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春播马铃薯种植技术及病害防治浅析

春播马铃薯种植技术及病害防治浅析

马铃薯又称为洋芋、土豆、山洋芋等,是一年生草本植物,是全球仅次于水稻、小麦、玉米的第四大粮食作物。马铃薯原产自南美洲安第斯山,马铃薯块茎含有大量淀粉、蛋白质、氨基酸、矿物质及多种维生素,17世纪从欧洲传入到中国。由于产量高、适应性好、耐贫瘠等特点,兼粮、蔬菜、饲料及工业原料等作用,在中国广泛种植。吉林省位于中国东北地区,是重要的商品粮生产基地,这里土壤肥沃、土质疏松、昼夜温差大,为马铃薯生长发育创造了有利的条件。2020年,吉林省马铃薯种植面积为10万hm2,鲜薯产量为387.6万t。但在种植过程中,部分种植户过于依赖农药化肥,大量使用化学药剂防治病虫害,增加了病虫害抗药性,同时对生态环境造成不良影响,降低农产品品质和产量[1]。通过分析吉林省马铃薯种植技术与病虫害防治技术,有助于当地改进马铃薯种植技术,为马铃薯生长创造良好的环境,减少病虫害发生概率,促进马铃薯产业高质量发展。

1选址与选种

马铃薯是一种喜冷凉的作物,不耐高温,适合在17~21℃环境中生长,同时对光照要求较高,在生长期间,叶片光合作用较强,有助于形成块茎,提高块茎产量和淀粉含量,淀粉含量是判断马铃薯质量的重要标准之一。在选址时,尽量远离工业区,避免环境污染,有毒物质可通过空气、土壤、地表水渗透到马铃薯内部,造成马铃薯茎块残留物超标,影响马铃薯质量。其次,还要选择交通便利的地区,便于马铃薯生产、存储、加工运输,扩大马铃薯产业链。根据马铃薯生长特点,马铃薯适合生长在土壤肥沃、土层深厚、透气性较好的砂土或壤土中,实行轮作,前茬作物尽量选择冬小麦、玉米、大豆等,尽量避开甜菜、茄子等茄类作物。尽量选择适合吉林省本地品种,本地品种种植时间较长,对当地环境适应性较好,可提高马铃薯成活率[2]。吉林省早熟品种主要有尤金、吉薯1号、费乌瑞它等。

2育种

育种是马铃薯种植的关键,马铃薯属于块茎繁殖,块茎质量直接关系到马铃薯的生长发育。确定马铃薯品种后,要选择色泽光亮、外部完整的马铃薯作为薯种,将马铃薯薯块切开,使用70%消毒水、3%苏打水或其他消毒溶液消毒道具,消毒后才能切块。切块时,要观察薯块顶芽,从薯种脐部向上斜切,每块重量在25~35g,并预留2个芽眼,切开后检查马铃薯薯块内部是否存在损伤,是否出现瘤块、环腐病、虫眼等问题,若发现问题,则不能使用,以免增加马铃薯病虫害。切块后需晒种,晒种温度为12~16°,将薯块平铺在地面上,2~3d翻动1次。晒种后,按照100:0.1:1的比例将薯块、甲基托布津、滑石粉进行拌种,拌种后将种薯放在通风环境中让伤口愈合后再播种[3]。由于北方春天气温较低,种子处理后,还需进行催芽。在室外向阳地方开挖催芽沟,开挖深度为50cm,宽度为20~30cm,开挖后用塑料薄膜搭建保温拱棚,加快马铃薯发芽。

3合理播种

公主岭市位于吉林省中西部,主要以山地和平原为主,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冬冷夏热,四季分明,年平均气温为5.5°,年平均降水量为594.8mm,无霜期为144d。由于冬季寒冷漫长,早春播种可以让马铃薯提前成熟收获,减少霜冻灾害[4]。当土壤地温连续3d稳定在10~12℃后可以开始播种,早熟马铃薯一般在每年春播马铃薯种植技术及病害防治要点4月份上旬播种,播种前需整地,垄沟设置为30cm,便于夏季排水,每垄宽为70cm,采用穴播方式,每垄种植2行,株距控制在15~20cm,行距为30~40cm,播种后及时覆土,覆土厚度控制在10~15cm,播种深度为10~15cm,播种量控制在6.0万~7.5万株/hm2。

4田间管理

4.1施肥

马铃薯需肥量较大,要坚持有机肥为主、化学肥料为辅,播种前,要施足底肥,满足植物萌芽、分化所需肥料。在播种前,根据土壤肥力,施入一定量的基础肥,基础肥主要以腐熟的人畜粪便为主,用量为4.5万~6万kg/hm2,根据土壤肥力,在基础肥的基础上,还可以添加一定的氮肥,氮肥用量为总施肥量的1/3,其余用来追肥。春播马铃薯追肥时间较早,可以促进马铃薯早结薯、早上市,获得比较高的经济效益。在马铃薯块茎膨大期需进行追肥,不仅可以促进马铃薯块茎膨大,而且可提高马铃薯的抗病害能力。

4.2浇水

吉林省春季气温回升较快,多大风天气,播种后需及时浇水,确保薯块及时出苗,达到保墒保温的目的。浇水采用滴灌方式,可以充分利用水肥资源,降低生产成本。出苗期、盛花期对水分需求量较大,需及时浇水。在结薯初期,需保持土壤干燥,减少浇水次数。在结薯中期,根据天气和土壤干燥情况适当浇水。夏季降雨比较集中,需及时排水,避免雨水淤积在垄沟,滋生病虫害。

4.3中耕管理

马铃薯属于中耕农作物,薯块生长在10~15cm地层中,在栽种过程中,需及时疏松土壤,促进薯块生长发育。在马铃薯幼苗顶土时,需进行第1次培土,第1次培土采用深耕浅培土的方式,有助于提高种植区域地温;苗全20~25d后,需第2次培土,提高土壤温度;在发颗期需进行第2次培土,第2次培土有助于块茎膨大和多层结薯[5]。

5病虫害治理

5.1晚疫病

防治马铃薯晚疫病要做到以下几点:选择抗病害品种,减少晚疫病发生概率。在播种时,尽量选择无病种薯和脱毒薯种,减少马铃薯晚疫病侵染源,尽量选择3年以上轮作土地,可以与葱、蒜、芹菜等非茄科类植物轮作,减少病害发生概率。在夏季要做好排水,避免农田雨水淤积,滋生病虫害[6]。其次,发生晚疫病时,可以选择58%甲基灵锰新、64%的杀毒矾、72%的克露等溶液进行喷洒,相隔7d喷洒1次,连续喷洒2~3次,可以达到防治晚疫病的目的。

5.2病毒病

首先,健全留种制度,建立2、3级留种田,播种时,尽量选择无病毒和少病毒种薯,避免通过种薯传播病源。选择整薯播种,整薯外部有1层表皮,可以防止块茎内部水分和养分流失,又能起到防病毒的作用。在种植期间,若发现病株、毒株,需及时拔除,避免干扰到其他健康植株。及时浇水施肥,满足植物生长需求,提高马铃薯植株抗病能力。

5.3环腐病

环腐病采用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式。第一,加强马铃薯薯种的检疫,实行种薯产地检疫,在检疫过程中,运用先进的仪器设备和技术对种薯进行检查,从源头上保证种薯的安全性。第二,马铃薯环腐病容易发生在盛花期,需做好田间管理,发现环腐病时将病株和块茎一同挖除,并进行消毒。种薯入窖时,需挑选留种薯,尽量避免病薯入窖,以免造成整个地窖种薯感染。第三,采用整薯播种的方式,整薯表皮完好,不利于环腐病病毒的侵袭,也可避免切块感染。

5.4蚜虫

通过田间管理措施防治蚜虫,播种前,翻耕土地、晒田,杀死越冬害虫。定植前,需对土壤进行消毒,杀死土壤中的病虫害。在播种时,可以与玉米套种,起到降温和防止蚜虫传播病毒的作用;物理防治措施是通过黄板诱杀、灯光诱杀、防虫网等方式,捕杀、防止蚜虫进入到种植区域;生物防治是利用生物之间的制约关系抑制或消灭有害生物,达到以虫治虫、以鸟治虫、以菌治虫的目的。七星瓢虫、黄蜂、赤眼蜂等生物是蚜虫的天敌;化学防治方法是最有效的方式,可以喷洒90%乙烯甲胺磷可溶粒剂5000倍液、40%乐果乳油溶液1000倍液、50%辛硫磷乳油水液1500倍。尽量选择无毒、高效的化学药剂,减少对生态环境的污染。要间隔使用化学药剂,不能选择同一种药剂,以免增加害虫抗药性。北方气候比较寒冷,在种植春播马铃薯时,容易诱发晚疫病、病毒病、蚜虫等病虫害,造成马铃薯大量减产。因此,要加强马铃薯田间管理,做好马铃薯病虫害防治工作,确保马铃薯高产、高效。

作者:仲艳梅 单位:吉林省公主岭市园艺特产管理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