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能建工程师文化理论研究与实践

能建工程师文化理论研究与实践

中国能源建设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国能建”)是国务院国资委管理的特大型中央企业,是“世界500强”和ENR(《工程新闻纪录》)全球250家最大承包商。在践行“世界能源,中国能建”使命的道路上,中国能建形成了底蕴厚重的企业文化,孕育了独具特色的工程师文化。

一、工程师文化的研究背景与价值

1研究背景

工程师一词源于300多年前的西方国家。《牛津高阶英汉双解词典》认为,工程师是对机械、设备、桥梁、铁路、矿山等进行设计、建造或加以维护的人。《辞海》认为工程师是技术干部的职务名称之一,指能够独立完成某一专门技术任务的设计、施工工作的专门人员。本课题认为,工程师是指那些在工程专业领域开展工程规划、科研、勘察、设计、咨询、施工、调试、运行、维护等活动的工程技术人员。工程师群体在特定专业领域和工作环境中长期形成的精神风貌、思维模式、行为特征、工作方式等群体特质的总和,被称为“工程师文化”。西方工程师文化泛指一切以解决问题为导向的工作文化,主要特质有:热爱创造、爱惜工具、永不满足、理性思维、好奇、热爱专业、相信自己能够改变世界。中国的工程师文化源于悠久传统文化的积淀,古代产生了改天换地的“大禹精神”、精雕细刻的“鲁班精神”,近代形成了以“詹天佑精神”为代表的早期工程师文化。新中国成立后,中国现代工业培育了大庆精神、“两弹一星”精神、载人航天精神,凝结成了集体奉献、科学严谨、专注专业、精益求精、勤奋敬业、坚韧执着等中国工程师文化的共性特质。然而,国内学术界研究工程师文化的成果不多,尚无工程师文化研究专著;一些文章虽然从不同角度对工程师文化进行了论述,但没有体系化、实证化研究,也没有对中西方工程师文化进行比较研究,更没有对工程师文化如何创新发展并在企业中落地生根的专项课题研究。中国能建作为中国建筑工程企业的标志性集体,在电力工程领域创造了一系列堪称国之重器、享誉全球的精品工程,筑起了优秀的工程建设人才高地。2017年,中国能建首次党代会提出,中国能建具有优秀的工程师文化,并正式启动中国能建工程师文化研究。力求在实现文化管理的总体布局中,挖掘工程师文化优秀基因,系统推进工程师文化研究,以工程师文化引领企业发展。

2研究价值

助力中国能建组织目标实现的现实需要中国能建以建筑工程承包为主业,工程技术和产品的创造铸就了工程师群体。当前中国能建拥有13万职工,工程师、经济师、会计师等各类人才汇聚,而工程师群体最庞大。工程师是工程建设的重要力量、科技进步的主力军,深刻影响企业长远发展。因此,研究工程师文化,有助于中国能建更好地开发工程师的智力资源,加快抢占行业技术制高点,塑造一流工程品牌,全面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加强中国能建人才队伍建设的重要举措人才兴则企业兴。中国能建制定了新时期人才发展战略,出台了较为系统的机制及配套制度,保证工程师队伍的发展。但对工程师群体激励导向不够,人才流失较多;一些工程技术专业出现人才断层,一些工程项目部难以配备到合格的总工程师人选;工程师群体中“高、精、尖”的专家型人才比例偏低,整体科研实力有待提升。因此,研究工程师文化,抓住了人才强企的关键,有助于推动新时期人才战略目标落地。实现中国能建文化落地和深植的有效途径中国能建坚定文化自信,确立了包括组织使命、战略愿景、核心价值观、企业精神等要素在内的核心理念,明确了“两同两创”的行为准则。工程师文化是中国能建企业文化的主体部分,成为文化个性的突出反映。在全球业务拓展中,工程师群体对文化的落地和深植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研究工程师文化、讲好工程师故事,有利于增强社会各界对中国能建企业文化的认知和认同,全方位提高中国能建的品牌影响力和国际竞争力。推动中国工业文明发展的积极探索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工业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为世界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但与西方工业强国相比仍然存在较大差距。现代工业的高质量发展,对文化引领与支撑的需求更加强烈,而工程师群体对推动工业文明和文化建设具有重要作用。因此,中国能建率先启动对工程师文化的系统研究,提出中国能建方案,为中国企业工程师队伍建设提供有益借鉴,以加快培育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从而共同推动中国现代工业文明进步。

二、工程师文化的特征分析

中国能建厚植科学技术土壤,汇聚了一大批代表世界领先水平的规划设计和建设管理方面的优秀工程师,拥有享誉海内外的众多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国家百千万人才等高素质人才队伍。工程师群体人数从2011年公司成立之初的3.6万余人攀升至目前的5.1万余人。为深入分析中国能建工程师群体特征,课题组发放了2 700份抽样调查问卷,分析归纳出工程师文化的八种特征。

1崇尚技术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工程师群体将长期积累的技术凝结成为立业之本,形成企业发展独特的竞争力。调查显示,80%的被访者认为“崇尚技术”是中国能建工程师文化的显著特征。中国能建的工程师群体发挥技术优势,推动公司在核电、电网、新能源等电力工程领域达到了世界一流水平,取得包括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在内的重大科技成果751项,其中部级科技奖8项;拥有专利授权8 797项,获得软件著作权732项,科技成果数量及水平在同类企业中处于领先地位。

2科学思维

工程师是一个具有高度理性思维能力的群体,十分重视并善于运用科学思维。调查显示,62%的被访者认为科学思维是中国能建工程师文化的显著特征。中国能建高度重视将科学思维具体转化为工程建设的标准与规范;工程师群体不仅遵循规范标准,而且注重引领行业规范和标准的制定。据统计,中国能建所属企业完成了中国90%以上的电力规划、咨询评审、勘测设计和相关行业标准制定,充分彰显了中国能建工程师文化的科学思维。

3目标引领

工程师群体始终关注“是什么、为什么、怎么看、怎么办”,善于从个性问题中寻找共性问题,在实现目标、解决问题中体现自身价值。中国能建践行“精益创造价值,精品引领未来”的企业宗旨,是工程师统一明确的目标。他们坚持目标引领的结果导向思维,着眼长远、拓展思维、引领未来。因此,“目标引领”是中国能建工程师文化的典型特征,他们能够娴熟地运用这种文化特质,演绎着“从无到有,由通至精”的技术进步传奇。

4自我驱动

良好的自我管理意识和能力是工程师群体的基本特征,表现为富有高度遵循规范、塑造精品、持续创新、担当奉献的自觉意识。调查显示,72%的被访者认为中国能建工程师群体具有潜心钻研的特征,78%的被访者认为这一群体具有责任担当的特征,72.66%的被访者认为这一群体具有规范管理的特征,48%的被访者认为这一群具有标准执行的特征。这些特质都是“自我驱动”特征在工程师文化中的具体体现。

5善用它力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工程师群体善于利用现有工具、创造新工具,进而改造世界。调查中,中国能建工程师群体对“善用它力”表现出较高的认同,认为60多年的电力工程发展,始终伴随着勘测设计方法和施工工具的不断创新和改进,正是“工具”的进步,促进了工程建设水平的提升。因此,“善用它力”是中国能建工程师文化的重要特征。

6注重效率

工程师群体相信,效率是工业化的精髓,效率提升是技术进步的效用结果和完整体现。调查显示,62%的被访者认为“注重效率”是中国能建工程师文化的主要特征。中国能建的工程师群体在实践中追求技术效率、劳动效率和经济运行效率,始终把“注重效率”作为衡量工作水平的重要指标,以最有效率的技术手段解决问题,制定最佳方案。因此,“注重效率”是中国能建工程师文化的典型特征。

7团队协作

工程师群体善于把复杂的系统分解为小单元、多模块,以独特的班组、项目组等形式的小团队模式协同攻坚。调查显示,79%的被访者高度认同中国能建工程师文化应该加强团队建设。中国能建工程师群体涌现出创造中国电力建设史上奇迹的优秀班组,立足本职、敬业守信、无私奉献的“全国青年文明号”,不破楼兰终不还的“青年突击队”。中国能建小团队作业模式,塑造了工程师群体忠诚担当、崇尚实干、素质优良、善打硬仗的团队特质,起到了良好的示范作用,铸就了无数项精品工程。

8平等交流

以事实说话、用数据论证是工程师群体平等交流的鲜明特征。中国能建工程师文化是由各类子企业的工程师文化经过无数次交流、碰撞、融合而成,呈现出百川归海、兼容并蓄的特征。面对技术迭代更新,工程师群体平等交流的需求日益增强。调查显示,59%的被访者认为要强化信息平等、促进平等交流。中国能建搭建了技术、经验和兴趣等交流平台,为工程师群体良性互动创造了条件,也为技术传承、流程再造奠定了物质基础。

三、新时期中国能建工程师文化的体系构建

1新时期工程师文化体系构建的目标和原则

工程师文化的体系构建,指工程师文化的内容体系、建设机制等要素的传播和深植的过程。新时期中国能建工程师文化体系构建的目标是:构建遵循企业发展规律和文化管理规律、促进工程师群体素质提升的特色文化体系,用文化引领集团战略实施,用文化管理提升经营管理水平,通过工程师群体的发展推动企业进步,为企业持续健康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文化支撑。新时期中国能建工程师文化的体系构建遵循五项基本原则:重人本,能力至上,善为善成;善借力,整合资源,乘势而上;容个性,求同存异,同心同向;保长久,厚德载物,行稳致远;强过程,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2新时期工程师文化面临的问题及归因分析

面对新时代及企业全面发展,工程师文化存在诸多不相适应的问题:“可靠”和“稳固”的工程技术职业思维,与具有创新和冒险内核的企业家精神存在一定冲突;“唯理论、唯规范”,墨守成规,存在教条主义倾向,参与经营管理时应变不够;沉湎于技术,单纯地陷于工程的具体问题之中,不同程度存在“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行为惯性;专注技术改造和升级,市场观念和商业思维相对淡薄;面对客户或业主个性化需求时,容易过于自负,现代服务意识欠缺,沟通能力和亲和力不足等等。究其原因,一是在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的漫长过程中,重视科技、效益等有形的物质因素,忽略精神价值,导致工程师群体思维和行为模式的局限性;二是长期“重理轻文”“应试教育”的环境,重视科学和技术教育,忽视人文教育,理工科知识背景的工程师在不同程度上缺乏人文素养;三是知识分子群体“拥有知识、掌握真理”的心理优势,容易形成“清高”“偏执”等思维。

3新时期工程师文化的重塑思路

传统的工程师文化已经满足不了企业全面发展的要求,必须在理性批判的基础上进行重塑。新时期工程师文化的重塑,秉承“工程师文化+”的思维模式,强化与“两种精神、三种思维”的相结合,借助其他思想文化的力量,推动工程师文化创新发展。与企业家精神相结合。企业家精神是指企业家开拓创新、不畏风险、执着追求、敢于担当的精神风范。以工程师为主体的企业,要以企业家精神作为企业文化的第一要素,坚持企业家精神的引领和主导地位,构筑“风险防范+创新开拓”的文化管理模式,积极遴选和培养具有企业家潜质的工程师,持续引导工程师群体尊重和适应企业家文化,促进两种文化互相交融,实现工程师文化迭代创新。与人文精神紧密结合。首先,树立“人的价值高于一切”的人本观念,将人才视为企业最大的财富,强化人文关怀,努力建设一支与转型升级相适应的人才队伍。其次,提升工程师的人文素质,引导工程师用人文精神修养身心。再次,践行人文精神,工程师在创造社会财富的同时,要树立绿色生态的工程建设观,将公众的安全、健康和福祉放在首要位置。与全局思维相结合。“不谋全局者,不足谋一域。”工程师的全局思维能力,就是从全局和战略高度分析和解决问题,应对复杂局面的能力。工程师群体应转变单一的工程思维,树立“产学研”一体化的新工业模式思维,对工程技术乃至相关科技趋势开展预见性研究,站在企业和行业发展前沿,在企业谋划科技战略、市场战略乃至整体中长期发展战略进程中发挥“科技智囊”作用。与商业思维紧密结合。工程师群体要遵循基本商业法则,瞄准企业作为经济组织的基本功能,推动领先的技术转化为生产力,为盈利服务。要用商业思维考量各产业的发展,将科技能力转化为价值创造能力,促进全产业链的价值最大化。要切实将“单纯的技术思维”转变为“以技术为支撑的市场思维”,以先进科技支撑市场营销和业务管理。与精益服务思维紧密结合。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单纯提供优质的工程方案,无法完全满足客户的需求,这就需要工程师推陈出新,以用户为中心、以市场为导向,把准客户需求脉搏,提供更优质的技术供给。切实增强工程师的精益服务意识,掌握精益服务的策略和方法。吸收工匠精神中坚守执着、精益求精、专业专注、追求极致、一丝不苟等优秀文化内涵,树立敬业爱岗的风范。

4新时期工程师文化的深植策略

新时期工程师文化要发挥效能,应该从“文化建设”向“文化管理”转型,要通过目标强化、价值深化、管理内化、团队优化和品牌亮化的“五化”策略,传承共同的文化基因,使文化软实力转化为企业核心竞争力。目标强化:用工程师文化推动企业战略实施。中国能建工程师要深入践行“世界能源、中国能建”的组织使命,追求“行业领先、世界一流”的战略愿景,坚定发展的道路自信,用新时期工程师文化推动集团战略实施,要咬定“建设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工程公司”的战略目标,开辟“从技术一流到全面一流”的新路径,激发全面发展潜能。价值深化:用工程师文化引领创新发展。坚持“价值导向”,用工程师文化推动商业创新,指导发展思路变革,既要全面发挥传统的电力能源建设领域优势,又要积极瞄向非电领域和新兴市场,深刻把握市场和行业发展新趋势,以商业模式升级促进转型发展,形成可持续发展格局。管理内化:用工程师文化优化企业管理体系。“善用它力”,综合运用工程师文化的各种管理工具,系统提升管理效率、效能、效益;“自我驱动”,用工程师文化优化员工的行为模式,增强执行力;“改善行为”,推动工程师文化深植于企业管理,以精细管理提升效益、以精心服务塑造品牌,倾力为社会创造财富。团队优化:用工程师文化锻造高素质的员工队伍。中国能建深植“四种精神”,聚焦队伍建设,全面提升组织体系的整体能力。以工程师文化为精神内核,培养选拔200名经营管理专家、500名项目管理专家、300名工程技术专家、400名优秀高技能人才,造就各行业、各专业领域的技术、管理领军人物和高端人才。实现新时期工程师文化与党建和群团工作紧密融合,用文化把群团工作的灵魂“提上来”、使创优工作“实起来”,为企业发展聚合第一资源。品牌亮化:用工程师文化塑造“值得信赖的工程专家”集体形象。大力传播价值观,多形式地生动讲述中国能建的“工程师故事”,增强客户和社会对中国能建的文化认同。搭建好工程师文化主题活动的交流载体,开发好以工程师文化为核心的文化产品,实现工程师文化形态的有形化。以精品工程为平台、以精益服务为纽带,精心塑造“值得信赖的工程专家”集体形象,彰显稳健开拓负责任的企业风范,提升品牌的知名度、美誉度和忠诚度,打造百年基业。

作者:阚震 单位:中国能源建设集团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