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机械制造基础》课程教学与教法

《机械制造基础》课程教学与教法

一、教学计划的改革

合理制定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科学规划学时分配,适当的讨论课、实验课和习题讲解课的学时,注重培养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这里引入模块化教学,模块化教学模式是吸取模块化思想方法的基础上,将各学科课程的知识分解成一个个知识点,再将知识点按照其内在逻辑组合成相对独立的单元,通过增删单元和调整组合方式,实现教学内容的更新和调整。机械制造基础课程分四大模块:1.金属切削加工基础知识模块(24学时),该模块又细分为:绪论(2学时),金属切削机床及运动(6学时),金属切削加工及刀具基本知识(12学时),金属切削工程的物理现象(4学时)。2.机械加工模块(16学时),细分为:车削、铣削加工(10学时),讲解机床用途、种类及加工范围,使用的刀具种类和用途,掌握加工的工艺特点和工件定位和装夹方法;钻、镗、刨、插、拉、磨削加工(6学时),主要讲解机床种类、加工范围及加工特点,工件装夹方法及达到精度等级等。3.机械加工工艺过程基本知识模块(18学时),细分为:工艺规程设计,机械加工质量,热处理工艺和要求,部件、整机的装配工艺。4.课内实验模块(8学时),讲解刀具几何角度测量,车床三箱解剖,外圆表面加工(车削一台阶轴)。

二、教学方法的改革

1.黑板板书与多媒体教学结合,本课程涉及空间三维实体和运动,如刀具几何参数和机床传动系统内容的教学中,单纯地采用手写黑板板书不但进度慢,而且学生难以领悟空间三维实体机运动,采用多媒体运用Flash动画、视频和虚拟仿真等多种现代化教育技术手段,提高教学效果。2.现场教学与理论讲解相结合,讲解夹具内容,在金工实训中心讲授,学生在了解夹具基本知识的现场观看夹具在加工中的工作原理,工件的定位夹紧,掌握夹具的使用方法,培养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果,拓展学习内容,引导学生的动手能力。

三、考核方式的改革

采用多样的考核方式,本课程传统考核一般是期末闭卷考试加平时成绩的方式,平时成绩占20%,卷面占80%,这给一些学生利用突击式期末复习法也能顺利通过考核,不能真实的反映学生的学习掌握知识的情况,因此考核方式可以进行综合性的评价框架构成。课程考核方式综合性评价在制定考核方式过程中,要详尽、准确有据可依,能真实的反映学生的实际能力,又能达到优化教学目的。

四、结束语

教改是一项长期的、艰巨的任务,在教学的过程中不断的尝试新方法、新手段,总结经验,打破单一的授课方式,形成多样的教法,特别是必修课,理论课与实训课相结合,实现教学、科研及实践新课程体系。

参考文献:

[1]卢满怀.独立学院《机械制造基础》教学实践与探索.信息科技,2011(20):32-34

[2]谷曼,徐滟.机械制造基础课程模块化教学的探索.河南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6):88-90

作者:梁耀彪 单位:桂林电子科技大学信息科技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