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协同创新分析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协同创新分析

摘要:“协同创新”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内涵,也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思路,还是思想政治工作应该遵循的基本要求。实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协同创新要在机制协同上同向发力、在队伍协同上同频共振、在课程协同上同向同行、在内容协同上同源共进、在场域协同上异域同构,向协同要动力、向创新要活力,不断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生命力。

关键词:协同创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以来,思想政治教育在由传统走向现代的过程中逐渐呈现出自身存在的复杂性和综合性[1],既面临着瞬息万变的复杂外部环境,也存在着自身的断裂与碎片化现象,变革与创新成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现实之需与未来之要。正如所强调的,“注重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是全面深化改革的内在要求,也是推进改革的重要方法”[2](P109)。新时代背景下,要想满足新形势和新任务下的思想政治教育新需求,亟须将协同创新理念融入思想政治教育,实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一、思想政治教育协同创新的现实之需

经过多年的发展和完善,我国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取得了非常大的成就,形成了许多宝贵经验,但由于新形势更加复杂多变、新任务更加艰巨繁重、新对象更加捉摸不定,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也暴露出了许多新问题。首先,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还存在“散打式”行为,政出多门、九龙治水的现象仍比较突出,据有关调研,“有超过50%的高校没有设立统一的机构来领导全校大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3]。其次,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依然存在着“碎片化”现象,在教育资源、教育内容、教育方式上还存在着隔阂、缺失和耗散,思想政治教育活动比较紊乱。再次,思想政治教育空间还存在“矛盾性”特征,社会、学校、家庭之间还存在冲突,大学、中学、小学之间还存在断裂,现实社会与虚拟空间还存在矛盾。因此,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融入协同创新理念是新的教育环境下的现实需要,这既是教育主体的需要,更是教育客体的呼唤。协同创新可以充分整合教育平台、壮大教育主体、拓展教育空间、丰富教育内容,从而实现教育资源的最优配置,构建起一体化的“大思政”格局。

二、思想政治教育协同创新的路径之要

1.机制协同:

思想政治教育体制机制要同向发力。思想政治教育协同创新涵盖了目标优化、内容整合、方法创新、载体融合、主体联合等诸多方面,但不同主体对于协同创新的实践认知莫衷一是。要想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无缝对接和同向发力,必须通过科学完备的体制机制有效调动各个参与主体的积极性,统筹利益诉求,激发内生动力,从而形成强大的教育合力。首先,要建立专门的沟通协调机制。思想政治教育协同创新不能群龙无首、各行其是,而要强化顶层设计,建立专门的沟通协调机制统筹跨组织、跨部门、跨平台、跨场域的调度,建立目标明确、分工合理、权责清晰、步调一致的领导统筹机制。其次,要建立相应的监督反馈机制。思想政治教育协同创新需要全过程控制,制定科学、系统、有效的评价反馈机制是协同创新质量控制的重要保障,可以及时准确地发现问题、弥补漏洞和解决问题,为协同创新的有效开展保驾护航。再次,要建立相应的奖惩激励机制。思想政治教育各协同创新主体既是责任主体,同时也是利益攸关体,建立相应的奖惩激励机制是保证质量、提高效率和提振士气的必需,是激发协同创新内驱动力的必要条件。

2.队伍协同:

高校所有的育人队伍要同频共振。正如恩格斯所指出的:“许多人协作,许多力量融合为一个总的力量,用马克思的话来说,就产生‘新力量’,这种力量和它的单个力量的总和有本质的差别。”[4](P505)思想政治教育协同创新是多个教育主体协同发力产生放大效应的过程,在体制机制健全的情况下,作用主体的同频共振非常关键。首先,要坚持全员育人,构建“大思政”格局。多主体参与是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协同创新的重要保证,也是释放协同效应的基本要求,因此,要充分调动党政干部、辅导员、班主任、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和其他专业课教师等不同育人主体的自觉性和积极性。其次,要坚持全员“同频”,聚焦立德树人目标。思想政治教育协同创新的关键在“同频”,“同频”才能“共振”,只有同频同向发力才能使叠加效应最大化。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是立德树人,立德树人应成为思想政治教育协同创新的总目标和核心,所有的教育主体都要围绕立德树人这一核心,在相互支撑中实现协同创新。再次,要坚持全员“共振”,实现教育效果最大化。“共振”是指系统在特定的频率下能够产生比其他频率更大的振幅。共振发生时,在很小的振动周期内便能爆发出很大的动能,并且产生“谐振”或“共鸣”的效应。思想政治教育协同创新追求的最佳效果就是产生共振效应,一方面是所有育人主体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方向一致、步调一致、力度一致、频率一致,另一方面是教育主体与教育客体之间互相感应、互相呼应、互相配合,在交融互动中使思想政治教育真正发挥功能。

3.课程协同:

高校所有的课程要同向同行。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课程,其他所有课程都有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任务,统筹两类课程之间的关系,实现思想政治理论课与其他课程的同向同行是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协同创新的重中之重。首先,各类课程要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思想政治理论课与其他课程协同“作战”是开展好思想政治教育的关键环节。其次,要充分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引领示范作用。思想政治理论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也是思想政治教育协同创新的“震中”和“震源”,直接决定着协同的力度和效度。建好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开展好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活动、充分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在课程协同中的引领示范作用具有重要意义。再次,其他各门课程要积极开展课程思政建设。要充分挖掘各类课程中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元素,明确各类课程所承担的思想政治教育职责,牢牢压实各类教师所肩负的立德树人重任。第四,要协同推进大中小学思想政治理论课一体化建设。课程协同是一个立体化的概念,不仅指高等教育横向的课程协同,更要求兼顾大中小学纵向的课程协同。纵横衔接、首尾呼应的思想政治理论课体系是推动思想政治教育协同创新的重要保障,“要把统筹推进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作为一项重要工程,推动思政课建设内涵式发展”[5]。

4.内容协同:

德智体美劳要同源共进。思想政治教育协同创新应坚持“内容为王”,以内容协同为最终落脚点,努力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首先,要夯实德育之基。“道德之于个人、之于社会,都具有基础性意义,做人做事第一位的是崇德修身。”[6](P173)要开展好道德教育,教育引导学生守公德、严私德、明大德,成长为有道德的时代新人。其次,要把握智育之要。科学研究、文化传承与创新是现代大学的重要使命,智育是科学研究与文化传承创新的重要手段。要坚持学理性与政治性相协同、坚持知识性与价值性相协同,把智识塑造和能力养成全面协调起来,着力培养具有科学精神和创新能力的时代新人。再次,要坚持体育强人。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实际上就是一个树人强人的过程,综合起来就是强精神、强智识、强体魄、强能力,而身体健康、体魄强健、心态阳光是强人的基础和主要表现。体育强则中国强,体育不但可以提高人的自律意识、竞技精神和顽强品格,更能够塑造一个人的自信自强精神,“我们讲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就体育而言,就是自信的精神”[7]。因此,学校要“树立健康第一的教育理念,开齐开足体育课,帮助学生在体育锻炼中享受乐趣、增强体质、健全人格、锤炼意志”[8]。第四,要坚持美育筑心。以美育人是立德树人的重要组成部分,美育可以提高人们认识美、发现美、养成美的能力,还可以涤荡人的精神世界、陶冶人的情操。强调,加强美育工作,很有必要。做好美育工作,要坚持立德树人,扎根时代生活,遵循美育特点,弘扬中华美育精神,让祖国青年一代身心都健康成长。[9]第五,要坚持劳动铸人。劳动教育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体系的重要内容,同样蕴含着重要的思想政治教育价值。通过积极的劳动教育和劳动锻炼,不但可以使学生获得有积极意义的价值体验,学会建设世界、塑造自己,实现树德、增智、强体、育美的目的,还可以使学生形成崇尚劳动、热爱劳动、辛勤劳动、诚实劳动的劳动精神。德智体美劳教育是新时代高校教育体系的主要内容,我们既要坚持“五育并举”,更要坚持“五育协同”。就现实而言,“五育协同”的着力点应放在“加强和改进学校体育美育,广泛开展劳动教育,发展素质教育,推进教育公平,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培养学生爱国情怀、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上来。

5.场域协同:

传统思想政治教育与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要异域同构。步入网络时代,以网络信息技术为代表的新产品、新技术的应用和普及,不但深刻改变了人们的生产、生活,更深刻改变了知识生产、传播、应用的方式,学生的学习、思想、行为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迭代升级而与时俱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协同创新面临的一个不可或缺的环节就是场域协同,即要将思想政治教育与网络信息技术高度融合,将传统思想政治教育与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异域同构。首先,要牢固占领思想政治教育网络阵地。“互联网是当前宣传思想工作的主阵地。这个阵地我们不去占领,人家就会去占领。”[10](P325)一方面,要牢固占领传统的网络阵地,如各大官网、商业门户网站和网上社区等;另一方面,要大力开辟网络新阵地,如各种移动APP、微信公众号、直播平台等,要用主流意识形态引领青年学生。其次,传统思想政治教育要与网络信息技术高度融合。当代大学生绝大部分都是“00后”,是名副其实的网络“原住民”,他们是各种网络新技术、新产品的天然“拥趸”和忠实“粉丝”,如果撇开互联网谈思想政治教育协同创新,无异于隔靴搔痒。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协同创新要牢固树立互联网思维,“运用新媒体、新技术使工作活起来,推动思想政治工作传统优势同信息技术高度融合,增强时代感和吸引力”。再次,传统思想政治教育与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要异域同构。新的时代背景下,传统思想政治教育与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并不是非此即彼、此消彼长的竞争关系。传统思想政治教育是思想政治工作的“根据地”“承重墙”,是稳固革命后方的战斗堡垒,而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则是思想政治工作的“主战场”“防火墙”,是狙击敌对势力的前沿阵地。一方面,两者要同时展开、齐头并进,既不能目中无“网”,也不能将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庸俗化,把一切问题都装到网络这个“筐子”里来,不能在载体上、形式上一味搞娱乐化、碎片化的东西;另一方面,两者要同向同行、同频共振,要使传统思想政治教育成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震中”和“震源”,使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成为传统思想政治教育的“倍增器”和“加速器”,通过协同联动和鼓荡共振形成放大效应。“改革越深入,越要注意协同,既抓改革方案协同,也抓改革落实协同,更抓改革效果协同。”[11](P109)新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已经全面步入改革攻坚的深水区,协同创新既是全面深化思想政治教育改革的要求,更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需要。因此,向协同要动力、向创新要活力,在协同创新中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生命力,应成为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实现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的一个基本向度。

参考文献:

[1]王学俭,顾超.思想政治教育整体性协同创新[J].湖北社会科学,2016,(12).

[2][10][11]谈治国理政,第二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7.

[3]邓卓明,姜土生.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与辅导员工作融合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8,(3).

[4]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5]主持召开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强调: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N].人民日报,2019-03-19(1).

[6]谈治国理政[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4.

[7]杜尚泽.中国:奥林匹克精神的践行者和弘扬者——记主席索契冬奥会之旅[N].人民日报,2014-02-09(2).

[8]在全国教育大会上强调: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发展道路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N].人民日报,2018-09-11(1).

[9]给中央美术学院老教授回信强调:做好美育工作弘扬中华美育精神让祖国青年一代身心都健康成长[N].人民日报,2018-08-31(1).

作者:刘征 左殿升 张莉 牛慧丽 单位:齐鲁工业大学管理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