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无线通信设备防雷措施研究

无线通信设备防雷措施研究

【摘要】无线通信技术现已普及到许多行业,然而雷击对无线通信设备具有很大的破坏力。可以通过外部防雷系统、内部防雷系统、其他设备的防雷系统入手,综合整体地构造无线通信设备的防雷网络,保证无线通信设备的高效运行。

【关键词】无线通信设备防雷措施

据统计,雷电的高发期一般是在夏季,全球雷电的年发生次数在1600万次左右。其中,因雷击而造成的无线通信设备故障现象数不胜数。例如,2011年“723甬温线特别重大铁路交通事故”正是由于雷击而导致列控中心设备出现故障从而引发的。雷电影响无线通信设备的正常使用,有时给社会造成巨大损害,研究无线通信设备的防雷措施因此显得十分必要且特别棘手。

一、雷电损坏无线通信设备的原理以及主要形式

想要解决该问题,首先就必须要了解无线通信设备被雷电损坏的原理是什么,这样才能从根本入手,找出解决问题的关键。简要叙述一下雷电的产生原理:以负雷云为例,由于电云产生负电感应,使得地面上聚集了大量的正电荷,从而使得两者之间形成一个巨大的电场。当两者间距离逐渐减小时,便会出现一个雷电通路,过后便会产生极大的电流。在打雷时,部分电流可能会经过架空的线路形成冲击电压,从而对无线通信设备形成威胁[1]。那么,在雷电中,最容易对无线通信设备造成损害的就是直接雷与感应雷。直击雷是指某带电云层在某地方所放出的剧烈电流。虽然直击雷击中范围较小,但它所带来的伤害是非常大的,可以轻而易举地使无线通信设备发生短路,且引起火灾等。由于直击雷是从设备外部直接对其产生损害,所以预防直击雷的系统也被称为是外部防雷系统。感应雷,也可以称为二次雷。雷云在放电时,其主要通道并没有经过相关通信设备;然而在放电时,电流周围的导体会产生静电感应现象,如此便会对无线通信设备造成损害,而以这种方式侵害无线通信设备的雷就被称为感应雷。从损坏程度来看,感应雷所带来的侵害的确没有二次雷大,但若是从损害范围与损害次数的角度看,感应雷较之直击雷则损害范围更大,次数也更多。大部分的感应雷会损害到无线通信设备的一些核心器件[2],由于感应雷能凭借基站供电线输送到很深远的地方,使得其所影响到的范围变得更大。

二、无线通信设备的防雷措施

一是外部防雷系统:外部防雷系统主要是预防直击雷对通信设备及建筑物的损害。该系统所应用到的避雷装置,主要有引下线、避雷针和接地地网等。其应用原理是,当有雷电产生时,该系统可以将直击雷中的电流导入大地。该系统最大的优势在于经济效益高、操作简便,因此被广泛用于通信基地.二是内部防雷系统:内部防雷系统主要是预防感应雷和雷电的电磁脉冲对通信设备的侵害。该系统所用到的防雷工具主要就是屏蔽、防雷器与电位连接等。屏蔽,也称金属屏蔽装置,金属屏蔽装置可以和任意一对双绞线或四对双绞线合用,利用金属屏蔽的趋肤效应所产生的吸收与反射作用,能够十分有效地割据无线通信设备周围的电磁场。如此一来,单独屏蔽的对绞线之间的串音就会被大大降低。防雷器,是一种能过压保护电子器件的组合。在低压状态下,它会表现出高阻开路的状态;在高压状态下,它又会表现出低阻短路的状态;而且即使有数百安倍的电流通过,也能无济于事。使用原理是,当出现雷击现象时,它会立即呈现出短路状态,如此便能将大部分的电流泄放到大地中去,设备就会受到保护。在应用过程中,正确的使用方法便是将其并联到供电线路或信号传输线路上。另外,防雷器在高效性上、及时性上、经济性上都有着明显的优势。

三、其它设备的防雷

机房防雷:机房防雷即是指对于建筑物和建筑物内部各个电子网络设备进行保护,使其不受雷电损害或使损害降到最低的一种防雷措施。在进行防雷检测时,首先必须要重视的一个地方便是机房部分,机房中的防雷装置、安装工艺和材料规格都需要进行严格的质量检测。除此之外,还要进行避雷器的安装、防雷检测人员的抽查、电缆馈线的安装检测等。天线防雷:天线防雷,顾名思义,即是指对于建筑物上的天线进行保护,使其不受雷电损害或使损害降到最低的一种防雷措施。天线防雷主要有以下几步:首先,健全微波天线防雷击保护程序;其次,在天线铁塔上安装避雷针,并且借助镀锌扁钢直接接入地下,使雷电可以接入接地网。至于馈线,不同的地方要进行不同的接地。结语:在当前,最需要进行改善无线通信设备防雷措施的地区就是无线通信基地和偏远山区。前者是因为其作用巨大,联系着各个地方的无线通信,一旦出现问题,后果不堪设想。后者是因为其技术能力等落后,所以需要政府调控,加强无线通信设备的防雷措施。另外,加大防雷工作必须纵观全局去考虑,做到内部与外部防雷系统相结合。只有这样,我国的无线通信设备才能在最大程度上免受雷电的侵害。

参考文献

[1]何书森.论无线通信设备的防雷技术措施研究[J].工程技术:文摘版,2016(12):8.

[2]吴同.通信导航设备的防雷技术[J].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2017(9):37.

作者:吴鑫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