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校媒合作的卓越新闻传播人才培养思考

校媒合作的卓越新闻传播人才培养思考

摘要:在实施卓越新闻传播人才培养计划的过程中,贺州电视台从实际出发,探索卓越新闻传播人才培养途径。他们采取校媒合作的方式联合培养卓越新闻传播人才,并将创新教育与新闻传播专业教育相结合,着力推进新闻传播教学改革,提高卓越新闻传播人才培养质量。

关键词:卓越新闻传播人才;培养;《潇贺往事》;纪录片创作

2018年6月25日,《潇贺往事之红色记忆》在贺州电视台播出,开创了广西高校学生以班为单位批量制作、媒体批量播出的先河。该片的播出是贺州学院作为一所地方高校在应用型人才培养方面取得的突破性成果,也是贺州学院与贺州市广播电视台“共同选题、统一风格、统一时长、学生制作、教师指导、达标播出”,校媒深度合作取得的阶段性成果。

一、创新合作模式,实现优势互补

抓住业界转型的契机,创新校媒合作教学模式。贺州学院从实际出发,及时组建“卓越新闻培养班”,实施卓越新闻传播人才教育培养计划,加大实践课程在人才培养方案中的比重,培养学生的新闻及纪录片内容生产能力。

(一)新闻教学与新闻实践严重脱节长期封闭式的教学模式,导致理论与实践分离,学习与实用脱节。虽说学校对学生毕业前都会安排几个月的实习,但一般来说媒体大多不愿意接收。究其原因,主要是学生仅有理论知识,很少或没有实践,面对摄影摄像设备器材一问三不知,更谈不上编辑、制作和设备的使用了。而此项实习科目又是学校必走的程序,如果媒体方面过多地接收实习生,不仅帮不上忙,有时还会添乱,成为媒体的一种负担。正因如此,学校为了完成学生的实习任务,有的甚至只好给媒体一大笔实习费用才能勉强安排学生实习。

(二)共同签订合作协议,培养实践型新闻传播人才一方面,学校想培养应用型、实践型的新闻人才,离不开业界媒体,就必须有体验性、实践性的平台;另一方面,媒体所需的应用型、实践型新闻人才又离不开学校;双方的共同需求,迎来了合作的春天。2016年12月,贺州市广播电视台等媒体与贺州学院签订了“共同培养卓越新闻传播人才培养计划”协议。这次合作一改过去那种实习三五个月简单的放羊式的旧模式,取而代之的是全程跟踪指导和服务。广播电台、电视台不仅要派出经验丰富且具有副高以上职称的人员参与教学,还要全程参与和指导学生实习实训以及对新闻作业作品、专题作品和纪录片作品进行指导和把关,从学生进入“卓越新闻培养班”开始直到毕业。这种形式达到了互补的效果,建立了校媒合作、相互信任、相互支持的互惠互利的合作机制。

二、整合资源优势,联合定向培养

针对本科高校系统和专业过于分散的局面,贺州学院整合资源,集中优势,定向培养。该校从广播电视编导专业、网络与新媒体专业、文秘专业的大一学生中挑选一些高考分数高、表现好、综合素质强的学生组成“卓越新闻传播人才培养班”,单独编班进行培养。从2014年开始,贺州学院文传院每年都通过笔试从100多名报名的学生中挑选20至30名进入“卓越新闻传播人才培养班”学习。

(一)共同组建教学团队,为联合培养卓越人才奠定基础教育大计,教师为本。建设一支高水平、高素质的新闻传播教师队伍成为培养卓越新闻传播人才、办好新闻传播教育的关键。一是高校选派专业教师到新闻单位挂职锻炼。为了增加新闻传播专业教师的教学水平,从2017年开始,贺州学院先后选派新闻系教师袁君煊、陶俊伟、刘安经等到贺州电视台挂职,以挂职的方式学习锻炼,提升其新闻采访、写作、编辑、制作等新闻业务能力,使其积累新闻工作经验。通过学习锻炼,新闻传播专业教师能够迅速提高执教能力,更好地胜任教书育人的工作。二是新闻单位选派编辑记者到高校授课。新闻单位的编辑记者长期从事新闻传播工作,拥有新闻业务技能和新闻采编经验,是不容忽视的业界师资力量。为了提高新闻传播人才培养的质量,学校先后聘请了贺州市广播电视台的隆群良、义庆峰、唐春兰和贺州日报社的郭勇娟等4名有着丰富经验的老师作为“卓越新闻传播人才培养班”的任课教师,每个学期都至少承担一门课程的教学任务。与专任教师相比,业界教师具有丰富的从业经验,并且掌握着行业最新的动态,能够加深学生对行业的了解。

(二)共同制定培养方案,打造高效卓越团队科学有效地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就等于成功了一半。项目组为学生量身定制了“111511”专业培养方案,即阅读100部与新闻传播相关的文化书籍(其中精读20部),背诵100篇(首、段)经典作品(其中熟背15篇新闻经典作品),观看100部(集、期)纪实类影视作品,写作50篇千字文,在主流媒体发表1万字新闻报道等作品,创作1部15分钟达到市级以上主流电视媒体播出要求的纪录片。值得一提的是,该方案最引人注目的就是实践互动,把毕业论文改为创作一部时长15分钟并在市级以上主流电视媒体播出的纪录片,方能达到毕业的要求。

(三)共同搭建实践平台,提高实践操作能力实践是提高学生专业技能的有效途径,实训实习是学生必走的程序,也是让学生掌握更多技能和提高实践能力的主要方法之一。几年来,电视台每次都把不同人员安排在新闻部、专题部、融媒部等部门实训实习,采取“一带一”“手把手教”的办法,即写作、拍摄、编辑等都由一个老记者实行责任包干,直到让学生们熟练掌握为止,真正让他们成为名符其实的记者。而同学们则可以在每天的学习和锻炼中零距离地随时随地咨询和请教,这样“一带一”“手把手教”的培养方法,也确实让他们提高很快。无论是从文稿写作、图像拍摄到文稿图像的编辑,还是从设备器材的不知到能熟练使用,整个实训实习下来,学生基本掌握了一名电视记者所应具备的知识和技能。

三、产教融合,推进应用型人才培养

贺州市广播电视台从2016年开始以实习实训为途径,以项目合作为载体,与贺州学院传媒与文化中心共建实施卓越新闻传播人才培养计划。

(一)产品转换成播出作品,加强对卓越人才能力的培养卓越新闻传播人才培养班最显著的特点是实践互动性强。该班学生要写几千字的文稿,摄录上百分钟的图像以及同期声,还要加以配音、文字叠加、剪辑和编辑制作等程序,一时感到很迷茫,无从下手。了解到这一情况后,电视台有意识地安排一些新闻和专题作业给学生们练习,尽量让他们的产品转换成播出作品,而学生们也很乐意地把做好的新闻和专题作业送给广播电视台播出。2016年12月30日,电视台编辑为2014级卓越新闻传播人才培养班修改审定《醉美贺院》电视散文,并安排在贺州市广播电视台《今日报道》栏目播出,首开该班学生作品在地市级电视台播出的先河。尝到甜头后,该班学生也拉开了百花争艳、井喷式发表作品的帷幕。仅2014级大三的下学期,电视台就先后为学生修改审定了《五一劳动节特辑:劳动是最美的绽放》《邓爱珍:不忘初心不止于行》《潮起英家:记英家起义七十周年》《创业者李国香:坚定梦想路在脚下》等一批电视新闻片和专题片,并相继安排在贺州市广播电视台《贺州新闻》《今日报道》等栏目播出,受到学生们的好评。正如2018年12月湖南工业大学文化与新闻学院教授郑坚在贺州学院举办的新时代纪录片教育与创作研讨会上所说,在硬件方面,贺州学院比不上211和一流平台高校,但在应用型人才方面进行了积极的探索,特别是与媒体的“深度合作,达标播出”,产生了良好的效果。一是学生的作品得到批量制作,并在市级电视台的批量播出,对大学生来说是少见的,特别是国内的大部分本科生、研究生都没有做到这一点。二是应用人才培养,高校为地方服务。贺州学院与贺州市广播电视台通过校媒合作项目,在贺州市广播电视台播出了39集大型历史纪录片。此外,还在《贺州发现》等栏目播出了人文纪录片5部,实现了从课堂到媒体、从阅读到动手,高效应用型人才培养为社会服务的目标,实现了纪录片教育与创作全流程、全方位的人才锻造。

(二)注重细节,让作品“活”起来细节决定成败。一篇好的作品,除了导向一定要正确,还需要细节的真实,只有这样才能成为好作品。面对学生送来的片子,虽说整体向好,但难免有一些提法不够正确及其他细节方面的差错或不够真实。面对许多作业作品,编辑不喊一声苦,不叫一声累,对不够完善的作业作品,尽最大可能进行完善提升。编辑在审阅《长寿老人的幸福生活》时,发现这部片子的题材和图像都很不错,就是标题和结尾有些欠缺,就对此做了些修改和润色,把标题改为《解密百岁老人长寿密码》,并在结尾加了一段与之对应主题,真正让作品“活”起来。

(三)达标播出,成果丰硕2017年4月,双方商定以《潇贺往事》为故事选题,一年创作一个系列,由贺州广播电视台抽调采编骨干力量,通过传帮带示范指导贺州学院“卓越新闻人才培养班”,按照“统一选题、统一标准、统一制作、集中审片、达标播出”的方式合作完成。几年来,电视台与贺州学院传媒与文化中心创新合作项目,实行定向培养纪录片拍摄制作人才,收到了良好的效果。从《潇贺往事之红色记忆》《潇贺往事之创业岁月》《潇贺往事之扶贫路上》系列的执行情况来看,卓越新闻传播人才培养计划学生制作的39集(部)讲述式纪录片,都较好地把握了节目的导向和内容的真实,达到了贺州电视台播出的质量要求。纪录片一经推出,社会各界反响强烈,2020年播出的《潇贺往事之扶贫路上》系列片全部被“央视频”采用,有的则被“学习强国”采用。《潇贺往事之红色记忆》《潇贺往事之创业岁月》《潇贺往事之扶贫路上》的创作开播,对贺州市广电媒体创新宣传思路、讲好贺州故事进行了有益的探索,也为贺州学院紧扣社会应用和需求培养新闻人才进一步指明了方向,更为深化台校共建工作和校媒项目合作积累了宝贵的经验。几年来,贺州市广播电视台共为贺州学院审稿及安排播出纪录片39部(集),专题及新闻110多条(集),有的节目还获得了各种奖项,有的学生直接被单位挖走,进入新闻媒体工作,真正实现了定向培养、批量就业的目标。

参考文献:

1.刘宝顺.中央电视台优秀论文集:首届专业论文评选获奖作品集[C].北京: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0.

作者:隆群良 单位:贺州市广播电视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