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以能力培养为目标的计算机组成教学

以能力培养为目标的计算机组成教学

摘要:能力培养已成为当下高等教育的重点内容,如何培养出超越课本知识,具有现实工作需要实践能力的大学毕业生,是每所高等院校本科教育教学中的关注点。本文以计算机组成原理课程教学为例,探讨了如何把能力培养融入到课堂教学中,以课堂教学内容为基础,培养工作单位需要的综合能力。

关键词:能力培养;本科教育;教学研究

一、能力培养存在的认识误区及应对

目前,高等教育已由原来注重理论教学转向对学生能力的培养,逐步以社会、企事业等单位的用人要求相一致,本文以计算机专业基础课“计算机组成原理”为例探讨了如何培养出能力出众、具有可以“解决问题”能力的高校毕业生。高校讲授的课程门类繁多,有些课程与实际生活联系紧密,有些课程则偏重理论方面,致使有些授课老师想当然地认为,自己所教授的课程与能力、素质、创新无关,例如把素质培养职责推给高校管理人员,这无疑是能力培养的误区之一。事实上,学生能力的培养离不开授课教师的引导和责任心。此外,能力培养的另外一个误区是,混淆知识、能力、素质、创新的概念,搞不清如何实现能力培养、素质教育和创新教育。为走出这一误区,需要重新明确这几个概念及其内在联系。知识、能力、素质、创新是统一的。知识是基础,能力是核心,素质和创新体现在能力中。学习可以获得知识,实践可以获得能力。能力培养体现在每一个教学环节中。能力是在实践活动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且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培养能力”在课堂上无法落实,因而不能作为课堂教学目标。然而,课堂教学又必须重视能力的“培养”,教学中,要在明确能力形成和发展条件的前提下,认真落实三维目标,保证学生主体,重视学生的主体参与和动手操作,根本途径在于改变教学方式,体现在课堂教学的目标上,就是为发展能力获得相应的知识技能和方法,经历一定的学习过程和体验。面对具体问题,在特定的环境下提出针对此问题的解决方法,并坚信办法总比困难多,这样我们就可以说你具备了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计算机组成原理课程中体现的能力培养

计算机是具有信息表示、运算、存储及其他信息处理能力的复杂系统。在计算机专业课的教学中,除了讲授基本的计算机理论知识外,还应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包括软硬件的设计与实现等现实生活中需要的能力。这种能力在某种程度上体现为解决问题的思路,计算机组成原理课程中处处体现着这种以“解决问题”为导向的思路,同时也是能力培养的思路。

(一)有限资源利用效率最大化

做任何事情都会有成本或者代价,即使不是用钱来衡量,也会是其他方面的代价。受雇于企事业单位的高校毕业生,接到单位需要完成的工作任务,应优先考虑成本代价。如何用最小的成本高质量完成任务,往往是衡量一名员工能力强弱的指标。计算机中的信息可以用多种形式表示,如整数、小数、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而目前主流的计算机只能存储0和1组成的位串。因此,在计算机中表示信息,需要特定的规则。以浮点数为例,浮点数的数量有无穷多个,而计算机中只能使用有限的比特位表示一定范围内的浮点数。尽管如此,在我们使用计算机过程中,这种表示法的限制并没有给实数的表示带来大的麻烦。这是因为在计算机数据表示法中,蕴含着有限资源利用效率最大化道理。为了表示尽可能多的实数,计算机设计者们采用了科学计数法的方式,表示计算机中的浮点数,把浮点数分为整数部分和小数部分,这样可使实数的表示范围成几何级增长,使用有限的比特位(如32位、64位等)可表示的数值范围足够我们日常的使用。更进一步,由于在二进制的科学计数法中,小数点前总是1,即都是1.xxx的形式。因此,在IEEE754浮点数标准中规定,这个1也可以省略,节省出1比特的空间分配给小数点后的部分。这样就人为地“创造”了1位精度。通过这个例子可以看出,在资源受限的情况下,要高质量地完成一个任务,需要提高资源的利用率,最大限度地开发资源的可利用空间。没有人拥有无限的资源,做任何事情的资源都是有限的,恰恰是有限的资源才能造就出色的设计者或工程师,也最能体现一名员工的“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困难问题分解最大化

现实生活中采用分解法解决问题的例子比比皆是。要解决一个难题,通常情况下都不能一下解决掉,否则就不能称作难题了。为了解决难题,一般需要把问题细化,分几步逐个解决。这样,一个困难问题的解决,就像剥洋葱一样层层展开,其中局部上可能还需要深耕细作。在“计算机组成原理”课程中,CPU流水线的设计与实现应该算作一个难题。按照困难问题分解法的思路,可以这样描述这部分内容:顺序执行指令的处理器效率差(问题),需要引入流水线技术使多条指令并行执行(方法),而前后相邻指令的相关性会导致流水线运行结果的错误(问题),需要插入空操作指令来间隔两条相邻的指令(方法),而大量无效空操作会降低处理器效率,甚至退化为顺序执行(问题),采用数据转发或旁路机制,将线路上还未写入寄存器的数据直接用作下一条指令的输入(方法)。数据转发和旁路无法解决所有的相关性(问题),特殊情况要使用暂停等机制(方法)。总结上述内容,先把难题分解成易于解决的“问题”,随着一个问题的解决,又可能引出另一个新的问题,在逐层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问题规模逐渐变小,可解决的情况不断增加,直至解决所有问题,最终整个难题得到解决。这一过程并不容易,既需要有清晰的大局观,又要专注于细节,但是经历这一过程把难题分解直至解决后,所得到的不仅仅是难题的解决方案,还有自身能力的提升。在现代社会中,这种需要分解法解决的难题不仅在学习中会遇到,在工程上会遇到,在科学研究上也会经常碰到。在愈发复杂的社会分工协作链条中,人们付出与回报的间隔越来越长,目标和行动看起来越来越缺乏直接联系。一个看似无法解决的大难题,在最大化地分解成多个小问题后,如果通过有效的方法解决掉各个小问题,那么大的难题也自然会得到解决。这种最大化难题分解法需要教师在课程教授中时时渗透,也同样需要学生在学习中细细体会。

(三)多个维度平衡最优化

现实中资源总是有限的而目标又是多元化的,这就涉及到在多个维度中寻找平衡的策略,找到解决问题的折中方案。具体到计算机存储系统中,目标是速度、容量和价格。计算机存储系统是金字塔式的层次结构:位于最上层寄存器访问速度最快,但是存储容量最小且价格最贵;次高层的高速缓存访问速度比较快,容量稍大,价格比较贵;第三层的主存储器访问速度一般,容量一般,价格也一般;下层的外存(磁盘、光盘、磁带)访问容量最大,价格也便宜,但是速度慢。似乎没有两全其美的办法,设计存储器时不能简单地选择其中任何一种存储介质,来达成在多个维度(速度、容量、价格)之间的平衡。实际上,计算机存储器系统是一个具有不同容量、成本和访问时间的存储设备的层次结构。CPU内的寄存器保存着最常用的数据。靠近CPU的快速高速缓存作为缓冲区域,负责暂存原本存储在相对慢速的主存储器中的部分数据和指令。与此原理一致,主存则是暂时存放那些程序执行中需要的,原本存储在慢速、大容量外存(磁盘、磁带、光盘)上的部分数据,而且聚焦到高速缓存也同样采用了分层设计,也体现出了平衡的艺术。我们人生中的许多事情也这个道理,当面对多元化的条件和目标时,需要根据实际问题,找到多个维度下最佳的平衡点,使目标收益最大化。多个维度目标下的平衡最优化,无疑也是一种高能力的体现。

三、结语

在高等教育课堂教学过程中,以能力培养为目标,抓住课程内容蕴含的道理至关重要。课程的学习不单单体现在对课程内容掌握的程度上,还要注重对课程内容所体现的原则和方法的理解和运用上。

参考文献:

[1]教育部高等学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教学指导委员会.高等学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核心课程教学实施方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

[2]唐朔飞,刘旭东,王诚,等.“计算机组成原理”课程教学实施方案[J].中国大学教学,2010,(11):42-45.

[3]顾容,杨青青,张蜜,等.面向能力培养的课群结构优化设计[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8,(1):54-57.

[4]蒋永国,洪锋,董军宇.面向系统能力培养的计算机组成原理核心课程建设[J].计算机教育,2015,249(21):3-6.

作者:张铭泉 程晓荣 单位:华北电力大学(保定)计算机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