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金税三期管理系统的税务风险分析

金税三期管理系统的税务风险分析

摘要:建筑业纳入“营改增”试点以来,建筑行业从制度体系、管理模式、风险防范等方面进行了梳理、完善和对接,使“营改增”在建筑行业顺利落地。但由于建筑行业过去长期征收营业税形成的思维惯性,再加之增值税管理链条的复杂性和特殊性,导致建筑行业虽然在对接上做了大量工作,但在实际运行中仍存在不少风险,给企业管理带来了困惑。“金税三期”管理系统(以下简称“金三”)的上线运行,无疑又给现阶段企业增值税管理上了“紧箍咒”。“金三”庞大的大数据分析优势将使增值税管理变得有规有矩,但作为建筑行业,如何在这种管理系统下稳健运行,规避风险,将是企业管理面临的挑战。本文从金三系统的功能定位入手,结合建筑业存在的税务风险进行分析,从而提出防范措施,对企业的税务管理工作很有借鉴意义。

关键词:金税三期;税务风险;防范

金三系统是国家税务总局经国务院批准的电子政务工程之一,于2016年10月份上线运行,同时它也是税收管理信息系统工程的总称。对于企业来说,金三系统的出现无疑充满了喜和忧,特别是建筑业刚刚经过“营改增”的过渡,各个环节还在摸索中运行,建筑行业将面临更加严峻的考验。

一、金三管理系统实施的背景

金三系统是依托网络信息平台,将所有税种纳入到国、地税各层级的管理系统中进行综合预警处理,它对于充分整合和广泛利用信息资源、加强税收征管、优化纳税服务、提高行政效率、降低税收成本、推进依法治税、保障税收收入等,都将发挥极其重要的作用。

二、金三管理系统的功能定位

在现代网络信息化时代,金三系统基于庞大的数据分析和云计算对税务系统的数据信息在总局和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局集中处理,实现了足不出户就能对企业运营情况了然于胸。

(一)大数据,高识别

大数据体现在它包括了网络硬件和基础软件,把所有税种的数据信息在总局和省局集中处理。高识别体现为信息处理系统数据语言自动预警。

(二)大数据,云计算

以前的系统只能识别发票上的“基础信息,如金额、税号”等,但现在的金三系统就是人工智能了,将逐一实时采集、存储、查验、对比发票的全要素信息。现在的“金三”系统,采用的是大数据与云计算技术,强大到超乎想象。(1)“痕迹追踪”。企业发生开票信息只要在电脑系统里进行了录入,就会通过自动流转留下记录,并映射出企业资金流、实物流。(2)“开票控制”。商品品目可由商品编码控制,商品数量由单位编码控制,一旦被监控,系统将直接知道企业的库存状况,并计算出商品增值额、库存存量额。(3)“互联互通”。五证合一后,通过税务、工商、社保、统计、银行等接口,个税社保、公积金、残保金、银行账户等在税务系统里面一览无余。(4)“风险预警”。金三上线,企业的违规被查风险增大,税务防范意识不强的企业,必然成为税务预警的对象。(5)“家底暴露”。利用大数据,企业采购的固定资产发票;发生的费用,金三系统都可以准确知道。等到金三税务系统功能全部完善开放,所有税种,企业所得税、增值税、个人所得税、社保等都能够检测到。

三、建筑行业涉税风险分析

金三系统工程的推行使得企业面临的税务风险激增,对于建筑企业来说,必须掌握金三系统下的税务风险点才能保证企业的长远发展。

(一)定量指标风险预警分析

1.增值税专用发票用量变动异常风险纳税人在开具增值税专用发票时没有做到月份之间的均衡,月份间开票数量呈波浪趋势,如果在某一个月增值税专用发票用量骤增,除正常业务变化外,可能会被金三系统认为存在虚开现象。一般纳税人开具增值税专用发票超过上月30%(含)并超过上月10份以上就可能被系统预警。2.期末存货大于实收资本的风险如果纳税人期末存货额超过实收资本之和,可能被金三系统认定为生产经营不正常,可能存在库存商品不真实,建造合同确认收入后而没有将成本转出等问题。税务部门会对存货作为稽点,是否存在收入少记的情形。3.增值税一般纳税人税负变动异常的风险纳税人本期税负与上期相比,如果税负变化超过正负30%,可能会被系统认定为隐瞒收入或者进项税取得严重不足等风险。4.纳税人期末存货与当期累计收入差异幅度异常的风险如果差异幅度超过50%就可能会被系统认定为存在库存商品不真实,收入确认不及时等风险。5.预收账款占销售收入比例较大的风险如果纳税人预收账款余额占全部销售收入的比例超过20%,就会被系统认定为可能存在未及时确认销售收入行为。6.进项税额变动率高于销项税额变动率的风险如果纳税人进项税额变动率与销项税额变动率之差占销项税额变动率的比例超过10%,就会被系统认定为少计收入或虚抵项税额的风险。

(二)定性指标风险分析

1.外管证开具、报验和核销风险建筑行业工程项目存在财务人员开具外管证后,未在规定时间(一个月)内到当地税务机关报验,导致外管证过期失效;未在有效期届满后或经营地税务机关在有效期内已报验核销之日起十日内持回执联到主管税务机关办理缴销手续,将影响公司的纳税信用评级,直至影响投标经营。2.不按照纳税时限缴纳税金风险建筑行业受长期征收营业税的影响,税金缴纳时限要求有一定的弹性,再加之有的工程项目资金紧张,业主方平时已正常计价、拨款,但是对方没有及时催要发票,这种情况下就存在催就缴,不催就挂账的现象,但增值税模式下,这种没有在税法规定的纳税义务时间内预缴税金,会造成延期纳税风险。3.项目对外合同管理的涉税风险项目部对外签订的合同中,涉税条款审核不严,税务条款中一般纳税人、小规模纳税人定位混乱,生搬硬套,无纳税主体责任意识。如部分项目在起草合同时,为了签订取得3%税率发票的合同,不考虑实际纳税身份,将原一般纳税人私改为小规模纳税人。有的项目施工队采用挂靠方式,若对方单位在税务局系统失联,就会导致开票方发票作废,已抵扣的进项税将全额转出,势必增加税负风险。4.违规取得增值税专用发票风险因不了解税务政策,在采购厨房用品、日化用品、纯净水等职工福利性质的物品甚至酒水时,也开具了增值税专用发票,并且违规抵扣,给单位带来了纳税调整风险,影响了公司的纳税信用等级。金三系统下,各单位不管接收多少业务费发票,税务机关都能很轻松地做出基本的分析,未来税务机关对纳税人的检查将会更加清晰,目标明确,证据充足,以往纳税人和税务机关信息不对称的时代将一去不复返。5.换开发票明细风险在中央八项规定以及央企负责人履职待遇严格规范下,不允许报销香烟、大额酒水发票,但有的单位在开票时,将烟酒明细换成了茶叶、日用杂品、食品、防护安全品等,造成了项目库存大量的茶叶、日用品、食品(如方便面),如个别项目一次性购入十几斤的茶叶。上述明细一旦扫描入账后,将无法更改,给税务稽查带来虚开发票风险。6.片面最求“高税率”“高抵扣”而造成涉税风险如针对无专票的砂石料等供应商,为了取得专票而通过其他供应商开具发票,相对于其他项目,虽然多取得了进项税,但是造成了货物流与资金流、发票流不一致,增加了涉税风险。7.税务局系统存在大量滞留票风险各种违规开具的专票,因内控原因无法入账、认证,一直滞留在认证系统中。此外,因部分项目存在“压票”现象,供应商或施工队提供了专票,长时间未及时交财务入账,超过三个月,造成共享平台退票重开,前期的无法作废;或者因其他原因无法入账,不但增加了开票成本,还产生了大量的滞留票。8.发票抬头名称不一致风险目前部分子公司以集团名义中标、子公司公司自管的工程项目,因业主要求等原因,采购时取得的发票抬头是集团公司的名称,甚至是集团外部单位的名称,而不是项目部所属公司的法人单位名称,这将面临重大税务风险。使用不是本单位的发票入成本费用,属于“不符合规定的发票,不得作为税收凭证”,也就不能作为税前扣除的依据。税务部门有足够充分的依据对公司进行纳税调整和处罚。9.代扣代缴义务履行不到位风险依照税法规定,项目部职工工资及施工队工资,公司就会产生依法足额代扣代缴义务。但项目在实际操作中出现了以下情况。(1)按照公司工资标准工资,没有足额代扣。如公司转奖金、补贴、兑现奖、绩效工资没有合并到当月代扣代缴。(2)有的劳务施工队以架子队发放工资方式结算,没有代扣个税。对已经扣缴的个人所得税由于工程资金紧张,长期挂账,带来了滞纳金和罚款风险。10.虚开增值税发票的风险虚开增值税发票已被量罪入刑,写入刑法,不再赘述。

四、税务风险防范措施

从涉税风险的定量、定性分析中可以预见,企业防范风险能力取决于企业完善的管理体系和敏感的风险防范意识,只有对存在的涉税风险源布控到位,措施缜密,才能最大限度地规避风险,为此,可采取以下措施。1.建立风险清单,完善管理体系企业应以“增值税抵扣链条”为主线,以“资金流、实物流、票据流”为重心,开展“全过程、全覆盖”管理链条诊断,定期全面、系统、持续地收集内部和外部相关信息,结合实际情况,通过风险识别、风险分析、风险评价等步骤,查找企业经营活动及其业务流程中的税务风险,对涉税业务存在的风险点进行梳理,制定风险清单,明确处理流程及防范措施,从而确定风险管理的优先顺序和策略。对重大涉税业务推行“法律意见书”审核制度,针对薄弱环节和业务短板,健全管理体系。2.加强政策学习,科学税务筹划建筑业“营改增”后,将会陆续出台新的政策以完善建筑业抵扣链条,减轻税负。如: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下发的[2017]99号文明确规定:严禁强制或变相要求外地建筑企业在本地设立分公司或子公司,为建筑企业营造更加开放、公平的市场环境;并且要求在建材市场、大型工程项目部等地增设专用发票代开点,为砂土石料销售企业、临时经营企业及建筑材料零售企业代开专用发票提供便利,不断提高建筑企业购买建筑材料获得专用发票的比例。作为企业财务人员只有不断学习政策,熟悉政策,更新思维,才能发现风险,识别风险,规避风险,进而做好税务筹划。3.加强沟通协调,融洽税企关系秉持“培育税基、培养税源”的理念与税务机关加强沟通联系,不断持续融洽税企关系。高度关注在税务稽查、税务自查、纳税评估、协调税源、信用评级等方面是否存在涉税风险,合理评估这些风险给企业带来的负面影响,有措施、有预案,有理有据,提前防范。风险和收益相伴而生,企业在追求收益的同时要对产生的风险考虑到位,如为追求一时的收益而置潜在的风险于不顾,将会给企业的发展带来不可预测的影响。作为企业管理者,特别是财务人员,更应该站在企业发展的高度,以规范、科学的视角审视所处理的业务,居安思危,才能最有效地防范风险,实现收益最大化。

作者:贾增杰 单位:中铁十四局集团第五工程有限公司

精选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