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2567教育理念对语文教育的启示

2567教育理念对语文教育的启示

摘要:姚竹青是二十世纪八十年代语文教学改革的引领者,他的“2567”教育理念,极具前瞻性。剖析姚老师的教学理念,对当下语文基础教育的改革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姚竹青;“2567”教育理念;语文教育

“2567”是姚竹青大语文教育理念的简明代码。“2”就是“两句口号”,指的是“教大语文,育小能人”“要当教练,不做讲师”;“5”就是“五条标准”,指的是“能读善写”“能言善辩”“心灵手巧”“思维活跃”“自主精神”“自强意识”;“6”就是“六大能项”,指的是“识字”“写字”“作文”“办报”“朗读”“演讲”(小学生应指讲故事);“7”就是“七个能字”,指的是“育能人”“设能项”“编能序”“练能力”“排能课”“评能称”“建能会”。姚老师是以“造能”和“立人”为语文教育的核心,这是极具前瞻性的教育改革理念,对真正落实素质教育,对当下的语文教育都有很大的启示。

一、突破传统的语文教师观,树立新型的教师观

姚老师在他的教育理念中提出,新时代的语文教师“要当教练,不做讲师”,这就突破了传统的语文课堂教学中老师固有的角色和教学方法。在传统的语文课堂上,大讲特讲,是我们众多语文老师最有利的“武器”,“填鸭式”“满堂灌”是我们语文课堂固化的教学方法。这种教学理念及教学方法培养出的学生只会重复别人的思考,记住死记硬背的东西,而学生最重要的能力——发现问题的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动手操作的能力、创造能力等等都没有得到正常的培养;另外语文考试内容过于“知识化”“笔试化”,应用性、实践性、发挥性的考试内容偏少,学生的思维缺乏复杂认知成分的维度,这样的结果极不利学生发散思维能力的培养,导致大量的“高分低能”现象的出现。经过十几年语文教改实践,姚老师在语文教师教育观上总结出八个字“要当教练,不做讲师”,这就突破了传统的语文教育观,树立了新型的语文教师观。姚老师认为,每一个运动员实际技术能力的获得,不是靠教练老师“讲”出来的,运动员在听了教练讲了要领、方法后,必须进行大量的训练——实践,才能真正内化成自己的本领技能的。我们每个人能力的形成道理也如此。按照《语文课程标准》,语文教学的根本目的就是培养学生的三种能力——独立思考能力、口语表达能力、书面语表达能力。因此,姚老师认为学生语文能力的培养主要靠“练”,不是靠“讲”。当然“练”应是多样的、科学的、循序渐进的。老师不当剥夺学生发展能力机会的讲师。为此,姚老师教出的学生语文实际都能力很强——识字多、认字准、书法好、会阅读、能作文、能朗诵、能演讲。

二、给语文教学提供实践“新课程”理念的机遇

姚老师的“2567”教育理念,使语文教学回归社会生活本身,不再单纯是课堂中的知识,走下神坛,走进我们的生活实际。语文新课标中一再强调语文要与社会生活相联系,要注意挖掘学生除了课堂以外的学习资源。姚老师的“2567”教育理念,正符合新课标倡导的精神实质。目前语文教学存在许多不尽人意之处,过于注重系统知识的讲授,完全依赖教材的讲解,注重应试内容的传授,使得语文教学背离社会,脱离生活,使得我们的学生走出校门很难适应社会生活的需要。姚老师的“2567”教育理念,注重语文知识的全面性。他已突破了传统语文教育中赫尔巴特的“学校、教师、书本”为中心的三段论,也突破了凯洛夫的语文教学“教师、书本、课堂”为中心的新三段论。使语文教学真正落实“新课程”精神实质,关注于社会与生活,关注于人的自身发展的内在规律。姚老师的“2567”教育理念的核心就是要把语文教学和社会生活紧密联系在一起,把学生引进无限广阔的社会生活中,学习真本领、学习真功夫,从而真正体现语文教学“人文性”“工具性”的统一。

三、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教学生练出语文真本领

姚老师的“2567”教育理念以“能”贯穿始终,而他的“能”内涵十分丰富。第一,“育能人”,这主要包括六条标准:(1)要有较强的读书识字能力;(2)要有较高的写字能力,主要指钢笔行楷字要漂亮;(3)要有较高及流畅地说普通话能力;(4)要有较强的写作新意作文的能力;(5)要有较强地创作手抄报的能力;(6)要有较强的表情朗读和即席演讲能力。第二,“练能力”,具体说就是要通过一系列训练,使学生达到“会读书、爱笔记、会书写、善朗读、爱写作、会办报、敢登台、能讲演、善言辞、会交际、爱动脑、善思索”等能力。第三,“设能项”,主要包括:(1)识字能项,使学生养成锤炼字词的习惯;(2)写字能项,主要让学生练好钢笔字,书写漂亮的行楷字;(3)作文能项,主要解决学生如何写作文的问题;(4)办报能项,让学生学会编制精美的手抄报;(5)朗读能项,使学生学会“有表情、有声色”登台朗读能力;(6)演讲能项,让学生学会掌握发言、答问和论辩的一般技巧。第四,“编能序”,就是编制各年级学生语文训练的重点。比如“识字”“写字”“作文”“办报”“朗读”“演讲”各年级学生都有不同的侧重点,通过大量训练达到相应水平。第五,“排能课”,就是严格按照学生不同年级的“能序”进行有针对性的语文训练,在每周语文课中安排多种类型的能力训练,以确保学生各个能项的训练得以落实,让学生的能力得以真正发挥。第六,评能称,“能称”就是学生能力等级称号。每学期按照学生在语文训练中到达的水平,给他们相应的能力等级的荣誉称号,当然学生评上这个称号后也不是一成不变的,每学期都视情况调整一到二次。学生的“能称”主要有两个,一个是“单项能称”,另一个是“全能能称”。“单项能称”主要包括“识字小能人”“写字小能人”“作文小能人”“办报小能人”“朗读小能人”“演讲小能人”。“全能能称”主要包括“多才多艺的高级语文小能人”“高分高能的语文小强人”,又叫“超级语文小能人”。第七,“建能会”,这里的“会”指“团体”,“能会”指“语文活动团体”,“建能会”就是学生在各项能力训练中建立起来的各种各样的“语文活动团体”,这些“团体”又包括“单项团体”和“全能团体”。“单项团体”有五个:少年识字会、少年习字会、小作者协会、小报人协会、少年朗诵团。“全能团体”主要有一个即“语文小能人协会”,简称“小能会”。姚竹青“2567”教育理念的核心是打造语文“小能人”“小强人”,这才是真正的素质语文教育,绿色语文教育,是真正关注到了学生全面的素质培养,这种教育理念下培养出来的学生个个“能言善辩”“能写会书”“心灵手巧”“思维活跃”,同时又有自主精神和独立意识,这才使我们的学生即有知识又有能力,才会在激烈的社会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这也非常符合新一轮的基础教育改革对各学科的要求,把语文教育落到实处,真正实现语文教育的素质化,使语文教学改革向更科学更合理的方向发展,从而更好完成语文教育的使命。

参考文献:

[1]姚竹清.大语文教学法[M].北京:北京教育出版社,1992.

[2]张正君.当代语文教学流派概观[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

[3]钟启泉.世界课程改革趋势研究[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4]周金勇.新课程标准下高中语文教学改革[J].文学教育,2016(4).

[5]唐美荣.新课改背景下小学语文教学改革[J].东方企业文化,2014(7).

[6]耿卫红.姚竹青大语文教育思想新探[J]继续教育研究,2008(8).

作者:聂鸿英 单位:延边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