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ERP环境下会计信息系统

ERP环境下会计信息系统

一、ERP环境的主要特征

ERP是企业资源计划的简称,这个概念于上世纪九十年代美国的一家IT公司提出来的,是根据全球经济飞速发展、信息化时代下企业管理系统的发展趋势是要形成一体化的企业管理软件。ERP系统的具备了实用性、集成性、完整性、统一性、先进性、开放性的特点,是主要是企业内部管理的业务应用系统,也是在全公司范围内应用的、高度集成的系统,针对了企业的物流、人流、财流、信息流整合到一体的管理软件,具备了企业管理的整个框架和结构。

二、ERP环境对企业会计信息录入的影响

1.使会计信息录入自动化

首先在ERP环境先,会计人员不用手工编写会计凭证,由掌管原始凭证的业务人员分工安排进行业务凭证编制工作,再将会计信息录入系统,计算机会通过读取数据库中的原始信息自动生成会计凭证,这样就减少会计人员编制会计凭证的这个步骤,会计人员只要直接核对会计凭证是否正确,若有错误则要通知原始业务部门的相关工作人员对有误的凭证进行更正。

2.使企业各部门之间工作效率大大提高

通过ERP系统,企业上下每个员工都能对企业的现有情况一目了然,各个部门的工作进度和工作详情都能保持在一定平衡之内,这样财务部门对其他部门的业务情况有所了解的话,在进行业务往来和沟通时,如果某个部门人员有错误,财务人员可以直接通知,并且依据数据及时修改,再传递给另个部门时能很大程度缩短工作时间,使效率提高,这样每个部门的工作业绩都有所上升,产生共赢的结果。

3.使企业的财务决策得以优化

首先,当把原始数据输入到系统后会直接通过标准数据传送得到标准信息,然后根据这些信息再编制企业的各种财务报表,缩短了做账时间,计算机计算准确性也较高,因此企业的财务报表是可以直接被企业管理人员进行分析和决策的,使工作效率大大提高,能及时对企业的分析决策起到积极作用。

三、ERP环境下对企业会计信息系统的影响

1.会计信息系统与ERP系统相互交融,同步更新

在过去的企业会计信息系统下,财务部门的信息是独立享有和掌握的,更由于各部门思考问题的立场和逻辑不一致都有很大差异,造成以自己部门的利益为最大会对其他部门人员产生歧义,其他部门也无法有效的掌握事前预测和事中控制,在工作中可能会影响发展进度。在ERP系统下进行会计信息系统的处理,能大大提高工作效率,让企业的物流、人流、财流、信息流整合为一体,使各部门在逻辑上有了标杆性的统一。

2.采取开放式结构,数据实时控制增强

在ERP系统下数据处理的实时性大大提高,因为会计部门可以直接从ERP系统中获取到各部门的数据登入,使财务人员能够对会计处理做出及时的反应,能在第一时间做出会计信息的更新,也能对企业的财务情况从适时控制变为实时控制,将财务部门的作用发挥到每时每刻,使财务控制转变为企业经营活动、筹资活动、投资活动的控制,由单项要素转变为对供应链整体的控制。

3.组织体制和内控模式发生变化

在传统的会计信息系统下的会计组织体制一般是由原始资料组、成本组、资金组等,这些个体之间通过掌握信息的独立性相互制约、相互监管,从而正常运作,形成一个整体的财务部门。而在ERP系统的大环境下,会计组织体制就可以分为原始数据收集组、凭证生成编码组、数据库处理组、系统维护组等,使电子化上升为高新技术化,组织体制也发生不同形态的改变;也能让其他部门对财务部门行使监察职能,比如企业内部审计人员可以随时通过企业财务做账情况对会计人员进行监督,做到真正的开放性,让企业运作充满在绿色的状态中。

四、ERP环境下会计信息系统的发展趋势

在科技的脚步愈发加快的如今,ERP系统的升级会愈发完善和更注重细节,在电子商务发达的趋势下,ERP环境下的会计信息系统也会更注重电子商务的会计处理,以财务的角度全面支持电子商务发展;其次在今后的道路上,会更进一步加强财务信息对企业决策支持的职能,使企业的财务信息更新脚步加快,并且准确,为企业投资者、股东、管理者等都提供了良好的分析保证,更关键的是提高了决策的质量,使股东和董事会成员针对企业具体实际情况作出更符合市场发展的举措和决策;ERP环境下会计信息系统的信息输出也更加多样化和形式丰富,根据企业自身的发展情况和为了适应市场的信息需求,可以更准确的输出其需要的会计信息;并且,也会更加充分利用高科技先进的技术来分析会计信息系统的研发和丰富。

五、小结

现代社会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促进了企业会计信息系统的升级换代,而ERP系统下的会计处理是大势所趋,并且在ERP系统被广泛应用的大环境下,企业的会计信息系统也不只是单单的一个会计核算和财务管理系统,更包括了对企业的内部控制和整体调控,财务部门的职能越来越完善,并且ERP环境下的会计信息系统不光能预测风险,还可以化解风险,会针对不同情况作出风险对策方案,实现了企业经营管理和财务管理的高度集成,并且在以后的发展道路上会越来越智能化。

作者:刘凯瑞 张晓寒 单位:山西财经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