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小议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建构

小议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建构

经济的全球化现在已经成为不争的事实。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发达国家凭借其强大的经济力量,在实现经济全球化之后,进一步寻求政治和文化的全球化。他们对发展中国家的经济援助和市场准入的条件,就是突破他们的意识形态阵地和文化领域,使西方文化成为一股单方面涌入的浪潮。西方国家的领导人也不失时机地向全世界推广西方人的“普世价值观”。美国总统奥巴马到中国访问,在上海复旦大学演讲时就向我们推广由“基督教、民主、资本主义”这样的美国文化基础所产生的美国人的“普世价值观”———民主、自由、人权。对此,我们不仅要有清醒的认识,而且要采取措施积极应对。从国内发展的形势看,中国改革开放30多年来经济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国内生产总值以年均9.8%的速度增长。经济发展的同时,也出现了发展的阶段性特征,最主要的原因是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的发展不同步,尤其是带有引领社会价值系统方向性的文化建设,远远滞后于经济的发展。虽然我们已成为世界的重要经济体,成为了经济的大象,然而,在文化方面却还不是一个巨人,文化发展与经济社会发展还不相匹配,广大人们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与供给不足的矛盾依然十分突出。这就需要我们对文化重新回归理性思考,需要以高度的文化自觉认识到文化的结构性功能和方向性价值,以及加强文化建设的重要意义。

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是重构现代中华文明体系的需要。1978年,面对经济濒临崩溃边缘的形势,中国共产党第二代领导集体,毅然决然地率领中国人民进行改革开放。改革率先从经济体制入手,强调解放思想,强调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学习外国的先进技术和经验,打破了原有计划经济体制的束缚。经济体制的成功转轨,极大地调动了全社会的积极性,提高了劳动生产力,引发了中国社会由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型。但是,由于政治体制、文化体制、社会体制改革远远滞后于经济体制改革,尤其是在文化建设方面,严重滞后于经济建设,适应新型社会形态的价值系统没有很好地建立起来,中国社会出现了多元价值并存、价值系统混乱、缺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方向性引领的现象。中国虽然在2009年已跃升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但我们却还不是世界上的强国,其主要原因就是我们的文化软实力还不强大。中华传统文化应该如何传承,现代中华文明需要如何建构,成为当前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亟需解决的重要课题。从“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1]的认识出发,需要解决当代中国人的信仰问题;社会主流价值观建构问题;中国公民的道德素养问题;社会主义社会风尚问题;文化制度体系的建立和良性循环问题;中国人的精神生活状态和生活质量问题等诸多问题。

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需要。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是中国人民一百多年来梦寐以求的理想。实现民族复兴要有四个维度,一是经济的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快速发展;二是政治的民主进步,公民的社会主体地位得到保证;三是民族精神的全面提振,社会主义文化的全面振兴,国家文化软实力大幅度提高;四是人民群众的幸福指数得到大幅度的提升。在这四个维度中,社会主义文化是核心、是灵魂,起着引领方向的作用,它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智力支持和精神保证,对社会的政治经济发展有巨大的能动作用。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要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不仅要有巨大的经济实力和物质保证,还要有巨大的精神力量和文化力量做支撑。实现这样伟大的目标,需要通过大力加强文化建设,大力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深入开展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形成共同认知的价值系统,以此来提振精神、凝聚力量;要培养一大批具有崇高人文思想和科学技术水平的人才,创造丰富的精品力作,聚集社会的精神财富;要在全社会形成具有开创性思想认知习惯和科学研究能力,建设先进、完备的文化制度体系;要提高文化事业的发展水平,保障人民的基本文化权益,加快文化产业的发展步伐,使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性产业,满足人民群众对文化的多层次、多样性的需求,增强版权贸易的市场竞争力,使国家版权贸易占有主导地位;要努力强化国际话语体系的能力建设,开创引领性国际话语的新局面,真正把一头经济大象变成文化巨人。

从历史传承与时展的联系中,坚定地选择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道路

进入新世纪,人们越来越清楚地意识到国与国之间的竞争,是综合实力的较量,文化“软实力”具有“硬道理”。面对新的形势,当代中国的文化建设之路应该怎么走,成为一个重要而紧迫的现实问题。党的十八大鲜明地提出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旗帜,坚定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道路。郑重强调:“道路关乎党的命脉,关乎国家前途、民族命运、人民幸福。”[1]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道路,是中国共产党总结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失败的教训和我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及社会主义建设的成功经验所做出的正确决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道路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具有六个方面的内涵,即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坚持文化人民性的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即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强调文化发展要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体现文化发展的人民性和社会主义性质;强调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强调文化创作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强调推动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全面发展。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道路,就是要坚持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具体实践结合起来,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与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具体实践结合起来,把握文化发展的连续性和时代性特点,处理好传承和创新的关系。在继承优秀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即“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三个面向”从三个不同层面揭示了先进文化的性质。“面向现代化”,强调了文化发展的时代性,即,它要更切合时代的发展需要,正确处理文化的继承与创新。“面向世界”,强调先进文化具有人类共存性,它是全人类共同的精神财富。“面向未来”,强调文化的前瞻性,先进文化是能够引领未来走向的文化。真正做到费孝通先生所倡导的“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4](P432)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道路,要把握住一个关键,即“增强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1]。中华民族上下五千年的文明史,曾创造了无比丰富的灿烂文化,为人类文明做出了巨大贡献。今天我们要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创造出更多优秀的文化成果,通过更加宽松的政策来激活文化创造的活力。要进一步深化文化体制改革,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发扬学术民主、艺术民主,还文化权力于人民群众,“让一切文化创造源泉充分涌流”,“开创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持续迸发、社会文化生活更加丰富多彩、人民基本文化权益得到更好保障、人民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全面提高、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不断增强的新局面”。[1]

从“五位一体”建设与党的建设的联系中,扎实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

中共十八大报告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体布局由过去的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建设“四位一体”调整为“五位一体”,增加了生态文明建设,使我们的认识更加深入,发展更加全面,布局更加合理。“五位一体”的建设,强调在科学发展观的统领下,把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有机地结合起来,使它们紧密联系,相互依托,相互促进,共同推进。五位一体,相生相存。经济是基础。经济为文化的发展提供坚实的物质保证。无论是发展文化事业,还是发展文化产业,都离不开经济的支撑;否则,文化发展就只能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反过来说,文化是经济的意义,文化决定了人的需求,进而决定了经济的发展目标和衡量财富的尺度,文化对经济的发展具有极大的促进作用。政治是保证。从政治与文化的关系来看,政治是文化发展的保证。当政治是开明的,文化政策能够充分表达民意时,文化就会出现一个大发展大繁荣的局面。同时,当一种文化强大起来时,它有向外辐射的功能,它要借助经济和政治的力量,走向世界。反之,当文化成为政治的附属品,成为政治的工具,文化的发展就会受到限制。因此,政治要为文化的发展创造环境,就要排除极“左”障碍,发扬学术民主、艺术民主,营造自由宽松的文化氛围,让文化艺术工作者有充分的自由想象和写作空间,让一切文化创造源泉充分涌流的愿望才能实现。文化是灵魂。文化是引导世界走向未来的灯塔。经济、政治、文化是构成社会的三个基本要素,他们相互制约又相互依存。文化是经济和政治的反映。一定的文化由一定的经济、政治所决定,又以其强大的力量影响经济和政治。文化对经济、政治的最大影响力,在于文化创造的社会价值系统,具有引领人们社会生存和生活方式的价值,这是文化具有灵魂价值的最大体现。社会是目标。公平正义、和谐有序的社会是我们发展的终极目标,是人类社会的最大追求。“提高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是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根本目的”。[1]从十七大“四位一体”的建设布局,提出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以来,我们加强了对“经济民生”和“文化民生”的建设,从保障人民群众的基本权益入手,扎实地做了很多工作。十八大报告提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人民生活水平全面提高,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总体实现,全民受教育程度和创新人才培养水平明显提高,就业更加充分,收入分配差距缩小,社会保障全民覆盖”。[1]这一目标的确立,充分体现出中国共产党“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政治理念和执政文化内涵。生态文明是追求。人的生存发展是和自然生态有着密切联系的。人们依靠自然的赐予,依靠文化的选择,与生态保持友好的依存关系。生态文明主要是指人与自然之间所构成的一种文化伦理状态。它是人们在开放和利用自然过程中,努力保持与自然的和谐友好相处、共生共存的文明状态。生态文明观的核心要求是使我们从过去的“与天斗其乐无穷,与地斗其乐无穷”,转变到人与自然和谐共处,自然与社会协调发展。以一种文明的形态向自然索取并同时奉献给自然,才是我们最大最美好的追求。这种追求必须依靠文化的力量才能得以实现。把党的建设与文化建设紧密联系起来,发挥党的优良传统作风优势,促进文化的发展繁荣。中国共产党是最广大人民利益的忠实代表。社会主义文化事业,是党的事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党率领人民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一个重要内容。小康社会不仅仅是经济上的繁荣富强,而且还要有精神上的丰富多彩。实践证明,当人们的物质财富得到基本满足之后,衡量幸福的标准不再是物质的而是精神的,更多地体现在人们精神的快乐和满足上。新党章强调指出:“在生产发展和社会财富增长的基础上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发展是我们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5]

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当务之急要抓好四项工作:一是要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凝聚社会共识,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凝聚力量。二是要全面提高公民道德素质。公民的道德素质,是对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精神文化存在状态最好的检验,是维系社会和谐稳定的最重要的因素。几千年的中国传统社会更多的是靠道德来协调社会关系,维护社会秩序。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更符合中国的国情和文化习惯。要注重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的教育。尤其是个人品德的修养至关重要,它是家庭、职业、社会道德建设的基础。三是要丰富人民精神文化生活。文化建设的最终目的,是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生活的需求。四是要增强文化整体实力和竞争力。一个文化强国的力量,要体现在思想理论体系的创造上,要体现在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两大业态的发展水平以及传播影响力上,更要体现在海纳百川的包容胸怀上,对于人类社会共同的文明创造,要善于兼收并蓄,为我所用。(本文作者:迟建民 单位:中共吉林省委党校社会学教研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