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借助计算机对初中数学教学进行优化浅析

借助计算机对初中数学教学进行优化浅析

摘要:目前,计算机已成为人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且为人们的生活、生产、学习带来较大便利。作为21世纪的教育工作者,有责任与义务将计算机的优势充分发挥出来,借助其实现教学优化,提高教学活动实效性。但想要使计算机发挥出其效果,就需要对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进行了解,将学生置于主体地位,通过引导使学生对知识进行探究。本文从教学情景、数学学习、数学感知、发散思维四个方面入手,阐述了如何借助计算机对初中数学教学进行优化。

关键词:计算机;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优化方法

利用计算机进行初中数学教学优化是时展的必然趋势,因为计算机具有图文声结合的特点,且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考虑到数学是初中阶段的重要组成部分,且其存在抽象难懂的特点,很多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会因为其抽象难懂而产生畏惧心理,导致教学活动与理想存在较大差异,而计算机在解决这些问题方面有着一定优势,所以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教师需要将计算机充分利用起来,提高教学活动的实效性,为学生在教学活动中有所收获提供保障。

一、通过计算机的应用实现教学情景的创设

教学情景创设法可以使学生产生情感共鸣,在对知识进行探究的过程中,加深对知识的理解、掌握,形成良好的学习能力。且在这样的教学活动中,学生从被动学习转变为主动学习,所以教学活动的实效性可以得到提高。而计算机具有图文声结合的特点,可以刺激学生的感官,所以,在情景创设方面有着一定优势。因此,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教师可以借助计算机的应用实现教学情景的创设。

1.借助计算机创设演示情景

演示情景简单来说就是将知识或问题还原,使学生直观看到相关现象,进行深入思考。这种教学情景的创设,有利于降低教学难度。所以适用于较难的知识教学。比如在教学“相遇问题”时,教师便可借助计算机创设演示情景,实现相关知识的教授。因为这类问题多为应用题,且学生的错误率极高。通过分析研究发现,之所以错误率极高,是因为学生没有掌握问题的本质,在解题过程中极易受到错误信息的干扰。而计算机可将其直观形象地呈现于学生面前,在一定程度上降低教学难度,且加深学生的印象。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创设动画视频,使学生直观看到两辆汽车相遇的整个过程,并结合问题及适当引导使学生了解相关内容。之后,教师可以将摩托车运动即相遇的过程进行展示,使过程得到细化,并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由此可见,通过运用计算机创设演示情景,可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初中数学教学的难度,可使学生的思维在整个教学活动中处于活跃状态,可带给学生独特的学习体验,从而提高其学习积极性、主动性。

2.通过计算机创设趣味情景

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探究、思考依托于兴趣,而且兴趣来源于趣味性事物,所以在教学活动中,教师需要对趣味性事物的呈现重视起来。鉴于趣味情景隶属于趣味性事物,且计算机在进行趣味情景的创设方面有着积极作用,所以教师需灵活运用计算机,通过趣味情景的创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对知识进行深入探究。例如,在教学“图像的相似”时,教师便可采用这一方式开展教学活动。在开展教学活动前,教师可对相关内容进行探究,并在了解相关内容后进行视频制作、图片搜集。课堂伊始,教师可以借助计算机将其呈现于学生面前,实现教学情景的创设。内容包括:电影由胶片中的图形放大而产生、五星红旗上的五角星具有一定的相似性、生活中的建筑物比照相关模型进行搭建等。由于其给学生带来了视觉冲击,所以可以瞬间集中学生的注意力。之后,教师可以提出相关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带领学生走进教学情景:“我们生活中还有哪些相似的图形呢?”由于这一问题与学生的生活有着密切联系,所以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进行回答。比如,有的学生会说:“我的练习本与作业本是相似的。”有的学生会说:“我的左手和右手是相似的。”有的学生会说:“我的左耳和右耳是相似的。”如此一来,便可使课堂氛围变得活跃,使学生从被动学习转变为主动学习,在投入知识学习的过程中形成良好的学习能力。由此可见,通过利用计算机进行趣味情景的创设,可以增加教学活动的趣味性,使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被调动起来,可以使学生的思维在教学活动中呈活跃状态,可以使教学活动中的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增强,从而为学生获得独特的学习体验、感知数学学习的魅力提供保障。如此,便可提高教学活动的实效性。

二、通过计算机的应用实现数学学习的优化

计算机在数学学习优化方面也可发挥出积极作用。比如,通过计算机的应用,可以使知识变得形象直观,从而降低学习难度,提高教学活动的实效性。所以,在教学活动中,教师需要将计算机的优势利用起来,为数学知识的学习提供保障。

1.借助计算机促进学生理解知识

数学知识具有抽象难懂的特点,虽然初中阶段的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学习经验,但思维仍处于形象思维阶段,所以在教学活动中难免会出现学生无法理解知识的情况。而教师的教学是面向大众的,很少能顾及个别学生,而学生当时的问题无法得到解决,便会觉得自己在学习数学方面没有优势,从而对数学学习丧失热情,导致教学活动的实效性受到直接影响。而计算机的应用可以降低教学难度,帮助学生快速理解知识。所以,教师需对计算机的应用重视起来。例如,在教学“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的相关知识的过程中,教师便可将计算机充分利用起来。具体而言,教师可以先对教材内容进行分析,了解直线与圆的几种位置关系,采用合适手段设计动画视频。之所以选择动画视频这一方式,是因为其与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相符,且可刺激学生的感官,激发学生的兴趣,为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提供保障。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可先带领学生进行预习,了解文本内容。而在预习过程中,学生会冒出很多问题,比如:相切到底是什么样的?在学生预习完后,教师可以给予学生一定时间,使其阐述自己的问题。之后,教师可以呈现设置好的动画视频,使学生结合前面的书本知识进行思考,从而快速理解知识。在这种教学活动中,学生可以直观看到知识,所以可以加深对其的印象,做到灵活运用。由此可见,通过计算机的有效应用,可以使学生在教学活动中始终保持思维活跃状态,可以使学生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可以降低学生的学习难度,使学生对数学学习改观;可以带给学生独特的学习体验,使其对数学学习产生兴趣。

2.通过计算机的应用,引导学生进行抽象思考

作为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不仅要对理论知识进行教授,还需要采用有效手段给予学生引导,使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能力、综合素养。而想要达到这一目的,教师就要将计算机利用起来。例如,在教学“投影与视图”的相关知识时,教师便需知晓,这部分内容较为抽象,需要学生利用抽象思维进行学习及思考。而就目前情况而言,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处于发展之中。为确保学生可在教学活动中有所收获,教师需利用计算机进行有效引导,使学生逐渐理解知识、掌握知识。具体而言,教师可以将计算机利用起来,直观呈现不同视角下的画面及不同光线照射下所形成的投影。由于其具有图文结合的特点,所以,在观看过程中,学生可以快速理解知识。教师再适当进行引导,学生便可透过现象看到本质,从而做到对知识灵活应用。又如,在教学二次函数的相关知识时,教师便可借助程序开展教学活动。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可以先对相关知识进行教授。由于其较为抽象,且涉及的内容较多,所以很多学生觉得这部分知识很难。之后,教师可以将程序利用起来,随机抽取几位学生,由其在程序中输入函数。而这一程序可根据学生输入的函数展示动态内容。教师结合动态内容进行讲述,学生便可了解常数系数的关系,便可基于此了解其对图像造成的影响。

3.通过计算机的应用突破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难点是数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如何突破教学重难点成为当前教师不得不深入思考的问题。通过长时间的实践探究发现,计算机的应用在此方面可发挥出积极效用。所以,教师需树立利用计算机突破教学重难点的意识,并结合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及教学内容,选择适合的方法进行教学。例如在教学“勾股定理”的相关知识时,教师便可根据教学重难点为勾股定理的具体含义设计教学活动。首先,教师可将计算机利用起来,呈现赵爽探究勾股定理时遇到的问题。由于计算机带给学生视觉冲击,所以学生可不自觉地将自己代入赵爽这一角色,尝试进行思考。之后,教师可以将准备好的道具分发下去,让学生以小组的形式进行探究。之所以选择以小组的形式进行探究,是因为初中生处于身心发展的重要阶段,且学生之间存在较大差异,很容易出现两极分化的现象,而教学是面向全体学生的,小组合作学习恰好可以做到这一点,所以在教学活动中,教师需将小组合作学习的应用重视起来。之后,教师可以将多媒体技术利用起来,将勾股定理的动态化形成过程进行呈现,使原本抽象难懂的知识直观展示,从而降低教学难度,使学生快速理解重难点知识。由此可见,计算机的有效运用在教学重难点的突破方面,可发挥出一定作用。具体而言,计算机具有图文声结合的特点,可带给学生视觉冲击;可使原本抽象的知识变得形象直观,从而降低教学难度。

三、通过计算机的应用深化数学感知

上文提到了计算机的应用有利于调动学生的感官,使学生在脑海中形成相应画面。也就是说,计算机的应用在深化学生的数学感知方面有着积极作用。比如,教师结合教学内容进行相关视频的制作、播放,可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形成数学感知,从而实现教学内容与现代化形式的有机融合,使学生感知数学学习的魅力。例如在教学“三视图”的相关知识时,教师便可将计算机利用起来,借助其深化数学感知。因为这部分知识较为抽象,很多学生无法凭借教师的讲解及教学内容明确不同方向的图形是怎样的,使得教学活动的实效性受到了影响。而计算机的有效应用可以有效解决这一问题。具体而言,教师可以通过3D模型呈现,使学生站在不同角度进行观看,并结合教学内容构建相应知识体系。在这一过程中,学生可以获得数学感知,可以对相关知识进行深入了解,可以形成良好的学习能力。由此可见,通过计算机的有效应用,可以将数学教学的难度降低,可以帮助学生构建完善的知识体系,可以让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从而提高教学活动的实效性。

四、通过计算机的应用,发散学生思维

对学生的发散思维进行培养是教学目标之一。而在长时间的实践中发现,计算机的有效应用可以达到这一目的,所以在教学活动中,教师需要结合教学内容,利用计算机开展教学活动,以帮助学生理解知识本质、掌握重点内容。例如在教学“用一次函数解决问题”时,教师便可借助计算机的应用开展教学活动,以达到发散学生的思维的目的。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可以借助计算机中的一些软件构建一次函数图像。由于计算机软件具有方便、快捷等特点,所以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节约时间,且可为学生快速理解知识提供保障。在构建一次函数图像时,教师可先随机输入几个数字。而在这一过程中,学生会觉得教师输入的数字可能是特定数字,所以才会形成一次函数图像。针对学生的这一质疑,教师可以随机抽取几位学生,由其列举数字,并将其输入程序中。如此一来,学生便可对相关内容产生较大兴趣。之后,教师可以对教学内容进行教授,在学生掌握了知识后,教师可以继续利用这一软件,以游戏的方式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即告知学生接下来要玩一个猜一次函数图像的游戏:随机抽取一位学生说出数字,其他学生需在练习本上画出相关图像,在所有学生画完后,利用软件呈现一次函数图像,看看谁画的一次函数图像与软件呈现的一次函数图像相同。在这样的教学活动中,教师借助计算机的应用,实现了知识的高效教授,引导学生进行了深入思考,所以可以使学生的思维能力得到提高。综上所述,计算机为课堂教学带来了新的可能。作为教育工作者,应当借助计算机的优势开展教学活动,提高教学质量的同时,为学生的成长与发展提供保障。在此方面,教师可以将教学情景的创设、数学学习、数学感知、思维发散当作入手点。但教师需知晓,教学的方法向来是不固定的,且每个教师有着自己的教学风格,面对的学生存在较大差异。想要使计算机的应用在教学活动中发挥出最大效用,想要推动学生的学习与发展,教师就需结合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及初中数学教学的特点进行不断探究、实践。如此,才可通过计算机的有效应用实现知识的有效教授,能力的高效培养,才可提高教学活动的实效性,推动学生的学习发展。

参考文献

[1]张菲菲.计算机辅助教学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数学大世界(下旬),2021(07):93-94.

[2]严世平.初中数学计算机课堂教学的利用和推广分析[J].试题与研究,2021(07):166-167.

[3]黄万菊.以计算机技术实现初中数学有效教学的具体策略[J].读写算,2020(14):6-7.

[4]贠旭红.计算机技术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数学学习与研究,2020(05):48-49.

[5]王琴.初中数学合作教学与计算机辅助教学整合研究[J].中华少年,2018(26):26-27.

作者:杨晓杰 单位:甘肃省天水市甘谷县康庄路初级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