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进步主义教育思想对高校的第二课堂启示

进步主义教育思想对高校的第二课堂启示

摘要:第二课堂相关问题研究是当代高等教育研究的热点领域,高校第二课堂的开展各有千秋,颇有百家争鸣之势,本文以19世纪末、20世纪初兴起并流行于美国的、在当时颇有争议的进步主义教育思想为视角,对高校开展第二课堂时应关注的问题作了论述,如第二课堂应关注个体差异、注重受教育者直接经验的获取等,因为在笔者看来,尽管进步主义教育已成历史,但其思想精华仍对当下教育有借鉴价值和指导意义。

关键词:进步主义教育思想;第二课堂;能力培养

一、进步主义教育产生的时代背景及其思想源流

19世纪末、20世纪初,第二次产业革命引起了西方世界在物质生产方式、交通、运输方面的巨大变革,人类思想和生活方式也随之改变,思想的萌动反映于教育领域,就表现为对传统教育压制人性的批判以及对解放人性的“新教育”的诉求。欧洲自然主义思想、达尔文的进化论、杜威的经验自然主义观都对进步主义教育产生了影响,其中最直接、最根本的影响当属杜威的经验自然主义哲学观点。卢梭、裴斯泰洛齐、福禄培尔等自然主义教育家主张“教育要顺应儿童的天性”、“要通过对于手、头和心的训练以使人适应生活”、学习应是内发的、主动建构的,并非把知识灌入受教育者的头脑中;达尔文的进化论提出“人产生于自然,人就在自然之中。人类发展理性、追求知识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生存”;杜威提出“经验产生于有机体与环境的交互作用,只有适合每一个人并能够被检验的经验才能被称为知识。无论自然主义思想、达尔文的进化论还是杜威的经验自然主义哲学观,都反映了这样一个观点,即学习活动是有机体根据自身需要,自发组织、建构的,因为有机体生存于环境(自然)中,在与环境产生交互作用的条件下对环境产生了探求的欲望,以及产生了如何才能让自己更好地适应环境的考虑;“知识”其实是有机体在对环境进行探索的过程中所得到的实用性强且被全部有机体认同的“经验”。

二、进步主义教育思想的价值

进步主义教育反对传统教育中的霸权、专制主义,主张建立民主、自由的教育环境来解放压抑的人性。在杜威看来,“生活就是发展;不断发展,不断生长,就是生活”,“教育就是不断生长”,人从生到死的整个过程、以及与环境产生交互作用的过程都说明无论人的身或心都在时间与经验中呈现成长和发展的状态,这样的成长与发展无需专家、权威以及传统的依据知识逻辑编排的教科书的介入,只要人在环境(生活、教育)中就能自然而然地产生。作为教育者,在交互论指导下要做的就是营造各种情境并依据受教育者的心理发展情况协助其完成“经验”的产生,因为那些有用的、能让受教育者更好地适应生活的经验才是真正需要获得的。同时,由于生活是不断发展的,所以教育者要通过不同情景的营造来模拟生活状态,以便让受教育者获得新经验,这些新的经验有可能是第一次获得,也有可能是在原有经验基础上进行经验的改造而获得,但无论如何,受教育者必须在经验探索的过程中对已有经验进行反省或反思,要在已有经验基础上找出或“创造”出适应新情境的经验,所以在进步主义拥护者看来,不应为探索(学习)活动设置“目的”,探索应是无止境的,应随着生活的发展而不断深入,经验也不是唯一的,也应随着情境的发展而不断改造,传统教育中所设置的教学目的是人的发展的障碍,会限制人的智慧的无限潜能。进步主义教育思想中的教育心理学化、注重直接经验的获取、营造民主的教育环境、注重学习的过程而非目的等观点都极具现代意义,对现代教育观念的形成起到了积极作用。

三、第二课堂的内涵界定

第二课堂的缘起、概念、内容、政策保障以及它与课堂教学的关系等,学界众说纷纭,但其名称既为“第二课堂”,必定与“第一课堂”也就是课堂教学有千丝万缕的联系,“《新词语大词典》中解释:第二课堂亦称第二渠道,是针对课堂教学而言的。是指在课堂教学以外的时间,学生在教师或家长指导下所进行的旨在加深基础知识,扩大知识领域,开扩视野,发展科技、文体、艺术等方面的兴趣和才能,培养独立工作和创造的能力,提高思想品德水平的一切教育活动。”上述对“第二课堂”的解释中,第二课堂的主导者为教师或家长,与传统意义上的第一课堂(课堂教学)的主导者不同,我认为应把第二课堂的主导者定义为教师,家长应是参与者的角色。首先,从广义的教育形式来说,教育包括家庭、社会和学校的教育,但对人的身心发展影响最均衡、最广泛、最有效的教育形式仍为学校教育;再者,教师职业是一种专业性极强的职业,1966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关于教师地位的建议》中提出,教师工作应被视为一种专门职业,是一种要求从业者具备经过严格训练而持续不断的研究才能获得并维持专业知识和专门技能的职业。“第二课堂”既为课堂,必定从组织形式到活动内容都与“课外活动”有明显区别,若忽视“导师”的专业性,教育质量和效果必定大打折扣。另外,第二课堂应是第一课堂的延伸和补充,应属学校教学计划的一部分,只是形式与内容比课堂教学灵活多样,且更能体现出学生在教育活动中的主体性、主动性和差异性,所以第二课堂在实施过程中也应体现出学校的整体计划性与组织性。就上述观点,我对“第二课堂”的理解为:第二课堂是第一课堂(课堂教学)的实践性拓展活动,对第一课堂的内容起到延伸、补充与深化的功能,是注重培养应用能力、创新能力的实践性活动,是学生在第一课堂之外,在具备相关专业素养的导师组织和指导下,依据自己的兴趣、能力、专业等自愿参与的各类校内外活动。第二课堂的建设应考虑学生的个体差异性。随着心理学的发展,当代教育比传统教育更注重对人性的关怀,教育已从曾经的“训练、灌输”转向“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现代教育观,不单认识到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更认识到学习活动是学生对知识的主动建构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由于不同个体的心智发展水平不同,所以认知发展水平也不同,教育者应根据不同个体的心智发展情况进行适当的引导,也就是根据个体差异性进行“因材施教”。尽管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也会关注“因材施教”的问题,但受班级授课制本身的弊端所制约,教师不可能在有限学时内顾及到课堂上的每一位学生,那么如何让“因材施教”的理念关照到每一位受教育者呢?第二课堂作为第一课堂的有机补充与教学活动的延展,具备了第一课堂所缺乏的时间、空间资源,所以“因材施教”的教育理念更易于在第二课堂中达成。开展第二课堂的时间是灵活的。第一课堂受教学计划的制约,教师既要保证教学任务如期完成,又要保障良好的教学质量,所以对于教学时间、任务等都有严格控制,但第二课堂是在第一课堂结束后所开展的育人活动,也就是“课后”进行的活动,所以学生和指导教师能灵活安排活动的时间和进程。第二课堂的活动内容应丰富多彩。作为对第一课堂的有机补充,第二课堂不光要照顾第一课堂的理论性、专业性,还要照顾学生社会化和德育的发展,更要照顾学生的个体差异性,因为学生的禀赋各异、擅长的领域不同,不管知识、道德还是技能的学习都要在尊重个体差异性的基础上进行引导,所以要依据学生的兴趣特长、心智水平设置丰富的活动内容,让学生在自己擅长的领域更好地巩固和实践第一课堂所学,并让身心在愉悦放松的状态下和谐发展。第二课堂的活动内容要注重实践性。当代高校面临的种种矛盾中,有一组矛盾即为有限时间与无限知识的矛盾,教科书的内容与时展是不对称的。高校教师在教科书的内容之外要针对与某专业相关的行业发展特点进行知识补充、要让教育和教学体现出时代性和实用性,如果教育出的学生无法适应时代和行业的发展,教育何来质量?所以在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呼声中,高校应加重实践、实验活动在第二课堂中的比重,让第二课堂成为学生实践、应用、创新能力培养的平台。

四、进步主义教育视域下的第二课堂

进步主义教育思想中的教育心理学化、注重受教育者直接经验的获取、为受教育者营造民主的教育环境、注重学习的过程而非学习的目的等思想,值得第二课堂的开展主体们借鉴。第二课堂的开展应注重受教育者直接经验的获取。“有教育作用的经验既是日后新经验的基础,又是解决未来问题的方法。当新的问题得到解决以后,经验的内容也因之而增加。旧的经验得到了改造,经验的特性就是这种前后连贯的不断改造……经验之改造或改组的作用,在于对人的活动和活动方法具有指导作用。”就新晋本科院校在应用型人才培养中面临的问题来看,应用型人才的“应用”二字在教学计划中体现得不够明显、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效果在学生身上体现得也不够明显,很多高校在固守从前的理论培养模式的同时又举着应用型培养的旗帜,实在有名无实。应用型人才的培养重实践,重在将第一课堂的理论转化为实践的经验环节。第二课堂作为第一课堂的延展、补充与深化的育人体系,应在活动设置中加入转化第一课堂理论知识的实践活动,增加学生对于理论知识的直观感受,拉近理论与实践以及同生活的距离,让直接经验进一步指导间接经验的获取,进一步指导实际生活和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再者,素质教育是使受教育者全面发展的教育,是受教育者能发挥主观能动性并积极进行创新思维培养的教育,所以教育要对受教育者的德、智、体、美、劳动技术技能和创新思维给予关注,而实践中获取的直接经验正是创新思维培养的动力,也是创新的起点。第二课堂在计划性与组织性之外,更应体现民主性。第二课堂是学校教学计划的一部分,只是时间上更具灵活性,但学校也要从宏观视角进行布局和计划,不能越俎代庖让第二课堂取代了课堂教学的地位。第二课堂的指导教师要从全局出发组织教育活动,让整个活动过程能有序进行,同时为受教育者创造利于发挥其主体性和主动性的教育情境,根据受教育者的兴趣和需要确定活动目的、拟定活动开展的计划、让受教育者能带着“问题”进入活动的情境中积极探索解决问题的路径,从而得到知识与经验的增长。教育者在整个活动过程中要尊重受教育者的所思所想和他们的发现成果,让受教育者在身心放松的状态下完成活动。第二课堂应重视学生的经验过程而非经验的结果。“生活、经验的改造都可归结为生长。人类的生活不会停止,人与环境的相互作用也没有终结,经验的改造和生长也将持续不断地进行下去……生长的观点乃是确定教育价值之最后的标准”,完成一项活动不是终极目的,实践或教育的过程也是受教育者经验发展的过程,同教育这一活动始终处于发展状态一样,教育对受教育者的影响也是绵延不断的,尽管教育活动暂时停止,但它对受教育者产生的影响是不会停止的,教育者不能用静止或终结的眼光看待受教育者在教育活动中获得的直观感受(经验),因为受教育者可以将这种感受延伸至他们的生活中,可以对其他经验产生影响,从而获得更利于受教育者发展的新经验。教育的目的不是让受教育者接受死知识,而是让受教育者从知识的海洋中获得新的生命力,从而完善自己的身心和指导未来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陆有铨.躁动的百年:20世纪的教育历程[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

[2]杜威.民主主义与教育[M].王承绪译.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0.

[3]王晓如,贠大强.第二课堂与课堂教学关系研究[J].青海民族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1(01).

作者:张淑凤 单位:玉溪师范学院教务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