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积极心理品质的社会学价值

积极心理品质的社会学价值

一、积极心理品质的社会学价值

1.积极心理品质有助于形成正确的自我概念

人是社会系统中最基本的要素,作为社会个体的人,都生活在一定的社会环境中,都会形成自我概念。所谓自我概念,是指个体对自我、对周围的人和周围生活环境的认识与评价。个体自我概念是否正确,对于其在社会生活中扮演社会角色、承担社会责任意义重大。而一个具有积极心理品质的人,不仅能了解自我、悦纳自我,也能接受他人、善待他人,同时能面对现实、接受现实,并能与环境保持良好的接触,主动适应环境等等,这些对于个体建立正确的自我概念是十分有益的。

2.积极心理品质有助于形成良性的社会互动

马克思说过:“人的本质并不是一个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4]人作为社会性的动物,必然会基于某些原因和需要而与他人在社会互动中形成各种各样的社会关系。社会互动是人类社会特定的社会现象,在人类社会中每个人都要与他人发生千丝万缕的联系,都得与人交往和互动。社会互动对于深化个体的自我认识、发展和完善个体的个性、促进个体的社会化进程,乃至促进社会发展进步都有着重要的作用。而人与人之间要形成良性的社会互动,个体的心理状态和品质是十分重要的。一个具有积极心理品质的人会主动与人交往和互动,并在与他人交往与互动中做到平等相待、互相尊重、宽以待人、诚实守信,这对于个体建立和保持良好的人际关系,形成良性的社会互动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

3.积极心理品质有助于培养积极的群体意识

人类生活具有群体性,“人生不能无群,群而无分则争,争则乱,乱则离,离则弱,弱则不能胜物”(《荀子•王制篇》)。在社会生活中,每个社会成员都置身于一定的社会群体中,社会群体既是人生存与生活的基本单位,又是社会的结构要素之一,它在个人与社会之间发挥着重要的桥梁作用。社会群体是社会生产过程的产物,无论是物资资料的生产,还是人类自身的生产,都对群体关系的发展和群体的形成产生促进作用。社会群体一旦形成,便有其自我维持的倾向,而社会群体的维持与发展,群体成员积极的群体意识是不可或缺的。培养群体成员积极的群体意识,必须注重对群体心理的优化,促进群体成员积极心理品质的生成。因为群体成员的积极心理品质使得大家能以积极的心态合作共处,有利于形成正确的群体舆论和价值观,对群体目标和群体规范产生认同感,对群体产生聚合力和归宿感,这些对积极的群体意识的培养有着重要的基础性作用。

4.积极心理品质有助于促进社会的和谐稳定

实现社会和谐,建设美好社会,始终是人类孜孜以求的社会理想。和谐社会是社会各方面的利益关系得到妥善协调,全社会互帮互助、诚实守信、安定团结、秩序良好,全体人民平等友爱、融洽相处、安居乐业的社会。社会和谐不是空而论道,必须落实到每一个社会成员,因为个人自身的和谐、人与人之间的和谐是社会和谐的基础。而具有积极心理品质的人,也是具有和谐人格的人,能够超出狭隘的个人私利,从整个社会的视角来思考问题、确定行动,以割达的心胸和无所偏执的心境看待一切,这是保证社会和谐的重要基础。再者,个体的积极心理品质也有助于维护社会稳定。从社会学的视角来看,社会的稳定必须依靠有效的社会控制来保证。而有效的社会控制不仅需要通过外部力量,即各种形式的社会规范对社会成员实施外在控制,更需要社会成员自觉地将社会规范内化为自己的信念,对自己的行为实施主动的内在控制。当然内在控制要得到充分的发挥,必须依赖社会成员素质的全面提升,尤其是积极心理品质的培养。因为一个具有积极心理品质的人,有正常的知觉与思维能力,有自尊感、羞愧感、义务感和责任心,能自觉按照社会规范调整和控制自己的行为,坚决执行由正确的行为动机所做出的决定。这些为实施有效的社会控制,维护社会稳定提供了重要的社会心理保障。

二、影响大学生积极心理品质培养因素的社会学解析

个体的积极心理品质不是先天自然生成的,而是其在社会化进程中,各种主客观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社会学认为,社会化是将个人与社会联系起来的必要环节,它与心理健康紧密相关,健康的心理和良好的行为习惯是社会化的一项重要内容[5]。基于社会化的内涵和特征,个体社会化的影响因素可分为内部因素和外部因素。内部因素如生理健康状况、智力水平等,这是个体能够进行正常社会化的首要前提,在个体具备能够进行社会化的自然基础之后,对其社会化产生影响的外部因素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

1.家庭环境因素

在任何社会中,家庭作为特殊的社会初级群体是社会化最重要的因素,是个人最早接受教育的场所。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成功的家庭教育,才能培养子女积极的心理品质。大学生在步入学校之前,很大程度上是受家庭环境和父母言谈举止影响的。父母的文化程度、性格特征、职业特点、教育方式、教养态度、价值观、人生观,乃至家庭成员内部关系等等,都直接影响着子女的心理态度、心理品质、心理特点、性格以及行为习惯的形成和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确立。如果家庭没有担负对子女正常的社会化责任,就会使个体在少儿时期这一基本社会化过程中出现偏差,从而给个体日后的身心健康发展留下很大的隐患。

2.学校教育因素

学校是专门为社会化目的而设立的学习机构和组织机构。学校这个特定的学习环境,给学生提供了有目的的、系统化受教育的条件。学校的教育内容、方式和理念,对学生的综合素质的培养会产生巨大的影响。目前,我国的基础教育偏重于对学生的智力、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和知识的传授,而较忽视对学生的情感、兴趣、形象思维等非智力因素的培育和个性发展。众所周知,通过严格而激烈的竞争使学生保持较高的考试水准,却不利于学生创造能力的培养。同时,它削弱了教育的人文属性,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我国学校教育、家庭教育重视人伦教化、道德养成的特点,这显然与基础教育是为了提高国民素质的宗旨相背离。教育是培养人的活动,离开人文关怀,再发达的教育,都会因此而失去根本。教育的根本目的是提高国民素质,离开了学生身心健康的培养,人的全面发展就是一句空话。综观我国的教育不难看出,从小学、中学到大学,培养学生的积极心理品质一直没有被作为一项必不可少的内容得到足够的重视,大学生的许多心理健康问题的病根早已在少儿时期就深深埋下了。

3.同龄群体因素

社会学认为,同龄群体是指由那些在年龄、兴趣爱好、家庭背景等方面比较接近的人们所自发结成的社会群体[6]。高校作为一种特殊的小“社会”,存在着各种各样的大学生同龄群体,这些群体主要有基于寝室生活关系而形成的学生群体、基于班级学习活动关系而形成的学生群体、基于学生的乡土观念关系而形成的学生群体和基于学生兴趣、爱好、志向等相同(相近)而形成的学生群体(学生社团)等几种类型。大学生同龄群体大都属于非正式社会群体,但对于大学生积极心理品质的培养却发挥重要的作用。一是在大学生同龄群体中,个体可以以一种独立的姿态,在平等的基础上与他人进行交往,自由地从事自己喜爱的活动,讨论感兴趣的话题,这些活动可以培养个体的独立意识、创新意识、人际交往能力,这些素质和能力是大学生积极心理品质所不可或缺的。二是在大学生同龄群体中,往往有着独特的亚文化,如共同的思想观念、价值标准、兴趣爱好、服饰发型等,这些亚文化如果是健康的、积极的,那么对大学生的积极心理品质培养将会产生积极的促进作用。当然,大学生毕竟处于青春期,他们分辨是非的能力还较弱,一旦同龄群体的亚文化与社会主流文化相悖,就有可能把大学生引向散漫、自由和不服约束的道路上,这对大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和积极心理品质培养是十分不利的。因此,对于大学生同龄群体的亚文化,高校要予以高度关注,积极加以引导,使这种亚文化成为大学生成才的助推器,而不是绊脚石。

4.社会环境因素

与家庭和学校相比,社会环境是人的社会化最根本的影响因素,它总是通过家庭、学校、社会群体、社区等对个体社会化产生影响。从社会学的视角看,社会化是人类社会的文明不断传递和发展的基本条件,个人正是通过社会化过程将社会价值观、社会规范内化,学习和掌握知识技能、培养社会角色。应该指出的是,个体的社会化过程中,社会是在不断发展变化的,社会结构、社会规范、价值观念也都处在不断的变迁之中,如果这种变迁过于迅猛和剧烈,就会产生一定的社会失范,从而导致个体思想、观念的混乱和心理的失调。时下,我国正处在社会转型期,社会结构、生活方式、道德观念、价值评价和行为方式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社会上的经济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冲击着大学生的思想;重智轻德、分数至上的误区和“精英主义”情结压迫着大学生的心灵;各种观念的碰撞、各种文化的差异、理想与现实的矛盾等等,都使他们感到矛盾、困惑、疑虑、茫然、混乱、紧张、不知所措;观念动荡的压力、学习就业的压力、人际关系的压力、贫困学生的生存压力———各种各样的社会压力如块块巨石压在他们的心头,又如一张无形的网将他们死死缠住,当心灵被压得扭曲变形时,心理的发展就容易偏离健康的轨道,积极心理品质的培养也就无从谈起。

5.大众传媒因素

大众传媒是指社会组织为在广大社会成员之间传递信息、互通情报所采用的各种通讯手段,如报纸、杂志、书籍、广播、电视、国际互联网等各种各样的形式。大众传媒通过新闻报道、舆论宣传、知识教育、生活娱乐等方式,为广大社会成员理解和接受社会所倡导的价值观念、奋斗目标、社会规范和行为方式等,提供了一个广泛的社会环境条件。因此,大众传媒既是个体获取信息和娱乐的主要来源,也是社会化的主要力量。当然,大众传媒也是一把“双刃剑”,它既能引导受众又可能误导受众,既能整合社会也可能引起社会动荡,既能教育人又可能造出一批庸人,既能娱乐人又可能毒害人的身心健康。时下,泥沙俱下的大众传媒内容,鱼龙混杂的网络信息,对一些具有求知欲强但辨别能力弱、崇尚科学但欠辩证思维的大学生来说,大众传媒中的许多不良因素对大学生的思想及行为带来了消极的影响,对其心理健康影响越来越大,给大学生积极心理品质的培养带来许多不良的影响。

三、大学生积极心理品质培养的社会学路径

大学生的积极心理品质培养既是一个系统工程,也是一个社会问题,它根植在社会环境的土壤之中,优化大学生社会心理环境是解决大学生积极心理品质培养问题的一个关键所在。因此,从社会学的路径去考问,重点应处理好以下几个方面问题:

1.优化校园育人环境

从社会学的视角看,大学是为国家培养高级专门人才的专能社区,校园是大学生学习、生活和其他活动的主要空间。友好温馨的校园环境、健康向上的校园文化,对大学生健全人格的形成和积极心理品质的培养有着重要的影响。为此,高校要重视优化校园育人环境,努力为培养大学生积极心理品质提供良好的环境支持。一要转变教育教学观念。要充分体现积极心理学视野下的人文关怀和科学精神,要更多地从幸福、自信、感恩、爱、宽容、信任等积极层面去增加大学生积极情绪和情感体验,强化对大学生积极人格的培养,帮助大学生挖掘潜力、超越自我、激发青春活力[7]。二要注重学校精神培育。学校精神是指被全体师生员工普遍认同的共同文化观念、价值观念、生活观念等意识形态,是一个学校本质、个性、精神面貌的集中反映,它具体体现在校风、教风和学风上。好的校风能催人奋进,对大学生具有内在动力的激发和心理发展的保护作用;广大教师为人师表、教书育人、治学严谨的教风对大学生积极心理品质的形成会产生榜样和示范作用;勤奋学习、积极向上的优良学风不仅能增强大学生自主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还能促进大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态度、价值取向和行为方式,这对大学生积极心理品质的发展和完善有着重要的积极作用。三是注重物质环境建设。完善的设施、合理的布局、各具特色的建筑和场所,不仅为师生员工开展丰富多彩的教育活动提供重要的阵地,也能使人心旷神怡、赏心悦目,有利于促进大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四是丰富校园文化生活。丰富多彩、积极健康的校园文化活动,能使师生心情舒畅、精神振奋、态度积极、生活充实,大学生在活动中既能陶冶情操、满足需要,也能获得积极向上的精神力量。

2.重视学生群体管理

时下,高校教育事业的发展和改革的不断深入,为学生群体的培育和发展提供了丰富的土壤,其中由大学生按照兴趣、爱好组织的社团,作为他们交流思想与情感的场所和开展课余活动的重要形式,越来越成为大学生们乐于开发的新领域。许多教育实践和事实表明,高校学生群体作为同龄群体的具体形态,对大学生的社会化和心理品质的培养所发挥的作用越来越重要,因此,对学生群体如何加强管理和正确引导,应成为高校教育管理和社会学研究的重要课题。为此,一方面,高校应将学生群体纳入学校管理的总体框架,统一规划,合理安排,实现对其管理的系统化、规范化、科学化和制度化。另一方面,对学生群体的发展要加强引导,在为学生群体提供充分的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环境的同时,也要通过文明宿舍、文明班级、文明社团建设等方式,把学生群体的活动引向健康的轨道,从而使学生群体活动中形成的亚文化,成为校园文化的闪光点,成为学生积极心理品质发展的推进器。

3.开展社会实践活动

辩证唯物主义认为,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人的认识是主体与客体通过社会实践相互作用的结果,社会实践是主体与客体联系的中介,离开社会实践这个中心环节,主体对客体的认识就无从产生,也无法深化。开展社会实践活动,让大学生走出校园,一方面可以避免大学生从家门到校门、生活圈子小、社会阅历浅、辨别能力弱等方面的不足,使其在接触社会和投身社会中,更好地认识社会、了解社会,提高对现实社会的认知程度。另一方面,可以帮助大学生获取社会信息、汲取社会能量、增加社会营养,在实践中学习,在实践中磨砺,在实践中丰富知识、提高能力,培育积极心理品质,强化社会角色意识。当然,大学生在参加社会实践活动时,其所见所闻,有积极的、先进的、正面的,也有消极的、落后的、负面的,这些都会对大学生心理品质的培养产生积极或消极的影响。因此,必须对大学生的社会实践活动加强引导,帮助大学生正确认识社会现实,学会用一分为二的观点和方法分析社会问题,这对强化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明确当代大学生社会化的基本要求,培养大学生的积极心理品质是十分有益的。

4.构建社会支持系统

大学生作为社会人,需要与其他社会成员进行交往、互动。在其成长的过程中,需要得到来自家庭、学校和社会的支持,良好的社会支持是培养大学生积极心理品质的重要条件。因此,高校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和积极心理品质培养的过程中,除充分整合和优化校内资源,更新教育理念,改进教育方法,努力为大学生身心健康发展营造良好的育人环境外,还必须积极与相关社会组织、学生家庭加强联系与沟通,充分发挥社会、家庭在学生积极心理品质培养中的作用。而社会组织和家庭也必须充分发挥资源和情感的优势,为大学生的健康成长创造条件。一方面,各级社会组织要确立正确的价值导向,弘扬社会主旋律,努力营造良好的社会舆论环境;要加强社会综合治理,把校园周边环境的综合整治作为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任务,实现学校内部教育管理与周边环境的和谐,使学校教育的思想、内容等与社会和谐统一起来;理论界和大众传媒要按党中央提出的“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高尚的情操塑造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要求,切实承担起相应的社会责任,形成促进大学生身心健康成长的社会教育合力。另一方面,家庭要主动积极配合和支持学校对大学生进行的心理健康教育,主动与学校联系、沟通,积极配合学校做好子女的教育工作;建立和谐的家庭气氛,为大学生积极心理品质的形成提供和谐、求上进的家庭环境;家长要注重优化自身的人格形象,以自己健康和良好的思想、品德、性格、兴趣、生活习惯,为培养大学生积极心理品质提供情感和榜样支持。

作者:杨伟才 单位:福建工程学院 思政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