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各审计阶段沟通过程中心理学的运用

各审计阶段沟通过程中心理学的运用

摘要:本文从心理学技巧对于审计沟通的重要性出发,分析了审计主体和审计客体的心理状态,并系统阐述内部审计人员在各审计阶段沟通过程中的心态把握。期望本文能为内部审计工作者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关键词:心理学;审计沟通;审计阶段;运用

一、前言

根据中国内部审计协会在《内部审计基本准则》中的相关要求:“内部审计师应该具备较强的人际交往能力,以保障与被审计对象沟通的有效性”。鉴于审计工作处于组织中揭露错误和缺陷的立场,内部审计人员与被审计对象之间往往存在天然的冲突。沟通是人类社会各种交往过程中的基本行为,是交际个体与周围个体之间人格、情绪、思想等特点相互感应和联系的过程。有效的沟通能形成个体之间良好的心理认同,而无效的沟通则会给交际双方带来心理上的阻隔。简而言之,沟通源于心理并最终影响心理,沟通与心理学紧密相连。因此,在各审计阶段的沟通过程加入对心理学的思考,对于保证信息的有效传递和充分交流、增强内部审计人员与被审计对象的关系、促进内部审计工作的顺利开展等方面都有着重要的意义。

二、心理学技巧对于审计沟通的重要性

根据心理学方面的研究,各类心理活动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沟通的频率、效率和尺度。对于内部审计人员来说,沟通是贯穿于内部审计全过程的一项活动,对于有效获取审计证据至关重要,是需要重点掌握的职业技能。熟练运用沟通技能,不但能够提升审计效率、保障工作质量、降低审计风险,还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通过技能上的专业性提升审计地位。在内部审计日常工作中,内部审计人员经常会遇到类似的情形。如:被审计对象故意拖延时间,不配合审计调查活动,不提供审计所需材料,甚至还提供虚假材料应付。这些对立情绪会给双方带来隔阂,使计划好的审计项目无法收场。仔细探究其中的缘由可以发现,不少的对立情绪其实是源于沟通上的障碍,通过有效的沟通是能够避免冲突的。心理学技巧正是促成内部审计人员与被审计对象之间相互理解、化解思维上的差异,从而解决行为上逆反的核心,同时也是解决内部审计工作矛盾的重要手段。

三、对审计主体和审计客体的心理分析

审计主体是内部审计人员或机构,审计客体是被审计对象。内部审计是审计主体与客体之间开展的互动活动,沟通为双方的联系建立起纽带,也是保障内部审计工作顺利开展的重要因素。内部审计人员除了审查资料及核对数据外,大部分时间都用于和被审计对象进行沟通,其中涉及就具体情况进行询问、了解被审计对象的需求,并以此为依据提出审计建议。在沟通过程中双方会产生一定的心理活动,一般包括以下方面:

(一)审计主体审计主体作为内部审计过程中起主要推动作用的一方,通常具备和平心理、权威心理和职责心理。和平心理是指内部审计人员希望与被审计对象处于一种和谐的工作氛围中,尽可能减少过程中的摩擦和冲突,通过这样的一种沟通方式来协助自己有效地完成任务。权威心理是指内部审计人员往往会在内部审计活动中强调自己的专业性,在无形之中突出自己主动方的优势,从而给被审计对象形成心理威慑。这种威慑如果应用不当,会使被审计对象疏远内部审计人员,严重时会影响内部审计的正常开展。职责心理是一种工作的内在驱动力,当内部审计人员受到企业的或相关组织的委托时,会有一种重任在肩的感觉,因此内部审计人员会努力去实现审计的目标,完成委托方给予的任务。

(二)审计客体审计客体作为内部审计过程中起支持辅助作用的一方,通常具备合作心理、厌恶心理和欺诈心理。合作心理是指被审计对象基于自身需要主动配合内部审计工作的开展,包括积极地回应内部审计人员提出的问题,提供各种内部审计所需的资料和文件。这种合作心理的因素是多样化的,取决于审计主体与客体之间的关系程度。厌恶心理是指被审计对象对于审计调查的负面情绪,内部审计工作需要被审计对象配合,这打乱了其原有的工作状况,而且该过程一般需要持续一段时间,准备的资料和文件繁多,过程中还面临不断的询问,这些都可能导致被审计对象很不耐烦。欺诈心理是指被审计对象确实存在问题,当面对内部审计的调查时,为了掩盖事实和推卸责任,可能会使用虚假的资料和文件,或者使用欺骗性的话语来使自己摆脱困境,这些可能会影响内部审计人员的职业判断。

四、各审计阶段沟通过程中的心态把握

被审计对象会对内部审计人员的沟通行为产生出各种心理活动,这对内部审计人员的沟通技巧提出了一定的要求。实际上,在沟通过程中,每个人都或多或少有运用到一些心理学技巧,只是本人可能没有进行系统的总结。这些技巧有时会带来正面效果,有时也会出现失败的情况,成熟的审计人员会根据审计环境巧妙地调整策略。在不同的审计阶段中,内部审计人员在沟通策略的选取上也有所不同,基于上述对审计主体和审计客体心理层面的分析,必须在各个审计阶段中辅以对应的心态。

(一)审计计划阶段在审计计划阶段开展初步调查的过程中,被审计对象还心存警戒,一些内部审计人员会期望利用权威心理获得气场上的优势,但这通常难有显著的作用,有时甚至适得其反,使整体的沟通氛围过于压抑,被审计对象心生抵触。这一阶段中最好的策略是内部审计人员放低姿态,主动找一些日常的话题做开场白,或者开玩笑来拉近距离,目的是形成良好的沟通氛围,为进一步的交流打基础。在后续话题的选择上,内部审计人员可以切入对方感兴趣的话题,例如介绍一些审计案例,帮助其他被审计对象减少了损失、提升了效益、规范了管理等,让被审计对象对内部审计工作产生好感。在切入正题的过程中,内部审计人员要留意观察交谈对象的非语言动作,如果身体放松、神态自然说明对方处于合作心理,可以尽快步入需要了解的主题。反之,如果对方有抵触情绪,甚至处于厌恶心理,内部审计人员切不可咄咄逼人,要加强心理疏导。

(二)审计实施阶段审计实施阶段的重点是与被审计对象沟通各类审计发现。当内部审计人员出现疑惑时,需要及时寻求相关人员的解释。在这个过程中,需要保持诚恳的态度,将已知的客观事实罗列出来,并表达自己的审计观点和意见,同时提请被审计对象补充相关情况。如果双方就某些审计发现存在争议,要尽量避免情绪化地争吵,力求通过证据以理服人。如果在审计实施阶段发现了违纪违规或经济问题,要仔细分析事件的性质,对可能涉及的人员进行甄别,预期可能存在的法律风险。此外,在审计实施阶段,内部审计人员要做到严于律己,保持应有的职业审慎性,不能持有特权意识。当涉及到个人或组织的隐私事项时,一定要恪守保密原则;当涉及到审计模糊地带时,要积极与审计项目负责人沟通协商,力求在审计范围内掌握所需了解的情况。

(三)审计报告阶段在出具最终审计报告之前,要与被审计对象进行离场沟通,并就审计报告初稿交换意见。对于审计报告的内容部分,总体原则是实事求是,免使用过于专业的词汇,便于双方的互相理解。在沟通过程中,所有审计发现的问题要分类细化,对于关键性的审计发现要重点强调,以引起被审计对象的注意。双方交换审计意见时,要做到立场鲜明,给审计对象一定的心理冲击,但不可采取问责的态度,避免激发双方的对抗情绪,最终目的是促使双方对问题达成共识,并尽快明确后续改进程序,从而优化彼此的合作关系。

五、结语

总的来说,内部审计人员要熟练掌握并应用心理学知识并不是一朝一夕就能达成的,需要系统地参与培训和学习,并在日常的工作过程中经常性地实践所学知识,同时自己也要勤于总结和归纳,只有这样方能真正将理论和实际结合起来,达到提升内部审计工作质量的目的。

参考文献:

[1]钟欣.内部审计沟通心理学浅探[J].财会通讯,2009(1):151-151.

[2]范翔斐.论审计心理学在舞弊审计中的运用[J].商,2015(9):156-156.

[3]刘亚琳.心理学在审计沟通中的应用[J].管理观察,2016(19):33-34.

[4]李永康.论心理学在审计实践中的作用[J].财会学习,2017(15):164-164.

作者:曹平珍 单位:深圳市铁汉生态环境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