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神曲中宗教情怀及灵性的体现

神曲中宗教情怀及灵性的体现

《神曲》中对于“灵性”的体现

由于亚当和夏娃偷食禁果而被上帝逐出伊甸园,人类不但失去永恒的乐园,而且还世世代代背负祖先的罪过。《神曲•天国篇》第七章中指出耶稣被钉在十字架上而死“使上帝高兴”,是为了赎人类的原罪。而人类一诞生就背负着原罪,本身已经罪孽深重,因此人类无法为人类赎罪。上帝由于怜悯人类,而让自己的儿子—耶稣—以肉身降生人世来为人类赎罪。就如同上帝决定毁灭人类时依旧让诺亚建造巨大方舟来避难。但是当耶稣完成他为人类赎的罪后,人类依然需要信仰基督教、接受洗礼、不断反省悔改来使耶稣的赎罪产生作用。因此刚出生就夭折没有接受过洗礼的婴儿依旧要下地狱,与信奉异教的伟人们同处于林勃。这一理念让人类能感受到上帝源源不断的爱,同时又对上帝产生敬畏之心,不断反省自己,拷问自己的灵魂。

《神曲》作为一部系统的讨论灵的文学,首先体现在他对人的肉身死后,“灵”所去的场所的具体设计。在此之前人们有对天堂及地狱的概念,在前代的艺术作品中也有游历冥界的描写,比如《荷马史诗》、维吉尔的《埃涅阿斯纪》,但都没有详细介绍其构造;炼狱对当时很多人来说更只是一个抽象的名词,经常把炼狱与地狱的功能混同起来。在《神曲》中,但丁根据《圣经》及亚里士多德的理论对这三者进行了明确的设计。地狱位于圣城耶路撒冷的地下,是一个呈漏斗状的深渊:首先是地狱外圈(怯懦无所作为者),接下来第一层(未受洗礼的婴儿和信奉异教的伟人)除外的第二层(犯淫邪罪者)、第三层(犯贪食罪者)、第四层(犯吝啬罪和浪费最者)和第五层(犯易怒罪者)中的罪人所犯的是无节制罪;经过狄斯城后是第六层(异端邪说信徒和伊壁鸠鲁学说信徒),第七层(犯暴力罪者)共分为3环,经过一个巨大的悬崖后是最后的两层第八层(对非信任者犯欺诈罪者)和第九层(对信任着犯欺诈罪者)。通过地狱底层的卢奇菲罗到达南半球即是炼狱:炼狱最是临终忏悔而蒙神赦罪者,进入炼狱门后,但丁将罪行根据“爱”的错误方式分为三类,分别为爱的对象错误的过失(骄傲者,嫉妒者,愤怒者)、爱善不足的过失(怠惰者)、爱尘世物质享受太过的过失(贪财者,贪食者,贪色者),最后最顶上的就是地上乐园,即伊甸园。从地上乐园可升入天堂,天堂共分为九重天,分别为月天(信誓不坚定的灵魂)、水星天(为追求世上荣耀而建功立业的灵魂)、金星天(多情的灵魂)、日天(智慧的灵魂)、火星天(为信仰而战的灵魂)、木星天(公正贤明的灵魂)、土星天(隐逸默想的灵魂)、恒星天(基督的胜利、对马利亚的赞美)、水晶天(天使的凯旋),最顶上的净火天是上帝所居住的场所。这些详细的分类有些类似于中国古代十八层地狱的概念,但是对于十八层地狱,中国没有既有高度文学性又系统的文艺作品。

再者,就是但丁对“灵魂”这一主题的艺术塑造。欧洲古代对“灵魂”的说法也多种多样。在古希腊哲学领域,就有对灵魂的阐述。阿那克西米尼认为人的灵魂是一种气,毕达哥拉斯“指出灵魂未来的命运取决于人们在尘世生活中的行为”(《西方哲学史》),赫拉克利特认为火是灵魂的本质,并主张人应服从理性,柏拉图则认为灵魂的一部分是纯粹理性,进入肉体后则加上无理性的部分(分为生机勃勃的部分和欲望的部分),作为柏拉图的学生,亚里士多德也有自己对肉体和灵魂的理论,伊壁鸠鲁学派则认为灵魂会随着肉体的死亡而分解,相反地,斯多葛学派主张灵魂不灭……这些理论经历了从最初单纯讨论灵魂到探讨灵魂与肉体之间的关联的过程,之后这些理论也一直影响着西方的哲学思想与文学宗教,并且由此可见西方对于理性与非理性的探讨从很早就开始了。到了中古时期,早期基督教会最伟大而有创见的思想家奥古斯丁认为灵魂是不死的,但这不是“在现实永恒的幸福的意义上必然地不死”,这是《神曲》中灵魂在肉身分解后进入地狱、炼狱、天堂的理论基础。以上种种对灵魂的各种界定所展现的即是对人性本身的思考和追问。

最后,对灵魂的塑造与描述的最终目的是表达对上帝的敬畏之情,从而改善引导人性。在《神曲》中很少直呼“上帝”、“圣母”,尤其在《地狱篇》中,而是以“有能力为所欲为者”、“智慧超越一切者”、“童贞的母亲”等称呼替代,由此可见“上帝”等词对于虔诚的信徒是一种禁忌语,如果贸贸然说出这些字眼是大不敬,这和中国古代的避讳同理。在《天国篇》最后见到上帝时,依旧看不清上帝的面容:“啊,至高无上的光啊,你那样远远超出凡人思想的极限之上,请你重新让你当时显现给我的形象稍微浮上我的脑海,并使我的语言表达力那样强,以至于它能把你的荣光的一小粒火星流传给将来的人们;因为,如果我的灵见的一星半点儿能回到我的记忆中,而且有几分能在这些诗句中得到反响,人们将对你的胜利获得更清楚的理解。”从之前但丁的描述中可知但丁自视才华甚高,曾毫不谦虚地表示要“比往常更加约束自己的天才,使它不至于离开美德的指导而奔驰”,但在上帝面前,但丁所表现出来的是完完全全的谦卑。在地狱中,有大量但丁十分同情的受苦者,比如为爱而死的弗兰齐斯嘉,但丁甚至哭得“仿佛要死似的昏过去”,但是弗兰齐斯嘉没有抑制自己的爱欲而与小叔子偷情,最终被她的丈夫杀死,来不及忏悔,种种行径都有悖于上帝,即使但丁再同情她依旧只能将她安排在地狱;相反的是,多情的库尼萨过着风流放荡的前半生,晚年后她退隐于佛罗伦萨并且颇多行善,把自己早年多情的爱的目标转向了上帝,因此死后进入了天堂。第三卷中贝雅特丽齐向但丁讲解了大量的神学真理,内容相比前两卷较艰深晦涩,但在当时,但丁特意采用意大利白话语创作《神曲》,是一种有效地传播基督教的方式。

灵性文学对中国的意义

就像老舍先生所说到的,中国的文学探讨的多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孔子的儒家学说的道德准则与思想核心就是“仁”,即指人与人之间的亲善关系。从古典四大名著如《红楼梦》、《水浒传》中形形色色的人物众生相,古典戏剧中的时事剧爱情剧,到现代文学市场上纷纷涌现的官场小说、历史政治小说、职场小说以及其他文学形式,所围绕的都是人所创造的社会中的诸多问题,也有很多思考人生的作品,但唯独缺乏对“灵”的思考。这样发展下去的结果按照老舍的话说就是“大家都着重于做人,然而着重于做人的人,却有很多简直成了没有‘灵魂’的人,叫他吃点儿亏都不肯,专门想讨便宜,普遍的卑鄙无耻,普遍的龌蹉贪污,中国社会的每阶层,无不充满了这种气氛……不顾国家人民福利专为自私自利大发其财的大有人在。”

虽然尼采等人提出“上帝死了”极力反对上帝的存在,但对“灵魂”、精神、信仰的反思一直都存在于他们的哲学、文学思想乃至生活中。这样的思考在中国佛教中也存在,“佛陀告诉我们,人不只是这个‘肉体’的东西,除了‘肉体’还有‘灵魂’的存在,既有光明的可求,也有黑暗的可怕,这种说‘灵魂’的存在,最易激发人们的良知”,但是现在很多信奉佛教的中国人都不过是为了祈求菩萨保佑,渴望从佛祖处获得自己想要的事物,真正去反思佛经佛理的人少之又少,在目前构建和谐社会的目标下,我们可以借助佛学的一些积极理论的发展,来提高国民的良知与道德感。(本文作者:初瑶 单位: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