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三下乡社会实践育人机制优化策略

三下乡社会实践育人机制优化策略

[摘要]大学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作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载体,发挥着独特的育人作用。本文对高校“三下乡”社会实践的德育功能进行分析,通过对常州高职教育园区的部分高校师生进行调研访谈,深入分析高校大学生“三下乡”社会实践育人的现状、存在的问题,提出具有针对性的优化策略,为进一步完善、推进大学生“三下乡”社会实践的育人效果提供理论支撑和启示。

[关键词]三下乡;社会实践;机制;优化;策略

大学生“三下乡”即科技、卫生、文化下乡,大学生以志愿者的形式深入农村,传播先进文化和科技,体验基层民众生活,调研基层社会现状。通过亲身体验实践来提高大学生的思想认识和社会实践能力,同时更多地为基层群众服务。[1]近年来,大学生社会实践得到广泛关注,从、教育部、团中央等中央相关部门、各地方部门和高校做了大量工作,也取得了一定成效,也面临着一些问题和挑战。

1大学生“三下乡”社会实践的育人功能

1.1有助于树立青年学生正确的人生价值观

大学阶段是青年学生人生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通过参与社会实践活动,可以让大学生在社会实践中接受价值观的教育。只有内塑价值观,才能更好将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联系起来。学生在大学生社会实践中,透过各种现象认识社会和人生,能够更为全面地认识到自我内心,探索人生的价值,树立远大理想。结合实际来全面地认识到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推行的意义,规范个体行为,接受再教育,无疑是很好的思想政治教育途径。[2]

1.2有助于坚定青年学生的理想信念

青年学生在社会实践活动中对我国的国情、社会民生以及各种地域风貌有所了解,学习到很多课堂以外的东西,他们通过各种形式提升自身的社会洞察力,加深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解,了解党的光辉历程和丰功伟绩,更加激发了学生的爱国情怀,坚定为人民服务的理想信念,同时巩固了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成果。

1.3有利于增强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大学校园生活相对轻松,大学生对社会缺乏全面深入的了解。通过组织丰富多彩的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引导大学生接触社会,了解基层生活,感受农村变化,积极投身到改革和建设的第一线去,使他们在实践的大课堂中了解社会,正确认识国情,树立为人民服务的思想,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践行志愿服务精神,进一步明确当代青年学生所肩负的历史使命,激发他们的民族自豪感和社会责任感。[3]

1.4有助于促进大学生的综合素质

通过社会实践,大学生可以有效提升个人的专业技能,实现理论与实践的良好融合。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其获取知识的欲望,增强创新意识。学会了如何去适应社会环境,增强了就业和人际交往等方面的自信心,塑造了青年学生积极向上的健康心态。全面提高了自身的综合素质,为将来走上工作岗位打下良好的基础。

2大学生“三下乡”社会实践育人的现状调查及分析

本文通过走访常州高职教育园区的五所院校,选取部分师生进行调研,内容涉及宣传动员、前期准备、组织管理、专业指导、保障制度、活动效果等多方面,一定程度地反映了目前高校“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的现状。结果显示,高校社会实践机制在不断完善,但还存在一些问题。

2.1重形式轻效果

大部分高校对大学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重视度不够,仅仅当成一项任务来完成。目前很多学校组织力度不够,三下乡活动往往团委部门单兵作战,使得活动的规模和组织范围到不到预期效果。活动结束后则缺少相关的总结宣传,而后期的材料整理、总结宣传是对“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的总结升华,是对实践过程的反思探讨,对下年度活动的开展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由于缺乏对活动内容前期的规划和设计,使得活动内容单一、流于形式,缺乏创新。未能很好地吸引学生关注,没有真正调动学生参与的热情和积极性。许多高校往往只关注“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的开展,而忽视了对活动质量和效果的把控和活动后的宣传总结,那将会影响活动的育人效果。

2.2专业性不强

作为高校课堂教学之外的拓展补充,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必须紧密结合当下社会发展的热点和需求。当前大部分高校在开展此项工作时,存在实践模式相近或单一的现象,未能将理论联系实际,大部分采取走访红色基地、贫困山区、参观博物馆等模式,没有紧密集合学生的专业特色结合,无法有效地发挥学生的专业特长,也无法为下乡地点带去实质性的帮助。加上没有结合专业特色优势对参与的师生进行合理的遴选,下乡”团队是由不同专业学生组成,部分学生专业与服务内容出现不对口,难以有效发挥三下乡社会实践的知行合一的育人功能。

2.3实践基地不稳定

由于实践时间短,参与学生人数有限,对接的实践基地不长久,持续在一个地区或者对一个项目做深入了解的实践团队较少。因为没有深入全面的研究,成果转换率不高。部分高校往往只关注课堂教学方面,没有深入挖掘和对接社会实践基地,了社会实践基地的建造成校外实践基地数量有限。学校与一些实践基地合作不够紧密,难以提供学生参与锻炼的机会。这使得三下乡社会实践的活动质量大大缩水,变成了一种形式。

2.4缺乏有效指导

技术层面的需求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农村最迫切需要的,大学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多数高校基本是团委部门的老师、各院系的辅导员等带队,部分高校活动指导老师由思政课教师担任,他们虽然有较丰富的组织经验,并不具备技术方面的专业指导能力,参与的学生得不到技术层面的支持,造成文化科技卫生没有真正的送下乡。调查中,有45.6%的学生希望学校在组织社会实践前能进行专门的培训,更有38.5%的学生希望在社会实践活动的参与过程中有专门的指导老师陪同给予支持。

2.5活动经费不足

68.2%的受访学生表示“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遇到的阻碍是经费问题。高校的资金支持有限,社会企业单位筹集渠道不足,对社会实践的配套经费不足不及时,资金无法满足实际开支。团队参与人数也受经费的限制变成了部分学生干部和学生党员的训练营,无法吸纳更多的学生参与,这会导致活动参与的受众面变窄,无法实现全员全方位育人的目标。由于经费限制,团队负责人往往会考虑缩短活动的时间或降低活动的预期目标,导致一些服务项目无法实施,实践效果不佳。

3大学生“三下乡”社会实践工作机制优化策略

3.1建立多元化的“三下乡”育人梯队

3.1.1参与主体多元化为真正发挥社会实践活动的辐射作用,鼓励更多的同学投身社会实践,参与学生成员的选择上应该多元化,即可以从学生党员、学生干部,也可以从热衷志愿的普通学生中择优筛选。目前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人员流动性大,地区较分散,针对此问题,可以采取“项目制”的组队方式,搭建社会实践、课题调研为一体的综合平台,充分调动师生参与的积极性。根据团队角色理论进行人员的组合,一个项目中需要什么样的人才,具备哪些优势,有什么样的专业背景,这样在人员选择上会更科学合理,也能让不同专业背景的学生发挥自己的价值。

3.1.2带队老师专业化为保障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开展过程中可以从不同维度对学生进行指导,带队老师应包括团委老师、专业课教师、学生辅导员等,从活动的思想政治教育、专业指导、活动保障、心理辅导等层次建立育人梯队。带队老师要全程参与,协调团队工作,把握好社会实践活动的进度和方向,提前规划设计方案,也要能够处理紧急问题,保证安全,倡导学生将专业带到实践中,建立结构合理,整体素质较高的三下乡队伍。

3.2建立长期有效的合作基地

3.2.1挖掘常态化的品牌项目高校应完善社会实践评估考核体系,通过立项答辩、成果展评的方式考量项目的可行性、调研的科学性、执行的深入性、成果带来的社会价值。对于多次开展并且取得良好社会效应的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能够及时总结、深入挖掘、不断凝练和完善,形成品牌项目。校地加强联系,到对接地进行挂牌,建立稳定长期有效的合作关系,保障社会实践活动长期有效的开展。

3.2.2积极开拓校地共建实践育人平台高校要结合学生专业特色充分利用校友资源,与农村乡镇、企事业单位等联系,开发共建实践基地,建立校地订单式合作机制。不同专业、院系可以根据专业特色,形成不同类型别的特色基地,对口开展科技、文化、卫生下乡服务,满足基层的多样化需求。高校建立的社会实践基地要有长远的活动计划,确保学生能够持续、稳定、健康地发展。同时要加强实践地和校方的宣传,对社会实践活动的主题、内容和成果进行宣传报道,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提升活动的有效覆盖面,提高校方和实践地的社会影响力,让社会实践取得实效。

3.3加强社会实践成果转化

3.3.1实践内容专业化社会实践活动为青年学生搭建了一个学以致用、知行合一的平台。高校要围绕国家重点发展方向和当下热点问题设计社会实践的内容,与专业课教师的科研项目相结合,以切实解决问题为宗旨,加深行业了解为目标,制定具体的实施规划。在实践过程中,学生能运用专业知识为当地提供帮助,使对自身的专业知识体系完整度产生更加深刻的认识,并有意识的在后期完善。

3.3.2完善实践成果的宣传推广及时开展社会实践活动总结交流大会,共享和巩固实践成果,有效提炼实践经验,表彰先进,激发学生的积极性。挖掘有潜力的项目并提供进一步的支持,积极引导学生将三下乡社会实践的研究成果转化为科研项目,与“挑战杯”、“互联网+”创新创业大赛等精准对接,形成良性闭环。及时将有价值的实践成果回馈给实践地,确保能真正的开花结果,服务社会。

3.4采取导师制的指导形式

3.4.1建立和完善指导机制高校要建设一支结构稳定、人员配备合理并能以科研团队的形式参加三下乡社会实践团队中去,及时准确地给予学生专业的指导。选拔一批组织能力较强的学工干部和具有较强专业知识背景的专职教师,分别负责活动组织和专业指导。对指导老师定期进行培训,考核。从制度层面明确教师参与大学生“三下乡”社会实践指导的奖励措施,统一给予工作量,调动教师参与的积极性。每支三下乡实践团队均应配备专任指导教师,从项目的选题、实施、数据分析、调查报告的撰写等方面给出指导和培训。同时可以聘请当地的相关专业人员作为校外指导老师共同提供相关指导,提高实践成效。3.4.2将科研课题与实践项目相结合高校可以将教师的科研课题与学生的实践项目相结合,组建大学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团队。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开展调研、考察等工作。这样不仅激发了教师参与大学生“三下乡”社会实践指导的积极性,还能为学生提供专业化和针对性的辅导,达到教师与学生的“双赢”。

3.5拓宽资金的来源渠道

高校要加大对大学生“三下乡”社会实践的资金投入,设立大学生“三下乡”社会实践专项资金,根据社会实践活动内容的不同,确定经费的支出渠道。但是高校的专项经费有限,仅能支持一部分同学参加大学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所以还需要拓宽资金来源渠道,整合政府和企业资源,通过社会资金筹集来获取一定的经费。充分发挥人力和科技优势,以地方出资、高校出力的模式,联合开展志愿服务活动。另外还可以通过参加竞赛活动,项目立项申报来寻求相关政府和企业的支持,有效促进学生团队深入乡村一线开展活动,真正落实服务乡村振兴战略。

4结语

大学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促进了学生全面发展,弘扬了青年志愿者精神,带来了积极的社会效应。为了更好地发挥社会实践活动的引领功能,要进一步推动该项工作规范化建设,不断总结实践经验,逐步实现专业化、常态化的运行管理。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期,青年学生理应结合时代背景,助力脱贫攻坚,展现当代青年的精神风貌,贡献青春力量与智慧。

【参考文献】

[1]景耀强.高校团学“三下乡”项目实践引领的思政作用[J].北京青年研究,2018(3):53-59.

[2]王左丹.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长效机制构建探析[J].思想教育研究,2014(3):83-86.

[3]秦宁.大学生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的探索和思考[J].改革与开放,2013(12):173-174.

作者:孙昱 单位:常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工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