫测报工作是病虫灾害防控的基础,如果情报不准确,将直接导致防控不力,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改善测报人员的出行条件,增加调查工具和完善调查手段,减轻田间调查的劳动强度,显得尤为重要和迫切。因此,有必要重点加强省级农业有害生物监测预警数字化平台建设和市、县级田间病虫调查自动化设备的配置。③技术培训。要重点加强对测报人员的知识更新培训,提高相关仪器设备应用率和测报技术水平。④乡(镇)监测点建设。按照《浙江省农作物病虫防治条例》释义规定,原则上每县5万~10万亩农作物面积设置一个病虫测报监测点。根据乡镇监测点工作需求实际,配备病虫害自动识别终端监测设备、移动数据采集设备、照相机和应急防控设备。

4.4加强测报队伍建设

测报工作非常辛苦,测报人员除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外,还必须具有刻苦耐劳、甘于奉献的精神。但现行人事制度不利于测报队伍人员力量的补充和培养。实行“一刀切”的考试招录制度后,在编测报人员往往难以招录,或者招录的人员不愿或不适合从事测报工作,或者工作时间不长即调离岗位。同时,按照各地编外用工政策,现有聘用的编外测报人员无法享受养老保险等社会保障,一些经过长期锻炼和培养,能够独当一面,且热爱测报工作的测报人员无法长期、安心从事测报工作,测报人员的培养和测报队伍建设受到严重影响。因此,建议从国家层面出台测报人员录用或聘用的一些优惠政策,努力做到招得进人、留得住人;也可与农业大专院校、科研院所合作,开展测报人才的定向招生和定向培养,使之后继有人。

4.5深化区域站规范化建设,提升信息化水平

继续深化区域站规范化建设,全面提升区域站的软、硬件水平和信息化应用能力。把植保信息化装备作为推进现代植保建设的主要抓手,加快运用先进科学技术,改善植保检疫人员的工作环境,降低劳动强度,稳定基层植保检疫队伍。要以监测预警自动化为重点,加快推进智能化站点建设,在2017、2018年温岭、东阳、桐庐、嘉善、龙游、上虞等12个县(市)开展区域站智能互联建设试点的基础上,重点建设一批自动化、智能化田间监测网点,实现自动拍照、传输、识别和计数的智能化新技术应用,逐步构建智能化病虫监测预警测报+物联网新体系,不断提升监测预警科学化水平。

4.6加强项目督促检查,实行分类指导服务

继续督促项目建设单位在遵循基建程序和确保建设质量的基础上,加快建设进度,尽快完成建设任务。加强对项目竣工验收和评估工作的分类指导服务,对2017年底以前完工未验收项目和在建项目情况进行全面梳理,分类进行竣工验收和阶段性评估。①对已经完成建设内容、符合竣工验收条件,但尚未组织竣工验收的项目,要按照验收流程组织开展竣工验收工作,督促指导项目建设单位做好自验和验收前准备工作。项目竣工验收合格后,建设单位要根据有关要求,及时办理竣工财务决算审批和固定资产移交等手续,并登录农业建设项目管理信息系统(中国农业建设信息网)填报项目竣工信息,将项目及时销号。同时,加强项目竣工的后续规范管理,进一步提高项目建设绩效。②对暂不具备验收条件的项目,要参照进行进展评估,提出评估意见,并由当地审计机关或有资质的中介机构出具审计报告。③对在建项目,要严格按照批复的建设内容和概算加快组织实施。④对因政策、规划调整拆除或因自然灾害损毁的,根据实际情况,经项目主管部门集体研究同意,对项目竣工验收档案资料进行验收。⑤对其他原因造成项目无法实施或中途停止的,根据实际情况,经项目主管部门集体研究同意,可以作出终止或变更项目建设计划的决定。

作者:张国鸣 单位:浙江省植物保护检疫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