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毕业生就业压力社会学论文

毕业生就业压力社会学论文

一、绪论

(一)研究的背景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我国高等教育体制改革也在不断深化,招生规模不断扩大,实现了高等教育从精英到大众化的转变。据吴庆对大四毕业生的一份调查研究数据显示有四成的学生坦言最近“感觉不好”。依据西方文献报告,大学生心理压力主要来自于学习、社会和情绪方面,或来自于环境和个人方面,其中,主要的压力源有考试、竞争和就业等;国内的研究则发现,大学生主要心理压力源包括学习、就业和人际关系等。可见,就业压力过大已经成为困扰大学毕业生的主要心理问题之一。

(二)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随着高校招生数量不断增加,我国高等教育已从精英教育转变为大众教育,随之而来的是每年毕业生数量的激增以及由此带来的各种问题。据教育部统计,2009年全国高校毕业生又将创历史新高,毕业人数将超过600万人,而就业市场的需求量却有限,加之金融危机的消极影响,造成了大学毕业生就业形势十分严峻,而激烈的就业环境势必带来一系列心理社会问题,毕业生的就业问题已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因此,本文通过对大学生就业压力状况及影响因素,来探查造成高校毕业生就业压力的原因,并针对这一群体的就业压力与心理健康提出可行的缓解对策,以期望对高校心理健康工作者有效缓解毕业生就业压力提供一丝建议。

(三)课题研究现状

据国家教育人事部公布的数据显示,从2000年以来,高校毕业生人数增长迅速,2000年为107万;2003年迎来了扩招后的第一届毕业生,当年毕业生人数212万,首次超过200万。接下来几年,毕业生人数一路飙升,2005年为338万,2006年413万,2007年495万,至2008年高达532万,2009年突破600万大关,达到611万,而2010年加上历年未就业的毕业生,需要就业的毕业生人数高达700万左右。大学生就业难,从表面上看,是高校连年扩招直接带来的结果,但如果将毕业生就业难问题产生的原因全都归咎于高校扩招的话,有失偏颇。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中国大学生快速增加是必然的事情,中国的大学生并不过剩,目前我国大学生所占人口比例只有5%,而西方发达国家则早已达到30%,就连同样是人口大国的印度,其大学生占人口比例也比我国要高。我国高等教育的毛入学率也是如此。目前我国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已经达到20%左右。我国计划在2010年把高等教育毛入学率提高到23%左右,但与发达国家的毛入学率相比还相距甚远。加拿大、芬兰、韩国等国家高等教育毛入学率都已超过50%,而美国更是超过了80%。国际上根据高等教育毛入学率把高等教育分为三个阶段,15%以下为高等教育精英阶段,15%-50%以上为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50%以上为高等教育普及化阶段。可见,我国高等教育刚刚步入第二个阶段,远远达不到普及,更谈不上过剩。大学生的总供给并没有大于总需求,从总量上来说我国的大学生就业还不是个问题。那么,现在的大学生就业难问题出在哪里?目前大学生就业压力主要还是源于结构性的矛盾:一些大学生求职面临一定困难,而很多需要人才的地方和岗位又招不到合适的人才。教育部部长周济将这种现象概括为“有人没事干,有事没人干”这种现象直接反映出我国当前高等教育体制对高等教育大众化带来就业大众化趋势的严重不适应。究其更深层次的原因,涉及政府调控、学校、用人单位和大学生自身等多方面因素。

二、高校毕业生就业压力状况

(一)就业压力的一般状况

1.就业形势十分严峻

首先,随着经济和科技的发展,要求大学毕业生不仅需要扎实的理论基础知识,同时还需要掌握具备各种各样的职业技能,这样的复合型人才要求与我国相对落后的教育体制构成了严重的矛盾。中国经济在高速发展和转型中,而教育体制的改革步伐却很迟缓,学校的教育体制存在一定的滞后性。大学对市场的预期是根据应届各专业毕业生就业的情况来制定本年各专业招生的计划。但是市场风云变幻,一些四年前最热门的专业,往往四年后会变成“冷门”,那些当初意气风发被这些专业录取的学生,到了毕业时却有了一种失落感。其次,许多学校所学的课程完全是理论上的说教,内容十分枯躁,学校无法为学生提供实践的平台,而很多知识是需要实践和理论结合才能够真正掌握的。

2.毕业生供给量的急剧增加

毕业生供给量的急剧增加使得毕业生们面临着严峻的就业竞争。高校连续几年的扩招,势必造成高校毕业生高存量、高膨胀,给高校毕业生就业带来新的压力和难度。最近几年,普通高校毕业生将保持大幅度的增长。从2000年以来,高校毕业生人数增长迅速,2000年为107万;2003年迎来了扩招后的第一届毕业生,当年毕业生人数212万,首次超过200万。接下来几年,毕业生人数一路飙升,2005年为338万,2006年413万,2007年495万,至2008年高达532万,2009年突破600万大关,达到611万,而2010年加上历年未就业的毕业生,需要就业的毕业生人数高达700万左右。毕业生骤然增加,但我国的岗位却没有相应的增加。一方面,国家政府机关和事业单位正在加快进行以机构和人员精简为内容的改革,就业岗位在急剧减少;与此同时,新增就业压力大,转移就业压力大,再就业压力大,总量规模压力大,是我国就业的特点,未来一段时间就业压力还将继续扩大。

(二)高校就业压力差异性比较

当前大学生就业压力差异表现为:女大学生、非重点高校大学生、基础学科专业大学生三大群体就业压力问题突出。

1.我国高校女生的数量逐年成倍增长

据统计,其增长率占在校学生总数的比例从38.31%增加到43.95%。劳动力市场供大于求的现实加大了毕业生之间的竞争,就业空间狭窄为用人单位人为地提高就业门槛、设置性别限制提供了条件,女性大学生在就业中普遍遭受歧视已是一个不争的事实,女性大学生成为了就业大军中的弱势群体。

2.就业状况呈现院校类型性差异

直属高校、部委高校、地方院校和大专院校在本科毕业生层次上就业率差距较大。研究生就业率普遍较高,表明研究生的就业环境较好,直属高校就业率和部委高校就业率的差异并不显著。而在本科生层次上,不同性质的院校有较大的差异,用人单位选人时会优先考虑重点高校,其次是过去的部委高校,地方高校学生一是很难进入北京、上海等大城市,二是很难进入名企、高薪行业。专科生的就业环境则较为严峻,现在无论是何种类型高校培养出的专科生就业率都较低,教育部近期公布的数据显示,专科生一次就业率仅为54%,与本科生一次就业率85%相差悬殊,大量待岗大学生出现在专科院校。

3.不同学科分类中大学生就业率差距较大

据教育部近期公布的44所直属高校按学科门类统计的就业落实率从高到低依次为:医学92.08%、教育学87.88%、理学85.54%、农学84.75%、历史学80.09%、哲学75.98%、经济学74.11%、文学74.05%、法学69.49%,从就业情况统计中可以看出,工科、理科类初次就业率比较高,人文社科类学科是毕业生初次就业率较低的学科,以往的热门专业如经济学、法学、管理学由于招生人数激增,导致大学生过剩,热门专业学生成为就业困难群体。

三、高校毕业生就业压力产生原因

(一)产生就业压力的外部因素

1.就业形势和社会环境的影响

随着经济体制的转轨和高校扩招的进一步深入,大学生就业压力和竞争会越来越激烈。在未来数年内,每年毕业的大中专学生会迅速增加到400万到500万左右。低端就业人口的短缺和高端人口的失业将并存于劳动力市场。与此同时,劳动力就业环境随着卖方市场的出现而水涨船高,专科生可以胜任的工作要求本科生,本科生可以干的工作招聘广告上却非硕士以上免谈,高端就业市场上人力资源的浪费现象严重。另外用人单位更青睐已经具有一定工作经验的应聘人员,应届毕业生在就业市场上处于相对弱势。就业形势的严峻和社会环境对人才的要求无可避免的成为大学毕业生就业压力产生的压力来源之一。

2.高等教育体制与制度的弊端

受经济利益与社会影响的驱动,有部分高校在本身师资力量缺乏、硬件设施不达标的情况下盲目上马一批新专业。因为自身办学势力的不足,培养出来的毕业生质量不高,缺乏竞争力,就业率不高。另外,因为高校办学思路的保守,办学模式的封闭,原有的专业划分过于狭窄,课程设置与社会需求相脱节,教学内容和手段陈旧等等,造成培养出来的学生眼高手低,能力和水平难以胜任实际工作要求。在大学生找工作的环节上,有的高校没有系统的就业指导机制、信息提供渠道不畅、职业心理辅导缺乏。这些都使得大学毕业生在就业时倍感压力。

3.大学生群体的特殊性

有的学者认为无论是从纵向还是横向比较来看,大学生人群的心理健康水平都不如其他群体,是心理问题的“高危人群”。尽管这一结论还有值得商榷的地方,但有一点可以肯定的是,因为大学生群体的特殊性,使得他们在找工作的时候可能会经受更多的压力。大学生具有高智商、高自我价值感的特征,他们的抱负水平高,更看重自己,自我评价较高。但如果自我评价过高的话,在就业的过程中容易导致挫折感,加上人生经历和实践经验都还欠缺,对挫折的容忍力不高,从而很容易产生压力感。

(二)产生就业压力的内部因素

1.部分大学生产生学习无用心理,导致学习动力不足

一方面,大学毕业生就业困难,一部分大学生无法就业,而在就业的大学生中,大多又都依靠父母的社会关系,因此,很多在校大学生产生了学习无用心理,学习兴趣减弱,学习动力不足,许多人无心学业,逃课现象普遍;甚至有的学生干脆认为,只要毕业就可以,因为能否就业和学习成绩没关系,再加上社会上各种娱乐活动,如游戏等的诱惑,便开始混日子,学习只是为了应付考试。另一方面,由于用人单位对大学生的实践经验和实践能力有很高的要求,使有的学生认为学习好不如有“能力”,所以在学习期间热衷于“实践”,自己创业、打工、应聘,从而忽视了学校的学习,影响了正常的学习工作。

2.部分大学生存在就业焦虑心理与盲目最求高薪行为

在高等学校,就业心理问题与学业、人际关系一道成为刚踏入高校的学生们普遍焦虑的问题。随着大学生就业形势的日趋严峻,原本大三才开始出现的就业心理问题逐步提前许多学生,特别是家庭贫困的学生大一入学时就开始担心就业问题。对就业的焦虑心理,直接影响到学生在校的学习行为。同时,由于我国的高等教育是精英化的教育,有的大学生认为进了大学就进了保险箱,只要拿到毕业证书就可以就业。许多大学生只知道啃书本,而不注重自身综合能力的培养和提高,结果在就业时候往往不能符合企业的要求。另外,很多大学生就业时不是立足于选择最能发挥自己的作用,实现自我价值的岗位,而是盲目追求高工资,大单位,拥挤在大城市,大企业。

3.以“考研”回避就业竞争

高校考研热,主要是源于就业竞争。用人单位对学历的要求在不断提升,本科毕业找工作,男生明显优于女生,女生只有通过提高学历来提高就业竞争力;在本科生就业整体困难的情况下,很多本科生在学习期间就积极准备考研。可见,部分大学生考研,是在无法就业的情况下暂时回避就业竞争的一种无奈选择。

四、消除就业压力负面影响的对策

(一)政府要加强宏观调控,创造宽松公平的就业环境

政府的宏观调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调整经济社会的发展模式,发展现代工业和第三产业,增加就业岗位,特别是第三产业的发展,对就业的拉动效应远远大于第二产业,可以提供大量适合大学毕业生就业的岗位;制定高校扩招政策时,要提高教育决策的科学性,稳定地提高高等教育毛入学率,既考虑到供方的能力,也应考虑需方的要求,确定合理的规模,努力协调好教育发展的熟练、质量、结构与效益的关系;招生计划指标应体现政府宏观调控的导向作用,增加社会缺口较大的各类别和层次的专门人才,控制社会需要量少的专业。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由计划经济时代的“精英教育”走向市场经济时代的“大众教育”,大学毕业生就业机制也由计划经济体制下的“统包统分”逐渐过渡到了当前以“市场为导向、政府调控、学校推荐、毕业生与用人单位双向选择”的就业机制。国家应坚决开放大学毕业生就业过程中的种种政策限制,积极疏通大学毕业生就业渠道,推动大学毕业生就业市场的建立和完善,大学毕业生供需信息,指导大学毕业生按照社会需求自主地选择职业,为大学毕业生顺利就业创造宽松、公平的就业环境。

(二)采取多渠道的灵活就业方式,解决高校毕业生的就业难题

一是要求新时代的大学生,转变传统的就业观念,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择业观。结合自身的特点和优点通过多种渠道采取多种灵活的就业方式,积极自主择业和独立创业。即使是不热门的一些过剩专业毕业生也不要气馁,可以解放思想先到需求人数较多的服务业、商业部门企业就业,有一定经验后再进行择业。这样即可解决眼前就业与长远发展的问题。二是要求作为用人主体的企业也要积极地转变用人观念。积极吸纳符合本企业经济发展实际的专本科人才和职业院校毕业人才,并鼓励企业结合生产实际需要进行二次岗前培训。把大量本专科毕业生打造成企业生产急需的高素质职业技术技能人才,为解决高校大学生就业发挥积极的主导作用。

(三)加强职业技能培训和资格鉴定工作,提高职业技术水平和就业能力

一是要认真落实职业资格证书制度,劳动预备制度和就业准入制度,加大对用人企业在这方面的监察,要求所有企业用人时必须在有职业资格证书的毕业生中招录。从政策和法制上保证高校毕业生的就业。二是要切实加强职业资格和专业技能岗前培训,并鼓励提倡把国家的职业培训标准引入到大学生的课程中,以提高大学生的职业能力。

(四)完善就业制度,促进大学生就业

一是进一步完善高校毕业生就业的市场机制,明确高校毕业生就业制度改革的方向,建立市场导向,政府调控,学校推荐,学生和用人单位双向选择这样一个机制。二是要进一步建立健全毕业生就业服务体系,提高就业指导服务的水平,做到就业指导立体化、国际化。三是要为毕业生就业创造良好的政策和制度环境。全面落实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引导和鼓励高校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的意见》(中办发[2005]18号)要求,引导和鼓励高校毕业生到基层就业创业。

(五)关注毕业生心理健康,加强就业心理辅导

一方面,教师要帮助大学生克服就业恐惧和就业焦虑心理,帮助他们客观地认识自己,使他们做到正视现实,敢于竞争,不怕挫折。具体讲,进行必要的就业教育和择业指导,开展创业教育,增强其竞争意识。通过开展自主创业教育,使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思想和择业观念,从而以健康的心态走向职业竞争的市场。另一方面,教师要帮助他们解决学习中的疑惑,解决学习中遇到的问题,让学生的学习目的、学习方向更加明确,鼓励他们在校期间努力学习。

五、结论

大学生就业压力是客观存在的。随着高等教育的发展,我国毕业生就业问题可能长期存在,关键在于我们应该认识到这些问题,不能回避,对此还需要有科学认识,要靠改革和发展来解决大学生充分就业问题。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切实减轻当前大学生就业中存在的压力,为用人单位选聘到合适的人才,为大学生找到能够充分挖掘其潜能的工作岗位,做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