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农业科技期刊科研成果转化问题探析

农业科技期刊科研成果转化问题探析

摘要:农业科技期刊汇集了丰富的农业信息,是农业科研成果展示的重要平台。结合农业科技期刊的特点,阐述了农业科技期刊在科研成果转化中作用,从期刊定位、把控研究热点和信息沟通渠道方面分析了制约科研成果转化的因素,提出了促进科研成果转化的措施;通过增强互动交流,提升期刊品牌效应,做好选题策划,开设成果转化栏目,充分利用全媒体传播等方式,建设多功能全方位的优质全媒体平台。

关键词:农业科技期刊;成果转化;作用;影响因素;对策

我国的农业科技期刊主要由高等院校、科研院所、行业协会或国家农业相关部门主管主办,汇集了农业领域内科研信息资源,在农业信息服务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桥梁和中介的作用[1]。农业科技期刊是农业科学研究和农业技术推广的重要平台,是记载、报道、传播农业科技信息的知识载体,是报道农业新成果、推广农业新技术、推动农业科技创新、提高农业科技人员素质的重要平台,在农业技术创新和新成果推广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2]。在我国科技体制中,科学研究与企业生产相互独立,双轨运行,造成科研成果转化中的被动局面,致使我国的农业科研成果转化率较低,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也明显低于美国和其他一些工业化国家和地区[3]。

1我国农业科研成果转化的特点

我国由南向北气候差异较大,不同地带的气候、土壤、水文等自然条件相差很大,农业生产的规律各不相同,适宜栽培的农作物种类及品种各有特色,种植形式和栽培技术也存在较大差异,形成农业发展模式的复杂多样性,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农业科研成果的适用性及推广程度[4]。目前我国农业生产经营的主体类型复杂,构成了类型多样的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受体,它们对农业科研成果转化的接受程度受到其发展状况和经营水平的影响。农业科研成果的转化是将其应用推广到农业生产过程中,而农业生产周期长,导致成果转化具有较长的周期。另外,由于机制与政策的局限性,研究成果的主体没有成果转化的任务和需求,因此,缺乏专业的科研成果推广的群体和平台。

2农业科技期刊在科研成果转化中的作用

2.1农业科技期刊是成果与交流的平台与媒介

大量的科研成果从期刊平台,这是科技期刊拥有的科技成果转化的核心要素。体现了一定层次的农业科研水平和成果质量,它不仅是科研成果的主要渠道,也是行业内研究者进行学术交流的有效平台,在被各大数据库收录后,凭借期刊的影响力,受到不同程度的关注,促进了供需双方交流,为作者与读者、科研人员与企业的交流提供了媒介,成为知识共享的平台。

2.2农业科技期刊是农业科研成果传播和转化的桥梁

农业科研成果的转化是一个系统工程。科研成果只有在生产实践中得到验证,才能转化为实际生产力。农业新品种的选育一般要经过几年甚至十几年的研究,投入大量科研经费以及各种资源才能取得研究成果,在一个科研人员的研究生涯中可能并没有几项成果问世,但往往很多成果审定后,并不能很快被市场接纳,有些终究只能是作为一项研究成果而不能转化,市场的认可是成果转化的必要条件。因此,科研成果与企业需求的结合,才是成果转化内在动力。当农业研究成果通过在农业期刊上发表,被同行或农业从业者所了解,应用于生产实践后,方能转化为生产力[5]。

2.3期刊平台的专家团队有利于专业成果的转化

期刊编委会的专家、核心审稿专家以及发表研究成果的科研人员都是科技期刊平台的重要科技力量[3],他们是专业领域的专家学者,了解科研的发展动态,对科研成果有着权威的判断和认定,对成果转化有可行的意见,这些都大大提高了科技成果的转化率。

3农业科技期刊在科研成果转化中的问题

我国的科技期刊数量有5000多种,每年出版的科研成果达数十万项。资料显示,我国科研成果的转化率大约为25%,而最终转商的不到5%。欧美国家的成果转化率较高,尤以德国为首,可达80%以上[3]。随着科研经费投入的不断加大,我国每年产生的科研成果超过3万项,但仍未改变我国科研成果转化率和产业转化率双低的情况[3]。农业科技期刊是农业科研成果的重要平台,当农业研究成果在农业科技期刊上后,方可得到社会上的公开承认,标志着农业科研成果被真实科学记录,作为文献资料而贮存。科技期刊在科研成果转化中存在的问题较多,其主导作用有待提升。

3.1期刊定位

农业科技期刊根据其学术水平及应用性可定位为学术类、技术应用类和科普类,成果转化主要涉及前两者,其中学术期刊以理论研究为主,技术型期刊以实用技术和新品种推广为主。期刊关注更多的是影响因子和被引情况,以及在同类期刊中的排名。科技期刊的受众主要是科研单位和高等院校,很多科研人员更重视基础研究和课题级别,并非以科研成果未来产生的社会、经济效益为目标,对成果应用和后期开发重视不够。通常审稿主要是审核作者稿件的试验设计和研究方法是否合理,对其是否存在可推广科研成果并未重视,形成期刊比较保守的录用风格,也使来稿出现一定程度的同质化性倾向。

3.2把控研究热点

随着每年中央“一号文件”的出台,农业政策的聚焦和研究热点的追随是所有与农业相关单位的头等大事。针对科研方向,政策热点在哪里,研究经费就在哪里,研究成果就在哪里。国务院印发《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6]在构建乡村振兴新格局、加快农业现代化步伐、发展壮大乡村产业、建设生态宜居的美丽乡村等方面进行了规划部署,提出乡村振兴战略主要在产业、文化、人才、生态、组织这五方面实施振兴,力争到2025年使我国农业农村现代化取得重要进展。可见乡村振兴战略是当前我国农业发展的主线,农业科技成果也是围绕这一线索不断产生。农业类期刊应与时俱进,跟上时代的步伐,及时报道与乡村振兴战略相关的成果。可是很多农业期刊并及时未调整发行节奏,还是在原有框架下自传运行。

3.3信息沟通的渠道

农业期刊与科技成果转化本来都是农业成果的体现形式,但它们似乎是在两条轨道上各自运行。农业科技期刊刊发的文章很多只是试验性的,缺乏实质性创新,成果和专利较少;而每年各省科技主管部门评选出大量的科技进步奖、科技发明奖等,在申报前和获奖后,科技期刊对其工作并不了解,对其是否能够进行成果转化也无从知晓,这种信息的盲区,也是造成农业科技期刊与农业成果转化失联的主要原因。

4农业科技期刊促进成果转化的对策

4.1期刊与科研管理部门和农业成果转化平台联手,促进信息共享和成果推广

期刊刊出的大量论文本身就包含有丰富的科研成果信息,科研管理部门掌握有研究人员、研究项目、研究成果的所有信息,农业成果转化平台拥有大量的企业群体,3个平台携起手来,利用各自的优势建立平台联盟,形成资源和信息共享,为科研单位和企业牵线搭桥,组织科研交流与产业论坛,构建产学研联盟,建立行业交流群,为科技成果转让提供信息,让期刊成为地区或行业科研成果的平台,从而提升期刊的市场影响力,获得企业的资金支持,加速推进科技成果转化,为社会经济发展服务[3]。

4.2发挥创新引领作用,提升期刊品牌效应

我国科研成果转化率低的原因与成果产出与企业需求的脱节有关,提高成果转化率,就应使科研项目与企业对成果的需求精准对接,将企业引入科研环节,形成产-研一体化,共同申报科研项目,使企业主动参与到科研创新和成果转化中来。在这个过程中,应发挥市场主导作用,引导科研院所将研究方向与产业发展相融合,使研究成果更符合市场需要。科技期刊对吸收和的信息拥有优化和导引作用,能准确把握研究热点和科研趋势,发挥平台作用,促进研究成果向生产力转化,具有一定的组织优化作用,对于知识创新过程中的科研成果的存储和传播有着一定的促进作用。农业科技期刊要抓住成果转化的机遇,坚持社会效益第一的原则,借助成果的推广转化,宣传期刊的核心竞争力,不断提高期刊的质量水平,塑造符合自身特质的刊物,打造良好的期刊品牌,削弱新媒体对传统媒体的影响,吸引高水平的稿件投向本刊,继而会有更多的企业关注期刊平台,形成良性循环。

4.3做好选题策划,开设成果转化栏目

打造个性化期刊,前提是期刊的准确定位和科学选题。我国现有的农业科技期刊中还未见有专门的成果转化栏目,就需要调整期刊的栏目设置,增加特定栏目,或者出版成果专刊或特刊,突出这一工作的重要程度。栏目设置要有特色、有深度,符合读者需求。期刊编辑要有计划地进行相关调查,收集有关选题信息,通过整合分析,从中寻找有关的选题方向进行选题策划。农业科技期刊要即时关注该领域的重大研究项目、优秀成果和最新技术,跟踪报道农业领域的研究热点,根据自身需要调整刊物结构。比如,追踪农业科研热点,结合乡村振兴战略,策划和约稿关于美丽乡村规划、化肥农药减量减排、生态循环农业、农产品质量安全等方面的主题文章。在选题策划上,要将成果转化作为期刊发展的特色和契机,主动牵线搭台,做好科研人员与企业间的第三方桥梁的作用,筛选和建立可转化成果库,密切追踪其进展动态,及时捕获出版和转化机会。面对科技发展的日新月异和科研成果的推陈出新,发挥科技期刊的时效和传播功能,对于成果应及时发表,有利于相关领域的需要者及时得到科技成果的相关信息,利于成果转化[3]。

4.4充分利用全媒体传播

农业科技期刊网站平台应结合自身的主体优势,由单纯的文字信息传播,转为综合、多媒体、立体关联的信息传播[5],通过链接的方式,对文章中相关的信息点进行深层次的介绍和引导,通过立体阅读、新闻链接和应用技术视频讲解,确保信息的内容严谨、真实和准确,达到依托网站平台的丰富信息及其权威性吸引读者,起到提升期刊网站传播合力的目的。在多主体的期刊群平台上,可搭建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平台,除科研机构和企业外,还应融合金融、法律、媒体以及第三方技术转移组织等机构,提供多方位全面支撑服务,加强资源的整合与信息的共享,强化平台内外的沟通与联系,深入挖掘与梳理各类需求,通过线上线下结合,建立一个覆盖全国的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联动交易网络[7]。新媒体的传播形式丰富,传播面更广,传播速度更快,外挂或嵌入期刊平台后,对期刊的总被引频次、影响因子和即年指数都有一定的影响[8]。因此,农业科技期刊在注重质量的同时,要借助于各种媒体形式,通过主体网站、微博、微信等,组织开展微策划、微直播、微调查等活动,采取新闻化、碎片化等新媒体手段,以视频、音频、图文并茂的方式,线上线下合作,追踪热点话题,实时采集,即时发稿[9],加强期刊的全方位宣传,提升平台的影响力,建立期刊的品牌效应;重视新媒体平台的维护,形成其办刊特色和内容风格,增加读者对期刊的关注度,提高期刊的知名度[10]。

4.5农业科技期刊参与科研成果转化的其他方式

科技期刊可采取灵活多样的方式,以期刊为平台,为企业部门提供培训和咨询服务;结合专业会议和专业活动进行宣传,通过主办技术研讨会或者产品展示会等形式进行成果推广;也可通过提供定制服务的形式参与成果转化。农业科技期刊的受众者中有大量技术成果潜在用户,但由于种种原因,不少科研成果只停留在实验室阶段,要达到产业化还需做大量的后期研发工作;许多企业的技术或专利,因供求信息的不对称,未能得到开发和应用,这就为科技期刊提供了组织参与特定研发项目的空间。此外,农业科技期刊还可以通过联合传媒机构,合作搭建新媒体传播平台,对农业科技期刊促进科研成果转化起到协同共进的作用。

5小结

农业科技期刊既是先进农业科研与技术的载体,又是传播媒介和推广渠道,其核心要务就是将优秀的科技成果推广出去,使先进的科学技术转变为实用生产力。所以,面对农业科技成果的不断产生,农业期刊应精准定位,找准成果转让对象,提高科技期刊在成果转化中的参与度;要不断打造自身的品牌效应,创建成果、文章、宣传于一体的全方位融媒体平台,多渠道、全方位传播农业科技成果的新观点、新技术和新发现,既能为受众者提供技术指导,还可以开阔视野,启迪思想,创造出更大的生产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