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开平碉楼的表现形式

开平碉楼的表现形式

本文作者:张梦 单位:华南师范大学美术学院

通过综合周围的地势地貌、气候条件、环境状况、交通安全等因素,来选择村落的选址、座向、建造、布局等。碉楼按坐落位置分,大致分为更楼、众人楼和居楼。位置和名称的不同,主要是根据各自的功能以及一定的风水考虑而确定的。如村后的众人楼和居楼,其实是弱化吉地不利环境的手段。有的村没有文塔,村后的碉楼就成为风水格局中的“笔”。在平原上,村后的高楼仿佛是靠山,使村民心里更有安全感。高高耸立的碉楼,与低矮民居,形成了新鲜对比,高低有致,层次多变,有“步步高升”之意。这种新的布局方式同时又带有地方性特点,是对中国传统村落低平舒展构图的一种创新。碉楼村落的规划上,将公共活动场所集中在村前,按照传统的“左祖右社”思想,在村左建供奉祭祀先祖的宗祠,村右建社稷坛、灯寮。社稷坛旁还会种几棵榕树,枝叶浓密、树根牢固、树影婆娑,有根深叶茂、叶落归根之意。另外,自力村除更楼外,新兴的碉楼和庐建筑皆沿用本地民居三开间形式,楼梯置于房子后边,采用中轴对称等传统建筑形式。另外,碉楼很多村落没有围墙,村前设有泮池,泮池水清澈如镜、源远流长,又赋予其传统的人文之意。

开平碉楼的命名,虽各不相同,但多数仍按照一定的原则而定,有自己的性格和品性。以人名命名。如瑞石楼是旅香港经商的黄璧秀回乡建造的,以楼主的字“瑞石”命名,瑞石即美玉,美玉为璧。“云幻楼”的主人方文娴,別号“云幻”,以楼主方文娴名字命名。“龙胜楼”用主人兄弟的名字命名。以及焕然楼、爱仁楼等,也是由楼主的名字命名的。以位置命名。庆临南门楼是清末民初集资建筑的更楼,因坐落在庆临村南而得名。“竹林楼”因坐落在竹林中而得名。赤坎镇司徒氏家族在潭江两岸建造的一座更楼,因位置不同分别被命名为“南楼”“北楼”。以寓意命名。如保障楼是20世纪20年代集资兴建的众人楼,楼名寓意保障村民安居乐业之意。升峰楼是旅居美国的华侨黄峰秀于1919年回乡建造的居楼,楼名“升峰”,寓峰秀家族事业升腾、家庭幸福之意。“逸农楼”则寄予了楼主对自己退休后乐于安逸而平淡的农耕生活的美好愿望。另外有将名字和祈福亲人平安的寓意结合在一起的“球安楼”“振安楼”。还有弘扬传统美德之意的“铭石楼”“亲义楼”“赞雅楼”等,祈求社会安定的“保安楼”“惠安楼”“居安楼”等,以及祈求幸福吉祥的“文昌楼”“天禄楼”“吉祥楼”等。以数字命名。如“一枝楼”,因楼建得高,一枝独秀,村民认为有了这座楼,今后可“一乐也”,由此得名。又如“三多楼”意为多福、多寿、多子的传统理念;“九畴”喻多田多地多钱。同样的还有两宜楼、五德楼、七星楼、八角楼、万福楼、添亿楼等。这些楼名富于传统文化的含义,张扬又不失含蓄,书法与楼名相得益彰。为我们研究历史、社会文化、风俗习惯等,提供了非常丰富的信息,见证了时代的发展。

匾额作为民族文化的一种标志,过去非常普遍地被使用在城市和乡村。开平很多碉楼上部正中间都会嵌入匾额,表达了村民向往、追求美好生活的意愿,也反映了传统的伦理观念和道德观念。另外匾额集字、印、雕、色于一体,大都辞藻华美、书法精湛、言简意赅、反映出当时的政治、经济、文化、艺术、民俗民风等,起到了补史正史的意义。灰雕是开平当地一种比较独特的民间艺术,无论设计图案还是建筑手法,都极具浓郁的地方特色。碉楼外墙的细节处理,采用灰雕手法表现各式各样的图案,如荷花叶、中国结、龙、凤等,把这些设计图案糅合于建筑的外墙装饰中,成为开平碉楼的一种特色建筑形式。如瑞石楼的建筑外立面采用形态各异的灰雕,图案多样,做工精致,寓意深刻。最具代表性的是楼内有吉祥如意之意的“双喜”图案,寓意喜庆、快乐之事。

楹联,又名对联,是中国最独特的一种文学形式。很多碉楼的主人为碉楼配了楹联。如云幻楼——旅居马来西亚的华侨方文娴于1921年回乡建筑的居楼,楼高5层,钢筋混凝土结构,造型简朴,围墙院落,自成一体。在“云幻楼”第5层门口的两侧,有一副对联竟长达50个字。内容是:“云龙风虎际会常怀怎奈壮志莫酬只赢得湖海生涯空山岁月幻影昙花身世如梦何妨豪情自放无负此阳春烟景大快文章”,横批是“只谈风月”。这幅对联被评为开平碉楼中最长、最令人陶醉的对联。由楼主方文娴自题、自撰,突出了楼主对传统文化的理解及其人生感慨,意境高雅,寓意深刻,书法潇洒,一气呵成。又如铭石楼楼内对联:“箕裘承作述俎豆荐馨香”,意思是设此祖先台,希望先辈的事业和德行能得到继承和永久的传颂;那真诚奉献的供品,更是希望祖先们的声名万古流芳。由此看出楼主对祖先的尊重和无限怀念,以及崇拜信仰精神。立园小牌楼也有幅对联,上联:“本是共乐精神开怀桑梓,培植芝兰园林因之而立”,下联:“道为同荣气象栽种竹梅,灌溉桃李亭荫藉此以生”。横批是“本立道生”。这幅对联寓意深刻,反映了园主的抱负,凝聚了他爱国爱乡的情怀。同时说明了它建园的目的:不但为了与父老乡亲休闲共乐,更重要的是为了办学校育人才,让桃李遍天下。除上述楹联外,动物植物也被大量运用到碉楼建筑中—如龙、凤、狼、麒麟、虎、豹、鹤等动物形象,梅花、兰花、竹子、菊花、松、柏等生活植物。无论是楹联,还是壁画内容,皆为传统的中国风格。

有“开平碉楼第一楼”称号的瑞石楼,楼内有反映当时村民日常生活的各种摆设。一层设大厅接待客人,摆放有凳子、椅子、桌子等古典酸枝家具,以及大量的生活用品、彩色壁画和金漆木雕。每层都有从香港购买回来的坤甸或柚木板做的屏风,上面雕刻着篆、隶、楷、行、草各种字体,诸如“花开富贵,竹报平安”“雀屏中目,鸿案齐眉”等内容的对联,表达了村民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向往。登上楼顶后,推门会看到一个很大的山花,山花中央设了一个很大的圆,透过这个圆可以看到外面的世界,即“天圆地方”。碉楼内多数设有神龛,“人神共居”思想移入室内。门神的香台在入口处,地神在一层大门正对墙面的左下角,而人神的神龛则设在碉楼最高一层,供奉着历代祖先的牌位。孔雀公主、观世音菩萨等各神灵也汇集一堂,反映了当地村民的信仰传统。升峰楼内的椅子来源于中国传统的圈椅,但在传统之上又有所创新。圈背脱离扶手,椅背采用镂空雕刻,座靠舒适,繁琐与简洁结合,造型优美,庄重大方。在自力村的碉楼里还保存有生活用具石礁,以前的村民们每逢过年过节,都会用石礁舂米粉做些糕点。除了石礁,还有灶台、谷磨等传统用具,这些为我们还原了传统的乡村生活景象。

开平碉楼在受西方文化的影响中,保持了建筑文化的民族性,继承发扬了优秀的文化传统,成为民族建筑的保护典范。一种建筑的产生必然有其深厚的社会文化背景,具体表现在不同的建筑形式和艺术追求上。而开平碉楼作为中国从传统社会向近代社会转变的见证者,反映了多元化背景下中国传统文化和民族特色建筑的发展。因此,研究碉楼对我们正确对待传统文化和外来文化、维护民族建筑、促进自身发展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相关文章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