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景观设计的城市住区安全性提升研究

景观设计的城市住区安全性提升研究

摘要:分析了城市住区景观设计中的安全隐患,探讨了基于景观设计的城市住区安全性提升的重要性,提出了基于景观设计的城市住区安全性提升策略,具体包含住区道路设计、住区绿植设计以及住区水景设计的安全性提升策略,有利于营造有安全感且环境优良的住区空间。

关键词:景观设计,城市住区,安全性,提升策略

1城市住区景观设计中的安全隐患

随着国内城市化进程的飞速进展,一方面人们的生活质量快速提升,另一方面大量的外来人口进入城市,导致城市住区的建设广泛开展,在这样的趋势下,景观设计逐步成为了购买者判断住区质量的重要因素之一,因而为有效促进住区的销量,保障住区在市场竞争中处于有利的地位,开发商也逐渐注重住区中的景观设计质量。然而,虽然城市住区的景观设计被逐渐提上了日程,现阶段的设计水平仍然存在诸多不足,景观设计的不到位引发了许多不必要的安全事故,诸如落水、摔倒、擦伤等人身安全事故以及偷窃等犯罪行为频发,上述现象与现阶段城市住区景观设计中的不足密切相关,举例来说,部分住区在景观设计中未充分考虑住民群体的特征,也未考虑他们的身体与心理需求,导致景观设计尺度失调;在绿植设计中不考虑植物特征;过于注重审美而忽略功能;忽略了景观设计的安全性,导致住区中暗藏诸多安全隐患。

2基于景观设计的城市住区安全性提升的重要性

城市住区环境是一个复杂的体系,涉及到自然、社会、物质以及文化等方方面面的环境,承载着住民多样化的活动方式,良好的城市住区景观设计一方面可以提升住区整体环境质量,满足住民的审美需求,另一方面可以激发多样化的住民活动,促进住民之间的沟通交往,打造良好的住区关系网。安全是人对于环境的基本要求之一,在国内经济快速发展的趋势下,住区的建设也得到了飞速的发展,城市住区景观设计也引起了社会的重视,然而现阶段的住区景观设计将注意力都聚焦在景观的形式以及功能方面,而忽略了设计中的安全性,导致现有的城市住区环境隐藏诸多安全隐患,再加上景观后期养护与修理不到位,引发了许多不必要的安全事故,进而导致了人员伤亡以及财物损失,因而城市住区的景观设计一方面要为住民创造优美的环境,另一方面还要保障住区安全,保障住民的人身、财物以及隐私安全。

3基于景观设计的城市住区安全性提升策略

3.1住区道路设计的安全性提升策略

1)车行道路。城市住区的车行道路一方面需要满足车辆的通行要求,另一方面要合理的考虑人车分流,为避免车辆对住民干扰,应该在住区布置车行主干道;同时还要依据住区绿地情况布设停车场;要设计接近90°的车行道路交叉口,避免过小的道路交角导致车辆转弯不便;要合理布设车行流线和人行流线,做好人车分离,防止两种流线发生交叉干扰;在细部处理方面,可以利用道路高差以及材质来强化道路的边界,进一步区分车行道和人行道;还可以通过道路走向的变化、曲折等保证车辆在住区中通行速度减慢。2)人行道路。住区中人的活动形式极为多元复杂,导致了人行流线也比较多变,总的来说,住区中的人行道路一方面要满足住民上学、上班、节假日外出的通行需求,另一方面还要满足住民在住区内活动的通行需求,诸如前往住区内的活动场地等需求,因而要在充分考虑住区内部活动设施的布局情况的基础上进一步规划人行路线。与此同时,人行道路一方面要满足住民行走的尺度要求,另一方面还要满足住民类似休憩和停留的需要,总的来说即满足“动”和“静”两种活动要求,因而必须注重人车分离以保障住民步行过程的安全性。一般来说,城市住区中的人行道路可结合相关小品集中设置于道路的一侧或分置于道路的两侧,值得注意的是设计中尽量不要导致人行道路周围出现易于躲避的区域,同时还要配置齐全的设施,对于部分住区中使用的坡面路沿石应对其表面予以防滑处置,避免坡面路沿石过于光滑引发住民摔跤受伤,同时,应该在车行道路和人行道路之间布设缓冲设置,诸如绿植、路灯以及其他小品,通过上述缓冲设置明确车行道路和人行道路之间的界限,避免车辆行驶威胁到行人的步行安全,同时,路面的铺装材料应该具备一定的摩擦系数,以保障雨雪季节的防滑,应尽可能的选用行人摔倒后冲击力小的铺装材质,此外,选用的材质应具备一定的防腐性能,避免路面的腐蚀引发不必要的安全事故,还要避免选用易眩光的材质,避免引发行人头昏、恶心。

3.2住区绿植设计的安全性提升策略

不同方式的绿植配置可以产生不一样的住区空间围合感,举例来说,高大的乔木虽然可以有效的遮阳,但是空间围合感弱而且视线通达性强;低矮的灌木绿植可以营造较强的空间围合感,但视线通达性较弱;草坪由于几乎平行于地坪而仅具备微弱的空间围合感。住区中配置的绿植应该兼具美观性和实用性,举例来说,对于住区中较为开放的活动空间,可以布设草地同时配置若干乔木以为场地提供遮阳的场所;对于住区中较为封闭的活动空间,可以配置灌木绿植以围合空间,强化空间的边界以实现空间给住民带来的安全感,巧妙的利用多样化的灌木绿植营造围合空间的“矮墙”。值得注意的是,要避免住区道路交汇口视距三角形以及弯道内侧的相关区域内的绿植干扰车辆驾驶者的视线,要合理控制绿植高度,尽可能的配置低矮的灌木花草。同时注重后期养护,及时清理干扰行车视线的绿植枝叶。对于弯道外侧的沿线绿植可以配置连续的、统一的植被,通过植被的连续性引导着道路行进的方向,进一步指引行车方向、保障行车安全。同时,绿植的配置必须严格依据规范保持与建构筑物以及地下管线间距,避免影响建构筑物稳定性和管线安全,还应该尽量配置根系稳固且枝干结实的绿植避免大风情况下树木倒塌、枝叶掉落引发的安全事故。与此同时,城市住区内禁止配置有毒有害绿植,避免配置含硬刺以及尖硬枝叶的绿植,还要避免配置易挥发花粉或者易导致住民过敏的绿植。考虑到疏散作用,还要利用草地等为住民营造灾难发生时可供疏散的空间,还要注重选用耐火性高的植被,诸如朴树、山茶、棕榈等等。

3.3住区水景设计的安全性提升策略

对于城市住区中的人工湖,考虑到其人流聚集量大,人工湖的湖底应尽量采用缓坡形式,尤其是湖岸周边的湖底应保证底部坡度缓和,避免住民不慎落水时,过陡的湖底坡度导致人员极速落入湖水中央深水区,进而引发安全事故。同时还要做好养护工作,及时的清理湖底淤泥并配置具备净化性能的水生植物,保证人工湖水质良好。对于城市住区中的水池景观,为保障其安全性,应该严格控制池壁和地面的高差,可以采用池壁高于、低于或者等于路面标高的形式,要避免池壁过高影响住民亲近水景,要将水面和池壁间的高差控制在100mm~200mm,同时将池壁边角部位处理为圆角,保证池壁光滑,避免直角形式的池壁磕伤住民。对于水体驳岸,为保障住民亲水安全应该在无护栏的驳岸处铺设摩擦系数高、防滑性能好的材质,诸如一些砖材和石材,避免因为材质过于光滑导致住民滑入水里,同时还应布置警示牌以提示住民;当水体深度超过一定标准时应在边界处设置防护措施,诸如围栏、矮墙等。

4结语

安全隶属于人们生存的基础需求,基于景观设计的城市住区安全性提升的宗旨在于营造有安全感且环境优良的住区空间,一方面通过景观设计促进住民间的沟通交往,强化社区观念,通过住民间熟识的关系网降低犯罪份子入侵的可能性,进一步避免犯罪的实施;另一方面,通过景观设计营造安全的客观环境,通过合理的道路、绿植以及水体设计,避免由客观因素导致安全事故,减少诸如落水、摔倒、擦伤等事件,基于景观设计不断提升住区安全质量,满足住民物质以及心理双方面的需要。

参考文献:

[1]杨燊.基于儿童通学安全的社区空间环境调查研究[D].合肥:合肥工业大学,2016.

[2]舒代云.安全学视域下城市社区公共空间设计策略研究[D].长沙:湖南大学,2017.

[3]李薇.犯罪预防视角下的哈尔滨住宅小区安全性研究[D].哈尔滨:东北林业大学,2011.

作者:张军 徐佳 单位:东北林业大学土木工程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