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银柴解热合剂对小儿发热的疗效及护理

银柴解热合剂对小儿发热的疗效及护理

摘要:目的研究银柴解热合剂直肠滴入治疗小儿外感发热的疗效。方法将120例门诊与住院外感发热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60例,对照组60例,分别采用银柴解热合剂直肠滴入治疗及个体化干预护理、常规治疗及护理,然后对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与护理满意度对比。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3%、满意度为96.7%,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0%、满意度为75%。2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小儿外感发热采用直肠滴入银柴解热合剂与个体化干预护理,方法简单、安全、疗效显著、患儿家长满意度高,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关键词:银柴解热合剂;直肠滴入;小儿外感发热;护理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120例均为我院儿科门诊与住院外感发热患儿,按就诊先后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60例,男34例,女26例;年龄2个月至1岁15例,1~2岁21例,2~7岁24例。对照组60例,男32例,女28例;年龄2个月至1岁13例,1~2岁24例,2~7岁23例。均有不同程度的发热、微恶风寒、咽痛口渴、舌质红、苔薄白、脉浮数等症状,病程在48h内,血常规显示:白细胞均高于正常值。2组患儿年龄、性别及病情等基本资料无显著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治疗方法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及护理,治疗组给予银柴解热合剂直肠滴入治疗及个体化干预护理。

1.2.1直肠滴入的药物组成和制法金银花10g,连翘10g,桔梗6g,薄荷9g,竹叶6g,生甘草6g,淡豆豉8g,牛蒡子9g,柴胡9g,荆芥穗6g。以上为1剂用量,经过水煎、过滤、浓缩,制成200ml液体,装袋备用。药液温度为38℃。

1.2.2用量与疗程2个月至1岁20ml,1~2岁20~30ml,2~7岁30~50ml直肠滴入,每日1次,疗程为3日。

1.2.3操作方法具体操作流程按保留灌肠操作标准执行。灌肠前让患儿排空大便,取侧卧位或俯卧位,臀部抬高10cm。操作者将药液加热至38℃后注入无菌瓶内,连接输夜器将肛管(较成人偏细)与输液器相连。然后,用石蜡油润滑肛管前端5~10cm,轻轻插入患儿肛门15~20cm,根据患者的年龄及耐受能力调节药液滴速,以患儿感觉下腹温暖、舒适、无便意为宜,滴注完毕后嘱其尽可能保留1h以上。

1.2.4护理操作前:①同患儿建立良好关系,与患儿家长充分沟通、介绍同类患儿的治愈案例和操作过程,取得患儿及家长的信任和配合。②关闭门窗,注意保暖。③让患儿排空二便,有利于药液吸收。④药液温度适宜。⑤根据患儿的年龄、身高等选择粗细适宜的肛管。操作中:①稍细的肛管插入要深、液量不宜过多、速度要慢以减少局部刺激,延长药液保留时间,利于肠道黏膜吸收。②动作轻柔,通过调整肛管深浅保持药液畅通。③灌肠时间不宜过长,以免患儿不配合。④在操作过程中,要注意观察患儿的病情变化,出现呕吐、哭闹不止、腹泻等症状,要立即减慢速度或停止治疗,并与医生联系。⑤要利用手机、电视等转移患儿注意力,提高其配合度。操作后:①让患儿继续保持臀部抬高10cm,尽可能保持药液1h以上。②交代患儿家长要严密监测患儿的体温,直肠滴入后患儿出现腹泻属正常现象,请不要恐慌,同时要做好患儿肛周的皮肤护理,防止出现红臀。③鼓励患儿少量多餐,多喝水,多食易消化、清淡的食物,如:米粥、面片汤、面条等。

1.3疗效标准参照《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拟定。痊愈:用药24~48h体温恢复正常,观察72h不再回升,主要症状消失,异常理化指标恢复正常;显效:用药24~48h内体温恢复正常,观察72h不再回升,主要症状大部分消失,异常理化指标接近正常;有效:用药48h体温有所下降或降至正常又有所回升,主要症状部分消失,异常理化指标有所改善;无效:达不到以上指标。

1.4统计学方法使用SPSS17.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计数资料以率(%)表示,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2组患者疗效对比

2.22组患儿平均退热时间、平均病程以及护理满意度对比。

3讨论

小儿外感发热以发热,微恶风寒,咽痛口渴,脉浮数为辨证要点。邪在卫分,卫气被郁,开合失司,故发热头痛,微恶风寒,无汗或有汗不畅。温热毒邪犯肺,肺气失宣,则咳嗽咽痛,邪热伤津,则口渴,邪在卫表,故舌质红,苔薄白,脉浮数。治宜辛凉透散以散其表,清泄肺热以解其毒,宣降肺气以复其清肃。银柴解热合剂是一首“辛凉平剂”,是治疗外感风热表证及温病初起的常用方。方中金银花、连翘芳香清解,既轻宣透表,又清热解毒,重用为君。薄荷、牛蒡子辛凉宣散,疏散风热,清利头目;豆豉、荆芥辛而微温,透邪外出,两药虽为辛温解表药,但辛而不烈,温而不燥,配伍在辛凉药中,可增强透表之力,共为臣药。桔梗宣肺止咳;竹叶清上焦热为佐药。甘草调和诸药为使。本方的配伍特点,一是于辛凉之中配伍少量辛温之品,既有利于透邪,又不违辛凉之意;二是疏散风热与清热解毒相配,既外散风热,又解毒辟秽,从而构成清疏兼顾,以疏为主之剂。本院多年的临床实践经验表明:采用银柴解热合剂直肠滴入治疗小儿外感发热具有价格低廉、使用方便、效果显著之特点,配合个体化干预护理后大大缩短了患儿住院病程,也解决了患儿吃药怕苦、打针怕疼的问题,大大提高了患儿家长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叶琴,余启超.中药直肠滴入法治疗小儿外感发热临床研究[J].湖北中医杂志,2014,36(1):17-18.

作者:李冬华 单位:商丘市中医院儿科