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论科技哲学下科学发展观

论科技哲学下科学发展观

摘要:科学发展观在马克思主义系统论的基础上发展而来,是一种是关乎人类命运前沿的发展理念。它的提出旨在针对目前社会所面临的发展问题;其理念强调人与社会,人与自然可持续发展,体现一种生态精神,对现代社会和谐发展具有现实性意义。本文从科学技术哲学视域下的科学发展观角度出发,从系统论、技术论、生态论三个方面,分析了目前我国社会面临的问题,厘清我国社会发展所遵循的规律。为实现我国社会主义的可持续发展,促进生态和谐发展提供一些参考性观点。

关键词:科学发展观;生态精神;科学技术哲学

绪论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得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与此同时也带来了很多问题。可以说目前我国的发展正处于社会转型期,而这种状态在未来将持续很长一段时间。所以社会需要一种全新的发展理念来适应当今我国实际发展现状。科学发展观就是在这样一种大背景之下提出来的。它坚持以人为本,统筹城乡、区域、国内外及人与自然等各项事业协调发展,涉及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各个领域,内涵十分丰富。本文是从科技哲学角度出发,深刻分析目前我国社会面临的问题,厘清我国社会发展所遵循的规律,以科技哲学的视角解读科学发展观,为实现我国社会主义的可持续发展,促进生态和谐发展提供一些参考性观点,同时进一步把握科学发展观的本质与内涵。

一、系统哲学范式下科学发展观解析

科学技术哲学的核心要素之一是具备系统性思维。这种思维方式也常常被用于研究系统的结构、特点、行为、动态、原则、规律等。因此通过系统哲学的角度对科学发展观进行解析,可以为科学发展观提供一种整体性思维,同时契合了科学发展的理念,其旨在强调和谐发展的生态观念,为社会发展提供了一种全新的发展视角,正如亨普尔认为:“对某类现象先前的研究显示出一套统一性,这套统一性可以用经验规律的形式来表达。”所以,为什么要在系统范式下审视科学发展观原因如下:第一,科学的发展是离不开整体性思维的。因为整体性是一个系统发展的最本质特征。目前我们国家实行的科学发展观之所以行之有效,就是因为其体现了一种整体性思维。其理念旨在对各个系统、观点、组织等各个部分进行整体的分析;并且从各个要素的关系中揭露出事物的运行规律。我们可以看到,改革开放以来,在我党的带领下我们国家的经济实现了质的飞跃。从站起来、富起来再到强起来,这其中的沧桑巨变无不让世界为之震撼。但发展之路从来不是一帆风顺的,在这个发展过程中也一度出现过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诸多方面的问题。在这种发展形势之下,作为一个整体性思维的发展理念,科学发展观便由此应运而生。胡锦涛就科学发展观曾经指出:“落实科学发展观,这是一项系统工程,不仅涉及到经济社会发展的方方面面,而且涉及经济活动、社会活动和自然界的复杂关系,涉及人与经济社会环境、自然环境的相互作用。”也就是说,科学发展观实质上是一种系统的哲学,它体现了一种系统与要素的动态平衡的关系,强调发展中诸多要素与其他环节紧密联系在一起。在现如今社会市场经济之下,整体理念的运用在于把社会与经济发展作为一个有机整体,深刻意识到经济发展与社会各要素之间不再是一种从属关系。通过把社会经济发展所涉及的各个要素诸如社会、经济、环境等都紧密联系在一起,彻底改观从前“先发展后治理”的错误发展理念,运用整体思维平衡经济发展中各要素之间的关系,从而打破以往以经济效率衡量社会发展程度的格局,转变以往片面强调解决发展的经济模式。第二,科学发展观的客观性需求。客观性是科学发展观的另外一个重要特征。一个复杂的大系统要想确保所有内在要素共同发展,最重要的一点是需要协调性思维作为指导思想。一切系统都蕴含着协调因素,各因素相辅相成、相互作用亦是协调性的体现。所谓协调,即指系统的整体与要素之间、要素与要素之间、结构与功能之间、层次与层次之间、系统与环境之间等各方面和谐共生。科学发展观就体现了这种协调性发展的思维。科学发展观包括了“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统筹兼顾”五个范畴,其强调在全面发展的同时要做到各要素之间的协调发展,不仅是社会系统整体的发展,更应着眼于社会系统与各个子系统、子系统与子系统、社会系统与人类和自然等其他各个系统之间的发展。与此同时,协调发展要求在发展过程中不能仅仅追求社会系统发展的速度,更要确保整个发展过程中,社会系统与各个子系统、子系统与子系统、社会系统与人类和自然等其他各个系统之间发展的顺序、占比等。在统筹兼顾的同时也应该有所侧重,这样才能实现协调与可持续发展。科学发展观从全面的角度考虑人类社会的发展,这其中饱含了系统论智慧。从历史唯物主义方法论来看,科学发展观是用系统论的方法来解决我国经济发展中面临的诸多问题。按照系统性思维要求,任何事物都始终处于一定系统之中,随着事物的发展,各个系统中同时又处于新的系统中,其各个要素也会随着系统的改变而被赋予新的关系,通俗来讲事物始终处于不断发展变化的过程中,这个过程也是一个不断探索实践的过程。正如曾经说过:历史经验告诉我们,时代在向前进步,世界在不断变化,实践发展是永无止境的,我们人类始终处于认识真理、不断进行理论和实践创新、不断开创事业新局面的征程之中,这也是永无止境的。坚持科学发展观,统筹兼顾各部分之间的协调发展,根据新的实践不断进行新的探索,能使我们党的理论不断向前发展,不断为实践提供新的理论指导,保证我们党始终走在时代前列。从系统哲学的角度审视科学发展观,可以看到,科学发展观是一个系统的哲学思想体系。科学发展观把系统观念作为理论体系的基础内容,在纠正了以往把经济发展作为一个国家发展的主要内容,甚至是唯一的指导方针或发展理念之后,把环境、科技、社会、教育、政治、文化等各方面的发展全部纳入到发展体系中。在追求经济高速增长的同时,统筹兼顾环境问题的治理与整改、科技的创新与强盛、社会发展的协调与统一、教育的培养与重视、政治的建设与巩固以及文化的繁荣与保护,着眼于整个复杂的社会系统而不单单是片面的经济发展,对整个大背景下各因素进行全面性思考,体现了整体性发展的特征。摒弃传统片面、单一追求经济发展的狭隘思想,而认识到物质世界本就是一个极为复杂的特殊系统,把系统性、整体性思维合理地运用到社会发展的理论中去,这其中包含的是丰富而系统的哲学思想。只有全方位推进精神文明、政治文明、物质文明的建设,切实做到保障民权与民主,依法治国,提高百姓生活质量,实现财富合理分配,生态保护稳步推进,才能从根本上解决国家发展中遇到的难题,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理念。

二、技术哲学视角下的科学发展观蠡测

技术哲学是以技术为研究对象,是对哲学的技术思考与反思。该章从技术哲学的视角来分析科学发展观,分析技术要素之间关系,探究科学发展观之下人与自然的关系本质与规律。第一,技术是人类生存与自我超越的途径。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与发展,在满足人类日益增长的物质与文化需求同时,也带来了一系列问题。传统的发展理念,片面强调技术的功利性,以最大限度利用技术、开发自然资源和改造环境,超越了自然系统的承载能力,忽略了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关系,造成了破坏环境以及能源枯竭等一系列问题。例如在21世纪初,有些地区片面追求经济的发展,催生了许多“癌症村”。在工厂选址上不顾下游居民利益,工业废水任意排放于河中,造成下游绝大多数居民身患绝症。这种既危害人民身体健康,又污染自然,严重损害了人类的持续生存与发展空间,不利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面临当下资源的稀缺和生态环境的破坏诸多问题,在技术哲学思维下,科发展观要求技术发展充分尊重自然承载力的基础上,正确处理人与自然之间关系,科学地、合理地追求人类的利益,坚决否定割裂人与自然的二元观点,努力推广新型绿色技术革命。第二,衡量科学发展观的技术标准是“以人为本”,其目标在于实现人类社会与自然社会的全面、协调、持续的发展。政治作为人类社会发展要素之一,是各种社会活动和社会关系的总和,政治的生态同样关乎人类命运发展。在当时代背景下,坚决反对“腐败是经济发展的润滑剂”的思维。这种以牺牲人民利益,透支国家利益为代价来发展道路,实际上无异于“饮鸩止渴”。为此选择发展道路时,坚持“以人为本”,努力打造生态—政治—社会的模式。其次,坚决反对“先污染后治理”的经济发展思维,努力克服以破环境、过度开采资源为代价的片面性观念。人与自然之间是共生的、互为依存的关系,不能线性地割裂二者的关系。因此在技术哲学思维下,绿色技术的发展之路必须建立尊重社会发展规律之上,同时要兼具对自然承载能力的考虑,转变以往传统的经济发展模式,不再把经济效益作为衡量社会发展的标准。最后,科学发展强调经济发展同时,也要做到兼顾公平。

三、生态哲学思维下的科学发展观分析

科学发展观是以生态哲学为基础的理论,改变过去以牺牲环境为前提过分追求经济增长的传统观念,旨在要协调人类和自然的发展,要求人类应该像保护自己一样保护自然。体现了生态与文明的精神实质,饱含着深刻的生态哲学智慧。爱护自然保护自然,从根本上减少生态污染、资源浪费、环境破坏,并将其作为发展中的重要一部分,彰显了可持续的发展战略,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人类应该掌握生态发展规律,为人民构建幸福美好的未来生活。第一,科学发展观饱含生态哲学智慧。从生态哲学视角出发,作为经济发展的主体必须统筹眼前利益与长远利益,要有对未来充满充分前瞻与预测。科学发展观强调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人是自然的一部分,因此应该与自然共生共荣、共同发展。在人与社会关系层面上,生态哲学不仅可以适用于社会有形的介质上面,在大数据信息化的背景下,现代许多网络交流平台如火如荼,虎牙、快手、抖音、微信等网络平台成了现代人们重要的生活与交往方式,因此构建网络虚拟生态也直接关乎构建和谐社会建设。因此人类在经济活动与社会发展中,应遵循可持续发展原则,在保证自身所需的前提下,着眼于子孙后代把目光放长远,无论是自然环境还是社会环境,其发展都应该控制在环境承载能力的范围之内。第二,在人与自然关系上,生态哲学强调人与自然有机统一。人与自然二者之间不是隶属的关系,而是一种合作共生、相辅相成的关系。因此我们提倡和要求人类要爱护环境,不仅包括自然环境,还包括政治环境与网络环境等。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统筹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关系成为了重中之重。通过牺牲自然环境换取经济利益的道路,已经不再适合我国的实际情况和发展要求。科学发展观从我国人口、资源环境等实际问题的现状出发,在客观分析出目前我国存在人口基数大,水、能源、矿产、土地等资源短缺,环境污染生态形势日益严峻等问题后,选择了低消耗的发展路线,近几年来强调的低碳、零碳技术的开发和利用,正是印证了这一点。

四、结语

科学发展观,是对我国20多年改革开放实践的经验总结,也是推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迫切要求。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集经济发展、生态发展、社会发展于一体,统筹兼顾、协调统一,不仅重视经济发展在整体发展中的重要性,同时也重视生态发展与社会发展在整体发展中的影响。科学发展观一种是关乎人类命运前沿发展理念,科学发展观提出以后,在实践中不断得到丰富和完善,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发挥了重要的指导作用。因此本文从科学技术哲学的视域来分析科学发展观,以科技哲学的视角解读科学发展观,为实现我国社会主义的可持续发展,促进生态和谐发展提供一些参考性观点,同时进一步把握科学发展观的本质与内涵。

参考文献

[1]陈文华.科学技术与辩证法[J].山西太原:科学技术与辩证法,2012.

[2]胡丽.科技风险的现代化反思[J]人民论坛,2011.

[3]李玉梅.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走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J].军工文化,2012.

[4]王如松.美丽中国新转折[J].人民论坛,2012(33).

[5]王旭烽,任重,周新华.生态文明建设的“安吉模式”研究[J].浙江省生态文明建设研究中心,2011.

作者:杨璨 单位:渤海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精选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