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大学生社会实践育人功能的提升对策

大学生社会实践育人功能的提升对策

摘要: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对于有效发挥高校育人功能具有重要意义。该文通过文献研究、问卷调查、个人访谈等方法,全面了解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育人功能发挥的现状,并深入分析暑期社会实践在思想觉悟、团队协作、学习能力、实践能力、社会适应和服务社会六个维度的育人功能发挥情况及差异性,从个人、家庭、学校和社会四个层面分析其影响因素,在此基础上从强化学生主体意识,优化实践制度建设和完善实践保障机制三个方面提出更具针对性、可行性的对策。

关键词: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育人功能

1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育人功能现状调查

社会实践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环节和有效途径,增强大学生社会实践工作的目的性和实效性对于提升高校实践育人工作具有重要的意义。美国政府通过颁布法律、经费支持等方法构建了一套完整的贯穿小学至大学各个阶段的“服务学习、社会服务项目”社区服务实践体系[1]。日本从1997年开始推行体验式就业并作为大学就业实习的一个教学环节[2]。在我国,各高校联系学生成长实际,以“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为牵引,以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为依托,不断提高大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3]。该文基于国内外有关大学生社会实践的调查问卷和文献研究,主要从思想觉悟、团队协作、学习能力、实践能力、社会适应和服务社会六个维度编制了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育人功能调查问卷,调查对象为南京工业大学和南京邮电大学5所学院大一至大四的学生。共计发放问卷1200份,回收问卷1123份,剔除无效问卷41份,有效回收率为90.17%。本文主要采用SPSS软件进行项目分析、信度和效度分析等。通过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大学生在思想觉悟、团队协作、学习能力、实践能力、社会适应和服务社会六个维度的能力得到了有效提升。相较于实践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社会实践在提高思想觉悟、学习能力、社会适应和服务社会能力的比例略低,表明社会实践在对大学生进行思想引领、专业指导和动机导向上仍待进一步加强。

2暑期社会实践育人功能的影响因素

分析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育人功能的影响因素有助于进一步分析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存在的不足,有针对性地提出改进策略。

2.1个人层面

个人层面包含对实践必要性的认知、对实践过程的充分参与和对实践经历的反馈总结等。42.0%的大学生认为很有必要,整体得分4.2分;42.6%的大学生参与度很高,整体得分4.1分;25.3%的大学生进行了很认真的反馈总结,整体得分3.8分。说明大学生对于暑期社会实践的必要性比较到位,较好地参与到社会实践当中,而对于社会实践的反馈总结上则略显欠缺。

2.2家庭层面

家庭层面包含父母对实践积极鼓励的态度、对实践必需的经济支持和对实践中难题的有效引导。43.4%的父母持很鼓励的态度,整体得分4.3分;31.4%的父母很好地满足了实践必需的经济支持,整体得分3.7分;18.6%的父母进行了很有效的引导,整体得分3.1分。表明大学生父母对于暑期社会实践持较为积极的鼓励态度和经济支持,而在有效的引导上较为薄弱。

2.3学校层面

学校层面包含对实践选题的满意度、对实效性高于形式主义的看法和对实践成果评定标准的公信力。调查显示,仅有10.8%的大学生对于暑期社会实践的选题很满意,整体得分3.0;认为社会实践实效性很强的大学生仅有6.0%,整体得分2.8;12.4%的大学生认为公信力很高,整体得分2.9。调查表明,大学生对于学校层面在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的表现满意度不高,选题空乏、实效性差、流于形式、评定标准不科学等问题亟待解决。

2.4社会层面

社会层面包含实践机会的多寡、实践单位的支持度和实践必需活动经费的供给度。18.7%的大学生认为实践机会较多,仅有8.2%的大学生认为实践机会很多,整体得分2.8;12.3%的大学生认为支持度很高,整体得分2.9;11.4%的大学生对于实践必需活动经费的供给度比较满意,仅有4.6%的大学生很满意,整体得分2.5。结果表明,社会层面在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中发挥的育人功能非常不足,学生满意度较低,因此应进一步加大社会层面对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的支持度。

3提升暑期社会实践育人功能的对策研究

3.1强化学生主体意识

3.1.1提高主动性和参与度

大学生作为暑期社会实践的主体,只有积极主动地深入实践的每一个环节,才能真正实现自身价值和社会价值的提高。因此,大学生应转变自身对暑期社会实践的观念,认识到社会实践对自身成长和技能提升的重要意义,改变不得不完成相应学时的被动角色为主动参与的主人翁,创新选题形式与内容,并通过自身的深度参与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不断提高实践的育人功能[4]。

3.1.2重视实践的反馈与思考

有效的反馈与思考对于提高大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和育人功效具有事半功倍的作用。因此,一方面大学生自身应增强反馈总结意识,对实践经历、调研方法等进行分析整理和成果转化,提高实践的社会价值和影响力;另一方面,高校和社会应不断提高对实践反馈的重视程度,将实践反馈作为评价考核机制的重要环节。

3.2优化实践制度建设

3.2.1坚持多层次一体化的引导方针

暑期社会实践应坚持形式多样化,一方面综合考虑学生的专业背景和实际需求,统筹安排行之有效的实践形式;另一方面针对不同年级的特点有的放矢地开展有助于自身成长的实践活动。鼓励一年级的大学生进行参观学习、社会宣传和志愿服务等实践活动,二年级的大学生通常具备了一定的学习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可进行社会调查和服务等,高年级的大学生具备了系统的专业基础,应侧重专业素质和就业能力的提升,可进行科技创新和预就业实习等。

3.2.2建立客观公正的考核机制

客观公正的考核机制对于鼓励大学生积极参与暑期社会实践具有显著的助推作用。因此高校应不断完善校院两级评价机制,从实践选题、可行性分析、项目完成情况、项目成果、社会影响力和有效的反馈思考等层面分别进行评价,保证考核机制的科学化和规范化。

3.3完善实践保障机制

3.3.1增强指导教师队伍建设

指导教师全程参与社会实践的选题、指导、监督和反馈等各个环节,对于充分发挥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的育人功能的意义不言而喻。高校应鼓励更多的专业教师加入社会实践的指导教师队伍中来,采用“思想政治教师+专业教师”共同带队指导的模式,有效实现暑期社会实践的预期目标和育人功能。

3.3.2保障活动经费支持力度

很多具有指导性和实效性的暑期社实践课题不仅需要专业的指导意见,同时需要有效的社会支持。而当前高校暑期社会实践的各方经费支持较为短缺,从家庭、学校和社会层面考虑,我们亟待转变思维模式,充分认识到社会实践对于大学生成长成才的重要意义,增加对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的支持力度,为学生社会实践提供更好的平台。

3.3.3建立实践基地长效机制

良好稳定的实践基地是大学生进行暑期社会实践的基础保障,这离不开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一方面,国家应不断加强社会对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的重视程度和参与程度,并逐渐完善企业和大学生的权利义务;另一方面,高校应主动深入政府机构、企事业单位,结合学生专业,通过合作共建的方式实现校企双赢,深化育人功能。

参考文献

[1]陈静.美国服务学习与我国人学生社会实践的比较研究[J].扬州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08(5):78-81.

[2]王文华.试析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教育功能[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7(8):64-65.

[3]顾国盛.当前大学生社会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学术探索,2012(3):173-175.

[4]常海亮.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育人功能发挥的现状及对策研究[D].武汉:华中农业大学,2014.

作者:戴坤 吕梦醒 单位:南京工业大学海外教育学院 南京工业大学人才资源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