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美丽乡村下农业经济的发展研讨

美丽乡村下农业经济的发展研讨

摘要:美丽乡村建设是美丽中国建设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推动我国生态文明建设,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指导价值。我国作为传统农业大国,在发展过程中创造了灿烂的农业文明,然而在农业经济发展过程出现很多亟待解决的现实问题,这些问题既制约了我国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同时也影响美丽乡村建设。因此,有必要针对当前农业经济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一些有针对性的对策和建议,进而推动我国农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美丽乡村;农业经济发展;存在问题;有效对策

党的报告明确提出,农业农村工作仍然全党工作重点,是关系到国计民生的根本问题,在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过程中,要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不断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通过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和经营体系,推动农业经济发展,实施多种经营,不断培养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同时,报告中还明确指出,要加快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建设美丽中国。而建设美丽中国的重点和难点就在农村,只有美丽乡村实现,美丽中国才能够实现;只有农业经济发展,才能为美丽乡村建设和美丽中国建设提供物质基础和经济保障。从这个层面,在美丽乡村建设背景下,应该从我国农业经济发展现状出发,通过推进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来实现乡村振兴和美丽中国建设宏伟目标。

一、美丽乡村建设及其对我国农业经济发展的价值

美丽中国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目标,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有机组成,美丽乡村建设作为美丽中国重要组成,对美丽中国建设宏伟目标实现具有举足轻重作用,同时也关系农业农村发展。美丽乡村建设,不仅影响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水平,也关系到生态文明建设的可持续性。从这个层面看,我们要更加深刻理解美丽乡村建设的现实意义,才能够更好的开展农业农村工作,从而更加有力的促进农村经济发展。

首先,美丽乡村建设有助于推进城乡一体化。美丽乡村建设主要从农村环境和基础设施的进行整治建设,能够推动农村劳动力向城镇转移,不断优化城乡发展,进一步实现城乡生态环境统一规划、统一建设、统一发展的发展目标,实现城乡绿色发展、生态发展,让更多人民群众享受到生态文明成果。通过美丽乡村建设,不断提升农村生态环境和村庄治理水平,进一步缩小城乡之间的发展差距,为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奠定发展基础。

其次,美丽乡村建设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有机组成。党的报告明确提出,要建设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村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社会主义新农村,这一建设目标要求涵盖了美丽乡村建设的基本要素,将美丽乡村建设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有机结合,能够进一步深化新农村建设内涵,进一步提升新型城乡一体化建设水平,完善农业农村基本服务,进一步夯实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基础。再次,美丽乡村建设是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载体。通过美丽乡村建设能够转变农民传统的生产和生活方式,加速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优化农村生产要素,提升资源利用效率,实现农村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有利于节能减排和绿色发展生态目标实现。从这个层面看,将美丽乡村建设作为农村生态文明建设重要载体,不仅有效推动美丽乡村发展,同时还有利于提升农村生态文明建设水平。

最后,美丽乡村建设是践行“五位一体”战略布局的重要举措。美丽乡村建设能够实现农业农村发展,同时还能够在农村民主建设、农村文化事业发展、农村生态环境治理、农村社会治理等方面发挥积极作用,能够从整体上推动农业农村健康可持续发展。总之,美丽乡村建设作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组成,不仅能够推动城乡一体化发展,同时还是贯彻“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的重要举措,通过美丽乡村建设,真正实现农村生态环境优美,公共基础设施完善的总体目标。此外,还能够建立起特色产业鲜明,经营主体丰富的经济发展模式,真正成为农业农村发展的中流砥柱。

二、当前我国农业经济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我国作为传统农业大国,但由于我国农业基础建设薄弱,从事农业生产的农民知识和技术水平有限,农业产业化水平较低,农业生产环境恶化等因素影响,我国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受到很大制约,具体看,主要存在以下几方面问题:

首先,我国农业基础建设薄弱。自古以来我国就是农业大国,特别是在封建社会阶段,创造了灿烂的农业文明,经过几千年的农业发展,为当代农业发展积累了丰富的种植经验,并形成系统的农业种植技术。但随着时展,传统农业生产经验和技术对农业发展作用越来越小,特别是与现代化机械生产相比差距越来越明显[1]。诸如,我国农田水利建设滞后,绝大多数农田还不能得到有效灌溉,靠天吃法问题始终没有得到有效解决,甚至有些地方为提升土地产量不得不采取用桶提水的传统办法,由于缺乏现代化灌溉,农作物生长始终不能得到有效保障,农作物产量提升有限。此外,在农田播种和管理环节,由于现代化机械还没有普及,播种和田间管理依然需要体力劳动者,施肥、除草和收割多数由农民自己完成,这种落后的农业生产方式不仅劳动生产效率低下,同时其产量和质量也很难满足市场需要,由于农业基础建设薄弱,我国农业经济始终发展缓慢。

其次,农民的知识和技术水平有限。随着时展,我国经济社会得到快速发展,我国经济总量已经稳居世界第二位,东部沿海城市发展已经与发达国家城市发展十分接近,并且创造了大量就业岗位,很多农民面对城市吸引,更愿意脱离农村传统种养殖业,到城市谋求发展,而留下来从事农业生产的多是老年人和妇女,这些人不仅缺乏现代生产知识,在种养殖技术上也多采取传统模式。农业发展的核心是人才,而当前农村经济发展最主要问题就是缺乏人才,缺乏懂得现代化知识和技术的现代化农民。一方面,由于留下来的农民文化素质有限,对于现代化知识和技术掌握不够透彻,也很难将这些知识和技术运用到实际种养殖之中。另一发面,由于我国农民缺少系统教育体系支撑,很多农业先进技术缺乏传播路径,农业管理部门对于农民教育重视程度够,也导致农民的知识和技术始终得不到更新,制约了农村经济发展。

再次,农业产业化水平较低。随着我国经济不断发展,国民物质生活水平进一步提升,人们对农产品质量和种类也提出了更高要求。但从当前我国农产品生产角度看,多数农民在农产品生产上还没有与市场进行有机结合,仍然按照传统农业种植方式进行农产品生产,因循守旧的小农思想让农民不愿意尝试畜牧、花卉等新型农产品,单一种植模式阻碍了农业经济发展[2]。同时,由于我国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还在培养和发展过程中,农业发展仍然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为主,农业发展缺乏规模效益,农产品销售缺少有效渠道,仅仅依靠农民个人零售单打独斗很难将农业产业做大做强。此外,由于农业产业化水平较低,农业龙头企业发展制约条件较多,很难形成农产品产业链条,农业产业化发展严重脱节,从农产品生产,到农产品运输、储存,再到农产品销售,各个环节脱节,时常造成农产品价格较低伤害农民积极性问题,这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农业经济发展。

最后,农业生产环境恶化。土地资源遭到破坏,农业生产环境亟待改善。美丽乡村视野下,农业经济发展不仅要注重产量和效益,更要注重农业生产环境和土地资源的使用情况,当前,伴随农村经济的迅速发展以及城镇化脚步的加快,农用耕地被占用的现象较为频繁,由此,农业生产用地在逐渐减少。加之,在农业生产过程中,部分农民的环境保护意识、生态意识不足,或是没有认识到土地可持续利用的重要性,生产方式较为粗放,导致土地资源被破坏,出现水土流失、土地沙化等问题。长此以往,农业经济发展的可持续性面临威胁,水土资源受到侵害,土地贫瘠,在失去优质土地资源基础之上,农业经济发展也失去赖以生存的基础,不仅阻碍了农业生产和发展,从更深层次意义看,也影响了农民的生存和发展,这也背离了美丽乡村建设的目标。

三、美丽乡村视野下我国农业经济发展的对策

美丽乡村视野下我国农业经济的发展要注重“生态”,彰显“美丽”,既要符合美丽乡村的建设构想,又要满足农业经济发展的需求。

第一,农业经济发展要以可持续发展为原则。

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对于我国美丽乡村建设、农村宜居环境的营造、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都具有重要意义。伴随农业经济的发展,当前我国国民经济发生显著变化,农业经济发展在取得成效的同时,也面临新的挑战。推动我国农业经济走向国际化是主要趋势,为此,如何走向国际化是必须深思的问题。在国际社会中,我国农业经济发展相对滞后,竞争压力也在不断加大,在这样严峻的形势下,我们既要加大农业经济的发展力度,同时也要加大对农村环境的保护力度。而要实现二者的平衡发展,我们始终不能脱离可持续发展这一根本原则,同时这也是当前农业经济发展和美丽建设的应有之义。

第二,农业经济发展要以农业现代化为目标。

结合当前我国农业经济发展的现实条件,我们应进一步加大对农村地区的投入,提高农业现代化水平。具体来说,应考虑如下方面:其一,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美丽乡村视野下,农业经济发展要兼顾农村环境和基础设施建设,如水利、电力、道路等。此外,还应注重合理布局,科学规划,各乡镇应做到统筹规划,互相监督,坚决遏制贪污受贿等歪风邪气[3]。在资金使用上要确保资金用到实处,为此,乡镇部门要做好详细的记录,上级部门做好严格监督和管理,同时还应积极听取当地村民的意见,发现问题和布局不合理时及时整改。其二,提高农业生产的机械化水平。农业生产的规模化与集约化是农业经济发展的主要趋势,为此,应进一步提高农业生产的机械化水平。国家应鼓励机械企业的发展,鼓励农业技术创新,同时也应出台一些鼓励农民使用农业机械的政策,而对于价格较高的机械设备,可以通过集体公用的形式来解决。简言之,美丽乡村视野下,农业经济的发展更要注重规模化和机械化,如此不仅有助于提高农业生产的产量,为农民获取更多的效益,同时也距离美丽乡村的目标更进一步。

第三,农业经济发展要积极打造产业化链条。

我国作为农业大国,具有农业资源丰富、气候种类多样等优势,这也为我国农业经济发展带来了更多的可能。当前我国农业经济发展应因地制宜,结合不同地区的气候、土壤等条件,选择合适的农产品。传统农业经济发展中,农产品销售是一个大问题,现代农业经济条件下,农业经济发展更加注重产业化,利用现代信息网络技术的有效推广,为农产品生产、包装、销售一体化创造了有利条件。农业经济产业化链条的打造有两个优势,一方面,有助于将农产品与消费者对接,避免资源浪费,增加农民收益;另一方面,有助于收集市场反馈信息,优化农产品结构,农产品生产要适应市场需求,打造产业链条能够降低农民的损失,同时也有助于增强农民参与农业生产的信心。除此之外,各级政府在推进农业产业化发展进程中应发挥积极作用,为农产品销售拓宽渠道,对农民生产何种产品、使用何种生产技术提供必要的指导,惟其如此,才能实现农业产业化发展的目标。

第四,农业经济发展要发挥农民主体作用。

农民作为农业经济发展的主体,不仅关系着农业经济的发展成果,同时也关系着美丽乡村建设的进程与成效。美丽乡村不仅包含环境的改善,同时也应包含文化、知识等基本要素,因此,普及农业知识,提高农民的整体文化素质和技术水平也是重要内容。长期以来,农民在农业生产中常常以经验为主,缺少系统的农业知识,随着农业生产技术的发展进步,原有的农业生产方法迫切需要革新。那么,农民首先就要认识到农业知识、农业技术对农业生产的重要作用,并能够自觉学习农业生产知识和技术。从国家层面来说,可以发挥社会舆论、媒体等的引导作用,或是出版相关书籍,开展职业教育和继续教育等,为农民知识提升和技能提升提供支持。此外,还可以组织农业专家深入到农村地区,推广农业知识,传播农业技术,或是鼓励具有丰富农业知识的人们回家乡,到农村地区发展[4]。总之,通过采取一系列措施,旨在提高农民的整体文化素质和农业技能。从农民角度和村集体角度出发,可以组织不同村组之间的交流与互动,传播自身的优势,相互借鉴和学习,懂得利用先进的农业技术开展生产,面对病虫害积极寻找应对之策,同时也要总结经验教训。要言之,农民是美丽乡村建设的实施者,也是农业经济发展的主体,不论从何种角度考虑,都应首先让农民变得更有“魅力”,乡村才能更“美丽”。

第五,农业经济发展要注重土地利用率的提高。

按照我国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对于农田征用有严格的限制,这也为我国发展绿色农业提供了法律保障[5]。美丽乡村视野下,农业经济发展更应该注重生态环境的改善,传统的粗放式农业经济发展方式显然是对农业的可持续发展不利的,甚至会对农业经济发展造成致命的损害。当前,我国积极推行农村土地流转政策,对于提高农业土地利用率有积极意义,但是,在土地流转过程中我们也遇到许多困难和阻碍,为此,应进一步利用法律法规等手段,规范流转标准和流转程序,全面保护现有的土地资源。各乡镇政府应积极相应国家的号召,鼓励建设能源节约型农业,并做好资源的回收和再利用工作,提高农民的环境保护意识,在农业生产中尽量避免使用农药。同时,在农产品销售环节中,也应鼓励绿色食品的生产,对环境资质等进行严格审查,对农业污染企业严格查处。此外,在推进绿色农业发展进程中,我国还应提高农产品的检测检验标准,通过高标准、严要求,来推动农业经济向绿色、健康、可持续的方向发展。

总而言之,作为一个传统的农业大国,在现代农业发展过程中既具有明显的优势,同时也面临许多新的挑战。美丽乡村视野下,我国农业经济发展更应注重可持续发展、绿色发展,加速农业经济的现代化和产业化进程,而要实现这一目标,既要依靠法律、政策手段对农业经济生产行为进行规范和约束,还要对现代农业的发展给予政策倾斜和引导。既要从政府视角出发,发挥政府的推动作用,还要体现农民在农业经济发展中的主体地位,不断提高农民的综合素质和能力。

参考文献:

[1]罗一鸣.我国农业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当代经济,2016(05):74-75.

[2]白玉娟,龚曼薇.我国农业经济发展中的金融支持问题与对策[J].安徽农业科学,2015

[3]马春香.我国农业经济发展存在问题与对策[J].江西农业,2017(07):119.

[4]卞伟伟.我国农业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J].农技服务,2017

[5]石云.我国农业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财经界(学术版)

作者:曾磊 刘静 单位:1. 河北大学管理学院 2. 河北省科技工程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