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可变建筑空间对旧城改造与更新的影响

可变建筑空间对旧城改造与更新的影响

前言

由于近年来经济快速发展,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旧城区内老龄化现象越发严重,外来人口的涌入,更加突显人口密度激增的问题。而限于旧城区自身固有尺度而带来的交通拥堵以及公共开放活动资源配置空间的减少缺失的矛盾也日益突出,这也造成了旧城固有空间的活力缺失。旧城的问题本质源于人口与资源配置不合理的矛盾。在保证现有旧城紧张用地,保证人口基数、流量等不变的情况下,如何合理增加资源配置,这是旧城改造的本质问题。

1概况

苏州在旧城保护与更新中的做法可圈可点,在古建筑、历史街区、古镇古村落和旧城等保护上形成了自己的特色,且在国内具有一定代表性和影响力。苏州在旧城整体保护的基本框架之下,重点进行了历史街区的保护与更新。可是旧城中一些不随政策和改造策略的固有矛盾,依然是改造过程中“顽疾”。

2研究背景

2.1研究目的

本文研究的目的是探求一种具有局部适应性质的可变公共空间,并希望这种可变空间具有满足城市公共空间数量,同时缓解旧城的狭窄街巷尺度在某些特定时间,遭遇的“肠胃不通”的堵塞问题。并能够在符合相应情况的旧城改造案例中加以运用。

2.2研究问题

本研究旨在解决以苏州为例的——有典型代表性的中国传统街巷的旧城的在改造过程中所面临的两大问题:(1)旧城改造中公共空间数量不足,旧城资源配置不合理——即探究适合旧城的公共空间。(2)旧城资源(公共空间)密度趋向合理后,由于密集公共空间所带来的拥堵、单位时间内人口密度过大等问题——即探究适合旧城的可变公共空间。

2.3研究思路

一方面对古城的现有公共开放空间进行详细点对点调研,剖析旧城改造与更新中公共开放空间被压缩而带来的一系列问题,另一方面基于古城区的特殊空间尺度,探索是否能有一种从时间和空间维度产生变化的能够增加“单位空间效益”的公共开放空间形式,从而适应类似苏州古城区或类似情况的旧城的发展需要。

3研究理论依据

3.1“城市针灸”理论

西班牙建筑师、规划师马拉勒斯结合巴塞罗那的城市再生战略提出了“城市针灸”的概念。他认为,“城市针灸”是指一种催化式的“小尺度介入的城市发展战略。适合类似巴塞罗那的旧城改造问题突出的城市发展借鉴。

3.2“布莱顿城改造”

在英格兰布莱顿城的一条主要街道的改造项目中,建筑师将一条以车辆交通为主的道路改造为兼顾行人使用的道路。项目结束后的研究表明,当步行者数量增加62%时,市民的停留性活动增加了600%,自行车出行者增加了22%,而由汽车引发的交通问题则下降了93%。城市公共功能空间的集约化事实上有助于旧城改造中激发城市活力。

4研究设计与分析

4.1研究方法

在本研究中,总体上采用“收集资料——确立主题——导师交流——查阅资料——实地调研——发现问题——分析归纳——分类研究——总结方法——提出构想”这条技术步骤路线开展研究。

4.2研究探索过程

4.2.1初步选取调研样本类型通过对于苏州市近5年古城区改造的历史记录翻阅,并且实地走访在特定高峰时间段内,苏州旧城内部由于人流激增而带来各类问题的空间节点。我们提炼赋值,归纳出因人流集中而带来的旧城公共空间问题的节点类型。根据其受影响大小,排序为:A.小学(参与者为学生、学生家长、零售商贩)B.已完成改造的历史文化街区(参与者为游客)C.古城内部公共职能部门(医院、社区卫生、事业单位)4.2.2筛选样本案例的合理性与可研究性(1)已完成改造的历史文化街区步行空间本身相对内聚的活动特性,决定了历史街区的城市公共性和人流的“四面集聚性”还不够强烈,很少情况下能达到产生高峰拥堵的程度。历史文化街区全天的人流取向较为平稳缓和,各个商业空间能够有效疏散缓解人流的拥堵。故以其来进行可变空间的可行性扩展研究,其公共空间矛盾性不够突出,可变所能达到的实际效果与现阶段已改造的情况相差不大。(2)旧城内公共职能部门古城内部公共职能部门体量较大,有些占据一整个小街区的空间,且独立配备内部的机动车非机动车停车场,办理事务的驻留时间也保持在平均一小时以内。故其大体量与驻留性不强烈的特性,对于可变空间的研究来说,矛盾也不够强烈。(3)旧城内小学区域以街巷内小学校的周边公共空间为代表,在某些时段(如上、中、下午),其本身空间活力较强,而周边的空间活力较弱。而在另外一些时段(早晚接送高峰)时,其本身空间属性较弱,而周边街巷空间活力极强,强到会造成大面积长时间的拥堵。且小巷内小学校周边地段,因小学占地面积大而侵占街巷公共活动空间。在高峰时刻,学校直接连接道路会做单行处理,也大大增加了交通压力。

4.3现象总结

(1)商业空间的内聚性和自发性活动特性(2)其道路与道路两侧的店铺均为使用者流线的一部分的特性,历史文化片区的人流量本身也是其改造成功的一大参考因素(接踵摩肩更加凸显文化片区之繁荣,改造之成功),加之苏州古城区内历史文化片区的保护改造工作均已完成,且不具有调研与产生发现问题的重大意义,故调研未将苏州典型的两大历史文化片区——平江历史文化片区和山塘历史文化片区纳入范围。

4.4分析归纳

在前文中已经论述过为何将小学校周边公共空间作为的重点和关注点;简而言之,是由于小学对于城市交通和空间的压力的“间歇性”施加,以及一旦施加后的“影响力”巨大。通过调查发现,学校周边街巷社区,由于学校的占地,而产生一系列诸如公共活动空间地块不足、地块活力缺失、高峰时期内影响区域内住户通勤等问题。这些可以说是包括苏州在内的,中国大多数城市的旧城区部分,短时间内无解的问题。究其原因,旧城街巷的肌理无法破坏,这就意味着道路的尺度应当维持现有状况,那么解决高峰通勤的方法,应当将关注点从“拓宽路”转向“多开路”。否则对于城市肌理的破坏,对周边建筑,甚至是很多控保建筑的保护,都将产生不利影响。

5研究结果分析

5.1已探究得知的苏州旧城小学周边公共空间存在问题

通过总结针对四所姑苏区旧城内的小学的集中调研,经过列举、分析、筛选、合并后,选出了对小学校周边公共空间来说矛盾突出、且对更广域的城市公共空间产生了较大影响的几条问题。这些问题对具有相似情况的旧城中的小学(及其周边公共空间)来说,有一定的借鉴和参考意义。它们分别是:A.苏州旧城街巷尺度狭隘,主要人流经过巷道最窄处仅达2.5m-3m。B.人车混行,秩序混乱。通勤效率极低。疏散能力差,疏导不利可能引发群体性伤害事故。C.家长普遍拥挤在校门口等待放学,无场地供家长等待。D.一些贩售摊位占据巷道,使得原本狭窄的街巷更为拥塞。E.儿童在商贩处的购买行为加剧了滞留和拥堵。F.一些等待接送的儿童在学校门口及其周边地块徘徊逗留,无游玩休憩场地。

5.2针对苏州旧城,进行可变公共空间改造的解决方法

5.2.1苏州旧城可变建筑空间模式的“指导思想”以“时间维度”解决“空间问题”。可变建筑空间的确能解决以小学校为代表的城市公共空间,在改造更新中面临的交通拥塞与活动空间用地不足的矛盾:根据不同时间段的空间特点而进行相应变化。符合使用者当时的空间需求。此种“指导思想”其实已在城市中运用已久。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则为世界主要都市通行的“潮汐交通”法则。所谓“潮汐交通”即为城市重点路段及主要干道于高峰时期进行“单行引导”,保证单位路段内增加一倍数量的行车道路,从而缓解道路通行压力。而落实在旧城局部可变空间内,其理论依据十分类似“潮汐交通”原理。在苏州旧城实际改造过程中,任何具有“时空变化性”的空间,且其具有达到变化落差能够改变街巷空间形态程度的能力,则可考虑实际地形、肌理等因素,在改造和更新的过程中,结合现有道路、地块,根据实际情况,新建一批可变建筑,使其形成组团或是相对固定的空间形态,具有局部的“空间规模效应”,对单位空间内,通过变化产生影响。5.2.2苏州旧城可变建筑空间模式的“宏观法则”“城市针灸”是广义建筑学领域的一个概念。它最早来源于西班牙的建筑师和城市学家马拉勒斯。苏州旧城去具有典型中国传统城市的肌理面貌,旧城区的人口与资源的限制,不适应于大规模、兴土木的改造方式,而应以“城市针灸”法则作为基本原则,进行规模小、数量多的改造手段,从而将改造对于古城的肌理面貌的影响降至最低,并且将改造所衍生的变化产出做到效益最大化。其遵从“宏观法则”的基本方法为:A.应当选择易于识别的公共空间或建筑作为更新的对象。B.城市更新要保持渐进式和持续性。城市更新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实现的,这一过程是漫长的持久的。C.城市更新要保持均衡发展,对某些区过度偏重,将不利于城市的可持续性。5.2.3苏州旧城可变建筑空间模式的“基本方法”“针对同一地块的变换不同尺度”的变化方法。在此研究中参考实例对可变建筑空间进行设想以及实际设计,以说明可变建筑空间模式的基本方法。设想将建筑“装置化”“可变化”——在高峰时段,建筑单体通过现代数字技术产生折叠变化,向两边收起,限定出中间的一条“城市道路”,方便家长孩子快速通过,且未完全收起的装置单体可以用来引入摊贩经营,方便管理。而在非高峰时段,装置全部打开,建筑占据场地,恢复旧城的肌理,此时可以作为接送孩子的家长的休息场所,以及周边社区老人的活动中心。而原本家长驻留休息的需求与接送者快速通过的需求矛盾也通过装置的可变性——不同时段展现不同的尺度需求,从时间维度解决了空间问题。

总结

本研究在理论和大方向上,对以苏州为例的旧城中,小学及其周边公共空间为代表的空间节点所产生的两个突出问题——(1)交通拥塞(2)公共空间数量与活力不足等,进行了详细的调研与分析。在探究具体模式的方面,由于现实中每个地块的空间特性不同,且现实中,实施改造牵扯到的项目开发等一系列问题;故到目前为止,在客观上可能还无法探究出一种具有小范围普适性质的具体可操作模式。但是,随着未来的观念、政策、技术的不断演进和发展,抓住旧城不断改造更新的机遇,研究出一套可灵活运用操作的旧城改造更新的可变建筑空间模式,还是值得期待的。

参考文献:

[1]姚如娟.空间活力场——在旧城更新中的营造一种新的旧城更新设计方法[J].中外建筑,2012(1):90-92.

[2]郑曦,李雄.城市开放空间的解析与建构[J].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2):13-18.

[3]符宗荣,余婕.可变住宅设计—体现住户参与的开放设计[J].重庆建筑,2005(10):14-17.

[4]王永亮.可变建筑形态及其实现手段研究[D].厦门大学,2007

[5]张晓.浅谈“城市针灸”[J].华中建筑,2012(10):23-25.

[6]贾敬.城市针灸:当代“社团建筑”的可持续更新方法——以温哥华唐人街为例[J].中外建筑,2011(12):71-73

[7]扬.盖尔,杨滨章,赵春丽.适应公共生活变化的公共空间[J].中国园林,2010(8):34-38.

作者:陈梦周 孙嘉昕 范本森 单位:谢菲尔德大学建筑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