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华德福幼儿节日的教育思想启示

华德福幼儿节日的教育思想启示

【摘要】华德福幼儿节日教育思想包含注重遵行自然与生活的节律、注重幼儿的参与体验与注重家校合作的教育方式。华德福幼儿节日教育思想对我国幼儿传统节日文化教育的启示有:构建以节日节律为主的课程体系、构建以参与体验为主的生活课程模式、构建家校合作的文化传承共同体。

【关键词】幼儿;节日教育;传统文化

《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指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应“贯穿国民教育始终”。幼儿教育作为学校教育的第一阶段,是学校传统文化教育的起点。传统节日文化教育是传统文化的重要部分,如何于幼儿教育实践中实现节日文化的传承是一个需要不断探讨的问题。本文结合华德福幼儿节日教育思想探讨我国传统节日文化于幼儿教育中的有效传承途径。华德福教育是根据奥地利社会哲学家鲁道夫•史代纳的人智学理论创建的一种教育,在全世界包括中国创建了很多华德福幼儿园。人智学强调幼儿的生活要遵行一定的节奏,节日正是华德福教学活动一年中的时间节点。华德福节日教育既能体现人与自然的节奏相一,又能协调人与社会、文化传统。因此,华德福教育非常重视每年同一时间、同一个节日的节庆活动,重要的节日都会有庆典活动,形成固定又富于变化的教育模式。

一、华德福幼儿节日教育思想特征

(一)注重遵行自然与生活的节律

华德福教育重视幼儿的节律,认为反复的节律是身体与精神的基础。幼儿在每一日固定的活动中体验一日、一周的节律,而在每一个节日中体验一年四季的节律。节律意味着变化和重复。华德福幼儿节日教育思想恰是通过这样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自然与生活节奏的重复,让孩子感受到秩序,获得安全与发展。英国华德福协会负责人马丁•洛森这样认为:“周而复始的节日本质上是一种循环。每年节日的重复出现提醒着我们某些事物是永恒的,某些事物高于日常的单调。即使我们拥有现行的观念,也没有理由不重新思考和复兴古老的庆祝方式。”华德福节日教育旨在通过遵行节律,感受自然与生活的美,逐渐深入认识传统文化,连接课程和生活,滋养幼儿的精神世界。

(二)注重幼儿的参与体验

华德福幼儿节日教育方式多是生成课成,以游戏与活动为主,强调幼儿直接参与体验节日相关文化。从节日庆典活动准备到当天进行,每一个幼儿都会亲自参与。准备时,幼儿会动手制作与节日相关的事物来布置教室校园环境,同时幼儿也会采摘当季水果植物等,让孩子体验季节的变化与节日之间的联系。活动中,幼儿也会参与到节日相关食物、手工艺品的制作。如端午节包粽子,编百色缕,中秋节打月饼,冬至包饺子等活动,幼儿都会亲手制作。同时,华德福节日教育思想强调因地制宜,不同地域的节日庆典活动都应结合当地民俗特色,环境的创设、节日食物等都遵循这一原则,体现出传统节日文化的一致性与地域性。关于传统节日文化的相关背景与故事,不同于传统教育中的直接讲述与灌输,华德福教育通常会用偶戏、话剧等方式来呈现。偶戏、话剧等方式能更生动更直观立体地讲述节日的来源,节日的故事。幼儿在观看教师及家长精心准备的戏剧中,能深刻感知节日的含义和传统习俗的意义,建立起对各种传统文化的感性认识。

(三)注重家校合作的教育方式

华德福每一次的节日庆典活动中都要求家长的参与,家长、幼儿、教师一起准备节日庆典,一起制作节日庆典相关手工、食物,一起做游戏唱歌演话剧,一起庆祝节日。通过活动把幼儿园,家长和孩子们充分的联系在一起,增强三者之间的合作和理解。其目的在于,让幼儿在重要的节日能感受到学校与家庭共同构建的生活、文化。华德福幼儿节日教育中家校合作共同品味文化传承文化这一模式,不仅能让幼儿在一个良好的合作氛围中感受文化的魅力,而且间接上也促进了家长节日文化的深刻理解与传承;同时华德福学校还会向社会发出邀请,让其他家庭来了解华德福教育的同时,弘扬节日文化内涵,实现了由幼儿到家庭再到社会的教育影响力,节日文化教育辐射范围更为广泛。这客观上又促进了节日文化由社会到家庭再到幼儿教育效果的提高,实现传统节日文化教育的良性循环。

二、华德福幼儿节日教育思想对我国幼儿传统节日文化教育的启示

《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重点任务部分指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应“融入生产生活指出”,并于其中指出“深入开展‘我们的节日’主题活动,实施中国传统节日振兴工程。”如何才能在幼儿文化教育中实现“融入生产生活”?如何将中国传统优秀节日文化传承于幼儿心中,结合上文华德福幼儿节日教育思想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做起:

(一)构建以节日节律为主的课程体系

“节律”一词最早的意义为自然变化的“季节时令”,后引申为社会属性的“某些物体运动的节奏和规律”,从认知语言学的角度看这一引申反映出社会与自然的密切联系。自然有季节更换、日出日落,有其自身的节律,人也应顺应自然这一节律有生活的节律。我国传统的生活方式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恰是这一顺应的表现;同时绝大多数传统节日的产生最初也是生活与自然节律一致性的体现。春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分别基本对应寒冬结束春天开始、春日清明、夏季炎热、秋季丰收这些自然特征。古人伴着自然的季节变化而创造出生活中的特定时间节点与文化。传统节日恰是先民遵行自然与生活节律的体现,是自然的变化,也是古人劳动和生活的时间节奏。生活随自然的变化而不断变化,同时又于变化中重复,这带给人们发展的同时,也给人们带来安全感。基于传统节日表现出的自然与生活合一的节律特征,并结合3-6岁幼儿的心理特征,我国节日文化教育应构建以节日节律为主的课程体系,挖掘节日所蕴含的民俗文化与精神内涵,结合春节、清明、端午等节日文化的饮食、手工艺术、风俗等内容进行课程设计,将节日课程形成一套完整的体系,让幼儿在一年的学习中能以节日课程的贯穿来感应自然生活的节律,感受自然与生活的重复与变化,感受事物恒定的规律与规律之上的发展。更主要的是通过不断地重复,将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古人生活智慧与自然的美丽浸入幼儿心灵,成为其人生成长路上的精神底色。

(二)构建以参与体验为主的生活课程模式

华德福幼儿节日教育思想中强调幼儿参与体验的实践性学习,且与节日生活密切相关。生活指人为生存发展而进行的各种活动以及进行各种活动的经验,幼儿学习的主要方式之一是参与体验生活,在生活的综合活动中积累各种经验,获得身心健康发展。《3-6岁儿童学与发展指南》中指出:“幼儿的学习是以直接经验为基础,在游戏和日常生活中进行的。要珍视游戏和生活的独特价值,创设丰富的教育环境……最大限度地支持和满足幼儿通过直接感知、实际操作和亲身体验获取经验的需要”。学前教育中传统节日文化教育应构建以参与体验为主的生活课程模式,以幼儿生活为课程设置的起点与目标,加强课程与幼儿生活的联系,使幼儿具有主体意识,让幼儿在节日文化教育中通过参与主动构建自己的精神世界,赋予幼儿节日文化教育生活意义和生命价值。我国的传统节日文化具有悠久的历史与丰富的内涵,其中最重要的内涵就是国民生活的体现与组成部分。传统节日文化包含的地理、风土人情、传统习俗、文学艺术、饮食建筑等内容都与人民生活息息相关。因而节日文化教育绝不应该是单纯的知识教育,而应将知识教育、生活教育与文化教育三者有机统一。理想的幼儿节日文教育,应该让幼儿在课程模式中不仅获得适宜的理论,接受文化的滋养,更重要的是学习一种生活方式,通过各种综合活动获得生活的经验与深刻的体验,最终将传统文化精神融入行动,并在行动中促进文化的传承。

(三)构建家校合作的文化传承共同体

如前所述,华德福幼儿教育中特别重视家校合作,且通过家校合作,在有效实现幼儿节日文化教育目标的基础上,实现了节日文化更广更深的传播。从教学内容而言,传统节日文化内容中有很大一部分内容与生活与家庭有关,中秋、春节的团圆,清明的祭祖扫墓等,都与家庭生活紧密相连。学校在节日文化教育中与家庭合作,不仅可以更好地建设幼儿节日文化生活课程模式,而且能让幼儿将个体、家庭、学校三者和谐地联接起来,并交个体的修身、家庭的家风与国家的文化三者融为一体。构建家校合作的文化传承共同体,就是要学校与家长共同合作,参与到节日教育课程中。可以通过家校读物、家校互访等方式更深入地了解节日文化;在此基础上学校教育在节日课程目标设置及课程环节设计中可以设置家庭的参与,通过活动、游戏等生活化生成性课程,实现家校合作,实现父母、孩子与教师的共同成长,构建文化自信的成长生态。华德福幼儿节日教育思想突出幼儿与自我、自然、家庭学校社会的和谐,强调在文化的熏陶下促进幼儿精神的自主成长。把华德福幼儿节日教育思想中适宜我国学前教育的部分,运用到当前幼儿节日教育中,以期实现我国传统文化的传承及创新性发展。

作者:苏瑞琴 单位:陕西学前师范学院中文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