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谈数字影视特效在影视编剧的影响

谈数字影视特效在影视编剧的影响

摘要: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与影视行业的不断进步,更多电影制作技术得以涌现,对电影编剧等诸多领域造成了直接的影响。文章从阐述影视后期特效的内容入手,进一步分析了数字影视特效对影视编剧中的影响,最后对特效在影视作品制作中的具体应用策略展开了研究。

关键词:影视后期特效;内容;影视编剧;影响;应用策略

影视编剧工作,会对整个影视作品的制作造成先导性影响,编剧人员必须结合当前影视市场发展局势,对其工作方法进行持续的创新。在数字影视特效等技术迅速发展的背景下,影视编剧工作也受到了巨大的影响,数字影视特效催生了新类别电影剧本的创作、为电影编剧提供了更多的题材选择、有利于电影编剧创造更为丰富的角色造型、对编剧的能力提出全新的要求,但同时也导致了编剧作品片面追求技术的弊端。因此,编剧人员如何顺应形势,对工作方法加以创新,值得思考。

一、数字影视特效的内容

在目前随处可见的影视节目中,特效的出现频率不可谓不高,究其实质,特效往往是指具体的数字化特殊效果,它是在充分利用各种计算机软件后达到的。通常情况下,影视节目制作人员会对节目所需素材做整体的安排与处理,使其与数字化技术结合起来,并且根据特定影视节目的内容与特征,选择具体的软件操作方式。当然,各个领域、各类题材的影视作品,其思想主题的设定会有鲜明的特征,其故事情节走向、视觉元素风格也千差万别,因此影视制作人员可以在准确把握节目主题与风格、深入了解素材特性的基础上,对数字特效制作的具体方法做出科学的选择[1]。

1.计算机生成图像技术计算机生成图像技术,指的是一种将数字化模型构建作为前提,借助计算机设备高效合成三维动画与静止画面的一种特定的技术类型。这种先进的生成图像技术,与数字化设备、信息技术有着紧密的联系,对其进行科学利用,可以形成更为虚拟的、优质的三维结构,从而赋予影视作品更震撼的视觉效应,使其在视觉上给予观众更强烈的冲击,尤其是对于许多现实生活中难以顺利取材、拍摄的视频与画面资料,通过智能化技术与设备的利用,可以快速人工合成画面,以此成功打造出一些理想中的情节场景与精彩画面。

2.数字影像处理技术数字图像处理技术,指的是借助计算机平台对图像进行准确分析,以求丰富影视作品画面资料的层次感。处理图像最基本的方法包括点、组、几何处理方法等不同类型。其中,点处理方法简单而有效,主要用于图像的亮度调整、图像对比度的调整,以及图像亮度的反置处理等。组处理方法在图像上的应用则主要表现在:检测图像边缘并增强边缘、图像柔化和锐化、增加和减少图像随机噪声等。几何处理方法是指经过运算,改变图像的像素位置和排列顺序,从而实现图像的放大与缩小、图像旋转、图像镜像以及图像平移等效果的处理过程[2]。

3.数字影像合成技术数字影像合成技术的运用,可以将不同场景下拍摄的影像资料做统一的整合处理,使其彼此紧密结合起来,进而营造更为高级整体感。但在对不同的影像资料进行合成处理之前,需要对影像画面的信息加以分析,确保画面能满足特定的条件与要求,进而为后期的合成提供良好的条件。一般来说,影像资料首先要具备足够的清晰度,这样在后期的合成处理过程中才能得到更大的发挥空间与机会。如果影像本身质量不高,在后期合成时难免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一般来说,现在许多影视作品在拍摄奇幻、历险等方面的场景与故事时,往往会对不同的画面加以合成,进而展现出更丰富的、更具想象力的奇幻场景。

二、数字影视特效在影视编剧中的运用优势与弊端

1.数字影视特效催生了新类别电影剧本的创作近年来,国内、国际电影市场出现了许多全新的电影种类,包括各种魔幻主义题材、英雄主义电影等等,以英雄主义电影为例,如“超人”“007”系列等,大量电影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出来,其场面劲爆、剧情紧凑、人物形象鲜明,因此在全球范围内获得了众多粉丝的支持。[3]这种好莱坞英雄主义电影、包括我国的英雄主义电影剧本的编写及作品的制作,在很大程度上依托于“互联网+电影”产业的发展与数字影视特效的大量运用。正因如此,英雄主义电影与游戏、漫画等产业往往关联在一起,还引起了更为广泛的英雄主义文化,这对电影市场起到了巨大的作用。

2.为电影编剧提供了更多的题材选择数字影视特效的发展,是与当代信息技术的全面发展、大数据平台的不断健全一致的,它对电影作品的制作、剧本的编写有着广泛而深远的影响。就其对编剧可选择的题材来看,因为数字影视特效的支持,更多编剧开始打开视野,在动作类、科技类、惊悚类、冒险类电影剧本的编写上做出了更多的尝试。特别是科幻类电影剧本的创作,为了营造出更强烈的视觉效果,使其吸引更多观众的视线,并且引起其审美与艺术方面的需求,就必须对数字影视特效有一定的了解,对其规律有充分的了解与把握,进而对其进行科学化的运用,使得技术优势得到充分发挥,提升电影感染力。当前,《变形金刚》《指环王》以及惊悚电影《金刚》等的编剧就是成功达到该方面要求的典型案例。

3.有利于电影编剧创造更为丰富的角色造型随着电影产业的全球化发展,数字影视特效的存在与发展,不仅在场景拍摄方面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使得其场景呈现更为丰富;与此同时,它还成功地克服了传统化妆技术的局限,为角色造型的创造与设计打开了更广泛的空间。举例而言,在传统类型的电影的拍摄与创作领域,为设计出与谋杀、基本变异、恐怖悬疑的造型,化妆师不得不利用泡沫胶等材料,憋足而辛苦地做出肿瘤、动物假体、腐肉等物,并将这些机械地粘贴在人物的表层皮肤上,《猛鬼追魂》等作品的制作就是这样完成的。[4]而在信息技术、计算机技术不断发展进步的社会背景下,借助数字影视特效打造出了更多形象逼真的造型。

4.对编剧的能力提出全新的要求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与技术的全面进步,文化事业领域也更为繁荣,电影文化同样翻开了新的篇章。电影文化与本土历史、民俗风情、时代记忆等关系紧密,电影因此得到了更为深厚的底蕴。以国内电影市场为例,《流浪地球》《攀登者》等类型的电影,就是现代化电影制作技术与传统文化结合的产物。基于此,现代电影市场的编剧必须对数字技术的操作原理有相对清晰的认识,使其与中华传统文化有一个充分的结合,进而打造优质电影作品。

5.导致了编剧作品片面追求技术的弊端结合当前电影市场的实际发展情况看,电影作品的制作已经离不开数字影视特效的大量运用,事实上,当前许多技术水平高超的电影作品得到了受众的广泛青睐,也为相关企业赢得了更为可观的经济收益。但数字影视特效的运用,不应该成为所有电影制作团队的唯一追求甚至是主要追求,如果对技术有不良的滥用,反而会导致电影华而不实、作风浮夸,甚至不切实际。不可否认,国内不少技术流派的电影编剧,因为过度追求技术效果与视觉呈现,忽视了对更深层的电影剧情的研究与意蕴的挖掘,最终将一些单纯被特效堆砌起来的劣质电影搬上了荧屏,这无疑对国内电影市场造成了巨大的负面影响。

三、特效在影视作品制作中的具体应用策略

1.利用特效改良影视作品画面的视觉艺术表达效果当前,由于电影素材采集、现场拍摄过程中,工作人员可能受到外界真实环境中光照条件、拍摄角度等客观要素局限,导致视频、图像等素材信息的呈现、色彩的搭配等往往无法直接展现理想的效果。为解决该问题,技术团队就应该从营造良好的影视视觉效果入手,全面运用数字影视特效、信息技术等,对原有素材进行巧妙的剪辑与重组,使其实现最优化。[5]

2.利用数字影视特效完善影视作品画面场景设计在传统的影视作品制作与前期的剧本创作过程中,所有的场景设计与影像资料拍摄都必须依赖于实物实景的拍摄与呈现,因此必须用实地画面呈现事实,通常会选择摄像机等设备实拍故事现场。实拍现场画面虽然具有高度形象的优点,但对许多带有想象色彩与奇幻特征的场景具有操作困难。[6]而数字影视特效是一系列动态变化的图形集合,在叙事和解释方面见长,因此在内容表达上不仅弥补了想象化元素带来的缺憾,还能提高信息表达的层次感。因此,影视团队应该对该技术保持足够的重视,以此完善影视作品的画面场景设计。

3.影视制作公司要组建专业的数字影视特效团队数字影视特效需要一个团队的密切配合,从前期的创意设计到中期的效果设计,直至最后的视频剪辑,都需要一个组织很多员工的明确分工。影视制作公司要在影视作品创作过程中加大数字影视特效的力度用,为其配备优质的尖端人才,并且保证团队合作能力处在行业上游,这样的技术团队所制作的产品才能更具市场竞争力。不仅如此,优秀的数字影视特效团队还必须掌握更多的表现形式,这样才能避免遇到好的创意无法落地的尴尬境遇,最好的创意团队是可以根据电影市场受众需求最快给出尽可能多的设计方案,以此得到用户的认可。

四、结语

综上所述,加强对数字影视特效对影视编剧的影响问题的探讨,意义重大。相关工作人员需要明确影视后期特效的内容要点——包括计算机生成图像技术、数字影像处理技术、数字影像合成技术等等,在此基础上对特效在影视作品制作中的具体应用策略展开了研究,利用特效改良影视作品画面的视觉艺术表达效果、完善影视作品画面场景设计,影视制作公司也要组建专业的数字影视特效团队。

参考文献:

[1]于涵.探析影视后期制作中特效的合理应用[J].传播力研究,2018,2(33):53.

[2]王玥.影视后期制作中特效的合理应用探讨[J].现代交际,2018(14):82,81.

[3]张昱.解析影视后期制作在影视作品中的运用[J].传播力研究,2018,2(21):73.

[4]安远英.计算机多媒体技术在影视后期制作中的应用[J].信息与电脑(理论版),2018(7):145-146,149.

[5]王婧.浅析数字技术在影视后期制作中的应用[J].电视指南,2017(12):256.

[6]周天虹.试谈影视后期制作在影视作品中的应用[J].电视指南,2017(6):25.

作者:林琳 单位:上海视觉艺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