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谈发展生态农业与实现可持续发展

谈发展生态农业与实现可持续发展

【摘要】随着我国社会不断发展与转型,我国乡村正呈现出日益积极的发展态势,生态农业已经成为当前乡村地区发展的主要趋势。在“十三五”计划的深入践行下,我国针对农村地区制定出一系列生态农业发展策略,为我国农村地区可持续发展铸就了良好的基础保障。积极推动现代农业管理理念、现代农业科学技术融入到农业生产、运作过程当中。成为当代农业发展主流方向。积极发展生态农业能够有效促进当前农业结构框架的现代化改革,在满足农业地域性特色的实际发展情况下,实现“高经济、高生态、高社会”的“三高效应”,逐渐向着生产高效、资源节约、自然和谐的现代农业方向进行延伸。本文将针对发展生态农业的意义与特点进行研讨分析,其目的是探讨出农业可持续发展切实措施。

【关键词】农业;生态农业;可持续发展

1发展生态农业的意义

1.1有利于保护自然资源与自然环境

我国农业当前正朝着现代化趋势发展,在现代化发展的过程中,最主要的问题便是解决农业污染问题。当前很多农村地区为了“追求农作物的产量、经济利润的上升”,普遍存在滥用农药、过度使用化肥的现象,这不仅会对当地水资源产生严重污染,而且还导致田地板结、土壤肥力流失、农作物产品质量下降等诸多问题[1]。因对化肥、农药的使用没有节制意识,严重影响了自然原生环境质量,难以实现环境可持续发展的目标。而积极开展生态农业建设,可以有效保护土地资源、水资源,充分改善因自然生态环境破坏所造成的环境污染与生态失衡的问题,能够有效促进农业良性发展循环。通过先进的农业科技、生态农业耕作理念的融入,能有效改善乡村自然环境与自然资源的保护现状。

1.2有利于提升农业生产综合效益

农村地区现代化发展的目标是即要为农民谋福祉,也要提升农业生产综合效益、促进生态化发展。生态农业的发展能有效的将现代化科学技术、农业管理经验融入现有农业生产结构当中,合理统筹规划种植业、养殖业、农产加工业、乡村旅游等项目,构建出配置合理、运作高效的“大农业”发展模式[2]。这利于传统零散的农村经营模式得到整合,提高劳动生产效率,促使乡村经济增长。为市场提供绿色农产品、优质产业服务。促进整个国民经济发展。

2生态农业理念的特点

2.1农业结构具有系统性

生态农业体系是严格按照生态学原理,通过合理经济统筹、农业资源分配,组合成的生态系统,其中蕴含了生物共生与物质循环理念[3]。在构建生态农业体系时,也是严格按照现代化系统工程管理手段进行的,严格地吸取现代化科学技术与治理理念,因地制宜的合理搭配:农业、林业、牧业、副业、渔业等各项生产比例,合理融入物质资源与能源,实现经济效益、生态效益、社会效益三者相统一的生态农业系统结构,勾勒出“山、水、林、田、湖、草”和谐发展的生态乡村图景。

2.2农业生产具有生态性

生态农业本身便是一个人工生态系统,生态农业不是靠无节制的投入物质与能源而构建的生态系统,而是充分调动起生态可持续发展性能,有效减少原材料的输入量与残渣输出量,运用生态环境自身的循环能力来进行生态能量转换,高效利用自然能源,实现农业生态系统持久发展。

2.3农业耕种具有适地适苗性

生态农业类型并不是千篇一律的,发展生态农业最为重要的便是遵循因地制宜原则,按照不同生态环境的发展特点、发展趋势,有效保障生态系统的稳定性,科学优化农业生态环境[4]。客观考虑自然生态环境条件,合理进行农业产业布局,实际提升农业生态系统的各要素的利用效率,全面实现农业、林业、牧业、副业、渔业等各项农业经营效率,并有效优化农产业结构,展现地域农业生态特性。

3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措施

3.1科学规划地区生态农业发展方案

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需要在生态农业发展规划的基础上,以发展“大农业”为基础,科学合理的优化并且调整农业发展方向。以乡县为单位,从整体层面上制定出科学的规划方案。全面规划、调整、优化结构,促使农副业、牧业、渔业各类农村产业科学合理发展,促使各项产业之间相互支撑,全面提升综合生产效率。通过相应的政策优惠,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建设。积极引进科学技术手段与先进管理模式,构建出地域性的生态农业体系,在村镇领导的积极带领下,加强地区宣传力度,调动广大村民建设生态农业的积极性,实现农业生态系统物质、能量的良性循环。

3.2因地制宜加快现代化农业技术推广

我国农业发展必须要遵循“持续创新、科学发展”观念,不断融入科学化、现代化的农业技术手段,构建出因地制宜的生态农业系统工程。合理利用农业资源,结合不同区域的农业资源开展综合利用,实施“生态家园富民计划”[5]。将具备现代化的农业科技手段融入到生态农业建设过程当中,在无害化生产的同时,融入现代化农业技术、总结现代化农业生产经验。结合地区的地质条件、气候条件,改良农作物种植方法、丰富农作物品种,选择性的培育优质种苗,增强农作物的抗病性。通过生态监控的手段开发生态农业新技术,融入立体种植、生物技术、养殖技术、农药开发技术,切实有效的加快农村地区的生态发展。

3.3以生态旅游促进脱贫效率

因为每个地区的生态区域特质存在差异,所以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也存在差异,那么为了有效的践行脱贫致富、改善农村地区经济条件,必须要积极抓住生态农业的发展机遇,积极构建出“果园立体种植、生态农作物体验观光”等生态农业特色试点。高质量建立绿色农业产业,结合区域特色景区、特色农产品,挖掘生态文化旅游资源,并激发起贫困户的脱贫动力,充分利用乡土文化、民间元素等,发展特色旅游产业,创造乡村地区经济新增长点。

结束语

总而言之,生态农业是当前农村地区经济发展的必然之路。在构建生态农业体系的过程中,应该深刻认识到生态农业的发展意义,整合区域特色,科学规划地区生态农业发展方案。因地制宜加快现代化农业技术推广,并以生态旅游加快脱贫效率,真正实现“大农业”发展目标,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黄庆革.浅析生态农业在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中的作用[J].种子科技,2017,37(2):20.

[2]杨芳,吴永常,韦文珊.基于能量分析的农业生态可持续发展指数方法研究[J].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2017,38(11):17-23.

[3]胡丽,岳敬芹.发展生态农业实现精准扶贫——以云南山区精准扶贫工作现状为例[J].吉林农业:上半月,2017(7):43-44.

作者:王绍权 单位:南京林业大学大学生物与环境学院生态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