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经济学期刊摘要中作者自称语的对比

经济学期刊摘要中作者自称语的对比

摘要:采取基于语料库的方法,对比研究中美经济学期刊摘要中作者自称语的类别和频数分布。结果发现:美国经济学期刊主要使用第一人称,总体上凸显了作者身份;中国经济学期刊多用物称,总体上隐匿了作者身份。第一人称复数虽然在中美经济学期刊摘要中均有出现,但是频数差异显著,而且美国期刊作者主要用其凸显高风险性的“原创者”作者角色,中国期刊作者则借之表明低风险性的“实验操作员”和“论文设计者”角色。

关键词:经济学期刊;摘要;自称语;作者角色

一、引言

作者自称语作为学术语篇互动元话语的一个重要子项,是作者表达研究立场和态度时高频使用的元话语资源,关系到作者主体性身份的显现程度。作者自称语之中的第一人称代词得到语言学界的高度关注,诸多研究探讨了其在中外学术语篇中的使用情况,如彭芹[1]等对比了中外岩土类期刊英文摘要中的第一人称代词,发现国内期刊鲜见使用第一人称,提醒相关学科的学者和编辑予以重视。李民[2]等考察了中国学者与英语本族语者在学术论文中对第一人称代词使用的异同,得出前者多用第一人称代词的复数形式凸显团体属性、后者多用单数形式强调研究独特性和新颖性的结论。高霞[3]基于可比语料库研究发现中外学者间第一人称代词的使用差异显著,但差异倾向并不一致。相比之下,作者自称语作为一个整体得到的关注则少得多。不同的学术团体会以其独特的方式进行交流和互动,跨学科语言差异正逐渐成为学术英语研究的新热点[4]。经济学学科论文摘要是否呈现相似的特点?这值得进一步的研究。有鉴于此,本研究尝试考察中美经济学期刊摘要中作者自称语的使用情况,探索并阐释其共性与差异。基于语料库的定量统计和对索引行的定性分析,本文尝试回答以下问题:1.中美经济学期刊摘要中,作者分别使用哪些自称语?频数是否有差异?2.所体现的作者角色是否有差异?有何差异?背后的原因何在?

二、语料采集与研究方法

本研究通过随机抽样的方法自建两个小型英文语料库:中国经济学期刊摘要语料库(简称CNC)和美国经济学期刊摘要语料库(简称USC)。前者语料选自国内经济学顶级期刊《中国工业经济》,后者语料摘自美国经济学顶级期刊AmericanEconomicReview。为了保证较好的可比性,两个语料库只收录上述两个期刊同一时段(2018年)的摘要文本,且均由随机抽样的50篇英文摘要组成。语料库的库容方面,CNC为15092词,USC是6502词,可见平均篇幅上,中国经济学期刊摘要远超美国,高达2.3倍之多。有鉴于此,统计节点词频数的时候,本研究不但报告其观察频数,也列出每万词中出现比率的标准化频数,以保证可比性。使用Antconc软件,分别在两个语料库中检索各类作者自称语:第一人称复数词“we、us、our”、第一人称单数词“I、me、my”、第三人称词“theauthor(s)”、物称词“this/thestudy/research/paper”。对于作者自称语缺省的情况,本研究首先利用正则表达式检索被动语态,其次通过人工方式识别语义上省略“bytheauthor(s)”的索引行。各类自称语的频次数据绘制成表,进行横向、纵向比较,并通过观察索引行进行分析、解读。

三、结果与讨论

(一)作者自称语的种类与分布

就自称语总数而言,CNC语料库的观察频数高于USC,但是标准化频数呈现迥异的结果,中国经济学期刊中的作者自称语总数显著少于美国(153.1:259.9)。作者自称语是构建作者身份的重要手段,而中国作者缺乏对其充分的利用。 另外,从表1亦可直观发现三个基本特点:1.中国经济学期刊摘要主要使用物称型作者自称语(如“本文”“本研究”),而美国经济学期刊摘要则主要采用第一人称代词(如We/I等);2.第三人称代词(如“笔者/theauthor(s)”)在中美经济学期刊摘要作者自称语中均未出现;3.在作者自称语“缺省”方面,中美期刊摘要差异显著,标准化频次比为29.8:4.6,中国远高于美国(近6.5倍)。中国作者之所以衷情于“本研究”这种物称型自称语,一般认为主要原因是物称符合学术语篇要求的公正、客观和严谨,也符合国内期刊论文摘要写作规范。美国同行广泛使用第一人称自称语,则源于第一人称具有直接高效和行文流畅的优势,有助于简明扼要地阐述原作的内容。另外,中国学界倾向于认为第一人称显得主观,影响学术结论的客观性,而美国学者相信第一人称不仅不妨碍学术语篇的客观性和科学性,反而更有利于作者推销自己的成果和观点,有助于自己的研究得到编辑、同行和读者的认可,增加自己论文被同行检索、下载和引用的机会。此外,美国作者将论文视为辩论性语篇,需要双向的互动、参与和介入,因而在众多作者自称语中,第一人称最具吸引力。第三人称是“折衷”性的作者自称语,既无第一人称的“高调”也无物称的“低调”,理论上比较符合中国学者的心理,而语料库数据证实第三人称不仅被美国作者遗弃,也未得到中国作者的青睐。作者自称语的缺省是依靠被动语义结构来实现的,如例1。被动结构的优点是简洁明了,丰富句式,结构紧凑,信息密集,便于体现学术语篇的客观性。但是,过度使用会造成摘要行文单一,句子变得冗长且缺乏活力,影响文字经济性和可阅读性,如例2,为了缺省作者隐藏身份而强行使用被动语态,反而造成句子头重脚轻,伤害了摘要的可读性。而且,频繁地以“去人称化”的方式隐匿作者会形成“冷冰冰”的印象,导致摘要缺乏“人情味”,削弱吸引力,影响论文在学术话语社区的宣传和推销。中国学者表现出的对被动语义结构的滥用和误用,非但不会增强学术语篇的客观性和严谨度,反而违背了在学科同行中推介自己研究成果的初衷。中国经济学期刊摘要中,作者自称语以物称为主(占57.1%),辅以第一人称复数自称语(占23.4%)和缺省自称语(占19.5%);在美国方面,作者自称语中,第一人称占绝对统治地位(89.9%),其中以复数为主,亦不乏单数。特别指出的是,第一人称虽然在中美经济学期刊摘要作者自称语中均有使用,但是频次差异显著(248:21.5),美国远高于中国。此外,中国经济学期刊摘要中未出现第一人称单数自称语,而在美国方面,第一人称单数的频次甚至高于物称(21.5:18.5)。不同的作者自称语在学术语篇中具有相异的特征和效果。第一人称自称语体现作者敢于彰显自己的权威和自信,勇于凸显自身学术贡献,不回避自身的学术责任;其中,第一人称复数能体现较强的作者参与度和贡献度,第一人称单数更是展示作者权威和信度最强有力的标志语。在凸显作者的角色和地位方面,第三人称效果稍逊于第一人称。物称即非人称或以抽象实体指称,如“本文”“本研究”,其本质是隐藏作者身份,意在强调学术研究的客观性。借助被动句式形成的作者自称语缺省情况,其实质是使作者回避,让作者彻底隐身,以期获得研究客观性的认同。也就是说,表1数据揭示了一个道理:中国经济学期刊摘要中,作者身份多被隐藏,甚至彻底隐身,但是通过少量的第一人称复数得到一定的“曝光”,却未曾通过第一人称单数得到强烈的凸显;而在美国经济学期刊摘要中,作者身份得到充分的“曝光”,甚至被强烈地凸显。这种巨大差异可能源于中西方文化的差异。中国文化强调集体主义和中庸之道,个人不喜欢出头、冒尖,惯于隐藏身份,一般不高调宣示个人贡献,而西方文化奉行个体主义,认为个体身份高于群体身份,强调个体,重视个体独立性、个体责任。因而,相比中国,西方学者在学术语篇中更勇于用第一人称表明自身立场、态度、自信和权威,强调自己的学术贡献和学术责任。这一点在中美第一人称单数的使用频次差异上得到充分的印证。第一人称复数在中美经济学期刊摘要作者自称语中均有出现,起到了凸显作者身份的作用。然而,其所体现的作者角色是否有差异?本研究继而进行了更深一步的考察分析。

(二)作者自称语“we”体现的作者角色

根据柳淑芬[5]的分析框架,第一人称在学术语篇中可以体现四类角色,即原创者、观点持有者、实验操作员、论文设计者,具体如表2所示。原创者主要用于报道研究结果和结论,体现了最高的风险性和责任度,在本研究的语料库中主要通过find、conclude等谓语动词实现。观点持有者属于较高风险性和责任度的角色,可以展示作者的学术观点,主要与argue、claim等谓词搭配。实验操作员属于较低风险性和责任度的作者角色,用于陈述研究方法与过程,借助exploit、use等谓词实现。论文设计者是风险性和责任度最低的作者角色,一般用于介绍研究目的与内容,搭配的谓词主要是examine、study、explore等。本研究探索并阐释中美经济学期刊摘要中作者自称语“we”所体现的作者角色之异同。结果显示,中国经济学期刊摘要中,共出现37次第一人称代词“we”,其中,出现频率最高的是作者风险性最低的角色“论文设计者”,每万词的标准化频数为9.3;其次是作者风险性较低的角色“实验操作员”,标准化频数为8.0;而高风险性的作者角色“原创者”和“观点持有者”出现频次偏低,标准化频数分别为4.0和3.3,合计尚不及低风险性作者角色的任何一个子项。相比之下,美国经济学期刊摘要中,第一人称代词“we”共出现了100次,出现频次最高的是作者风险性最高的角色“原创者”(标准化频数为109.2次),占比高达71%;其余依次是“论文设计者”(20.0次)“实验操作员”(16.9次)和“观点持有者”(7.7次)。综上所述,第一人称代词“we”在中美经济学期刊摘要中体现出了不同的作者角色,在前者中主要体现低风险性的作者角色,有助于降低作者责任度,在后者中则重点体现高风险性作者角色,有利于凸显作者的学术贡献。由此可见,第一人称代词“we”在中美学术语篇中虽然同样起到凸显作者身份的作用,但是微观效果却仍有差异,相比中国经济学期刊,美国更为高调,更能突出作者的学术贡献。在学术语篇中,第一人称能够彰显作者的主体性,体现作者对研究的高参与度和高介入度。第一人称的使用既有优点,也有缺点。优点在于能够凸显作者的学术贡献,帮助作者在学科话语社团中构建权威学者身份,助推作者在论辩性学术语篇中亮明身份、赢得主动,也有利于作者在竞争日益激烈的学术界兜售和推介自己的研究成果。缺点在于,对作者身份的凸显,意味着作者需要承担更大的风险和责任,容易招致学科同行的质疑和批评。或许正是因为这一缺点,中国学者使用第一人称时才有所保留,即使用到第一人称,也会规避第一人称单数,只取第一人称复数;即便用到第一人称复数,也会偏向表现低风险性的作者角色。究其深层缘由,可能主要与中国的文化传统有关。在集体主义文化风格和中庸思想的影响下,中国学者二语写作中往往偏于保守、力求稳妥,虽然希望凸显个人学术贡献,增强个人影响力,但是不愿冒着被同行批评和诟病的风险,背负过重的学术责任。中国学者隐匿作者主观自我和趋于使用低风险、低责任度的保守做法,固然有助于减少来自同行的质疑和发难,但是同时也错失了推介学术成果和构建学术身份的良机。在《中国工业经济》期刊上的往往都是中国顶尖的经济学研究者,未来会是向国际期刊投稿、实现中国经济学学术研究成果走向世界的重要力量。因此,高水平的研究者更应关注国际学术写作惯例与风格,强化对英文学术写作规范的习得,走出母语汉语谦虚谨慎的文风束缚,在合适的语境中有意识地多用第一人称,并敢于通过第一人称展现自己的研究结论和学术观点。

四、结语

本文基于自建的微型语料库,对比分析了中美经济学期刊摘要中作者自称语的使用情况,有以下研究发现:美国经济学期刊主要使用第一人称代词,其中以“we、our、us”复数人称为主,亦不乏单数人称“I”,总体上凸显了作者身份;国内经济学期刊多用物称,同时辅以第一人称复数和缺省主语的被动义结构,总体上隐匿了作者身份。第一人称代词复数“we”虽然在中美经济学期刊摘要中均有出现,但是频数差异显著,而且美国期刊作者主要用其凸显高风险性的“原创者”作者角色,中国期刊作者则借之表明低风险性的“实验操作员”和“论文设计者”角色。造成以上差异的现实原因主要是中美学术写作规范的不同要求,深层原因则主要是中美文化风格的差异。随着我国对学术成果“走出去”的呼声越来越高,未来将有更多的中国学者向国际期刊投稿。建议国内摘要的写作规定早日实现与国际规范接轨,在学术语篇中解禁第一人称,允许论文作者适当地展示自己的学术贡献,一来提高文章可读性,二来彰显学术自信和文化自信,促进中国本土学术成果的对外传播。

作者:程张根 曹琳 汪雅雪 单位:安徽商贸职业技术学院 人文外语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