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肌肉注射法教学设计

肌肉注射法教学设计

摘要:从教学分析、教学理念、教学过程、教学效果、特色创新5个方面,对肌肉注射法进行教学设计。

关键词:肌肉注射法;教学设计;信息化

1教学分析

1.1教学内容

本次课选用国家规划教材科学出版社出版、王静主编的2016版《护理学基础》,本次教学内容选自第十四章给药中第四节注射给药法中的肌肉注射法,结合临床应用实际对教材进行二次开发,开设肌肉注射法实训课程,共计两学时。

1.2学情分析

授课对象为中职护理专业二年级学生,关于肌肉注射法,学生前期已学习注射给药原则、肌肉注射理论知识,学会了吸药法、皮内注射和皮下注射,这为肌肉注射法的学习打下了基础。学生课上表现活跃,动手能力强,对多媒体很感兴趣,能够熟练应用智能手机。

1.3教学目标及重难点

根据中职护理专业教学标准和课程标准,我们确定了本次课的知识目标:掌握肌肉注射法目的、注射部位的定位方法;技能目标:正确进行肌肉注射部位的定位,正确实施肌肉注射法,能够运用无痛注射技术;素质目标:严格遵守无菌技术操作原则、注射原则,养成严谨的工作态度,培养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与团队协作精神。根据相关培养方案,结合学生以往的课堂表现和临床护理工作中遇到的问题,确定本次课的重点为肌肉注射的操作流程和注意事项,肌肉注射部位定位、肌肉注射的进针角度为本次课的难点。

2教学理念

传统的护理实训教学模式存在以下问题:教学与临床脱节、学生机械地进行操作练习与学习兴趣不高、重难点难以突破、评价方式单一且行业评价较难实现。为了解决上述问题,团队成员改革传统的实训教学方式,遵循“在做中学、做中教”的教学理念,加强院校合作,使教学适应临床护理岗位需求,同时以学生为中心,采用任务驱动教学法。此外,充分利用移动数字平台、理实一体化教室、录播设备等开展实训教学。

3教学过程

在教学中以学生为主体,以任务为主线,将两学时的课堂内容分为4个环节,将教学重点放在难点突破和技能训练上。

3.1课前导学

课前学生通过微信接收学习任务,并登录手机App,复习相关理论知识,观看与肌肉注射法相关的操作视频,了解操作要点;学生到开放实训室,根据任务单进行小组合作,在肌肉注射模型上进行肌肉注射法流程演练,录制操作过程并将其上传至平台。

3.2课堂实施

3.2.1导入新课课上,通过连线临床专家导入新课,突出肌肉注射法的临床应用意义,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播放学生课前操作视频,请学生找出存在的问题,并进行纠错总结,同时提出两个任务难点。3.2.2难点突破针对难点1:肌肉注射部位定位,可采用以下方式进行突破:首先展示臀大肌解剖模型,使学生熟悉臀大肌部位神经、肌肉、血管的解剖结构,理解定位原理;然后播放肌肉注射部位定位微课,展示定位法,学生边看边做,在肌肉注射模型上练习定位;最后真人定位,每组学生在同学身上练习,教师巡回指导,要求学生将定位手法拍照并上传至平台,以检验掌握程度。针对难点2:肌肉注射的进针角度,可采用以下方式进行突破:先播放肌肉注射进针的动画,形象生动地展示肌肉注射的进针角度、深度,使学生快速理解操作要点;然后教师示范,学生在模型上练习进针手法和力度,逐渐掌握肌肉注射的进针角度、深度,教师巡回指导,突破难点。3.2.3技能训练在掌握肌肉注射操作难点的基础上,学生要了解操作流程。先由教师示范肌肉注射操作流程,使学生对操作有整体认识,然后通过平台任务单,4个小组分别选择一个任务,小组成员结合临床案例进行角色扮演,配合练习,互相纠错,掌握操作要领。将案例与临床情景相结合,提高学生沟通能力,培养其严谨的工作态度。3.2.4总结评价在熟悉操作流程的基础上,学生进行小组展示和评价,同时录制视频,以学生为主体,培养职业素养。本次课除了小组互评和教师评价外,还可将录制的视频上传至平台,邀请临床护理专家对小组操作情况进行有针对性的点评,学生课堂成绩由课堂学生操作表现和小组展示成绩组成,小组展示成绩综合了3方评价结果。

3.3课后拓展

课后要求学生登录学习平台进行测试与拓展学习,分析4种注射法的异同点,并且到校内附属医院进行临床见习,完成反思日记。

4教学效果

根据学生的测试结果和问卷调查结果,与传统教学相比,此种教学模式下学生的学习兴趣、操作技能、课堂满意度均有不同程度的提升,学生积极参加全国护理技能大赛并获得优异成绩,学生和临床护理教师一致认为在实训教学中引入信息化教学手段,能使教学与临床护理岗位接轨,显著提高学生操作技能。

5特色创新

教师利用信息化教学手段,以临床实际案例设计学习任务,并制作相关视频,创设临床护理情景,设计相应任务,以任务为驱动,以学生为主体,使学生实现“在做中学、学中做”。将操作细节和难点制作成微课和动画,通过大屏幕播放,让学生边看边做,突破教学重难点,提高教学效率。通过连线临床护理专家,实现对学生课堂学习效果的多元化评价,符合现代教育理念。

作者:陈梅 单位:重庆市医药卫生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