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比较视角下的高教发展沿革研究

比较视角下的高教发展沿革研究

英、德高等教育的发展特点

英国高等教育的演进方向(1)作为近代教育的策源地之一,英国拥有牛津和剑桥两所世界闻名的高校,即使到现在,这两所高校也是世界高等教育界的翘楚。但是也正因为这两所高校的盛名,导致英国高等教育具有浓厚的保守色彩,这两所大学强烈的排外性导致了其他大学不能正常问世。大约到了1828年,英国的一些有识之士才鉴于牛津和剑桥不招收非教徒入学的情况,开始着手为非信教者创办大学。但是即使到了1928年,旨在创立一所“打破宗教信仰、社会阶级、性别等限制的维护学术研究、言论自由”的大学的做法依然受到了阻挠,最终仅仅在政府的介入下成立了一个以权威考试著称的伦敦大学[1]。(2)在工业革命带动下,英国高等教育的现代化开始快速推进。18世纪中期,欧洲工业革命不断推进,英国开始意识到发展技术学院的重要性,成立了科学与艺术部,并在1889年第一次通过了一项技术教育法。在这种情况下,重视科学技术方面教育、女子进入高校、成人高等教育等的出现、发展表明英国的高等教育的保守性也在被不断突破。不过英国现代高等教育体制的确立却是二战之后的事情。英国通过将学院升格为大学来满足学生增多的需求,但是大学却通过提高门槛来应对这种情况,因此,1963年罗宾斯委员会出台了罗宾斯报告,旨在打造可以为有能力和造诣接受高等教育的学生提供足够就业机会的高等教育体系。不过,现实的发展需求战胜了英国传统意义上的大学,在传统大学之外,多科技术学院和其他学院迅速发展,甚至让传统意义的大学都感受到压力,呈现出“多科技术”的特征[2]。

德国高等教育的演进方向(1)德国的大学具有很好的延展性。与自己喜欢革命的法兰西不同,德国虽然经历两次世界大战的影响,但是它的高等教育却有很好的延续性。德国高等教育主要包括两个部分:大学和高等专科学校。大学在德国意味着承载更多的学术研究功能,它具有这项功能是拥有悠久的历史传承,其中一些大学的历史已经有几百年了,它们能够建立的基础就是“德国研究性大学”对研究的重视。此外,即使是后来建立的专科类院校,多数也不是新建立的,而是由其他类别的学校升格而来。此外,虽然曾经出现合并两大类学校的愿望,但是几经转变,两大功能学校并存依然是现实[3]。(2)高等专科学校是德国职业教育的主体。如果说法国对非大学类的高等教育机构的认可体现了务实一面的话,那么,德国高等教育则体现了对传统的尊重。在德国,对职业技术教育的重视是超乎寻常的,发展职业教育甚至被认为是德国在二战后依然快速复兴的秘密之一。德国的高等教育主要是在学校完成,在中等教育阶段就开展职业教育,德国的高等专科学校在德国的高等职业教育中起着支柱的作用。甚至在1976年制定《高等专科学校总纲》之后,有些人认为它会使德国的高等教育由大学和高等专科学校两类发展为以高等专科学校为主要模式的单一类型。(3)政府拨款和学术自由并存。在德国,政府强势是典型的特点,这不仅体现在黑格尔、马克思的哲学和政治学思想中,而且也是自德国“铁血宰相”俾斯麦以来就一直延续的传统。现在虽然实现了联邦制,德国高等教育政策也有十六个对高等教育有重大影响的州来制定,高校的财政拨款也对政府有很大的依赖性[3]。但是,在德国的高校中,学术自由却是极受尊重,重视大学研究功能,大学教授们有权决定教学和研究,以及对大学内部的其他事务做出决定。即使在20世纪80年代以来,德国的高等教育为了更具活力和竞争力,在一定程度上引入了竞争机制,但是尊重学术自由并不受此影响。正是对学术自由的尊重,我们看到即使二战之后美、苏等国家从这里挖走了众多的科学人才,但是德国的学术竞争力依然处于领先地位。

美、日高等教育沿革的特点

美、日高等教育的发展与英、法、德三国相比,体现出了明显的后发优势。美国作为由欧洲国家移民形成的国家,它对欧洲的继承可以说是批判性的继承,而日本作为一个力图富国强民的东方国家,它对西方高等教育的引入则经历由早期的功利性发展高等教育到目前的独具特点的过程。

美国高等教育的发展特点美国最初是作为英国在北美的殖民地而存在的,因此,其最初的大学也与英国有相似性。早在殖民地时期,就仿效牛津与剑桥建立了9所大学,其中包括哈佛学院、威廉玛丽学院、耶鲁学院等。这些学校均为私立学校,宗教色彩浓厚,均由教会创办。这些学校可以看作美国高等教育的源头,但是由于其具有浓厚的欧洲大学色彩,美国此时还没有建立,也没有形成统一的高等教育发展政策,所以还不能称之为美国式的高等教育,只能称之为源头。(1)独立战争之后,对于建立美国式的高等教育呼声日益高涨,很多政治家也提出了自己的设想,总体而言包括以下内容:教育要适合自治的需要;教育应反映发展中国家的需要;教育应该是实效的,而不是古典的或点缀的;教育应该是美国式而不是欧洲式的。不难看出,发展各国特色的高等教育是具有普遍意义的。进入19世纪之后,美国开始了州立大学的建立,即作为政府事业的公立大学的建设。由此也开启美国从建设学院到建设综合大学的阶段,此时的大学呈现出了公立、综合性、世俗性等特点,美国特色初步呈现。而由林肯签署的《莫利尔赠地法》颁布之后,更是推动了美国州立大学的建设潮。(2)随着美国经济的不断发展,持续推动高等教育发展,培养更加高级的人才,增强高等教育的研究能力,成了美国高等教育发展的新趋势。在19世纪后半段,美国开始尝试借鉴德国大学模式,发展自己的研究型大学。哈佛大学、康奈尔大学、耶鲁大学都曾做过这种尝试,不过普遍认为对美国研究型大学的建立产生重要影响的是1876年创办的约翰•霍普金斯大学,这所大学的建立使得研究生首次居于大学教育的首要地位,并且引领了美国大学发展方向。到20世纪初期,美国的高等教育逐渐形成了学士、硕士、博士的高等教育培养体系,并成为世界高等教育效仿的对象[1]。

日本高等教育的发展特点作为一个地域上的东亚国家,日本虽然提出“脱亚入欧”等国家战略,力图使自己涂上西方的色彩,但是其西方化的努力就足以说明,日本社会各个层面的发展在近代以来实际上经历了一次巨变,其现代高等教育也是伴随着这次社会巨变产生和发展的。随着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的变迁,日本的高等教育经过改革、发展、整顿、提高的阶段,已经由精英教育走向了大众教育阶段。(1)日本1877年创办标志近代高等教育开端的东京大学,1882年颁布新学制,1886年全面引进西方高等教育办学模式、教学方式和课程设置,形成了工学、农学、经济学、商学等应用技术学科,与传统的法学、理学、文学、医学等学科组成的近代高等教育的学科体系。直到二战结束前,日本一直延续了这一办学模式。它以“国家主义”为理念,以“富国强兵”为宗旨,是一种“精英主义”的国家教育,不过1918年12月日本政府颁发的《大学令》和《高等学校令》,对促进官学和私学的发展,形成多元化多层次的大学制度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而由于高等教育和中等教育挂钩,日本社会出现了对接受学历教育的热情。(2)从1945年战败到1952年《旧金山和约》生效的七年,日本史称“占领期”。其间在美国主导下日本对政治、经济和文化教育等领域进行了全面改革。先后颁布了新的《教育基本法》、《学校教育法》和《大学设置基准》等法律文件。此次教育改革,以民主化为核心理念,按照美国模式,于1949年建立了新大学制度。但是取消“国家主义”、取消日本多元的教育模式实行四年制单一的教育模式等做法明显不符合日本的现实,这种完全照搬的做法在《旧金山合约》签署、日本恢复主权之后得到调整,短期大学、高等专门学校和专修学校开始出现。(3)随着二战后经济的不断发展,日本的高等教育发展也进入了高速发展的阶段。首先出现的便是高等教育大众化,自日本“明治维新”以来,日本对发展教育就达成了共识,而随着高等教育体制不断完善,20世纪60年代,在各项政策的推动下,高等教育在学人数占适龄人口(18~21岁)的比例于1963年达到15.5%,先于欧洲各国实现了“高等教育大众化”。之后由于高等教育的快速扩张带来了教学质量的下降,日本开始通过改革高等教育考试、密切中等教育和高等教育的关系等方式来提升高等教育质量。而随着人口的变换,扩大高等教育在社会中的作用,增强高校办学自主性,成了改革的新方向。由此不难看出,日本高等教育对于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具有很强的可借鉴性[4]。

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特点

新中国成立之后,在学习苏联、独立自主、强化社会主义教育等因素的影响下,我国的高等教育进入了新的阶段,不过由于“”的影响,高等教育的发展出现了很大的断层,也直接导致了我国的高等教育发展出现了停滞。改革开放之后,高考恢复、市场化改革、高校合并、重点高校建设等措施,都让我国的高等教育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一)新中国成立之前的高等教育制度我国的高等教育发展具有很强的后发国家特点,加之拥有长时间令人自豪的民族发展史,因此,在引进现代教育制度时经历了一定的困难时期。但是随着落后局面确定无疑之后,又出现了一种近乎狂热的学习国外高等教育阶段。不过由于这一阶段的高等教育依然是少数人的专利,所以虽然成就斐然,但是相对于整个中国民众而言,依然是精英教育阶段。此时,我国的高等教育主要借鉴国外先进国家的教育制度。从19世纪60年代开始,出现了一批培养外语人才和军事技术人才的专门学校。它们不是培养作为各级封建官吏的“治才”,而是培养通晓各国语言和技术(特别是军事技术)的所谓“艺才”。最典型的代表即是1862年成立的京师同文馆和1867年创办的福建船政学堂。这个时期的学习充分体现了“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思想,但是由于没有对等的初等教育,所以将其称为高等教育只是因为它确实是近代中国高等教育的起点。19世纪末20世纪初,是中国近代高等教育发展的重要时期。天津中西学堂、上海南洋公学、浙江求是书院和京师大学堂等中国近代大学的雏形出现。而由于中日甲午海战失败以及中日相近的原因,无论是理论层面、制度层面还是实践层面,都弥漫着一种浓厚的“以日为师”的氛围。1898年创办的京师大学堂的第一份章程就是由梁启超“略取日本学规,参以本国情形草定规则八十余条”,即主要是参照日本东京大学的规程制定的。《癸卯学制》中有关高等教育的条文也几乎与日本学制中的相关规定一致。1912年中华民国成立,为中国近代高等教育的发展提供了一个相对宽松的环境,至新中国成立之前可以说是中国高等教育发展模式的多元化时期。一方面,以蔡元培大批熟悉西方高等教育的饱学之士进驻大学,开创了我国高等教育的民主、科学风气;另一方面,一些西方人士也到中国组建完全西方式的大学,例如燕京大学、圣约翰大学等,直接引入了西方式的高等教育模式。而当时的政治大环境也为高等教育的发展提供了一个较为宽松的条件,虽然军阀混战从未停止,这使得我国的高等教育在招生和硬件条件上有很大的不足,但是这也让大学在自我发展上有了宽松的条件,因此,也在当时产生了一批特色鲜明的大学和学科,有些学科甚至具有世界影响力。而且,由于从不同国家留学归来的精英开始执掌大学,当时的高校也呈现出多样化的特色,蔡元培以德国高等教育为模式对北京大学进行深刻改造,东南大学在留美归国的教育博士郭秉文主持下以美国大学为榜样。

(二)新中国成立到改革开放之前的高等教育特点1950年6月,第一个全国高等教育会议召开,制定了新中国第一个高等教育法规———《高等学校暂行规程》,该章程着力强调了高等教育要为人民服务,强调培养工农出身的知识分子。这一思想的确立扩大了高等教育的辐射范围,初步展示出其走出精英教育的方向。与此同时,该章程也初步达成了两个共识:一是高等教育应该集中统一管理,而不是各自为政、各自为户的无政府状态,高等教育的布局和发展要做到有计划;二是改变过去盲目崇拜欧美大学的做法,确立了向苏联高等教育学习的方向,改革高等教育。随后,收回高等教育主权、院系调整、改革旧的教学内容等工作相继开展。虽然当时有人指出,这种完全以苏联为师的做法会破坏高等教育的多样性,但是在轰轰烈烈的社会主义建设浪潮中,这种观点基本被忽略掉了。之后,针对提升高等教育教学质量推出了一系列的方针政策,但是改造旧的高等教育始终是一个挥之不去的主题,各种思想运动不断地冲击着高等教育的健康发展。直到“”爆发,高等教育甚至在一段时间内停止了招生。但是很明显,高等教育停止招生对于继续培养高级人才进行现代化建设的中国来说,是一个巨大的损失,而且也给现实工作的开展造成了不小的困难。我们看到,到1970年的时候,我国的高等教育招生逐渐恢复。当然,由于“”的影响,这个时期的高等教育发展依然非常缓慢,而且由于基础教育受到很大的冲击,所以高等教育招生主要以推荐为主,再加上高校教师队伍由于各种批斗而变得凌乱不整,所以学生的质量也就显得有些参差不齐,更谈不上实现突破。

(三)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特点“”结束之后,进行社会主义建设逐渐成为社会发展的主体。恢复高考也就成了非常迫切的工作,1977年,国家做出了恢复高考的决定,自此我国的高等教育发展走上了健康发展的轨道。在全国建设上明确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之后,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逐渐改变了三大改造之后确立的计划经济,商品经济逐渐发展,而这也给高校毕业就业带来了新的契机。1989年,为了适应新的高等教育就业形势,以分配为主,实现就业双向选择的高等教育政策开始推出。这也意味着高校向市场化迈进了一大步。1992年,党的十三大明确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目标。同时期,建设一批高质量高校的方针政策也开始酝酿,并最终形成了众所周知的“211工程”计划。此外,成人高等教育、民办高校也开始发展,运用多种手段发展高等教育已经成为重中之重。1996年,我国的高等教育就业政策发生了巨大变化,1989年以来的双轨制被取消,彻底由计划指向转为了市场指向。随后,《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民办教育促进法》分别于1998年和2002年颁布施行,1998年还提出了建设研究型高校的“985”工程。如果再考虑到高校扩招以及高校合并政策,我们不难看出,加快高等教育发展步伐是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确立以来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主要方向。但是不可否认,快速的扩张促进我国高等教育在推动高等教育大众化方面做出巨大的贡献。不过,户籍制度与高考挂钩、高等教育腐败、过分注重硬件设施建设、应试教育、地区发展不平衡、高校脱离地方经济建设、过度高而全的大学模式、职业教育遭到忽视等现象依然昭示我们,我国的高等教育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未来实现我国高等教育持续发展的原则

(一)将“终身教育”确立为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目标从世界发达国家的高等教育的发展来看,随着高等教育的不断完善,发展“终身教育”已经成为其最终的目标。各国的教育不仅为学生的发展提供了职业教育、传统大学教育等多种模式的高等教育,同时针对进入社会的人才也提供各种学历和非学历教育。普及高等教育已经成为各国追求的目标,为有能力、有兴趣接受高等教育的学生提供充足的高等教育已经成为世界发达国家的目标。提升学生学习兴趣,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培养学生能力也已经成为各国的奋斗目标。毫无疑问,上述转变是适应经济全球化和科技革命的结果,因此,我国要保持高等教育的不断发展,明确“终身教育”理念也显得非常重要。具体来讲,首先,我们应该继续增加高等教育供给数量,为学生选择适合自身的高等教育提供条件。其次,我们应该加大高校的自治权,鼓励高校根据自身特点,发展独具特色的高等教育。再次,我们应该逐渐改革和完善我国高等教育评估方法,促进我国高等教育考核方式的改善,让高校真正成为读书培养能力的地方,而不是读书考试的地方。最后,我们应该在条件成熟的情况下,逐步改进高等教育招生方式,进而为改变学生应试教育心态、将精力真正放在提升自我能力上创造条件。

(二)积极推动高等教育发展贴近国家和地区实际情况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我国社会发展的首要准则,在高等教育中也不例外。在实际的教育活动中,我们看到思想政治教育在不断发展创新,2007年以来加入了“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强化学生对社会主义及国家的热爱之情,随着社会主义建设理念的不断发展,整个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也不断完善。但同时我们也应该看到,我国高等教育发展过程中依然有脱离实际的情况,在高等教育的发展过程中,运动式的发展依然存在。以高校合并为例,因为它可以提升高等教育资源的利用率,因此,全国掀起了一股高校合并的大潮,浙大、吉大、西南大学等一系列超大规模的高校开始涌现,但是我们不难看到,有些高校在合并过程中并没有很好地实现资源整合,反而导致了自身出现了问题。另外,民办高校的井喷式发展虽然为我国的高等教育跨越式发展创造了前提条件,但是一批资质不够的大学也着实影响我国高等教育的整体质量。因此,在高等教育发展过程中,建设有利于促进高等教育贴近现实的机制就显得非常必要。首先,我国的高等教育发展体制应该区分教育与省级地方政府在高等教育中作用,教育部应将除思想政治教育这样统摄全局的课程之外的其他课程监督权下放给各级地方政府教育部门,同时将课程和教材的制定权和选择权下放给各大高校,提升学校的学术自由和校本课程建设能力,进而提升其自主创新能力。其次,地方教育部门应该加强对地方经济社会的研究,积极引导本地高校发展与地区经济紧密结合的院系及课程,进而提升高校服务社会的能力。最后,各个高校也应该加强与地方政府及企业的合作,建设贴近生产的产学研发展基地。

(三)提升高校独立自主能力,建设面向市场的高等学校毫无疑问,对于中国来说,高等学校要实现突破式发展,重点扶持一批高校的政策是值得提倡的。事实也证明,高等学校在“211”“985”等工程实施以来,实现了一系列的重大突破,为国计民生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但是随着整个社会的不断发展,这种持续扶持某些重点高校的政策也导致了不少的问题。其中,一些高校因为长期获得重大项目的原因,养成了等靠要的习惯;因为重点高校过于集中,导致了整个国家的高等教育资源出现了分配不公平的问题,加之不同地区之间发展差距越来越大,高校资源分配不公平问题显得越来越严重。而且值得注意的是,作为重点扶持的高等学府,我国的高等学校在世界高校的竞争力仍然没有实现巨大的突破。以北大、清华为例,其在世界高校中的排名近年来并没有显著提升,遑论与哈佛、牛津这样的世界级名校相比,就是香港大学、香港中文大学这样一些历史并不悠久的院校也大有超越北大、清华的趋势。因此,要提升我国高校的科研水准和教学质量,单纯依靠政府扶持显然是不够的,更要提升高校的自我造血能力。就此来看,美国高校的发展值得我们注意,美国的常青藤联盟高校绝大多数都是私立高校,它们的发展更多地需要高校自行募捐,而不是政府支持。所以,国家对于那些地理位置优越、已经长期获得政策支持的高校应该逐渐减少资金扶持,相反对于地理位置偏僻、长期缺乏支持的高校应该加大扶持力度,进而实现整个国家的高等教育平衡化。只有这样,高校才能通过积极变革招生政策,积极主动地走向社会,继而实现自我持续健康地发展。

作者:张晓蕊 单位:新乡学院 新闻传播系

相关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