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谈临床医学专业留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

谈临床医学专业留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

摘要:中华文化赋予医学专业留学生教育丰富的人文、伦理素养要求,而跨文化交际能力的高低则决定着留学生学习效果的好坏,也显示出我国医学专业留学生培养的水平与特色。以跨文化交际理论为基础,选取两个年级临床医学专业留学生为研究被试,主要通过量化研究的形式,运用量表测试其跨文化交际能力,并探讨培养留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提升留学生中华医学人文、伦理素养意识与动向的途径,为医学专业留学生培养提供有力借鉴。

关键词:临床医学;专业留学生;医学汉语;跨文化交际能力;人文伦理素养

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快,国家间经济、文化、教育交流与合作的深入,中国医学因历史悠久、底蕴深厚而吸引着越来越多的留学生来我国学习,大量学生毕业后仍在中国开展医学工作与研究。留学生教育,因受教育者历史背景、文化不同,其培养理念、培养模式、培养方法引起了教育教学领域的关注,从而引发了针对临床医学专业留学生学习与发展的一系列研究。在我国留学生医学教育繁荣发展的大背景下,课题组成员运用跨文化交际理论,以医学汉语课堂为依托,通过调查问卷与访谈等多种形式,研究留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途径与方法。重点关注留学生人文、伦理素养,以及留学生医学教育过程中由于文化差异产生的沟通、交流问题,以期提升留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提高留学生汉语水平和医学专业课程学习效果,为提升我国医学及相关专业留学生培养水平提供实践借鉴。

一、文献综述

文化是一个社会学概念,从广义上解释,包含一个国家、民族、人民的全部生活层面,如民族精神、历史变迁、社会变革、风俗习惯及名胜古迹等。狭义的文化可具体到科技、人文、教育、饮食等方面。语言是文化的一个重要的符号,语言与文化密不可分,语言也是不同文化进行交际的工具。因此,语言学习是交际与沟通的必然要求。跨文化指对于和本民族文化有差异或冲突的文化现象、风俗、习惯等能够正确认识,并能用包容的态度予以接纳和适应。[1]跨文化交际是本族语者与他族语者之间的交际,也可指在语言和文化背景有差异的人之间的交际或互动。[2]随着全球化发展,跨文化交际日趋普遍。研究跨文化交际的目的是通过对交际者的培养,使其能自觉排除文化差异造成的困惑,有效、顺利地完成跨文化交际活动,进而形成一种道德修养或能力。本研究是临床医学专业留学生通过语言符号的学习,沉浸于中国医学教育的社会与人文伦理环境,顺利完成临床医学专业理论学习、医院见习、实习及医务工作等符合中国医患管理、医患伦理等实践任务。纵观国内外研究现状发现,我国临床医学专业留学生培养研究领域存在以下突出问题:跨文化交际研究在学科领域的扩展不足,相关理论与实证研究均不多见,基于东方视角创建的新型理论框架更少,没有与新兴的临床医学专业留学生教育教学相联系;医学专业留学生教育模式的创建与开发很少,与“互联网+”“大数据”的发展不相符。

二、研究方案

按照研究设计,课题组选取自然分班的两个年级的临床医学专业留学生为研究被试。一年级学生30人,四年级学生30人,男女生比例合理。四年级学生有三年的汉语学习基础,教学中注重人文伦理的素养培训,对中国医学教育和跨文化交际具备一定的经历与体验。根据学情分析得知,由于医患交流需求及医学伦理现状,外国留学生在五年级的临床见习、实习过程中有提升跨文化交际能力的显著需求。根据文秋芳与胡文仲对跨文化交际能力要素与定义研究,跨文化交际能力包括交际能力和跨文化能力两个部分。[3]此次研究使用的跨文化交际能力测试问卷由两部分组成。分别测试被试的跨文化交际知识(包括文化知识和交际知识)与交际技能,主要涉及中国文化的交际礼仪、社会行为、医患沟通与交际等方面。测试问卷由第一部分的选择题与第二部分的李克特五级量表题组成。经过SPSS软件分析,问卷的信度、效度良好,测试结果能较为客观地反映被试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实情与存在的问题。

三、数据分析与讨论

问卷调查过程中严格按照研究设计,在所选被试中分两组、两个分隔教室内、在课题组教师的指导下完成。问卷基本信息包含留学生的年级、年龄、汉语学习背景、国籍等。所填问卷信息只用于研究使用,不对留学生学习与评奖造成任何影响与评价引导。发放问卷与回收问卷数量相符,问卷调查过程进展顺畅。

1.基本数据分析初步分析,四年级留学生在文化知识、交际知识和交际技能三个方面的测试中,分别高于一年级分项得分。总体结果的得出与四年级留学生汉语学习基础、社会交往体验及汉语语境作用密切相关。此结果与课题组的前期相关研究成果也是整体吻合,研究成果得到进一步的验证:语言学习应当注重文化和社会背景信息的输入。社会的物理环境、人文环境与语言的学习与使用有着密切的关系。[4]进一步分析三项得分的具体差异,两个年级中交际知识标准差均居首位。(2.145307>1.72906,1.94197;2.12704>1.74135,1.92545)交际知识高于文化知识的原因可由学生汉语学习的不同阶段所致。由于汉语与被试留学生本族语的本质差异,造成了知识方面的学习滞后于交际方面。此数据进一步支持了语言学习中的语境理论,即:留学生所处的课堂模拟,或在生活中体验到的汉语语境,使交际知识得以运用与巩固。“跨文化交际技能的提高得益于课堂上的技能学习和模拟场景练习,但提高幅度不大,可能是因为听说技能的学习是一个较为漫长的过程,只有持续不断地练习,才会有积极的变化。如果实验时间跨度较长,跨文化交际能力的提高幅度将会更大。”[5]

2.教学模式差异分析相比之下,四年级留学生具有三年的汉语学习基础,内容涉及基础汉语知识和医学汉语专项。在日常教学中,教师注重了沉浸式教学模式、体验式认知教学模式的改革,从而提升了汉语认知与使用效果,而课外汉语语境与日常生活体验,也有助于其跨文化交际能力的提升。研究中的相关数据分析也验证了此结论。3.年级差异分析。在年级方面,相关系数均<0.05,由此看来,留学生年级越高,跨文化交际能力越强,与此前的研究结果基本吻合。由于获取跨文化交际能力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学习者只有经过观察、经历和互动才能实现。[6]四年级留学生无论是在汉语课堂学习、汉语课外运用,还是在汉语语境体验、汉语社会文化认知上,相对于一年级留学生都获得了跨文化交际能力发展中观察、经历、互动及反思的实现。另外,研究数据还提示了性别在文化知识和交际技能方面也具有较多的相关性,这为下一步留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与研究的发展指出了一个深入探究的方向。

四、研究结论与启示

1.研究结论语言与文化关系密切,二者相互影响、互为推动。临床医学专业留学生培养,是在我国社会文化环境下的人才教育,文化差异成了留学生培养过程中的瓶颈问题和语言沟通首先需要解决的问题。通过定量与定性研究,经过数据分析与讨论,得出如下研究结论:第一,汉语是留学生来华学习的重要工具和手段。为提升留学生培养和学习质量,汉语教学与学习必须基于语境理论,教学中的沉浸式教学模式、体验式认知教学模式的改革,有助于留学生汉语知识、技能的提高。第二,语言是文化的一个重要符号。临床医学专业留学生培养,不仅是医学知识与技能的培养,更是中国文化背景下,留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提升。临床医学专业留学生培养必须重视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通过对留学生中华文化知识、文化技能的提升,增强我国医学专业留学生培养国际化进程中的文化自信。

2.研究启示中国医学国际化的发展,依托中国文化发展背景,语言与社会、文化的关系决定了汉语学习是医学专业留学生在我国学习、工作、研究的第一道门槛。学习语言,了解社会文化必不可少,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7]医学专业留学生的培养要实行“双羽翼”模式,扎实的医学专业知识与中国传统社会文化是不可或缺的两翼。二者有机结合,才能提升医学专业留学生培养效果,突出我国医学发展国际化特色。第一,汉语教学中采用“语境式”教学。语言上的巨大差异,给留学生汉语学习造成困扰,因此,在汉语教学中建议采用语言情境模仿教学,课堂情景模拟与课外生活语境体验结合,能够促进汉语的掌握程度,从而为留学生后一阶段医学知识学习、医院实习见习、医患沟通打下坚实基础。第二,运用并开发中国式临床医学专业留学生培养模式,包括课程设置、教材选用与编写、实习见习方式、实践教学等各个方面。留学生来华学医是一个入乡随俗的过程,在我国医学教育国际化发展进程中,要逐步探索出一条中国式临床医学专业留学生培养之路。按照我国医学教学标准与要求,设置基础语言类、医学专业类课程。组织编写适用于留学生使用的系列教材,逐步替代国外原版或者外译教材。

3.研究展望本研究选取临床医学专业留学生为研究被试,通过量表测量验证了基于语境式汉语教学基础上,留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提升的显著效果。在今后的研究中,在被试数量、留学生医学课程教学模式,以及实习见习实践中跨文化交际能力的相关显著性 等问题上的挖掘,可以将此系列研究引向深入。

五、结语

中国作为世界闻名的古国,吸引了大量留学生前来学习、研究和生活。本研究以跨文化交际理论为基础,采用定性与定量研究相结合的方式,重点解决医学专业留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方面的文化瓶颈问题,对医学专业留学生教育实践与改革具有现实指导意义。探索医学专业留学生教育的国际化发展之路,能够提升留学生教育的师生跨文化交际水平,推动我国医学教育的国际化发展。

参考文献:

[1]司新丽.试论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的跨文化传播素养培育[J].教育研究,2018(1):126-131.

[3]胡文仲.跨文化能力在外语教学中如何定位[J].外语界,2013(6):2-8.

[4]吴迪.留学生汉语学习的认知体验模式研究[J].教育评论,2014(7):105-107.

[5]赵芳.ELF背景下非英语专业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研究[J].山西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7(4):113-116.

[6]薛凤敏.案例教学法在跨文化交际教学中的应用[J].教育教学论坛,2018(16):192-193.

[7]承晓燕.从任务驱动法看大学英语教学中的跨文化交际[J].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2018(3):388-390.

作者:吴迪 常亮 单位:潍坊医学院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估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