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播音主持专业媒介素养课程的开设分析

播音主持专业媒介素养课程的开设分析

【摘要】互联网时代,资讯爆棚,传播技术的发展使得信息资讯在瞬间传播,人们可以随时获得来自世界各地的资讯。曾几何时,我们还在为孩子们的网瘾焦虑,可是不久,大人们也深深地沉迷于网络世界了。原来,网络世界并不完全是洪水猛兽,除了获得新闻资讯,人们还可以通过网络来购物、点菜;救助走失的老人、被拐的孩子,更可以通过网络宣传企业、表达自己,大中小学生们的作业也开始与网络连接——查资料、写稿、做PPT,上传……网络,就这样如水涌入,悄无声息、漫山遍野、布满了城市和乡村的每一个角落。套用一句话:网络改变世界。

【关键词】播音主持课程;媒介素养课程;必要性

一、世界改变了,我们自身有什么需要改变的吗?

9月初,一条警察抓查车震的视频在朋友圈悄悄疯传,视频中,一群带着警察臂章的人拍下一段查处车震的视频,视频中一对男女面部均没打马赛克……几天后,传来一个令人震惊的消息:此视频中女子自杀身亡!《新京报》公众号很快刊发了头条消息(9月4日),关注点在于司法立案方面。不过,此次事件所包含的信息量远远不止司法或者管理层面,更隐含了一个网络非法传播问题!此次事件是一年前发生在河北饴陶县的,但是一年后,该视频非法流出并被大量转发,结果导致当事女子韩某几次交涉未果后,最终服农药自杀身亡……一个年轻的生命就这样轻易消失了,从传播角度看,非法传播此视频的协警固然是第一责任人(后被依法刑拘),但是,网络,一不小心成了此次命案的最大帮凶,凶手则是拍摄者、传播者和津津乐道的围观者。残酷的事实表明,某些事情,在网络时代会被放大,某些素质,在网络时代会要人命,如果此视频没有人为泄露,如果没有被广泛、快速地传播,也许,该女子不一定会死……网络时代,人们究竟缺失了什么呢?

二、人们所缺的,就是广义的“媒介素养”

就拿上述事件来说,如果辅警有媒介素养,不泄露视频、如果围观的人有媒介素养不传播、如果警方有媒介素养不以抓个人隐私为乐、甚至当事人有媒介素养,不要那么在意别人的看法(其实绝大部分人看过后马上就会忘记),这个悲剧很可能不会发生。这是我对“媒介素养”这个概念的初级认知。媒介素养这一概念起源于20世纪30年代,最初英国文化学者为保护儿童免受大众媒介传播信息带来的负面影响,率先提出媒介素养的“保护主义范式”;此后,随着媒介技术的日益发展,“媒介素养”先后经历了60年代以提升受众辨别能力为主题的“大众艺术范式”、80年代以引导受众批判性解读文本的“文化批判范式”、以及90年代倡导公众参与的“参与式社区行动”四次主要范式。2014年5月,在美国波士顿举行的全球萨尔茨堡媒介素养峰会上,峰会主席保罗•海里迪斯预测,“分享”将成为未来媒介素养范式发展的新内容。只是没想到,有些内容分享后,可能会致命。今天,网络的飞速发展,使得媒介素养这个词已经全面涵盖了上述几个范式,并出现了1+1>2的综合效果。媒介素养教育,从未像今天这样迫在眉睫:截至2015年12月,中国网民规模达6.88亿。其中手机网民占90%以上。中国域名总数为3102万个!如今又有了网络直播平台:目前中国在线直播平台数量接近200家,造了很多网红(主持人),其中,网红Papi酱的广告拍卖会直播,就创造了347万观看人次的纪录;奥运发出洪荒之力的游泳选手傅园慧的直播秀,围观的人群达到一小时上升到一千万人以上!数据显示,目前大型直播平台每日高峰时段同时在线人数接近400万,同时进行直播的房间数量超过三千个……但是,并不是所有直播都如奥运冠军的一样高大上,在网络世界,还有一大部分是:色情、暴力、诈骗、恶俗,无聊……中国6亿多网民中,农村网民占比28.4%,规模达1.95亿。青少年网民占26%,大部分青少年每天上网,起始触网年龄越来越低龄化。由于缺乏必要的规范性引导和媒介教育,大量色情、暴力动图、视频可以轻易看到;个人隐私暴露于众;在线游戏带来的网瘾问题;网络购物中的安全支付问题;通过发变态视频求关注度问题等等不一而足。此外,还有隐藏的伦理道德问题、谣言扩散与信息的批判性识读问题、以及注意力不集中、思维碎片化、记忆力下降等问题,这一系列问题,都是网络飞速发展带给我们的硬币的另一面。而这一切问题,恐怕都需要广大受众的媒介素养来改变。显然,“媒介素养”这个词的涵义已经今非昔比,如今包含:在各种媒介中筛选出自己所需要的信息、对媒介信息进行批判性的识读与理解、健康负责地使用媒介进行自我表达与创造价值,以实现公民基本权利和个人的全面发展。因此,把媒介素养教育提上教育课程已经刻不容缓!1997年,媒介素养教育引入我国,当时的内容重点在于如何使用多媒体。而今天,这个教育命题的方向已经更加明确,从之前的学习如何使用上升到了如何去选择,去创作,去尽快优化不良的网络环境。因此本人认为,开展媒介素养课程,从媒体专业人员的高等教育开始做起,尤其以主持人课程中率先开展尤为重要,原因是:一,主持人的影响力使然。“在大众传播中,最先被受众感受到的是以个人形象出现的主持人形象,其次是节目形象,最后才是主持人所代表的媒体形象。”这一概念早已是业界公认的。因此提高主持人的媒介素养显得尤为重要。今年里约奥运会,央视的白岩松又火了一把,他对奥运开幕式的解说瞬间被刷屏,原因就是他有极高的媒介素养,什么该说,什么不该说,什么时候说,说什么,名嘴就是能把握得恰到好处,与其说这是一种天分,不如说这是专业素养+媒介素养的综合素养使然。因此,主持人如果有的好的媒介素养,势必会给整个节目,整个社会带来强大的影响力,因为他们是公众人物,他们的一言一行代表的是整个节目、整个媒介平台的定位,进而会影响到整个社会的价值观。

三、从播音主持专业入手开设媒介素养课程,将会最有效地改变未来社会

在美国和日本,许多知名大学都成立了相关的媒介素养研究机构,致力于支持以网络为首的信息素养论、媒介表现论等课程的建设。虽然媒介素养在上世纪90年代中期已经被引进到我国,但是,媒介素养教育也需要一个大环境的依托,太早或者太晚开设此类课程都不合适,目前这个大环境可谓相当迫切需要媒介素养,作为将来会介入媒体制作、创作、传播的相关专业大学生,如果能够受到良好而专业的媒介素养教育,将直接影响到未来的媒介环境。而作为培养主持人的播音主持系,如果能够在传统专业素养的基础上,加强媒介素养教育,才能真正HOLD住这个时代。白岩松沉稳而幽默、撒贝宁年轻而机智、凤凰卫视妙语连珠又正气满满的窦文涛、深层解读社会事件的曾子墨等等,他们之所以成为名嘴,就是因为他们有很好的媒介素养。他们知道如何选择新闻事件、解读新闻事件。央视记者柴静,从《新闻调查》的记者型主持人,到当天就被刷屏的大型环保纪录片《穹苍下》的主持人、记者、演讲者,直接完成了作为一名记者的质的变化。这个变化同样也是她媒介素养的综合体现,这种媒介素养真是不鸣则已,一鸣惊人!大资讯时代,拿来主义已经远远不够,更多的是需要选择能力、二次创作能力,这些可以统称为专业级别的“媒介素养”。每天要面对这么多的资讯、话题,如果有较高媒介素养的主持人(创作团队),就知道如何拿来、选择、筛选、解读,能够既做到跟时代紧密合拍,又引领主流价值观,核心价值观。据统计,全国200多所高校共招收的播音主持专业人数达到2300万人以上!2300万专业人员如果最先受到良好的媒介素养教育,在不久的将来,我们播音主持的水准、宣传方向、网络环境以及社会价值观的形成,是否也如互联网一样,有一个质的飞跃呢?

参考文献:

[1]杨莅;论节目主持人的媒介素养教育[J];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07年12期

[2]]陈万怀;节目主持人的媒介素养及其它[J];新闻采编;2010年03期

作者:王贞 张燕亭 单位:浙江传媒学院播音主持艺术学院 温州广播电视传媒集团公共频道

相关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