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青少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

青少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

摘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因其根植于中国传统文化,体现马克思主义信仰,符合青少年切身利益而能够被认同。由于教育内涵拓展不够、知行不一、方式单一,致使培育的实效性受到一定的影响。为此,必须从青少年自身角度出发,充分利用我国传统文化资源,创新教育形式,坚定青少年的马克思主义信仰,增强青少年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感。

关键词:青少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生成逻辑

一、青少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的生成逻辑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指的是社会成员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支配自己行为的意识观念与行动准则的过程,是青少年在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求的基础上,在社会实践中逐步转化为个体价值观并不断固化的过程。

1.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现着马克思主义信仰

信仰体现了信仰主体的价值追求,是居于支配地位的核心价值观念。在报告中指出“人民有信仰,民族有希望,国家有力量”,这里的信仰就是指马克思主义信仰。“马克思主义是一种理论,人们对这种理论的高度信服、景仰、向往、追求,并以之统摄自己的精神生活,牵引自己的行动和实践,这就是马克思主义信仰。”[1]信仰的力量是无穷的,它能够促使人们产生强大的精神动力,马克思主义信仰作为科学信仰能够为人们提供改造世界的正确方法。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中国先进分子从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科学真理中看到了解决中国问题的出路。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在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指导下完成了三大改造,确立了社会主义制度,为中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奠定了基础。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提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坚持马克思主义基础上进行理论创新。现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指导下,朝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目标奋勇前进。对青少年学生而言,坚持马克思主义信仰就是要用马克思主义思想武装头脑,抵制各种不良诱惑,自觉以马克思主义思想为指导改造价值观。马克思主义信仰对青少年思想境界的改造,其实质就是价值观的塑造。

2.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根植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

从国家层面看,国家富强是人民幸福的重要保证,林则徐有“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的决心,青少年学生同样要有为国家富强而努力奋斗的信念。虽然中国经济总量已位于世界第二,但在科技创新、经济效益与服务能力方面与发达国家仍有较大差距。这就需要当代青少年提高忧患意识,积极贡献,主动作为。“民主”一词虽源于西方,但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依然能够找到相似的说法。孟子讲“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强调了人民对于一个国家的重要性。文明与和谐相辅相成,“不学礼,无以立”将道德文明的作用发挥到了极致,“各美其美,美人之美”这样的文明共处之道最终期望实现的就是“美美与共,天下大同”的和谐画面。和谐是多方面的,要做到“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一方面要有人际关系的和谐,另一方面更要有国家之间的和平共处,以及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从社会层面看,自由,对国家而言是独立自主,对个人而言是个性解放、自在发展,它是人类的永恒追求,是引领社会发展进步的精神旗帜。在“平等”的问题上,今天,我们脱离了仅靠道德约束来实现平等的阶段,通过制度与法律将“平等”写入了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对于公正,我们亦将司法公正作为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最后一道防线,支持人们的正当权益和合理诉求。从个人层面看,爱国主义是我国民族精神的核心,是永恒不变的主题并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当代学生要立志为国效劳,为国争光,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力量。诚信是中华民族的重要道德标准,所谓“言而无信,不知其可”足以证明诚信为立身处世之本。青少年学生应在日常行为的点滴中践行这传承千年的要求。友善是处理人际关系的基本准则。孔子道“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孟子也曾指出“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青少年是志愿者的主力军,他们本着与人为善、回报社会的理念,主动参与各类活动,为营造和谐美好的社会氛围贡献力量。

3.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符合青少年切身利益

青少年作为价值观教育的主体,只有他们发自内心地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才能够达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目的。青少年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的一部分动力在于利益诉求。马克思的利益观最早体现在他所写的论文《关于出版自由和公布等级会议记录的辩论》中,他认为“人们奋斗所争取的一切,都同他们的利益有关”。换言之,追逐利益是人的天性,人们采取行动时首先要考量的就是利益。这里的“利益”不仅包括物质上的享受,还包括精神上的满足,故而在意识形态研究领域中,充分探究利益关系也是极为关键的一环。毕竟“‘思想’一旦离开‘利益’,就一定会使自己出丑。”[2]个人追逐自己的正当利益是理所应当的,其前提是不损伤他人的正当权益。在多元价值观共存的情况下,个人利益难免有重叠以至于带来矛盾与冲突,仅凭学生的个人素质来约束自己的思想和行为从而减少或避免冲突显然是不现实的。为了维护绝大多数人的利益,必须计算出利益的最大公约数,实现价值观认同上的多数统一。以目前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共同需要和利益为基础,结合他们生存、享受、发展等多层次的合理需求所得出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就是人们共同的目标。其最大的优点在将个人利益、集体利益和国家利益充分融合。青少年是生活在现实社会中的人,他们有着成长、发展的多种需要。青少年又是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后备力量。其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与否和认同程度直接关系到国家和民族发展的未来。因此必须满足他们的正当利益需求,从而调动青少年积极为推动我国现代化建设贡献力量,形成促进发展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二、青少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的培育状况

自2012年11月,中共十八大报告明确提出“三个倡导”,强调积极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来,各地中小学高度重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并在引导学生树立远大理想、增强先进性和光荣感、勤奋学习、努力工作、健康成长发展等方面取得了良好的成效。但在实践中也存在着一些有待改进的方面:

1.教育内涵有待进一步拓展

从实践中看,我国的课堂教学内容与价值观结合程度并不高,因此也就很难做到让学生坚定信仰、积极传播、模范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内容,不能单纯依赖于对其机械复述,重复记忆,而是要将其丰富内涵和精神实质真正让学生所掌握。马克思说“环境是由人来改变的,而教育者本人一定是受教育的”。[3]青少年学生只有首先作为合格的甚至优秀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受教育者,才谈得上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践行者、传播者、发扬者。因此课堂教学内容必须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保持一致且与之紧密相连。

2.知与行的一致性有待加强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学目标是通过多种教育载体与方式,让学生深入理解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所谓深入把握就是在实践基础上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又由理性认识到实践的能动飞跃,就是让学生真正掌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丰富内涵和精神实质。但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实践过程中,教育不同程度地演变为以背诵为途径、以考试为手段、以获取高分为目的,这样的做法不仅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失去了应有的实践意义,而且会与学生的需求相背离,难以获得学生的认同。教师能看到的教学效果只是学生的平日作业和试卷成绩,而不是达到原先所期望的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的效果。正是因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学习在青少年面前呈现为一种机械流程,因此无论教材上的政治思想和道德思想多么充实而美好,始终难以做到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第二次飞跃。

3.教育方式创新程度有待提升

目前,我国已经建立并运行着一套由政府、学校、主流媒体共同承担任务的价值观渗透路径。可惜的是,其最明显的特征仍然是“灌输”。从学校角度来看,教师主要通过政治课,再辅以各种组织活动,将主流价值观传授给学生,以期产生效果。宣传方式虽然繁多,但究其本质依然逃不开照本宣科和死记硬背。恩格斯指出:“我们的理论是发展着的理论,而不是必须背得烂熟并机械地加以重复的教条。”[2]故而这种忽视学生的主体性的做法,不但不能激发学生的共鸣,还容易导致学生的反感与排斥。再加上教学时长和专业的限制,大多数学生只能在这一教育过程中接受早已被主流媒体重复过无数遍的内容,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难以产生兴趣也就不足为奇了。

三、青少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的提升路径

当前,中国与世界的交流日益频繁,尤其是移动互联网的快速发展使得文明之间的交流更加畅通,而这一过程可谓泥沙俱下。个人主义、功利主义、享乐主义等价值观也在这一过程中为青少年所接触,对青少年价值观产生冲击。再加上价值观认同教育自身存在问题,导致青少年群体在价值观念上出现不稳定甚至对外来价值观的盲从,在一些问题上缺少基本的责任感和判断力。中小学校作为社会主义接班人的培养阵地,必须改进价值观教育方式,帮助学生处理好价值观上的“多”与“一”的辩证关系,树立“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核心,多元价值观共存”的思想意识。

1.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明确价值取向

(1)促进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生活化信仰教育不仅要重在课堂,更要贴近生活,在学习实践和社会实践中逐渐使青少年成为马克思主义的坚定信仰者和自觉捍卫者。如果学生在课堂上所获知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同他们的生活情境没有形成呼应,那么就无法实现马克思主义教育的效果。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不仅要塑造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还要切实帮助学生解决生活中出现的困难。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的生活化,首先,应该将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课堂教育内容与形式生活化。一方面应把书本内容与日常生活实践结合起来,立足于生活,在生活中寻找教育模式;另一方面应改变生搬硬套、死记硬背的方式,在生活情境中进行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信仰教育。其次,将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目标生活化。以现实生活为基础制定教育目标,使教育目标实体化,让学生清楚看见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的实际成果,激励学生为之奋斗。(2)加强马克思主义信仰的情感体验在教育过程中要用语言、行为等多种形式施加影响,用情感去触动、感化和教育学生,使其获得情感上的深刻体验并产生共鸣,坚定其马克思主义信仰。一方面,将马克思主义教育摆在突出位置,开设专门的理论学习课程。在教学时有目的、有计划地通用音乐渲染、视频演示、故事讲解、语言描绘等形式创设相关情境,让学生自己产生联想和想象,达到身临其境的效果;另一方面,在实践中坚定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通过组织社会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感受生活,并在这样的体验中,深化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掌握,在实践中强化信仰。

2.开发利用传统文化资源,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中华民族优秀文化千百年来塑造着中国人的思维方式,对中国人精神世界产生了深远影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蕴含着许多科学性、真理性的思想精华,是人类文明的珍贵财富,是培育青少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的重要资源。(1)提高学生阅读古籍经典的能力继承和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将之运用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的教育实践中,具有重大意义。中小学政治课要充分利用好古文经典这些宝贵资源,用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将传统美德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联系起来。学校要提高学生阅读古籍原文的能力,鼓励学生自己从经典中挖掘道德资源,要宣传“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精神,培养学生的爱国意识;要宣传“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精神,培养学生的与人为善的意识;要宣传“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的精神,培养学生做有道德、有理想的君子。要注重以情感人,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教会学生正确感受、判断、反思各类社会活动。历史人物、文物古迹等都可以成为价值观教育的载体。教师通过带领学生鉴赏这些艺术作品与人物故事,来说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历史价值,在提高学生道德修养的同时,增强价值观认同。(2)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环境环境对人的影响是无形的、潜移默化的。我国自古就重视环境对人的教化作用,从“昔孟母,择邻处”到“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我们始终不忘发挥环境对人的积极作用,青少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教育也不例外。校园文化环境体现了一个学校的精神风貌和人文情怀,影响着身处其中的每一位学生。青少年会被包含在校园文化内的价值观深深感染,以至于不自觉地将之内化为自己个人的思想意识。我们要运用这一影响的正面效应,营造有利于学生全面发展的校园文化环境,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为核心,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利用好优秀的传统文化资源,用润物细无声的方式,协调多方力量,培养青少年的价值观认同。

3.维护学生切身利益,满足正当需求

价值观教育必须从学生的利益出发确定价值观教育的内容和方法,实现从“教师认同学生合理利益”到“学生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跨越。以现实的、不断变化发展着的学生利益为出发点,进行价值观教育,是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必须始终坚持的。学校要切实关心学生的经济利益,通过奖学金、助学金等方式为学生提供物质上的帮助。学校可以通过组织文体活动、社会实践等满足学生的社交需要,在社交中通过同龄人间的相互影响,促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满足学生的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就是要明确学生的主体地位,这部分需求不像物质利益那样显眼,它表现得较为隐蔽,主要体现在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上,容易遭到忽视。因此,学校要明确自己在维护学生心理健康这方面的职责,注重解决学生的心理困惑,减轻他们的精神负担,帮助学生实现身心和谐发展。

4.创新价值观教育形式,提高教育实效性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形式,是以教育内容为载体而又直接服务于教育内容的表达,是教育者、受教育者双方思想交流、融合与汇通的平台和媒介。学校教育要善于运用现代化手段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巩固马克思主义在高校意识形态中的指导地位,培养当代青少年成为马克思主义的坚定信仰者,提高学生的自主性,主动防68御和回击各种错误思想的侵蚀,通过丰富和拓展价值观教育形式,培养真学、真懂、真信、真用马克思主义的青少年。(1)充分使用网络平台网络已成为学生获取信息、交流情感、表达观点的主要载体。学校应注重网络舆论的正确导向,引导学生学会判断、筛选网络上的信息,接受正向的、积极的舆论,摒弃不良的、消极的舆论。提高学生判断是非的能力,在塑造价值观的过程中坚持正确的航向,为核心价值观的构建寻找最为正确的路径。一方面要对虚假信息进行及时的净化,另一方面要利用网络平台创建有利于宣传和教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网络氛围。首先,以校园网络建设为中心,营造积极向上的校园网络文化氛围。以学校官网为主要载体,设计出富有亲和力的主流网站,将价值观教育融汇其中。加强正面宣传,倡导学生学习校园中的先进典型,帮助学生形成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自觉意识。其次,要学会使用新媒体,通过微信公众号、微博账号等宣传主流价值观,与学生多互动,引导学生积极表态并进行讨论。通过这一环节,了解学生思想动态,发现学生思想上的问题,对错误观点要及时指出并予以纠正。(2)合理利用校园传媒校园传媒主要包括校园广播、校报校刊、宣传横幅等传播媒介,它们在校园中覆盖面广泛,具有引领话题的导向功能。校园传媒是学校方针政策的传声筒,对于引导校园舆论,塑造良好的校园舆论氛围举足轻重。校园传媒要实现最优的宣传教育效果,其自身必须具备相应的素质。一是在硬件上要及时更新现有设备,充分利用现代化的宣传手段。其次,校园传媒要始终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排除各类不良思潮的影响,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旗帜,使自身成为宣传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的思想高地,宣传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求的思想、言论、行为,用正面信息覆盖负面舆论,用科学的理论、理性的思维引导青少年。

参考文献:

[1]蓝蔚.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必须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J].学术论坛,2006,(2):128-131.

[2]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103,588.

[3]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选读[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2.

作者:王志国 单位:盐城师范学院 法政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