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锣鼓艺术形式论文

锣鼓艺术形式论文

1.淮海锣鼓的形成与发展

清朝乾隆年间,在当时海州辖区内(现在涟水县高沟镇境内),有一位民间艺人叫汪宗坤,他以卖艺为生,经常走街串巷,最初他以琵琶、古琴等伴奏,后来逐步淘汰了这些较为繁琐的伴奏乐器,开始仅使用一锣一鼓作为伴奏乐器,在淮海戏的基础上改编成了现在的“淮海锣鼓”。它的伴奏乐器既方便携带又不受地点约束,能够走到哪就唱到哪。淮海锣鼓最早期的表演形式为两个人演唱,一个人拿锣一个人拿鼓,直到清朝末期才出现单人演唱。辛亥革命后逐渐改变成单人演唱,演唱者自击锣鼓伴奏。这种锣鼓是特制的,小鼓大概6寸高,直径约为4寸,很小,圆得像一个球,两侧叉干上有一对环;锣较大,直径大约有7寸,锣面比较平,敲击它能发出很大的声响,因其形状和声音与其他锣不同,我们称之为“狮锣”。

2.淮海锣鼓的艺术形式

淮海锣鼓的演唱形式决定了其在民间文化艺术中的地位。它表演时不需要庞大的乐队,不需要布置场景,演员不需要化妆。它只需要一张桌子、一把椅子、一个鼓和一面锣。主要通过表演者说书时的说唱渲染气氛、推进情节、介绍人物及叙述故事。表演者按照说唱书目的情节发展,在说完一段之后,出现重大转折等关键时刻故作停顿,达到“卖关子”的效果,这么做一是为了让演唱者得到片刻休息,二是为了“拿乔”,会有演唱者或者工作人员拿着锣或者用衣襟到听众中筹集演出费用。最抓人心神、最让人回味的就是说书者的“书帽儿”,又叫小书头,这是淮海锣鼓中的一种独特的演出习俗。在开正本唱之前,都要先唱一小段精彩的开篇。这样表现的作用主要有三点:一是等那些老观众,使以前的观众能够不中断情节,接上头继续听书;二是淮海锣鼓艺人有这样的行规,据说开始不唱一小段就会遭到同道及师门上下的呵斥;三是向观众或行家亮一亮嗓子,起到先声夺人的作用。

3.淮海锣鼓的兴盛与衰落

3.1淮海锣鼓的兴盛

淮海锣鼓属于吟诵类曲艺,它的声腔是在淮海地区方言的基础上转化而来的。“声腔是跨越地域的概念,它指不同地区的一些剧种使用的具有相同或相似特征的腔调,包括与腔调密切相关的唱法、演唱形式、使用的乐器和伴奏手法等因素”。淮海锣鼓演唱时带有似唱非唱、说唱相间的特点。“说唱音乐是用来讲唱历史、传说、故事的艺术体裁,是音乐、文学和表演相综合艺术形式”。在革命战争时期,在党组织和政府的领导下,淮海锣鼓的艺人们组织起来,成立了“艺人集训队”、“艺人救国会”等进步组织,他们学习党的方阵政策,编唱了新的书目,如《打倒小东洋》、《反扫荡》等。更有一些艺人利用特殊的身份,亲身上前线参加革命战争,有的人还为革命献出了宝贵的生命。

3.2淮海锣鼓的衰落

世间万物不管是什么,发展到鼎盛后必定会走向低谷,淮海锣鼓也是这样。上世纪六十年生在中华大地上的文化浩劫和之后的三年自然灾害,无疑使得农村民间艺术遭受重创。当时人们食不果腹、衣不暖身,没有观众的演员也就没有经济来源,使淮海锣鼓这项艺术发展得更加困难,走向低谷也就不足为奇了。

4.淮海锣鼓衰落的思考

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淮海锣鼓逐渐衰落,渐渐变得不受欢迎,主要由于这个时期电视和广播走进了我们的生活,并且逐渐普及,人们可以足不出户地收看和收听各种精彩的文艺节目,老百姓生活水平逐步提高。当人们发现原来还有更方便、更好的方式获得比原来还要多的欢乐时,就不愿意再欣赏说书人的精彩表演了。但如何保护、继承和发展本民族的传统艺术形式呢?我认为,一方面,教师在中小学课堂上应当通过课堂教学方式引导和教育孩子从小了解、学习这些传统艺术,另一方面,更需要政府的大力支持。近年来,涟水县已着手开展包括淮海锣鼓在内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工作。电视剧《美丽的中国结》是电视艺术和民间艺术一次较好的配合,淮海锣鼓作为重要剧情线索贯穿全剧。作为苏北地区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我们不能让淮海锣鼓这一优秀民间艺术没落。随着我国、我省对非物质文化遗产重视程度的提高,我坚信,淮海锣鼓这一优秀的民间文化艺术将得到更好的传承与发展。

5.结语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在电视、广播飞速传播的今天,作为苏北地区最具代表性的民间艺术———淮海锣鼓正在逐步衰落。面对现在淮海锣鼓的传承与发展,我们应当履行我们的“守土职责”,保卫好我们灵魂的最后一片“历史”。

作者:叶川 单位:涟水中等专业学校

相关文章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