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建筑类型学的分类与运用

建筑类型学的分类与运用

本文作者:杨琨 单位:贵州大学建筑与土木工程学院

1建筑类型学的概念与分类

建筑类型学的概念由来已久,从广义的范围来讲,只要在设计中涉及“原型”概念或者说可分析出其“原型”特征,都应属于建筑类型学研究的范围,由于选择“原型”的来源角度不同,概括起来,当代西方建筑类型学的架构主要由两大部分组成:从历史中寻找“原型”的新理性主义的建筑类型学;从地区中寻找“原型”的新地域主义的建筑类型学。

1.1新理性主义

早在20世纪50年代后期,在西方文明发源地意大利爆发了一场对古典主义建筑再认识的运动———以阿尔多•罗西为代表的新理性主义运动。新理性主义者反对把建筑作为时髦的产品,而应追求其永恒的价值。建筑师的任务就是寻找在人们集体记忆中的“原型”形式,并在这种原型中挖掘永恒的价值,从而生成富有历史感的新意。

1.2新地域主义

新地域主义是指建筑上吸收本地的、民族的或民俗的风格,使现代建筑中体现出地方的特定风格,来源于传统的地方主义或乡土主义,是建筑中的一种方言或者说是民间风格。新地域主义依然是现代建筑的组成部分,它在功能与构造上都遵循现代的标准和需求,仅仅是在形式上部分吸收传统的动机而已。

2喀斯特环境及平坝县概况

2.1喀斯特环境的概况

“喀斯特”一词即为岩溶地貌的代称,喀斯特地貌是指可溶性岩石受水的溶蚀作用和伴随的机械作用所形成的各种地貌,在喀斯特地貌发育地区,地面往往奇峰林立,地表水系比较缺乏,但地下水系却比较发达。

2.2平坝县概况

平坝县位于贵州省中部,人口较多的少数民族有苗、布依、回族等,地扼要冲,为滇黔必经之地,贵昆铁路、株六铁路复线、滇黔公路、贵黄高等级公路、清(镇)镇(宁)高速公路横贯全境,东距贵阳市48公里,西距安顺市38公里,南经安顺、可游亚太第一奇景龙宫和世界第二大瀑布黄果树大瀑布,西过三岔河可达世界罕见奇洞———织金洞,东从县南湖乘船可览高原明珠———红枫湖,素有贵州中部之“黄金通道”之称。平坝境内地势平坦,河流纵横,县内交通便利,城市道路结构合理,迎宾大道地块紧邻青黄高速公路,所以其西北环线周边地块城市设计非常重要。

3类型学方法的具体应用

本文所举例的是贵州省平坝县迎宾大道的城市设计,整个迎宾大道及西北环线的周边地块可以分为四个单元:即城市公园单元、写字楼商业单元、中小学单元和住宅用地单元。每种单元在设计的同时都有其设计的“原型”可寻,下面我们将初步分析一下类型学的设计方法与建筑形态的应用。

3.1城市公园单元

此部分设计基于我国传统的一颗印建筑,它由正房、耳房(厢房)和入口门墙围合成正方如印的外观,俗称“一颗印”。在城市公园单元的设计中,城市公园单元被划分为若干小的单元构成整体,每个小的设计单元中,都有主体建筑以及两边相辅助的建筑形式,同“一颗印”的建筑特点相同,俗称“耳房”。单元内的建筑均高两层,占地很小,很适合当地人口稠密、用地紧张的需要。单元的入口居中,是“一颗印”的最典型的格局。

3.2写字楼商业单元

写字楼商业单元中,引入了少数民族传统的布依族坊间建筑原型。坊间是指街市上,现在多指同一形式和风格的区域范围。在设计的商业区内,建筑形式与形态符合当地特色,建筑风格经过了仔细推敲,结合当地地域特点,以独有的民族风貌商业外观形象提升片区影响力和开发价值,通过坊间的概念和形式形成了不同的组团模式,达到现代化的坊间效果。

3.3中小学单元

中小学的设计中则可抽象出典型的布依族民族的类型转化,布依族居住的显著特点是依山傍水聚族而居,建筑的地域特点明显,民居材料多为干栏式楼房或半边楼,学校建筑采用布依族传统民居的特点,利用类型学的设计手法,具有明显的地域特色,细部主要体现在屋顶、屋檐、窗、大门、构架等部位。建筑材质上多用石材,表现布依族传统建筑的石板房特质,色彩上多采用黑、白、灰、浅红作为主色调,更使学生感到亲切感。

3.4住宅用地单元

住宅的用地单元中,采用传统的碉楼形式,以高层为主。碉楼是一种特殊的民居建筑特色,分布具有很强的地域性,其形成与发展是与自然环境与社会环境综合作用的结果。它综合地反应了地域居民的传统文化特色,其建筑风格,艺术追求是不同的。碉楼的上部造型最具表现力,在住宅的设计中,设计者着力运用外国建筑中的穹顶、山花、柱式等建筑元素大做文章,形成了千楼千面的建筑式样。

4对在建筑研究中应用类型学的思考

综上,在城市设计及相关的建筑设计中,类型学的应用是很广泛的,建筑是一种居住类型学上的明确选择,作为现代建筑语言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建筑理论界对空间形态问题相继作出了广泛的研究,不论在经验的归纳方面还是形态的构成方面都有其成就之处,对繁荣我国建筑创作也卓有成效。西方当代建筑类型学的理论,正是从群体和城市的角度来看待建筑空间形态:从单体建筑到建筑群的规划建设,到城市和乡村规划的结合、融合以至区域的协调发展,都应当成为建筑学考虑的基本点,在成长中随时追求建筑环境的相对整体性及其与自然的结合,才能更好的把理论和实际相结合的做出更多元化的建筑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