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大学体育文化传播场景特征分析

大学体育文化传播场景特征分析

摘要:从体育文化的大学校园传播场景入手,对国内18所大学进行调查。重点对校园广播与宣传栏、人际语言、体育课堂、体育社团四个独具大学体育文化传播特征的场景进行研究分析。提出应重视大学校园广播与宣传栏,创造良性的人际语言交流环境,大学体育课程应关注学生体育兴趣的培养,大学体育社团应在项目设置、教练配备、活动时间及场地器材设施的提升等方面加大扶持力度等结论。

关键词:大学;体育文化;传播;场景

引言

随着现代信息传播技术的日益发达,新型媒介的传播功能不断增强,传播速度越来越快,途径日益增多。大学校园作为青年人群居、学习、交流的重要场所,近千年来始终未改变其传承与创造人类文化的核心职能与场所特征,被认为是引领社会先进文化的阵地。自上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我国一些大学相继提出进入世界一流大学的发展目标。许多大学管理者也意识到,要成为世界一流大学,大学文化与大学精神建设必不可少。体育文化是大学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对我国大学体育文化的校园传播进行研究,对于当前大学文化建设,具有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本文从校园广播与宣传栏、人际语言交流、体育课堂、体育社团四个独具大学体育文化传播特征的场景入手,对当前我国大学体育文化的校园传播特征进行研究。

1研究方法与研究对象

主要研究方法为问卷调查法、对比分析法及数理统计法。选取国内18所高校进行了问卷调查:厦门大学、集美大学、厦门理工学院、中央民族大学、中国农业大学、湖南科技大学、昆明理工大学、东北师范大学、内蒙古民族大学、江汉大学、河南大学、河南师范大学、深圳大学、韩山师院、广西师范大学、西安工程大学、安阳师范学院、潍坊学院。其中涵盖了985、211、教育部直属、省属重点、省属普通、综合性大学、民族院校、师范类院校等多种类型的高校。调查对象均为本科二年级及以上的学生,因为这些大学生经过一年以上的校园生活,对学校的各种体育组织与体育现象基本了解,自身的体育行为也逐渐成型。本次调查一共发放问卷5827份,其中有效问卷5365份,总有效率92.06%。收集的问卷通过EXCEL表格进行整理后用SPSS.24.0软件包进行描述性分析。问卷调查法采用微信班级群发放的方式,问卷效度采用20位专家进行预测法评分,专家由所选高校体育部、体育学院领导、具有高级职称的高校体育教师组成。通过统计分析得知评分结果为0.872,具有较高的效度;问卷信度采用克隆巴赫系数对问卷中所有量表题目进行检验,结果为0.916,具有较高的信度。

2研究结果与分析

2.1总体情况

调查结果(表1)显示,在大学校园里,大学生们了解体育信息最多的3个渠道分别是手机、同学之间的交谈与电视,选择率远高于其他渠道。18所高校“手机”的选择率都在62%以上,平均选择率71.26%,符合事前预测。从“手机”选择率在高校中的分布来看,沿海省市的高校略高于内地,学术实力较强的高校要略高于实力相对较弱的高校。排名第2的是来自“同学之间的交谈”(64.14%),则有些出乎意料,电视与电脑网络仅排在第3、4位。在以手机为代表的便携式信息传播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曾经作为信息传播主流渠道的电脑网络,正迅速失去对大学生群体的吸引力。相比之下,传统的媒体———报刊、杂志、收音机,甚至校园广播与宣传栏作为传统的信息与交流渠道,受到的关注度都比较低,也与预测相符。手机、网络作为当代最广泛、最便捷的传播工具,本研究不再深入分析。本研究主要针对大学校园文化传播特征突出的“校园广播与宣传栏”、“同学之间的交谈”、“体育课”及“体育社团”进行分析。

2.2校园广播与宣传栏

校园广播与宣传栏主要传达的体育信息有比赛信息、成绩公告、体育社团信息等,本次调查各高校的选择率均不足30%。表2中显示,能够对校园广播与宣传栏里体育信息始终保持高度关注的大学生,比例在15%以下。不过仍然有39.68%与42.78%的大学生会因为有自己感兴趣的体育话题而关注校园广播与宣传栏。校园广播与宣传栏曾是我国大学极为重要的文化传播阵地,但其最大的弱点是单向传播,形式单一,缺乏互动性。然而相比于互动性强、变化迅速的新兴媒体,我们应看到广播、宣传栏在特定区域、特定时段的公众性、公开性与集中宣传优势,并且在今天仍然是大学校园特有的“具象性”的文化传播场景。校园广播、宣传栏的传播内容大部分由大学生自己制作完成,具有“共同自治”这样的显著特质。这样的学生自治类宣传场所,被学者称为大学这种制度组织重要的“共同体美德”:“学院制度维持着大学作为共同体的精神,给学生提供了一个自治的生活和学习空间,不仅使他们的学习和生活充分整合,使求学变成了全天候的活动,也为他们建造了一个小社会,让年轻学子学会自我管理,在自己的社区内承担责任。这样,学生毕业后不仅掌握了知识,而且有了和别人沟通、合作的经验,成为一个有责任的公民。这是‘共同体’的大学制度的典型象征。”缺少了这样的共同体美德场所,大学文化在公众层面,容易步入个体与自私文化散播的主导局面。因此,校园广播与宣传栏作为重要的校园体育文化传播阵地,不仅可以与新兴媒体形成互补,更应该在全媒体、自媒体迅猛发展的年代,受到更高程度的重视。

2.3人际语言交流

现代信息传播一个显著现象是人际口头交流的重要性日益减弱,个人获得信息的能力不断增强。以手机、网络为代表的现代高速、便携式媒体,以电脑为代表的现代信息处理工具,以电视为代表的单向媒体工具,使单独的个人不需要与人面对面地沟通,就能够接收、储存并处理大量的信息。然而“同学之间的交谈”的选择率较高(表1),可以看出大学生对于人际语言交流的重视与需求,这与大学生“群居”的生活特点高度相关。体育信息天然是青年人最感兴趣的“谈资”,自然也成为大学生们语言交流的重点内容。特别是那些喜欢足球、篮球运动的男生,除了会去主动地获取这些信息,许多都将自己当作体育信息的传播者,主动地利用各种方式传播这些信息。虽然聊天式的语言交流是大学生自发行为,但从促进体育文化传播的角度出发,大学生之间关于体育话题的交谈环境应受到高度重视。那些世界著名运动员,全球关注的体育赛事,大学生身边的校园体育英雄,都会吸引大学生进行谈论的兴趣。即使是那些“偶尔”甚至“从不”参与聊天的大学生(表3略),也会从“大多时候是倾听”(表4略)的旁听者角色中体验到英雄主义、爱国情感、奋勇争先这些情感。相比于居家为主的中小学生活,群居的大学生活方式迅速提升了大学生们与同学面对面交流的机会。许多大学生都是从进入大学后与同学们的交流中迅速增长了体育文化体验,进而参与到体育活动中,从一个被传播者转变为传播者与体育行为实施者。从各高校“同学之间的交谈”选择率来看,学术实力占优的高校显著地高于学术实力较低的高校。学术实力、学习与科研氛围、学生们群聚交流的时间等,似乎看起来并无直接的关系。但实际上一所学术实力很强的大学,学生们往往将与同学之间的交流看成是自己体验校园文化、提高个人修养、促进人际交往、增长社会经验的重要平台。而校园里红火的社团活动,花样繁多的论坛等开放性交往机会也相对较多。一些学习氛围不那么浓厚的高校,学生们往往只将学习技术性知识与技能看成是自己大学生涯的主要目的。另一方面,规模小、学术水平相对较低的高校,往往为学生们提供的面对面交流渠道(社团等)也相对较少,从而使学生们失去大量的客观交流条件。

2.4体育课堂

体育课堂虽然并非通常意义上的传播媒介,但却是大学校园不可或缺的体育文化传播场所。我国大学体育的课堂教学在大学体育制度中处于核心地位。课程制度的各个环节 ———授课项目、大纲、进度、教学手段,乃至场馆、器材等物质化制度,以及师生之间、生生之间教与学的行为,共同构成了课程文化系统。大学体育课程教学的主要内容与目标是学生体质健康、技术技能传授、终身体育意识培养等,教学过程本身具有效果良好的体育文化教育功能。尽管大学生对体育精神文化的需求日益增强,但现行大学体育教育却与他们的情感选择是不同步的。从我国大学公共体育课程教学大纲、进度等纲领性文件制订情况来看,技术与技能学习几乎占满全部教学内容,考试考核的主要形式也是以技术技能的定量、评分为主。这样的“术科”课程教学思路,受到体育专业教学方式的较大影响。运动项目技术学习为主的教学内容并非有错,问题在于怎样通过技术教学与技能学习,感受完成运动技术、训练过程与竞技对抗过程所蕴涵的人性本能与人文精神,“感受体育之丰富,领略体育无穷魅力,身心得到陶冶,整体素质得到提高”,从而建立终身体育理念与健身行为意识。所有被调查的大学在“是否希望学校开设一些体育文化相关课程,如比赛欣赏、奥运历史、体育明星介绍等”这一问题上,均有超过50%的同学持肯定态度(表5略),最高的支持率达到了79.81%,最低也有53.85%。说明大学生对于开设体育文化类课程的认同度很高。长期以来我国大学体育课程一直未重视竞争意识的培养。易剑东(2009)认为“仁”、“无为”的儒道人文思想否定了体育的根本精神———竞争性。假如在体育课程中极少让学生体验竞争过程,极少有通过竞争过程获取胜利后畅快淋漓的快乐与成功体验,大学生们也难以体会体育文化所蕴涵的成功精神。当前在其他教学与文化制度难以提供更多的竞争环境时,体育课程制度应承担起这一职责。本次对大学体育课程培养学生体育兴趣的调查结果令人失望,大部分高校“让我爱上体育”的选择率都在20%以下,平均仅有16.16%,其中还有8所高校在15%以下(表6)。体育课程以个体技术教学为主而忽视团队精神培养,过份减弱竞技成份,缺乏与日常校园体育活动的有机结合,教学过程中不注重体育兴趣培养,课程的强制性突出而乐趣缺乏,都是导致大学生难以通过课程学习或“爱上体育”的原因。

2.5体育社团

许多大学体育活动发起、组织、宣传由学生体育社团来完成。体育社团除了在补充课堂教学不足、锻炼大学生组织能力、协助校方组织大型活动、促进体育锻炼行为等方面起到重要作用外,是大学校园特征明显的体育文化传播场景。本次调查中参加体育社团的比例男生为32.68%,女生20.86%,其中有72.59%的同学选择对体育社团“非常满意”或“比较满意”(表7略),满意程度较高。许多学者将社团活动称为“第二课堂”,意指社团除了提供社会经验、社交机会、组织能力锻炼机会外,还具有基本的教育功能,以及教学过程特点。“社团最大的特点是以大学生自发参与为主,因此没有教育上的被动感,能起到最好的自我参与、自我教育效果。”大学体育社团除了学习运动技术、增强体能外,在培养大学生体育兴趣,树立终身体育意识方面,具有更为重要的文化功能。参与本次调查的体育社团成员在增长体育知识、培养体育情感方面的满意度较好(表7略),说明大学体育社团在传播体育文化方面具有重要作用。本次调查针对大学体育社团的制度与物质文化,进一步设计了问题选项。其中与制度文化有关选项涉及项目、活动时间、教练、比赛、交流活动等,同时针对场地及器材等物质文化也进行了调查。从调查结果来看(表8),大学生们最不满意的是“活动太少”,这一选项上有15所高校的选择率超过了50%。总体来看,学术实力强的高校在体育社团活动频度方面,要比其他高校稍好。“项目太少”、“教练太少”、“场地太差”、“活动时间太短”也是反映突出的问题。

3结论

3.1从大学体育文化传播途径来看,“手机”远高于其他途径,“校园广播与宣传栏”关注度较低、“同学之间的交谈”选择率较高,甚至高于“电视与网络媒体”,应引起关注。

3.2校园广播与宣传栏作为重要的校园体育文化传播阵地,具有“共同自治”功能及校园公共传播渠道特征,应与新兴媒体形成互补,受到更高程度的重视。

3.3大学生们对体育话题的人际语言交流需求程度很高,大学应高度重视学生间体育语言交谈的文化功能,为其创造良性的交流环境,如体育社团、论坛等。

3.4大学生对于开设体育文化类课程的认同度很高,但当前大学体育课程培养学生体育兴趣的效果较差,这是由于大学体育课程的强制性突出,而体育兴趣培养没有得到足够重视。

3.5大学生体育社团的参与率及满意程度较高,并且在增长体育知识、培养体育情感方面的满意度较好,对体育社团的活动频次最为不满。大学体育社团应在项目设置、教练配备、活动时间等制度文化方面,以及场地、器材设施的提升等特质文化方面加大扶持力度。

参考文献

[1]薛涌.北大“三角地”,该拆还是该留?

[2]云学容.我国高校校园体育文化建设探析[D].成都:四川大学,2004.

[3]李平,高成强.体育课程文化选择研究[J].体育文化导刊,2009,(3):106-109.

[4]易剑东.体育文化学[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9.2:199.

[5]严峰.中国大学文化研究[D].上海:复旦大学,2005.

作者:黄力 牛将 单位:福州市体育运动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