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景观设计教学范文

景观设计教学全文(5篇)

景观设计教学

第1篇:景观设计教学范文

形式美是形体、线条、色彩、肌理等形式要素按一定规律组合起来的状态,是造型之间的相互关系。人们经过长期实践,在广泛的基础上综合整理了不同的形式特征。艺术造型如果符合一定的形式美法则,就会唤起人们内心的感情,被认为是美的东西。形式美的基本法则包括:变化与统一、对称与均衡、对比与调和、节奏与韵律、比例与尺度。但凡成功的设计作品都在具备功能美的基础上,兼具形式感。形式美法则在艺术设计专业中广泛运用,平面设计中的形式美表现在字体、空间、颜色、比例等元素上,产品设计的形式美为功能、形态、线型、颜色等元素的综合,景观设计也充分展示了尺度、比例、空间、肌理、色彩等各种设计要素。

二、景观设计中的形式美

景观空间中的实体通过点、线、面、体、材质、色彩等组成,这些元素按照形式美规律巧妙组合,创造出有秩序的景观空间。例如,设计师用大小、形状差异较小的不规则多边形设计汀步,富有轻快、和谐的美感,表现了变化与统一的关系;景观空间缺少不了植物造景,对植是植物配置的常用手法,在西方景观设计中,大量采用修剪规整的几何形状的植物造景,营造绝对对称、严谨的布局效果,而中国古典园林讲求自然美,通常采用自然式对植手法,以主景为中轴线,体量较大的植物距离轴线较近,体量小的则较远,表现出活泼、灵动、自由的感觉,营造了不对称的均衡;挡土墙立面上设计凸出的垂直线型,立体轮廓随着空间变化,有起有伏,产生节奏与韵律;景观设计师在处理主景与配景时,主次明确,突出主景,配景则以自身调和陪衬主景,避免杂乱无章,达到画面的统一,这是对比与调和的手法;景观空间中的比例与尺度关系则体现在水景、建筑、亭子、小桥等大小上,这些景观小品的尺度依据人和环境的尺度来确定,达到景物与环境的比例适当,协调统一。在专业基础教学活动中,形式美应与实例结合,而不是仅仅罗列其内容,游离于空泛的大道理之间。同时,教师应该常常引导学生思考,促成了美的因素。

三、教学现状与改革思路

对于高校专业教育来说,形式美是专业基础,三大构成课程是与形式美直接相关的专业基础课。三大构成课程通常被安排在大一,景观设计专业课被安排在大二,由于三大构成课程不仅服务于景观设计,还服务于平面、服装、动画设计等其他艺术设计课程,这就造成基础课程没有针对性。在之后的景观设计课程教学中,还需拿出部分时间来讲授形式美,并把它与景观设计结合起来,费时费力且效果不佳。一个好的景观设计作品在提出设计师的设计创想、协调设计规范、甲方意志、遵循人性化的过程中,理性的推理通常是最难的环节。理性的推理习惯养成不是一朝一夕,需要建立在科学合理的日积月累的教学活动之上,大学四年学习时间有限,不科学的教学内容和效率不高的教学方式使学生厌倦学习理论课,能学到的东西则更少。大三、大四忙于实习和工作,却又难以达到企业要求的设计能力,企业则肩负起前期培训上岗的任务,造成资源浪费,这些加剧了毕业生找工作难的现状。然而,作为大一的学生,是完全具备直接学习景观基础与形式美法则的能力,因为艺术设计专业的学生在中小学时期就已经积累了一定的绘画经验,具备了辨识美的能力。只需专业教师的正确引导,带领学生自发地将景观设计与形式美法则联系起来。笔者认为将形式美基础教学与景观设计专业课相结合是非常重要的,专门为景观设计服务的三大构成基础课应调整至大一进行,并且教学内容需要与其他设计基础课区别开来。这样,通过大一整年的学习,学生已经初步了解了景观设计专业,更加有利于后续的专业课教学开展。

四、结语

第2篇:景观设计教学范文

景观设计类课程教学有其特殊性,理论内容知识面广,实践能力培养较重要,笔者提出按“理论+专题”教学,理论为基础,结合专题实训,并结合就业市场,确定由理论讲解和设计训练两个主要模块。每一部分都有其目标性、启发性,让学生逐步理解此学科在专业中的教学特色与程序,紧贴现在景观设计课程的现实意义,掌握专业设计方法。

(一)基础理论专题

景观设计属于实用类艺术,研究与表现的是三维空间设计,在教学中规划设计原则、设计方法、设计程序是必须掌握的知识。课程可以分为几个专题:

1.古典园林景观专题,对于古典园林景观的的认识,主要结合不同的时期的景观形式介绍。搜集资料,让学生对所选的特定时期的景观进行分析,以论文的形式提交作业。加强其对理论知识的理解,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对学科的历史发展做简介的教学方法。

2.景观设计程序与表现专题。了解景观设计的流程,从草图到方案体现出理论知识的细节,在设计表现中如何应用。逐渐使学生对课程形成完整的认识体系。

3.景观设计的具体内容专题。授课教师应在广泛收集资料的基础上进行提炼分析,选出有重点、难点知识,并按照多数学生的学习习惯及思维方式,系统性地对知识点归纳,结合景观实际案例,进行理论知识的讲授。了解世界景观教育发展的趋向,以及国内景观设计的现状,根据目前发表的景观类教材及资料,总结出课程学习中较合适的理论框架:

(1)导论(国内外景观的历史发展→现代景观的形成);

(2)设计元素(山石、植物、水体、建筑等);

(3)结构及功能分析(空间划分、景观流线、景观节点、中心景观区);

(4)景观设计表达(通过美学原则,应用艺术表现手法进行方案呈现);

(5)单项实训(庭院、公园、住宅区、广场等)。

(二)景观设计实践专题

课程内容坚持以增强学生的实践和动手能力为导向,按照由浅到深,由易到难的规律调整各部分前后程序,使之更加符合学生认知规律,尽可能多结合景观设计新思维、新观念进行设计体现,将理论知识与实际案例相结合,并结合作品展示,同时增加案例分析的比重,其中设计实践的内容以单项设计、公园景观、居住区景观等在实际工作中可能更贴近的内容为主。整套的设计方案包括总体设计图和详细设计图。总体设计图包括设计说明、总平面图、景观分布图、功能分析图、交通分析图、主入口设计图(平面、剖面、透视图)、效果图。详细设计图包括地形标高设计图、地面铺装设计图、照明设计图及植物的配置图、鸟瞰图及材料的列表。总平面图展示了方案的总体布局,包括山、水体、植物、建筑物的布局。设计说明完整地阐述设计者的设计理念,说明构思,深化设计主题。功能分析图清楚地将整个区域划分为几个区域,结合设计构思分析各区域的合理性。如何运用植物、建筑、山石、水体等园林物质要素,以一定的科学、技术和艺术规律为指导,充分发挥其综合功能,因地、因时制宜地进行合理规划布局,形成有机的景观,以便创造卫生、舒适、又没的生产、生活环境。因此,既需要学习景观设计的构成要素、风景构图等等基本原理和基础知识,又需要学习景观规划的专业知识。教学中结合教学和实践,让学生全面了解现代景观的发展趋势,了解景观有哪些要素,并通过设计创意景观,从而把握景观设计的设计要领,为将来从事景观设计打下牢固基础。

二、景观设计实训内容

在现阶段景观设计教学存有的问题中,怎样通过实训或者专业训练使得教学方法更加合理,教学内容更加符合实际需求,教学效果更加明显显得尤为重要。在景观设计教学中,结合小区规划课程教学进行了“专题式”教学实践。通过侧重点不同的四个专题进行了教学实践。从局部到整体,从小尺度设计到大尺度空间设计,循序渐进,让学生感受景观设计的各部分表现。

(一)单项设计

针对道路铺装、植物景观、山石造景、水景、建筑形体设计分别进行练习,主要锻炼学生对景观设计的意识,形成对基础理论的紧密结合,同时对于学生的手绘能力提高有很大的帮助。例如进行某庭院设计,绘制平面图,在绘制中理解景观元素的应用,空间划分方法等设计理论,结合平、立面图设计,体会景观立体空间的变化,绘制效果图。

(二)居住区公园设计

居住区公园相对综合性公园面积较小,由于公园这一景观分支,既类似中国古典园林和西方古典园林源头的样态,也是现代景观由19世纪工业革命后,美国发起保护自然景观的城市公园运动的主旨,可为艺术类景观专业着手训练的、有关绿地规划和生态发展层面的设计类别。公园设计中要求的尺度不是太大,但在公园景观设计中会把前面的单项设计加以应用。尝试运用景观设计原则和方法,由被动到主动思考。逐渐练习其对于场地空间的宏观把握和设计能力。

(三)居住区设计

在景观元素和小尺度的公园设计基础上,更进一步的景观要求是有关人与景、人与人这两对密不可分关系相协调的实训内容,尺度保持偏中等一些,环境设计专业学生在设计中居住区设计是应该掌握的实训内容,所以,可虚拟或者选择一些附近楼盘进行训练,也可以选择有特色的居住区景观进行设计练习。从对方案的构思,到分析已有的方案,把设计过程遇到的问题,联系实际提出解决方案。在居住区设计的作业中,要求学生尊重设计原则,发挥设计灵感,从自然环境中找出设计雏形,讲求艺术,但也注重使用功能,创造适宜的居住环境,将主题与风格相结合,合理处理自然环境与人文环境。

(四)综合性设计的要求

公园、居住区是环境艺术类专业景观设计练习的内容。总结公园、居住区及其他类似空间的特征,设计元素与空间如何更好地处理。从形态处理、主题创意及生态理念,培养学生设计思维与景观实用性相结合,营造更加宜人的环境。教学实训中分成若干小组,模拟设计公司的流程,了解景观设计程序。在景观设计中,有借鉴有创新。在景观设计表现环节,要求学生采用手绘表现,锻炼其手绘表现能力,后期结合软件进行修改和排版。实训成绩综合以下进行考核:设计创意、设计表现、设计说明、版式及打印效果,团队合作等,考核内容和方式以全面对学生综合素质的考核为目的,不局限于教材的内容,更注重对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能力的考核,对图纸绘制的考核,也不局限于考核学生应用某一种工具,综合各个方面对学生进行评价,对景观设计课程的教学改革措施,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收到较好的效果。以上的方式能培养学生对理论知识的掌握和实践能力,但学生设计能力创新能力不够,需要在实际项目中完善,在实习和毕业设计中采用多种方式鼓励,引导学生参与实际项目,培养学生的设计和团体交流,在实践项目中注重设计内容,设计程度上要提高方案设计能力。

三、结语

第3篇:景观设计教学范文

一、新时代景观设计教学要符合教学规律

景观设计从教学内容上来看,景观设计广泛的包含了自然科学和人文艺术学科,从教学内容的实质来说,是一门应用型的学科,景观设计的教学目的在于教会学生能够很好的运用自身的设计能力,来做好设计,协调人和自然的关系。新时代,设计的内涵和外延都已经变得丰富起来,尤其是新媒体时代,学生和教师的知识面都在随着新媒体的知识更新而不断的更新。教师和学生在新媒体背景下,都在不断的增长阅历,这位教师在教学的时候有丰富的素材提供了大量的机遇,因此教师在教学的时候,要把握好教学规律,认真做好自身的教学。景观设计的重点在于景观,其意思是指土地和土地上的空间和物体所构成的综合体,景观是在自然过程和人类的活动中在地球上在大地上留下的人类和自然的烙印。景观设计在教学中,可以表现为一种表面的景象,分为了很多种形式,比如城市的景观,草原的景观,森林的景观,自然风景区的景观。景观设计其实就是设计者把这些天然的或者人工的景观形象用于设计中,表现在自己的作品里,从而多途径的把一些景观作为配景或者是背景。景观设计在教学的过程中,应该充分的把握教学内容和人才培养方案的运用,要把景观的概念充分的运用到设计中,比如在对自然景观设计的把握中,要充分的整合自然的资源和自然的风景,比如大小山川、古树名木,这些自然资源要自然的运用在设计中,为设计做好背景。当然在景观设计教学中,还要关注人工景观元素的运用,要在教学中让学生感受文物古迹、文化遗址、建筑物这些资源如何运用在设计中,并且把这些各种的景观要素进行系统的组织。甚至还要结合风水完整的表达一种与自然和社会和谐的景观社会和景观体系,形成有序的空间形态。

二、新时代的景观设计教学要有审美的价值

第4篇:景观设计教学范文

【关键词】乡愁美丽乡村景观设计课程教学创新

一、“乡愁”概念解读

(一)美丽乡村建设中“乡愁”的内涵

“到不了的叫远方,回不去的叫家乡。”乡愁是什么?不仅仅是乡村的小桥流水人家,更是家乡特定的风物、鲜活的家乡生活、古朴的家乡景观、生态的家乡环境。在改革开放走过40年的今天,乡村的人民富裕起来,但是另一方面,现代化的生活方式也让乡愁渐渐远离人们的生活环境,由此可见,乡愁是人们富裕起来之后对往昔传统家乡生活、景物、面貌的美好追忆。

(二)中国乡村景观建设中“乡愁”远离的原因

经过40年的经济发展,中国农民生活水平有了显著提高,农村的面貌随着时代的发展出现明显改变,现代化的建筑、生活设施、景观风貌等遍及乡村。这是时代的进步,也是乡村人们生活水平提高的成果。但是由于长期以来缺乏对乡村景观设计的整体规划,造成规划赶不上建设,同时由于现代城市生活对传统乡村文化的影响,在很多乡村,现代化的砖瓦、混凝土建筑坐落在不相协调的景观环境中;或者将原有的特色原乡环境替换成城市景观元素,导致中国广大乡村在景观面貌方面虽然具有现代性,但是千村一面、万乡同貌。同时,由于乡村景观建设需求量大,而且要求快速,很多美丽乡村景观设计中忽视了当地的传统文化因素,简单移植他乡景观,造成传统家乡面貌不复存在的局面。

二、将“乡愁”带入高校设计课堂的意义

经过5年多建设实践,可以确定的是“美丽乡村”建设不是没有情感的设计和建造,其不仅仅解决乡村的诸多现实问题,也不仅仅恢复乡村的生态面貌,贴切的设计需求是将乡愁带回到乡村,让乡民“看得见山,望得见水,记得住乡愁”。在此背景下,高校景观设计的课堂,需要关注现实中的需求,更需要顺应时代的需求。所以,此次课程教学创新探索的缘起在于将现实项目引入教学课堂,在这样的教学中将未来的设计师培养成乡愁的守护者和传承者。

(一)符合景观设计教学规律

景观环境设计是以人为尺度的设计,作用的对象都是人及人生活的环境。高校景观设计课程是针对景观环境的专业设计课程,高校艺术设计课程要立足于当代新的环境、新的需求。所以,在新的乡村建设的需求中,将“美丽乡村”建设中恢复乡愁的设计意图融入到高校景观设计课程中,是顺应时代、符合教学规律的课程教学创新。

(二)顺应时代对大学生的要求

现在高校学生大多是“90后”,很多学生脑海中还存有童年家乡记忆,而他们的成长也正是中国乡村剥离乡愁的过程,所以在景观设计课程中,有意识地将恢复本土自然环境、重建地域性的文化特色等顺应时代的设计理念引入到课堂教学,即把乡愁带入课堂。一方面,将实际设计项目的设计手法运用于课堂,另一方面,学生会因为课程需要去收集、研究乡村的文化、地域的特色。这便是在青年学生中恢复乡愁的记忆,将传统文化传承潜移默化地植根于未来设计师的脑海中。

三、教学创新过程

(一)真实的项目来源

课程项目地位于黄冈市浠水县夏铺村,来源为真实“美丽乡村”建设中的设计项目,由校企合作的景观设计公司为学生提供项目资料。真实项目的优势在于,从真实的乡村建设需求出发,考察真实的乡村环境、调查真实的村民需求,将课程从纸上的景观设计落实到真实的乡村建设中去,让真实存在的美丽农村恢复当地具有地域性特色的乡愁。

(二)授课过程

整个课程的教学课时为正规课程教学时数72课时。教学的创新点在于,将重点放在前期分析,不是由教师将乡愁的命题强加于学生,而是让学生从真实乡村景观设计中,逐渐由自己的调查、学习感受到乡愁在“美丽乡村”建设中的重要性。第一步,完成前期调查。课时安排为16课时,由教师带领学生完成项目乡村的情况调查,然后由教师引导学生分析当地真实的乡村建设需求,目的是脱离纸面漂亮的形式感设计,从乡村实际需求出发,分析出建设美丽乡村的宗旨——乡愁。第二步,在前期分析充分的前提下,教师引导学生完成设计构思。此阶段课时安排为16课时。在构思思考的过程中,引导学生充分分析乡村建设的现状问题和历史原因。问学生,如果自己是当地村民,在充分满足基础设施、环境建设需求的基础上,是否想恢复乡愁。将重建乡愁理念教授给学生。第三步,在前两步的基础之上,乡愁已经带入课堂,学生能水到渠成地分析当地地域性的自然景观和传统文化,为乡村找到适应本土的景观设计方式和表现手法,即找到乡愁的视觉载体。此阶段课时安排为8课时。第四步,学生分组完成设计任务。此阶段课时安排为24至32课时,视实际情况而定。此时,乡愁观念已经深入学生脑海。学生设计小组将恢复、重建美丽乡村的乡愁情境运用于整个项目设计中去,制作成为项目汇报PPT。最后一步,此课时安排为4至8课时。面对当地村民进行项目汇报,将设计成果展示给项目地村民代表,检验设计中的乡愁是否回归,能否引起村民的共鸣。

(三)教学成果展示——项目设计成果展现

课程结束,学生小组完成设计,学生在前期分析之中找到黄冈市浠水县夏铺村的各类资料,找寻到夏铺村的历史资料,更可贵的是认真在村庄中进行实地调查。在项目设计中充分考虑到当地乡村、村民的具体需求:完善公共设施、恢复乡村社交空间、加固装饰民居建筑、梳理交通流线、规划水净化系统等。在此基础之上,学生设计组挖掘夏铺村的乡村特色和乡村记忆,为乡村的景观设计找到了适合当地的景观风格——带有荆楚特色的乡村风格。一是在充分调查的基础上,合理划分乡村景观区域,为美丽乡村找到合理的景观表现区域;梳理乡村交通流线,扩建道路及延伸乡村支路;了解当地公共设施的薄弱环节,满足乡村基本公共设施需求,满足乡村基本现代化生活需求。二是恢复乡愁生态环境。在乡村景观设计中,配置当地乡土特色植物,恢复乡村原生生态。例如黄冈地区的特色植物水杉、乌桕、重阳木、棣棠等,这种生态便是带有乡愁记忆的自然生态。夏铺村村内有天然水塘,改造之前为硬质铺装护岸,设计组采用具有地域性的亲水性植物——芦苇、荷花、菱角、东方香蒲等,修复水岸生态,恢复村民乡愁记忆中的水岸。三是建筑外立面改造,以荆楚派建筑风格改造建筑外立面。引导学生进行黄冈地区乡村文化调查,学生设计组对当地地域文化进行调查、内容收集、视觉提炼,深入了解当地传统民居特色,将鄂东地区荆楚派建筑风格运用在当地乡村民居外立面改造中,在保证当地民居建筑符合现代生活习惯的基础上,恢复建筑外立面的乡愁特征。四是重建乡村街道空间。在前期调查中,学生设计组了解到,过去的乡村空间中,基本上都会有一个村民交流的公共空间,或是大树下、或是凉亭边。所以夏铺村乡村景观设计中,设计组提出恢复乡间街道空间,恢复村民日常交流及活动空间。运用乡村记忆标志——戏台、凉亭、乡村古树等为村民设计建造活动场地。五是重构节点,给予乡村印记。黄冈市浠水县夏铺村的乡村支柱产业是火龙果种植,所以为了顺应当地的经济发展模式及现状优势,在该项目规划设计中为该村庄设计了一个传统与现代相结合的节点景观。学生设计组结合火龙果的造型和九头鸟的形态,经过抽象变形和组合,为夏铺村入口设计了景观雕塑。整体色调为荆楚传统的红色,弧线的造型既是九头鸟动感的展现,也是高度抽象化的火龙果的形态。火龙果作为夏铺村独特的视觉符号,为该村建立起了地域性的特质和内涵,也为村民提供了一种新的乡愁承载方式。

结语

2018年4月23日,作出重要指示,强调要结合“美丽乡村”建设中好的经验做法,建设好生态宜居的美丽乡村。本文的研究来源是真实的设计、教学经验的积累。在乡村建设的过程中,不仅需要通过设计师的努力恢复乡愁、重建乡愁,更长远的做法是,在高校景观设计教学中,让学生接触真实的“美丽乡村”建设案例,在案例教学、实施、实践的过程中理解乡村需求、学习乡村地域文化,让高校相关专业学生理解、接受乡愁,才是长久的、可持续的留住乡愁的好办法。

参考文献:

[1]陈学军,刘菊芳,徐思源.打造美丽乡村寻回乡愁记忆——重庆市渝北区推进农村人居环境综合整治工作综述[J].环境保护,2017(20).

[2]俞孔坚,李迪华,韩西.新农村建设规划与城市扩张的景观安全格局途径——以马岗村为例[J].城市规划师,2006(5).

[3]姚立娟,张春宝.基于市场需求的环境艺术设计实践教学浅析[J].艺术教育,2015(6).

[4]盛丽.“乡土景观”概念在景观设计教学实践中的应用[J]新校园(上旬),2016(8).

第5篇:景观设计教学范文

【关键词】景观设计;高校教学;教学现状

1我国景观设计学的发展现状

就我国景观设计的教学现状来看,部分国内高校在景观设计教学和研究方面,只包括传统的古典园林式设计教学,较少有学校开设和涉及现代化的景观设计课程,这样就会对现代景观设计课程的发展造成一定影响。景观设计涉及的内容不仅复杂,而且非常广泛,如家庭院落、小区景观、景区的系统规划等都在景观设计的范围内。通常情况下,景观设计可以分为宏观层次和微观层次两大类,但是高校景观设计课程还是以微观层次为主要教学内容,因为它可以帮助学生打下良好的景观设计基础,并且学生可以用这些理论基础知识对一些小型景观场所进行设计,以此用理论知识来指导实践内容。

2目前景观设计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2.1课程目标设置脱节

现阶段,绝大多数景观设计专业高校招收的学生都是艺术生,使学校习惯将更多的教学重点放在培养学生的艺术能力上,但在当前社会中所需要的景观设计专业人才并不是倾向于艺术,这样就会导致教学内容与社会需求严重脱节,使学生在社会中缺乏相应的竞争力。

2.2教学方法枯燥单一

景观设计是一门综合性非常强的学科,并且涉及的内容也非常多。所以教师在教学中必须采取多种灵活性的教学方法,这样才能使教学质量得到显著提升。但是很多高校景观设计专业的教师,在教学中都不能根据学生的特点和教学内容采取多样化的教学手段,而是继续使用传统落后且单一的教学方式,这样不仅会使课堂教学氛围更加沉闷,还会对教学质量造成严重的影响从而使学生对学习产生抵触情绪。

2.3课堂教学过分依赖教材

教材是开展教学活动的重要依据,因此必须重点对课本中的理论知识进行学习,这样才能使学生具备较强的景观设计能力。但是,由于景观设计课程是一门偏向理科的学科,因此对学生有着较强的实践要求,教材学习只是课程学习的基础,并不能成为主体和核心内容。故而教师在传授教材理论知识的同时,还要格外重视培养学生实践应用能力,从而确保高校景观设计专业的学生拥有较强的综合素养。但是在现实中,绝大多数教师只会将教学重点放在教材理论知识上,忽视了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这样即便使学生可以具备较强的理论知识,也会使其失去相应的实践能力。

3我国高校景观设计专业教学改革策略

3.1注重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

现阶段,高校景观设计专业以培养综合型景观设计专业人才为主。因此,在实际的教育中必须将理论知识教学与实践教学进行有效的结合,并将提高学生职业能力作为最终培养目标,然后用理论知识对学生的实践能力进行相应的指导,这样不仅可以提高课堂教学质量,还可以使教学内容更加丰富,这对提高学生景观设计能力有着重要的作用。

3.2应用各种教学手段

景观设计课程教学内容非常复杂,但是由于长期受到课时和其他因素的限制,很多重要的教学内容不能得到有效的安排,这样就会对景观设计教学造成严重的影响。因此,高校景观设计教师必须认识到问题的严重性,并采取多种有效的教学措施和方法提高景观设计教学效率,这样才能促使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学到更多的知识和内容。例如,教师在授课时可以主动应用现代化的电子教学设备开展教学活动,以此将相应的景观设计效果图以及其他视频展示出来,然后在旁将自己的设计理念和相应的原则讲解出来。这种图文并茂的方式,不仅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这些设计内容,还可以强化学生对这些内容的记忆。因此,高校教师必须重点应用各种综合性的教学方法提高景观设计教学质量。

3.3注重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

景观设计要求学生必须有较强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所以教师在教学中必须重点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只有学生的创新能力得到提高,才能设计出优秀的景观设计作品,进而在景观设计道路上走得更远。所以,在景观设计教学中教师一定要为学生营造出更多的思考机会,然后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为其提供更多的创新平台,以此使学生具备较强的思维能力。另外,积极利用好大学这个开放、兼容的教育平台,将学生的创造能力和潜意识挖掘出来,从而使其在景观设计的过程中可以更好地融入自己的情感,以此促进我国景观设计发展。

4结束语

综上所述,高校要想使景观设计专业得到长期稳定的发展,就必须认识到当前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对这些问题进行全面深入的分析,然后针对具体问题采取有效的教学措施和方法来改善这些问题。这样才能有效提高高校景观设计教学质量,从而使学生在学习中既可以具备较强的理论知识,也可以拥有较强的实践操作能力,以此使学生将这些知识更好地应用在景观设计当中,进而为我国的景观设计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

参考文献:

[1]郭晓颖.高校设计专业基础课程教学现状分析与对策研究[J].现代交际,2016(21):36-37.

[2]冯艳,刘传龙.景观设计教育的发展现状与创新研究[J].铜陵学院学报,2014(5):91-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