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航天工业生产现场安全管理浅谈

航天工业生产现场安全管理浅谈

随着我国航天事业的飞速发展,大量的新技术、新材料、新设备、新工艺不断投入应用,涉及火工品、特种设备、高温高压、危险化学品等特殊作业,决定了航天工业安全生产风险普遍较高,管理难度较大。在当前航天任务多型号并举、高密度发射的新形势下,安全生产在科研生产“保成功、保交付“中的地位和作用更加明显,如何创新工作方法、实现更加规范化、精细化的现场管理,确保科研生产任务安全、高效进行,是航天工业安全管理的新课题。目前,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下属单位均已建立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并顺利通过了安全标准化达标及星级生产现场评价,现场安全管理工作已具备较好的基础。但是,在安全管理工作的实践中,笔者认识到目前航天工业生产现场安全管理工作还存在一些不足,需要不断创新工作方法,以达到巩固前期安全建设成果,促进安全综合管理水平再上新台阶的目的。

一、存在的问题与不足

1.现场管理制度的科学性及可操作性不强

航天工业在建立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开展航天工业安全生产标准化达标及航天星级生产现场认证的过程中,针对各体系的要求分别建立了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及现场管理办法,由于各体系侧重点不同,建立时间跨度大,按照各体系要求建立的规章制度、程序文件、三层次文件存在大量的交叉、重复、矛盾之处,造成人员职责、管理接口、管理要求不明确,执行标准不统一,增加了体系运行的不确定性。另外,目前各类规章制度存在模式化严重、内容冗长等问题,导致理解困难、可操作性差。

2.6S及目视化管理不规范

星级现场评价过程中,各单位均已引入6S及目视化管理工具,但是个别生产现场仍存在:功能分区不明确,工具、工装物料定置不规范;工作空间狭小、安全距离不满足要求;废料、余料清理不及时,占用安全通道;安全标志不全、不规范、定置不符合要求等问题,造成物料获取效率低、零件防护不到位,误操作、违章操作等安全问题和隐患,影响了企业形象。究其原因,除了安全投入不足、前期工艺布局设计不合理等原因外,更重要的是航天工业领域在开展6S及目视化管理方面不深入,没有形成统一的实施标准和工作机制。3.全员参与现场管理的主动性不高生产现场安全管理是一项持续改进的系统工程,需要群策群力、全员参与才能真正取得实效。从实际情况来看,普遍存在员工参与现场管理的主动性及能动性不足的现象,认为安全管理是企业管理者及安全管理人员的事情,尚未形成全员参与现场管理及改进的氛围,员工主动参与现场管理活动的热情不高,反映出企业在宣传动员、安全教育培训、文化建设方面存在滞后或不足。

4.“七位一体”大安全管理协同机制尚未形成

目前航天科技集团已形成了安全生产、安全保卫、消防安全、保密安全、交通安全、食药安全、防汛安全的“七位一体”大安全责任承包考核机制。由于这些业务归口在不同的管理部门,各部门开展日常监督检查、隐患排查、问题整改相对独立,导致各部门沟通、协作不充分,容易产生管理死角,也难以形成管理合力。

5.未形成安全管理长效机制

有些单位虽然通过了航天工业安全生产标准化达标及星级现场评价,但在后续的运行过程中却未能巩固住现场建设成果,甚至出现管理滑坡、倒退的现象,反映出企业管理层思想认识不到位,同时企业的安全基础不牢固,尚未形成常态化的生产现场安全管理机制。

二、措施及建议

1.提升现场管理制度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

现场管理规章制度对建立良好的工作秩序,形成高效的现场运行机制具有重要作用。实践证明,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航天工业安全生产标准化以及航天星级生产现场建设均是航天企业开展生产现场安全管理相辅相成的管理工具和管理标准,虽然三者在管理目标、运行机制上非常相近,但三者的侧重点和实施标准有所不同,如果分别建立一套管理制度,会造成文件的交叉重复和要求不统一,导致现场管理制度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不足。建议企业在吃透上述标准的基础上,开展体系之间的整合设计,从而实现优势互补。在具体的实施上,考虑到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的系统性和逻辑性更强,要素设计也更全面,因此建议依据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的管理要素建立现场管理制度的框架,按照标准就高不就低、求同存异的原则,融入航天工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及航天星级生产现场建设的具体管理要求及实施标准,同时结合自身业务流程和管理实际,形成一套既能够同时满足各体系达标和认证需要,又兼具科学性与可操作性的现场安全管理制度体系。

2.强化6S及目视化管理

6S管理是企业对各生产要素实施有效管理的一套科学管理方法,有效实施可以解决企业现场管理中存在的安全、质量、效率等各种问题。首先,企业应该开展系统的策划,根据工艺流程合理规划工艺布局,确保物流、人流顺畅,安全距离满足要求;其次,合理规划现场工装、工具、物料、文件、产品等物品的放置场所、放置位置和放置数量,并对物品进行标识;最后,完善生产现场6S管理制度,设立6S管理专员,并建立定期检查和清理整顿的机制,保证6S管理工作能长期坚持。安全目视化管理方面,一是要重点关注相关安全标志的图案及颜色规范,应符合GB2893.5-2020的标准要求,使人一目了然;二是安全标志的设置应建立在危险源分析及安全评价的基础之上,确保安全标志使用的必要性和完整性。此外,应围绕设置的安全标志开展教育培训,使员工知晓和理解相关风险,真正达到控制风险、防止事故的作用。

3.打造航天特色安全文化

安全文化是企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企业实现安全发展的力量源泉,只有形成全员认同的安全文化,才能为企业的安全发展奠定坚实基础。一方面,营造安全文化氛围,提升全员安全意识,通过开展安全知识竞赛、年度安全生产月主题宣传、合理化建议征集、“五小”成果评比、安全标兵评选等安全宣传教育活动,调动全员参与现场管理和改进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激发员工的主人翁意识,让全员认识到安全就是幸福、安全就是效益、安全是工作的一部分。另一方面,通过长期不懈的安全培训教育提升全员安全技能。在现阶段,开展多模式、差异化的安全培训是提升安全培训效果的关键,建议各单位通过微信公众号、“钉钉”等平台建立线上教育培训资源,以“线上为主、线下补充”的模式,开展制度宣贯、案例警示、经验传授、心得交流、知识竞赛等多维度的全员教育培训。同时,根据安全管理人员、技术人员、技能人员、特种作业人员等不同岗位人员的不同需求,定制差异化的培训教材,提升安全培训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4.加强“七位一体”安全协同管理

由于安全生产、安全保卫、消防安全、保密安全、交通安全、食药安全、防汛安全等管理工作均以PDCA循环为运行模式,遵循持续改进原则,需要开展日常监督检查、隐患排查整改等管理活动,因此各项业务的管理模式和管理活动相近,具有协同管理的基础及可行性。建议在梳理“七位一体”各业务共性活动,总结共性规律的基础上,建立“七位一体”大安全协同工作机制,开展“七位一体”安全例会、联合安全检查、联合安全责任承包考核等工作,使各项业务相互支持、相互促进,有利于各业务相互促进责任落实、工作推进和经验共享,形成管理合力,同时压缩管理活动、提升管理效能。

5.建立安全生产长效机制

首先,企业管理层要提高认识,将生产现场安全管理作为一项长期性的工作来抓,充分认识到安全生产标准化达标及星级现场评价不是以达到“一级”“五星”为目标,而是通过以评促建,使全员形成良好的工作习惯,促进现场管理水平的综合提升。其次,建立常态化的安全监督检查改进机制,定期开展6S管理、工艺记录、安全生产检查,及时发现潜在问题,提出整改意见并落实闭环管理。最后,班组是企业现场管理的主体和前沿阵地,发挥班组在现场管理中的能动作用,持续开展岗位达标、班组达标,不断加强班组的自我管理和自我改进功能。在具体的实施上,建议根据生产、科研、保障各类班组制定差异化的达标考评标准,为班组达标建立科学的实施依据,以班组《岗位应知应会手册》《不安全行为库》及《安全操作规程》的制修订及培训为抓手,结合班组危险源辨识、隐患排查、技能比武及交叉检查等活动,有效促进班组安全知识及安全技能的掌握,促进安全生产长效机制真正落地。航天工业生产现场安全管理对于提升产品质量、保障科研生产任务安全顺利进行、促进企业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从多年建设运行情况来看,建立并保持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运行、开展安全标准化达标和星级现场评价是促进生产现场安全管理规范化、精细化的重要手段,应在后续的工作中继续坚持、不断创新、持续改进。提升全员安全意识、打造航天特色安全文化、形成生产现场安全管理长效机制是引领航天工业生产现场安全管理工作走向深入的关键。

作者:潘甜 杨佑伟 牟玉峰 单位:兰州空间技术物理研究所

相关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