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谈互联网时代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

谈互联网时代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

摘要:伴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不断呼吁着对高质量人才的需求,在世界经济一体化步伐的高速发展中,创新创业已是21世纪国家整体发展主要推动力。两者结合而言,创新创业教育是高校迫切需要完成的使命与责任。本文将结合互联网时代下大学生创新创业叙述,分析高校实现创新创业教育的途径,加强创造性人才的输出。

关键词: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途径

在21世纪,创新创业是国家整体发展的主要推动力,将创新摆在国家发展的核心位置,不断推进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教育创新、文化创新等,创新在社会已经蔚然成风。党的十八大要求“加大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支持力度”,为了实现这一要求,高校输出高素质的创新创业型人才已经迫在眉睫。特别在互联网时代下,赋予了大学生创新创业新的思路与方法,不仅提供了丰富的资源与渠道,还提供了现代网络技术支持。创新创业教育下,能够大幅度改变当代大学生的思维理念,启发和开发学生专业知识的实践性与社会性,有利于加快国家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因此,高校在教育过程中要构建出科学且实际的实践教学体系,重点培养当代大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水品,培育能够推动社会经济发展的高水准人才。

一、互联网时代下大学生创新创业概述

互联网模式在经济实体的渗透中,形成了一种全新的经济模式。该经济模式拉动了消费者需求,扩大了新领域投资,促进了就业。在此环境下,大学生创业热情开始高涨,所遇到的挑战与机遇也越来越多。可以说互联网时代在改变我们的生活方式、商业模式、冲击当下固有的思维方式。它的便利性和融合性,缩短了人与人之间的沟通的距离,减少了沟通成本。现代大部分产品以信息的方式呈现,消费者的主要权利由此形成。互联网中产生了大量数据,企业能够依靠大数据分析市场机会,及时捕捉机会。种种优势加速了大学生对创新创业的需求。创新创业有着密切的内在联系,从广义角度来看,创新与创业是相互的关系,两个词天然地联系在一起;从整体角度来看,创新和创业具有同一性,即没有创新就没有所谓的创业。笔者认为创新是创业的基础,也是创业的一种手段,无论新产品或新材料开发,还是推行新管理模式,都离不开创新思维。创业是创新的表现形式、实践来源和检验标准,创新的价值就在于将潜在的知识、技术和市场机会转变为现实生产力,实现社会财富的增长,而这一过程需要通过大众创业的实践探索和积极推动,最后实现创新带动生产力进步。

二、当前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其一,学生创新创业意识淡薄。我国目前为止各个高校所提供的创新创业教育,依然是以自身学校的毕业率或者毕业生的就业率为主,并未将其纳入长期培养优秀人才的战略方针上,致使创新创业教育被扼杀在萌芽阶段。有的学校还将创新创业教育当作一种比赛,体现了很强的功利性,导致学生只短浅地看到眼前的利益和财富,没有形成长远的眼光。其二,缺乏创新能力与创业意识的实践。由于许多高等院校的大学生对创新创业缺乏一定的基础理论知识,不知道如何去创业,无法有效进行企业管理,导致企业成功率非常低。在加上受传统应试教育的影响,学生动手能力差,严重缺乏想象力,继而影响到创新创造能力发展。从心理角度来看,大学毕业生应对风险能力和承受能力比较弱,没有独自体会过失败,容易失去创业信心。

三、互联网时代加强和改进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路径分析

(一)坚持“以人为本”理念,确定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目标在进入大学之前,大部分学生深受应试教育思想的影响,已经形成了固化思维,对考试成绩看的比较重,甚至以此评判个人智力水平和知识掌握的全面程度,却忽略了个体能力。因此,对学生思维的改变是创新创业教育的基础。这一点需要教育工作者坚持“以人为本”理念,树立多样化的人才观念,尊重个人选择,鼓励个性发展。

(二)完善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建设,为学生创新创业提供理论知识如果缺乏创新创业理论支持,学生在创业过程中很容易失去方向,或者出现手足无措等现象,缺乏企业经营与管理的专业性与科学性。因此,高校一定要重视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建设。总体上可以通过线上+线下以及选修+必修的方式来开展相关的课程。响应国家提出的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项目,培养学生创新创业意识,不断提升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在课程设计上,加强和学生具体专业的融合,为学生将专业理论知识转化为实践价值提供机会,为实践训练奠定基础。另外,高校创新创业课程设置要体现一定结构性和层次性,促进其将创新创业教育基础课程、专业课程、拓展课程的知识融为一体,增强学生创新创业理论基础,提升综合素养。

(三)向“互联网+”培养方向倾斜,强化万众创业“互联网+”是21世纪的专有名词,与其说是一个词,不如说是一个新时代的形式。随着互联网发展的不断成熟,也开启了新的商业模式,促进了社会经济产业的转型,国家甚至以及将“互联网+”作为企业成功升级和转型的方法。当代大学生是社会未来发展的主要推动力,创新创业中必须力依赖“互联网+”平台,利用其中汇集的社会的大量资源,发展社会新功能,打开自身被禁锢的思想格局,全面推行万众创业,释放创新创业的新能量。在实施过程中,高校可以通过搭建创新创业教育的实践训练平台来强化创新创业教育的时效性,包括就业创业基地、社会实践基地等,将创新创业和不同专业的实践教学活动进行有效融合,加强创新创业和学生具体专业的关联度,获得真实的训练体验,同时又能够利用自身专业知识促进创新创业。此外,高校还可以加强与企业的联系,促进企业运营和学生创新创业实践的融合,鼓励学生积极参与企业实践,积累企业经营与管理经验。

(四)丰富校园活动,营造浓厚的创新创业教育氛围氛围是一种无形的教育力量,具有“润物细无声”的作用。高校应该通过丰富校园活动,营造良好的创新创业教育氛围来促进创新创业教育时效性的提升。比如加强相关社团的建设,发展创业类型社团,吸引具有创业意愿和创新精神的人才,丰富校园文化建设。此外,还要适当提高学生创新创业热情,开展一些与创业以及创意相关的一些文化艺术活动。又或者聘请企业专家到校开展主题讲座,通过亲民型企业家成功经历的阐述,帮助学生对创新创业形成科学认知,以此启发学生,强化创新创业自信心。

四、结语

综上所述,创新创业是21世纪对高标准人才的要求,是国家经济发展的核心。对于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而言,要结合当下时代形式,充分认识创新创业之间关系以及当下创新创业教育中存在的问题,积极探索与创新教育途径,帮助学生树立科学的创业观,积极正确引导学生,为学生创新创业的团体提供健全的平台,让学生能够结合自己的兴趣找到创新创业的方向,激发创业热情。

参考文献:

[1]王丛丛,潘宇阳.“互联网+”背景下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探索[J].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18,(09).

[2]于小越.“互联网+”视域下校企合作提升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研究[J].科教文汇(下旬刊),2019,(09).

[3]张乐乐.“互联网+”环境下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路径探索[J].软件导刊(教育技术),2018,(05).

[4]刘芬,陈忠林,孙璐.“互联网+”视域下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J].中国成人教育,2017,(18).

[5]姜倩,裴明敬.互联网时代背景下应用型本科院校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研究[J].教育教学论坛,2019,(18).

作者:王雁飞 单位:河套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