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谈食品安全与学生意识形态安全

谈食品安全与学生意识形态安全

当今社会,各种食品安全事件的频发,使得食品安全问题成为社会大众热切关注焦点,大学生作为促进社会发展的主要力量,其对食品安全有关知识理论的了解与掌握,是辅助社会快速、有效解决食品安全问题的重要因素,因此,高校对学生实施食品安全教育具有浓厚现实意义。因意识形态安全实践对深化学生食品安全教育有不可忽视的关键影响,所以,高校执行食品安全教育过程中也需重视学生意识形态安全的创新实践。基于此,本文将结合生吉萍编著的《食品安全预警理论与实践》,分析高校食品安全与学生意识形态安全教育发展现状,从实践发展视角出发,探索推动高校食品安全教育与意识形态安全工作改革发展的优化路径,助力培养大学生食品安全意识、提高相关理论认知水平。中国农业科学技术出版社2020年6月出版的《食品安全预警理论与实践》,主要是以预防食品安全问题产生为编写目的,对食品安全预警机制的建设实践进行深入研析,并从中获取相关理论与实践成果,既利于人们全面掌握食品安全预警知识,也可作为高校实施食品安全教育的教辅书籍,兼具专业性与实用性。

本书严格按照大众读者阅读思维创建整体理论框架与内容结构,先是简明扼要地概述食品安全预警基础理论和概念,让读者对食品安全预警有概括性认识;之后再从实际应用角度出发,详细阐述食品安全预警理论应用方法与技巧,具体预警机制设计,以及国外典型食品安全预警体系等内容,帮助读者提高自身理论应用能力;最后根据食品安全预警具体实践状况,提出利于推动食品安全预警体系创新建设的途径,深究我国食品安全预警体制的信任度、满意度及期待值,为强化食品预警体系的功能与作用提供坚实保障。新时展以来,食品安全问题一直是全球性的社会事件,并且诸多国家都将食品安全问题纳入公共卫生事件体系中。尤其是近几年,地沟油、瘦肉精、毒奶粉及僵尸肉等事件的出现,更是无形中增加了人们对于食品安全问题的担忧,食品安全问题俨然成为公众谈之色变的公共卫生问题。此情境下,高校须将食品安全与学生意识形态安全纳入教育管理工作系统中,基于意识形态安全视阈提升食品安全教育,培养学生食品安全意识、风险意识与预警意识,进而指引学生加入食品安全问题防治队伍,以降低食品安全事件发生概率。就高校目前实际教育教学情况来看,学生虽已全部接受食品安全教育,也明确知道食品安全对个人成长与社会发展的重要性,但大多数学生并未完全掌握食品安全有关知识,更别提如何分辨食品是否安全、买到存在安全隐患的食品应怎样处理,这也从侧面体现出大部分学生尚未具备成熟食品安全意识形态和充足实践能力。

学生作为高校设置并实施意识形态安全教育的主要对象,不但肩负着推动国家发展的使命,也承担了宣传、推广食品安全,在混乱市场环境中维护食品安全意识形态安全的重任,对其实行食品安全与意识形态安全教育,可对我国食品安全体系的构建产生深远影响,因此,高校应抢抓时展机遇,以自身条件为基础,主动应对挑战,从下述路径优化食品安全与学生意识形态教育,以实现强化学生食品安全理论实践能力、树立正确食品安全意识的目标。首先,以食品安全为主题创建多元意识形态安全教育形式。现下,我国高校食品安全与意识形态安全教育形式单一,基本采用课堂教学模式传授食品安全与意识形态安全理论知识,课堂氛围枯燥无趣,学生注意力难以集中,以至于无法达到理想教学效果。对此,高校应正视食品安全与学生意识形态安全教育本质,有选择性地按照学生喜好创建其喜闻乐见的教育模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同时,丰富对应课程教育形式,为加强食品安全与学生意识形态安全教育效果营造良好氛围。其次,将食品安全与意识形态安全教育融入课程教学体系。优良校园文化环境的构建与完善,可对学生形成健康心理和精神状态产生积极影响,辅助学生树立正确价值观念与思维意识。

因此,高校可将弘扬主旋律视作创建校园文化环境主体思想,加深食品安全与意识形态安全教育与其他专业课程的有机融合,以此促进食品安全与学生意识形态安全教育的贯彻落实,扩宽食品安全与意识形态安全教育传播范围同时,提高院校整体教育质量和教学水平,使高校得以可持续发展。最后,利用网络与校园信息推广媒介加大食品安全宣传力度。信息时代,互联网高效、快速、广泛的信息传播优势,可有效打破高校传统教育模式时间与空间的限制,让学生能随时随地学习食品安全与意识形态安全相关知识信息。所以,高校可通过合理利用互联网络和院校自身宣传媒介,加大食品安全与学生意识形态安全在校园内的宣传力度,辅助学生增加自身食品安全知识理论库存量,潜在培养学生食品安全意识,提升食品安全和学生意识形态安全工作效率。总体而言,食品安全问题日益严重的今天,高校应深入解析自身教育教学体系整体建设与发展状况,从中发现不足之处,并及时抓住发展机遇对这些不足之处加以改善,从而加强院校食品安全与学生意识形态安全教育工作管理水平,为推动社会和谐发展培育更多优质人才。

作者:范桂凤 单位:广西师范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