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初等数论课堂素质教育探究

初等数论课堂素质教育探究

一、素质教育在数学教学中的现状

教学改革虽然在一些方面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但是仍然存在着许多不可忽视的问题.

1.重智育、轻德育

数学课堂教学虽然已经有了很大的改变,但是教师在教学中依然偏向于向学生传授系统的数学知识,而忽视了对学生基本技能的培养,不重视学生智力的开发.

2.重知识、轻能力

在当前初等数论课堂教学中,教师一般注重对文化知识和解题技巧的传授,从而忽略了对学生能力的培养.这种能力不仅包括运算能力,空间想象能力,信息处理能力,还包括创新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和社会实践能力.

3.重结论、轻过程

数学基础知识扎实,基本技能娴熟是我国数学教育的优点.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一般先讲概念,规则,公式,然后再讲例题,讲清楚怎么解决这个问题,需要注意哪些地方就行了.至于其他的,像这些知识从哪里来,将要用到哪儿去,都不需要过多的关注,只要会做题就行了.这种教学模式,虽然教学效率比较高,教学效果比较好,但是却忽视了学生的个人体验.

二、素质教育在课堂中的实施策略

1.素质教育的基本内容包括思想道德素质教育,科学文化

素质教育,身体素质教育,审美素质教育和心理素质教育,即德、智、体、美、劳首先,教师应该树立教书育人的观念.在课堂教学中,能够随时随地的联系当前情境,加强学生基础道德、文明教育,倡导学生关心他人、尊老爱幼、诚实守信、勤俭节约,培养学生讲文明、有礼貌、爱学习、守纪律的行为习惯和爱劳动、爱祖国、爱集体的思想道德品质.其次,要深入地挖掘数学教材中的思想品德素质教育的因素.在数学教材当中,有着许多的思想品德教育的素材.教师可以结合教材的相关内容,把握教材的思想性,把思想道德素质教育一点一点的渗透到数学课堂教学的过程之中,使学生的思想品德素质得到不断的提高和升华.例如,教师在讲商高不定方程的时候,可以向学生介绍一下商高的生平以及他的事迹,从而激发学生爱祖国、爱学习的热情.总之,在数学的课堂教学中,我们要用一些生动的、具有教育意义的、有说服力的数据或数学史料,在对学生传授知识的同时,还要加强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教育,以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提高学生思想道德素质.

2.注重学生的能力培养

当前社会,科学技术的发展突飞猛进,知识经济已经出现.因此,要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就必须要有足够的数学能力.我国的基础教育之所以要全面转向素质教育,其目的就是要加强学生能力的培养.要做到加强学生能力的培养,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首先,要重视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创新能力的培养是现代数学教学的基本任务,而要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必须要做到以下两点:一是要鼓励学生大胆地发表不同的见解、甚至鼓励学生去质疑,培养学生思维的求异性.因为,发现和提出问题是创新的基础.学生只有去质疑了,才能够去思考,去求证.教师应该启发诱导学生去质疑,从而能够发现和提出问题,进而分析和解决问题.二是要重视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和创新精神.独立思考、学会思考是创新的核心.例如,在解应用题的时候,一般都会有多种解题方法.教师不要直接把各种方法直接讲解出来,应该尽量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学生只有学会独立思考了,才能够发现不同的解题思路,从而发散思维,培养创新精神.其次,要重视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要想深入贯彻落实素质教育,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是核心.一是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引导学生发展思维能力.因此,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积极引导学生掌握术语,概念,训练言语表达的规范性,流利性,给他们提供充分地机会来表达和练习口头言语和书面言语,从而训练他们思维的逻辑性和准确性.二是要丰富学生的感性经验.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该加强直观教学和动手操作,有意识的引导学生从感性认识入手,在不断地观察和操作中进行分析、比较、综合;在感知的基础上进行抽象的思维,使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从而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三是要培养学生善于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思维是从发现问题开始的,只有发现了所存在的问题,才会去进行积极独立地思考,所以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善于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善于进行启发式教学,把学生置于有趣的情景之中,激发学生的数学求知欲,引导他们进行积极的思考.这样,就可以在传授知识的同时,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最后,是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实施素质教育,必须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这是目前国际数学教学发展的一个重要趋势.在数学课堂教学中,要想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其核心就是要引导学生进行积极地探索,指导学生如何应用.对于如何来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笔者有以下几点建议:

(1)重视实践活动的开展和指导作用.学生的实践能力只有在实践活动中才能够逐步地形成,所以,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多进行操作、观察、讨论、合作学习、猜想、画图等实践活动.

(2)重视数学知识和生活实际相结合,使数学生活化,生活数学化.学生实践能力培养的最终目的就是要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生活当中充斥着各种数学因素,数学内容当中也有很多生活的气息,把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相联系,可以使本来枯燥的、繁琐的数学教学生动化、简单化.同时,学生在发现、提出、分析、解决这些实际生活问题时,也在不断地积累,学会了很多的思维方法和数学的基本思想.

3.注重过程教学

在当今社会,仍然有许多教师只重视让学生掌握知识的结果,而忽略了让学生主动探索知识的过程,这与素质教育的理念是不相符的.在大力提倡素质教育的今天,我们应该注重学生的学习过程,重视学生的个人体验.而要想做到这些,需要注意以下两个方面.首先,教师应该将知识的发展历程正确地呈现给学生,让学生能够明白知识的来源和应用,然后根据数学知识发展的逻辑顺序去继续研究和探索.如,进制之间的转换.让学生知道为什么要这样做.其次,教师应该创造更多的机会,让学生来展现自己获取知识时思考的过程,从而获得掌握知识的途径与方法.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集中注意力,形成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让学生积极地思考,进而顺利地完成课堂教学目标.例如,在“数的整除特征2”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该给予学生机会,让学生思考理由,从而让学生主动发现“看个位”的计算方法.

4坚持学生的主体意识,使学生活泼、主动的发展

重“教”轻“学”这种传统的教学模式,本末倒置,过分依赖教师的“教”,从而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它严重阻碍了学生的智力发展,打击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违背了以“学”为中心的教学原则,阻碍了素质教育的推进和创新人才的培养,甚至造成了人才资源的浪费和流失,成为教育的一大弊端.那么教师应如何面对这种传统教学模式呢?首先,教师要转变教学观念,适应素质教育的发展.在数学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占有很大的比重,如果想要全面地推进数学教学中的素质教育,教师必须要更新自身的教育理念,转变教学思想,变革教学方法,提高自身素质,使其适应素质教育的发展.教师要转变观念,应该做到如下几个方面:

(1)教师应更新“人才观”.素质教育要求培养的是既具有扎实的基础知识和较强的适应能力,又具有独立的人格和创造精神的智能型人才.教师只有更新“人才观”,才能使学生的个性和潜能得到充分地发挥,进而使其得到全面发展.

(2)教师要转变“教学观”.在教学方法上彻底改变“注入式”教学,积极采用“启发式”教学,才能使学生活泼、主动地得到全面发展.其次,要尊重学生,建立和谐、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作为一名优秀的教师,除了要具有过硬的教学能力之外,更加需要和学生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让学生在亲近教师的同时,亲近我们所传授的知识,这样往往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而要想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需要做到以下几点:

(1)尊重学生的人格.再小的孩子,都有自尊心,他们也希望自己被尊重.教师应该对学生态度温和、平等、友好,让学生有表达自我的机会,这样学生才不会消极、被动.尊重学生的人格,让学生意识到自己的重要性,感觉到自己和教师是平等的,是建立良好师生关系的首要条件.如果教师一味的高高在上,俯视学生,让学生望而生畏,是不可能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的.

(2)学会欣赏学生,发现学生的“闪光点”.每一个学生都有自己的个性,身上多多少少都会有闪光的地方.教师只有学会欣赏学生身上的“闪光点”,学生才能够从教师的身上找到“知已”的感觉.这时候,在学生的眼中,教师就不再仅仅是一个严厉的管理者,一个权威者,而是良师益友.教师欣赏学生、走近学生,是成为学生良师益友的至关重要的一步.

(3)允许学生犯错.良好的师生关系要求教师必须放下高高在上的架子,真正地走近学生,亲近学生.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地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最后,教师要加强学法上的指导,让学生由“学会”转向“会学”.古人云:“授人以鱼,只供一饭之需,教人以渔,则终身受益无穷.”这说明培养学生“会学”的重要性.同样,让学生掌握一些基本的学习方法,让他们学会学习,也是当今数学课堂教学的基本目标.这就要求我们在数学课堂教学中,要高度重视对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让学生掌握一些基本的学习方法,最后,逐步培养学生举一反三、触类旁通、融汇贯通的能力。

作者:刘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